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袁⽼从年轻的时候就操⼼⼈们的吃饭问题,六⼗年的时光⼀直在和⽔稻打交道,研究怎样增产,怎样解决吃饭问题。
有⼈岁⽉静好,就有⼈在负重前⾏。
盛世⽆饥馑,全赖袁⽼稼穑谋。
⼀⽣浸在稻⽥⾥,功勋写在⼤地上。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课⽂原⽂
曾记否,到中流击⽔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点。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百亩⼤的试验⽥,然后跨过⽔渠,迈步⾛进⽥间。
他蹲下⾝⼦翻看着⼟壤。
我跟随在他⾝后不禁产⽣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签署、颁发的国家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专家”“泥腿⼦院⼠”的称谓。
挽起裤腿⾛下稻⽥,是⼈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们常提出的⼀个疑问是:中国的稻⽥⾥如何⾛出了袁隆平这样⼀位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都将是⼀个农业⼤国,“民以⾷为天”的说法⾃古流传。
到了当代,农民出⾝的⽑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吃饭的事情。
20世纪五六⼗年代我国普遍发⽣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铭⼼的印象。
那时在湖南⼀所偏僻⼭村农校──湘西雪峰⼭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拼尽毕⽣精⼒⽤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1年7⽉的⼀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
采⽤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埂上,⾛下稻⽥⼀⾏⾏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光停留在⼀蔸形态特异、鹤⽴鸡群的⽔稻植株上。
他屏⽓静神地伸出双⼿,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乎要喊出声来!
这是⼀株奇特的稻⽲,株形优异,穗⼤粒多,⾜有⼗余穗,每穗有壮⾕⼀百六七⼗粒。
袁隆平⽤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地照顾这蔸稻⽲。
收获季节他得到了⼀把⾦灿灿的稻种。
可是当秧苗长⾼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的⾼,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研究的袁隆平进⽽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稻品种的第⼆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代。
他返回试验⽥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研究,⾼的、矮的、早熟、迟熟……⼀⼀做了详尽记录。
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定能培育出⼈⼯杂交稻,也就⼀定能把这种优势应⽤到⽣产上,从⽽⼤幅度提⾼⽔稻的产量。
后⾯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要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俱疲,落荒⽽去。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有⼈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和信⼼。
在他决定选择⽔稻杂种优势利⽤作为⾃⼰的攻关⽅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
这⽆疑是⼀道世界难题。
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稻杂种优势利⽤
是“对遗传学的⽆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
他根据⾃⼰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义⽆反顾地坚持研究。
因为⽔稻是⾃花授粉作物,“⾃花授粉作物⾃交不衰退,因⽽杂交⽆优势”的论断明⽩⽆误地写在美国遗传学家⾟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年代美国⼤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嘲笑“提出杂交⽔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步。
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个观点。
他知道,⾃⼰直接观察到的⼀些事实表明⽔稻具有杂种优势,“⽆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推论与⾃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优势论”这⼀传统观念挑战,从⽽拉开了我国⽔稻杂种优势利⽤的序幕。
袁隆平认为,⽔稻的杂种优势利⽤只有两条路可⾛:⼀条是进⾏⼈⼯去雄,如果⽤⼈⼯去雄杂交,就得⼀朵花⼀朵花进⾏,产⽣的种⼦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产上推⼴应⽤;再⼀条路就是培育出⼀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出⽤于⽣产的杂交种⼦。
然⽽国内外都没有这⼀先例,甚⾄有学者断⾔这“不可能”。
还有学者认为,像⽔稻这样⼀朵花只结⼀粒种⼦的“单颖果作物”,利⽤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法应⽤于⽣产。
在独⽴开展
杂交⽔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稻杂种优势现象。
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本的科学家,时为20世纪50年代。
此外美国、国际⽔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
尽管实验⼿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法在⽣产中得到应⽤。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的农业国,⼜是最早种植⽔稻的国家之⼀,有众多的野⽣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和充⾜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量克服。
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的科研⼤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协作,杂交⽔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的成果。
1964年7⽉5⽇,“泥腿⼦专家”袁隆平⼜⾛进了安江农校的稻⽥,去寻找⽔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烈⽇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
突然他的⽬光停留在⼀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篇论⽂《⽔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了袁隆平培育杂交⽔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稻研究的新纪元。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
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的稻⽥中,他⼀边甩去⼿上的泥巴⼀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
现在我们试验⽥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更⾼,因为他们⼤量采⽤有机肥。
还有⽐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
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前些年⼀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篇贬斥杂交稻的⽂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不养⼈,糠不养猪,草不养⽜”。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员和⼴⼤农民⼼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封信寄给了《⼈民⽇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与伦⽐的实践,⽤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产⼜能优质”。
1992年6⽉18⽇,《⼈民⽇报》在第⼆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平和的语⽓,⽆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质太差,有⼈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不养⼈,糠不养猪,草不养⽜”。
果真是这样吗?我想⽤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个在⽣产上利⽤⽔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般⽔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稻的推⼴,对解决我国11亿⼈⼝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
⽬前,全国种植⾯积、产量的⼀个⽔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年的年种植⾯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
的确,在我国南⽅⽣产的稻⾕中,有相当⼀部分⽶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前积压的稻⾕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季中稻⼀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
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与事实不符。
袁隆平进⽽写道,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相差悬殊。
⼀般地说,⼤多数杂交稻品种的⽶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般。
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在⼀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上,主持⼈问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活动的袁隆平是不是也做梦,梦见过什么。
袁隆平是⼀位的伟⼤科学家,同时也是⼀个凡⼈,当然要做梦。
他⾼兴地回答:他曾经梦见⽔稻长得像⾼粱那么⾼,稻穗像扫帚那么⼤。
真是⽇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向现实。
1986年,袁隆平在总结国内外⽔稻杂种优势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新材料,提出了杂交⽔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在他的论⽂《杂交⽔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中他提出,若将杂交稻的强优势固定下来,就可以免除年年制种,成为⼀系法杂交稻。
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稻之⽗”,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前劲有余,后劲不⾜;分蘖有余,成穗不⾜;穗⼤有余,结实不⾜。
他主持的“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论证,正式⽴项开展研究,袁隆平担任了国家“863-101-01”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5年,两系杂交稻基本研究成功,被中国科学院、中国⼯程院评为1996年全国⼗⼤科技新闻,并列为榜⾸。
199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稻超⾼产育种》重要论⽂。
1998年8⽉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会上和9⽉在埃及开罗召开的第19届国际⽔稻会议上,袁隆平发⾔:由于采取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中国在培育超级稻⽅⾯已⾛在世界前列。
经过中国许多科学家10多年的协作研究,⽬前技术上的难题已基本解决。
袁隆平预计,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将在近⼏年内应⽤于⽣产,并将在21世纪初⼤⾯积⽣产中发挥巨⼤的增产作⽤。
有⼈统计过,由于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开辟了粮⾷⼤幅度增产的新途径,⼤⾯积推⼴给我国⽔稻⽣产带来了⼀次飞跃,杂交稻⽐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给⾃⾜难题做出了重⼤贡献。
1976─1999年,年增产的稻⾕可以养活6000万⼈⼝。
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批具有超⾼产潜⼒、⽶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积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产107.4千克),达到了⽇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
如果按年推⼴2亿亩计,年增粮⾷可养活7000多万⼈⼝。
袁隆平对我说,这是对看上去表情显得⼗分深沉的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疑问的有说服⼒的回答。
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向丰⾐⾜⾷的世界》⼀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向⼀个营养充⾜的世界”。
在各国⽔稻科研⼯作者⼼⽬中,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已成为圣地。
近⼗⼏年来,杂交⽔稻不断⾛向世界,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推⼴,这项技术是我国转让给美国的第⼀项农业科技专利。
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他正在引导⼀场新的“绿⾊⾰命”。
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教学⽬标】
语⾔建构与运⽤:把握⼈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悟选材特点、细节描写的魅⼒以及结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袁隆平的⾼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的结构美。
⽂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尚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过程】
⼀、导⼊
1.英国《每⽇邮报》2019年7⽉17⽇报道: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联合国⼉童基⾦会、世界粮⾷计划署和世界卫⽣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报告指出,⾃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
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营养不良;⾮洲情况尤其令⼈不安,那⾥的饥饿率持续上升。
在东⾮,约有30.8%的⼈⼝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的地区。
在亚洲,也有⼤约12%的⼈⼝正在⾯临饥饿。
2.“民以⾷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物”评选举国瞩⽬,这是当时的⼀段颁奖词:“他是⼀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畴,淡泊名利,⼀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
他毕⽣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个⼈就是杂交⽔稻之⽗——袁隆平。
3.⾛近⼈物
(1)袁隆平(1930-),⼤学⽂化,1954年4⽉参加⼯作。
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省杂交⽔稻研究中⼼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程院院⼠、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主任。
他发起的“第⼆次绿⾊⾰命”,给整个⼈类带来了福⾳。
六⼗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稻、杂交⽔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上三次世界⽔平。
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后,中国的⽔稻单产从四百公⽄左右提⾼到六百公⽄左右,近⼆⼗年内为全国增产粮⾷三千多亿公⽄。
七⼗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国际上的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稻之⽗”。
杂交⽔稻的⼤⾯积推⼴应⽤,为我国粮⾷增产发挥了重要作⽤。
杂交⽔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的发明特等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民币。
1976⾄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亿公⽄的⽔稻,
⽽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亿⼈⼝。
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稻也将向全球推⼴,解决⼈类吃饱肚⼦这件头等⼤事。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靠邓⼩平(责任制),⼆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世界称,杂交稻是“东⽅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发明之后的第五⼤发明,誉为“第⼆次绿⾊⾰命”。
(2)⼈物格⾔:确⽴起⼀种正确的⼈⽣哲学,于每个⼈乃是⽣死攸关的需要。
失去了⼈⽣⽬标的⼈,是最不幸的⼈。
⽬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量源泉之⼀,也是成功的利器之⼀。
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盾⽆定的迷途中徒劳⽆功。
没有⼀定的⽬标,智慧就会丧失;哪⼉都是⽬标,哪⼉就都没有⽬标。
(3)⼈⽣经历(袁隆平⾃⼰的语⾔):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个园艺场,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串串鲜艳的果实。
我觉得那⼀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定要去学农。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个梦,梦见杂交⽔稻的茎秆像⾼梁⼀样⾼,穗⼦像扫帚⼀样⼤,稻⾕像葡萄⼀样结得⼀串串,我和我的助⼿们⼀块在稻⽥⾥散步,在⽔稻下⾯乘凉。
我在有⽣之年还有两⼤⼼愿:⼀是要把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个是把杂交⽔稻推向世界,造福全⼈类。
4.如果要为这样⼀位获得了如此多的殊荣,做出了如此⼤的贡献的优秀科学家撰写通讯,该从何下笔呢?让我们⼀起⾛进《喜看稻菽千重浪——记⾸届国家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读课⽂
1.快速阅读课⽂,画出⽣字新词,并说说课⽂每个部分表现了袁隆平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字
菽( ) 馑( ) 埂( ) 穗( ) 蔸( )
蕊( ) 籼( ) 粳( ) 蘖( )
3.积累词语
刻⾻铭⼼:⽐喻牢记⼼上,永远不忘。
也说镂⾻铭⼼,铭⼼刻⾻。
义⽆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排众议:敢于排除别⼈的异议,有⼒坚持⾃⼰的观点。
饥馑:饥饿,饥荒。
4.脉胳梳理:本⽂由四个⼩标题构成,每个部分侧重点各不相同。
曾记否,到中流击⽔(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标远⼤,不断进取)
三、探究
1.俗话说:外⾏看热闹,内⾏看门道。
学习⼈物通讯,我们应该知道它“写了什么”,培养⾃⼰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怎么写的”,从中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法等,学会写作通讯;“为什么写”,培养⾃⼰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
下⾯,我们就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度来分析这篇⼈物通讯。
2.这篇⼈物通讯“写了什么”?
要点:这篇⼈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命”的宏愿。
⽂章⾼度评价了这位杂交⽔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标,⽽且对解决中国乃⾄全世界的粮⾷问题都具有重⼤意义。
⽂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3.“怎么写的”:⼀篇好的⼈物通讯,通过对⼈物⼀⾔⼀⾏的描写,⼈物仿佛“⽴”在我们⾯前,会产⽣如见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本⽂“杂交⽔稻之⽗-----袁隆平”就活⽣⽣得“⽴”在了我们⾯前,请同学们⾃主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
平“⽴”在我们⾯前的。
要点⼀:细节描写⽐如“拍去⾝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把讲义夹放在⽥埂上,⾛下稻⽥⼀⾏⾏的观察起来”,⼏个动词突出了⼈物⼯作之认真细⼼,对科学的严谨,⼀丝不苟。
这段⽂字描写了⼀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的贡献形成了极⼤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实践。
其他⽐如:突然,他那敏锐的⽬光停留在⼀蔸形态特异、鹤⽴鸡群的⽔稻植株上。
他屏⽓静神地伸出双⼿,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乎要喊出声来”!突然他的⽬光停留在⼀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细节描写。
是丰富通讯信息、把⼈物写得栩栩如⽣、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段。
要点⼆:具体、典型的事例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作。
(热爱并献⾝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株”。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志为中国和世界⼈民作贡献)
⑤1992年袁隆平发表⽂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袁隆平的两个⼼愿,要引导⼀场新的“绿⾊⾰命”。
(⽮志为中国和世界⼈民作贡献)
搜集占有⼤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4.作者⽤什么样的结构和⼿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要点⼀:⼩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按⼈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作态度、⽅法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理想、志向特点:条理清晰明⽩,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采。
要点⼆:表达⽅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了倒叙的⼿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的⼀天——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信)→发现真理(收获),并在记叙的同事不断地穿插议论。
5.题⽬是⽂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章,它要在第⼀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的信息,请分析本⽂题⽬的特点。
正题,引⽤了⽑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物。
《七律·到韶⼭》
⽑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烟。
6.“为什么写”
要点:全⾯地记叙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成果,号召我们学习他志向⾼远,开拓奉献,品格⾼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拓展提升
1.通过学习这篇通讯,你对袁隆平有什么认识?从袁隆平⾝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点:热爱并献⾝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志为中国和世界⼈民作贡献。
2.鲁迅在《中国⼈失掉⾃信⼒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的⼈,有拼命硬⼲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求法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
要点:是“中国的脊梁”。
理由是:①志向⾼远,开拓奉献,品格⾼尚。
②⾃⼰的研究的领域⾥,为中国和世界⼈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③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五、写作练习
1.⼈物通讯的写作选取⼈物时有什么要求?要点:以⼈物的思想、⾔⾏、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
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般来说,⼈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
2.是不是只有政治家、科学家等才能作为报道对象?提⽰:不是。
只要⼈物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尚的地⽅,我们就可以把他作为报道对象。
3.在我们⾛过的⼈⽣旅途中,很多平凡⼈的事迹令我们感动,选择⾃⼰熟悉的⼀位⼈物为报道对象来进⾏⼈物通讯的写作练习,课堂上写出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课后完成全⽂。
3.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知识点
⼀、作者介绍
⽣平:
沈英甲,1948年⽣,吉林辉南⼈。
1968年应征⼊伍,历任空军部队⽆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3年毕业于北京⼴播电视⼤学机械系。
1993年加⼊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
著有长篇⼩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然》《终极诊断》《⽣存⽅式》等。
⼆、创作背景
插上科技的翅膀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公布的⼀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候恶劣等原因,⾯临粮⾷严重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法获得⾜够的粮⾷,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童因饥饿⽽夭折。
在解决粮⾷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疑发挥着重要的作⽤。
⽽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稻必将造福世界。
发明“杂交⽔稻”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本⽂就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科技奖后,记者为介绍他的先进事迹所做的⼈物报道。
三、常识
1.杂交⽔稻
杂交⽔稻指选⽤两个在遗传上有⼀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能互补的⽔稻品种,进⾏杂交,⽣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代杂交种,⽤于⽣产,这就是杂交⽔稻。
2.袁隆平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稻研究,1971年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程院院⼠,现任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稻研究获我国迄今特等发明奖;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届国家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