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

一、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新媒体,目前较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

新媒体的传播更具互动性,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信息,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新媒体更具自主性,受众完全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极大地增强了对内容的自主选择性。

新媒体还具备着跨越时空的特点。

网络自诞生之日起,就使我们成为了“世界村民”,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全球传播的效应,这种全球化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范围限于本地区本国内的限制。

(二)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在初中时期甚至是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网络。

随着电子产品的大范围普及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
“人手一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不断发展,机”基本实现,电脑及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拥有率也较高,而且随时随地都能联网,这都说明新媒体是大学生群体最常接触最常使用的媒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数据统计,手机网民占中国网民的80%左右,而其中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便捷性,使得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是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既包括时事新闻、娱乐八卦、生活资讯、潮流时尚,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满足自己休闲娱乐的要求;也包括通过新媒体技术来辅助自己的专业学习,比如通过网络搜索资料,辅助完成作业,拓展课外专业知识等等。

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

QQ作为即时通讯平台一直广受当代大学生亲睐,而通过发微博、晒微信朋友圈,可以方便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表达对时事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论坛、网络群组的交互沟通,还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尽管新媒体因其互动性、多元性、主动性等优势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广泛使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都带来了影响,不断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解广
播对新媒体环境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大学生们与报纸、与认知。

.等传统媒体的疏离。

这消减了正统教育功能,也会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

[2]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
由于新媒体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个“时间、空间无屏障”的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发布与使用更加自由且难以控制,但不论信息是真是假是好是坏,都会被迅速传播,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被迅速传播,对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因为他们自控能力较差,未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缺乏理性判断,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又难以甄别,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混乱、价值导向多元化等问题的出现,弱化了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了变化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受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发生了诸多变化。

首先,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于网络的“快餐文化”发
散式的信息传播诸如微博微信这种碎片式、接受并迅速适应,
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维也跟着快餐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新媒体海量信息流动的平台上,更愿意去注意新奇事件,但满足了观感之后,很少有人愿意继续追问事件的来龙去脉,去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更少有人愿意去读大部头的著作。

其次,大学生更重视虚拟世界的人际交流。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便捷和轻松
的途径。

而新媒体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环境,交流双方也多以匿名方式进行,双方是平等的,大学生认为在这种环境中更有利于保护自己的隐私及言论自由,他们更愿意在这种环境中表达意愿吐露心声。

然而,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真伪难以鉴别,言行得不到严格的规范,摆脱了诸多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约束甚至是法律约束,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淡化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出现道德弱化的现象。

同时,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过分依赖网络,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用虚假的幻想来替代现实的存在,容易造成孤僻、厌倦生活等问题,进而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引发人格心理障碍。

(三)新媒体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单向显性的思想政治教学完成的,以“课堂式”传授和课后谈心为主,表现为统一编制的教学大纲、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规范的教学安排,有意识这
种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由教师地对大学生集中传播特定的信息。

.灌输给学生,是一种单向的灌输方式,往往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双向交流;同时,这种“课堂式”的灌输方式也相对枯燥乏味,在固定的时间持续不断高强度地传播信息,这种方式显得“不动听”,传统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而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以隐性方式,致使大量的新闻信息“瞬间平铺”的呈现在大学生们的眼前,数以妙计就能发送、获取信息并能进行及时沟通。

这种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个性的追求,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也更具有吸引力,大学生们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着新媒体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思考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对传统教育者的地位发出了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把关人的地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所起的作用大为降低。

在新媒体的介入下,教育者丧失了原先所具有的信息优势,信息不再独享。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在新的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在了平等的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多元化。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空间不再是教室,而是新媒体,以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是“教育”与“受教育”,而是“认同”与“共识”。

平等是新媒体出现后师生关系最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三、对策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关注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积极地利用其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不断丰富工作手段,开拓育人的新空间,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树立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获取资源
的途径,通过网络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满足了他们渴望平等交流、参与社会、实现人际交往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应及时的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教育环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3]不论是高校、政治辅导员还是“两课”任课教师,都应充分把握住这种机遇,积极利用新媒体这种开放性、及时性、受众面广的特性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要深刻意识到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平台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的深远意义。

(二)注重载体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积极向上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注重载体建设,将新媒体文化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一是要建设好校园网络,通过主题网站的建设、开设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参与贴吧讨论、建立QQ群等方式,及时更新各种信息,使主流信息无时无刻的存在,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正能量,主动控制话语权,树立主流文化的权威性。

二是作为教育者本身,也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比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图片、视频、声音多种方式生动的表达教学内容,有效避免传统教育方式“不动听”的局限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强互动性,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面对着海量信息瞬间平铺在我们眼前,如何选择、如何理解、如何评估、如何思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大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更为迷茫,更容易误入歧途,因此需要思想政教育工作者进行正面引导。

这首先要求,教育者本身的媒介素养要高。

对媒介功能意识的深入理解,是思政工作者自主自为地实现与新媒体技术良性互培养其对媒介传播信息识别激发信息传递意识,动的前提条件,
的敏感度,通过捕捉、分析、判断并接受信息,获得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实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和信息创新意识。

【4】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进而向学生普及新媒体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教育者要通过网络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方式随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非法、暴力、垃圾、低俗等负面信息,应及时干预,时刻宣扬主流价值观,以此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