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校对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编辑校对复习资料
论述题
1、校对的地位与作用
(1)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校对是道独立工序,处在发排后、印制前的质量把关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价值和积累价值。
(2)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活动。
编辑和校对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3)校对是实现图书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
校对活动在图书出版过程的价值,在于将作者的劳动成果准确而完整地转换为印刷文本,并且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从而使作者的劳动成果趋于完善。
2、校对的基本功能
校对的基本功能有二:校异同;校是非。
西汉刘向关于“校雠”的定义,已经概括了校雠的两大功能:“校其上下,得谬误”——发现原著存在的谬误;“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发现不同版本之异同,改正传抄的错讹。
何谓“校异同”?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是指将校样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过查找两者异同的方法,发现并改正录排错漏。
其功能是: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
何谓“校是非”?段玉裁说:“定本子之是非。
”是指通过对原稿内在矛盾的是非判断,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
其功能是:弥补编辑工作的疏漏,是书稿趋于完善。
3、校对的基本方法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对校法。
陈垣认为,“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现代校对中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
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依据原稿改正校样。
本校法。
陈垣说:“本校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这里说的“异同”,是指出书中的内在矛盾,“前后互证”是发现内在矛盾的方法。
即是指通过通读检查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发现文中存在内在矛盾的问题,进行是非判断,找出原稿的差错。
他校法。
陈垣说:“他校者,以他书校本书。
”这里的“他书”之其他的书。
即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有难以判断是非时,通过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
理校法。
理,即推理,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是非判断。
段玉裁说:“所谓理校也,遇无古本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即发现了问题,有查不到可靠的根据,就只能运用“理校法”作出是非判断。
4、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答: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四项:
1)三校一读及样书检查。
三校是指三个校次,一读是指终校后通读。
这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最低限度较次,三个校次都必须由专业的校对人员完成,样书检查是指样书在责编、责任校对无误后才能出版
2)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
主体多元化是指形成校对的主体多样,编者、作者和社内专职校对人员参与校对,还有社外人员的的校对活动;
3)集体交叉校对和责任校对相结合。
集体交叉校对是不用的职级,不同专长的校对者分别负责不同的较次,避免一人包校的局限;责任校对是本书校对的总负责人和总协调员,参与校对的全过程
4)校对质疑和编辑排疑相结合。
这是校是非的基本形式,校对员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责任编辑过目认定。
5、校对管理的五个基本方面?
答:1)校对人才的培养。
校对是出版行业里的特殊专业,需要具备特殊素质的特殊人才。
例如: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熟练地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善于综合运用;要有较好的心里素质等
2)人本化管理。
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满足其精神需求,提高其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要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量化管理。
校对任务量化管理,给校对人员规定校对的工作量定额,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一个工作日一般定额20000字为宜;质量化量化管理,是将校对质量进行量化,对不同较次规定“灭错率”和“留错率”。
4)校对档案管理。
一种图书的校对工作完成后,应将校对档案及时整理归档
5)外校管理。
即由社外人员承担部分校对任务,进行管理,将社外校对活动置于统一的、有效的监控之下。
6、结合自身体会,试论述某书稿及校样差错的基本类型
答:原稿和校样上存在的各种差错,归纳起来有10种:
1)文字差错。
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错繁、互倒、异体字、旧字形等
2)词语差错。
错用词语、褒贬不分、异形词选用不合规范、生造词、错用成语
3)语法错误。
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
此法错误: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不当;数量表达混乱;指代不明;副词、介词、连词使用不当
句法错误:搭配不当;成分多余或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歧义;不合事理
4)数字使用差错。
5)标点符号使用差错。
6)量和单位使用差错
7)版面格式错误。
规格体例不统一;相关项目不一致;文图、文表不衔接,不配套;各种附件和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
8)事实性错误。
事实有误、年代有误、数据有误
9)知识性错误。
10)政治性错误。
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倾向错误以及导向性、政策性错误
7、为什么说校对工作是文学性、学识性、技术性的创造性劳动?
8、为什么说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答:1)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列宁的观点。
“校勘”的目的:改正书面材料上的错误。
多出善本,不出错本,是我国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
2)图书是一种是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继承。
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保真”,即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3)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在于正确、完整地转移作者的劳动成果,并在作者劳动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消灭差错,弥补不足,达到善本要求;
4)校对是编辑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
5)校对工作时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作用是将一切错误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和积累价值;
因而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9、如何全面理解校对的两大功能?
答:校对主要有两大功能,校是非和校异同。
1)校异同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用校样和原稿进行比对,逐字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进行修改校正;
校是非是“定本子之是非”,指对原稿通读,对其内在是非进行判断,发现改正原稿中存在的问题;
2)校异同,保证了作者的劳动成果准确完整地转换,校是非则可以发现和弥补作者创作和编辑加工的疏漏;
3)处理好两大功能的关系:校异同和校是非同样重要,不可偏废;两者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出版生产力的和校对客体的变化而变化;在新技术下,校对的功能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校是非逐渐提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异同成为辅助功能。
4)编辑和校对时图书质量保证的主体,编辑清源,校对净后,还要树立现代校对工作的理念,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10、如何理解人机结合校对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新?
答:1)人机结合是现代校对方法的发展,提出的原因是:计算机校对软件是采用基于分词和词间接续关系的方法编制的,查检常见错别字、专用名词错误及成语错误,效果相当好,速度极快,辨识度很高,是校对的得力工具,但汉语校对时一项高度智能化的工作,它不仅依赖于各种知识,而且还依赖于校对者对创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完全脱离人的计算机校对几乎是不可能的。
2)校对软件查错能力是有限的,误报、漏报一般都在50%左右,人机结合,优势互补,是先到校对的发展方向。
3)现采用的是“二三连校+清扫”的人机结合校对模式:一校由人承担,二校由校对软件进行,三校接着由人校对,再用机器清扫一次。
名词解释
原稿:由作者创作、编译者编译、校订者校订、主编者编纂,经编辑审定并加工后发排的文本,统称“原稿”。
校样:依据原稿排字拼版后打印的样张,依据校改样改版后打印的样张,按照编辑的版面设计将作者的电子书稿转换成印刷文本打印的样张,统称“校样”。
校次:校对的次数。
分校接校调校:将校样分成几部分(如分编、分章),由几个人同时校对,叫做“分校”。
几个人相互交换校样校对,叫做“接校”。
两个校次连校,由两个人接力,前校次校完后交给后校次,叫做“调校”。
正文附件:书稿的主要部分(编、篇、章、节)叫做“正文”。
其余部分(内封、书名页、版权、前言、序、目录、后记、跋)叫做“附件”,又称“零件”。
注文注码:注文,又称“注释”“注解”,是对正文局部内容的解释和交代。
注码,指注文的序码。
另页另面:另页又称“另页起”,指另页起排。
另页起排要从单页码开始,如前面文字末行也是单页码,则其后的双页码可以空白。
另面,又称“另面起”,指另起页码排。
另面起不分单双页码。
另行接排:另行,指下段文字重新起行另排。
接排,指不另行起排。
版面版心:版面,指图书一面的幅面,包括文字、图表和四周的白边。
版心,指每面文、图、表所占的幅面。
书眉中缝:书眉,指版心上端加印的一行文字,这行文字反映篇章或章节的变化,其作用是为了便于翻阅检索。
中缝,本指古代雕版书前后书页的结合空白部分,折叠起来是书口,相当于现代图书的切口位置,印有书名、页码。
字距行距:字距,指字与字之间的间隔。
行距,指行与行之间的间距。
占行上空居中顶格:为了使标题醒目、美观,除选用不同于正文字体而且大于正文字号外,还应扩大标题的空间,其空间相当于正文的多少行,叫做“占行”。
“上空”,指标题与上版口的空距。
居中和顶格,指标题的位置,位置居于正中,叫做“居中”,位置与版心齐,叫做“顶格”。
回行缩行缩面:回行,即转行。
缩行,即缩去本行文字,移至上一行。
缩面,即缩去本面文字,移至上一面。
捅行捅版:捅行,指校样上因增删文字牵动上行或下行。
捅版,指校样上因增删文字导致增加页码或减少页码。
字体字号:字体,指印刷用字的式样,常用字体有宋、仿宋、黑、楷、隶;还有上述
字体的变形,如长宋、扁宋、圆黑、行楷等。
字号,指印刷用字字身大小的规格。
封面:封面是图书的外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刊登书名、著译者名、出版者名、条码、定价、国际标准书号等项内容。
书名页: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
主书名页置于单数页码面,必须提供书名、著作责任者、出版责任者等信息。
主书名页背面(附书名页)必须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等信息。
校对: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
规范汉字: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
传承字:传承字指历史上流传下来并沿用至今的汉字。
异形词:异形词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并存并用、音同或音近、同义而异形的词语。
成语:成语是长期习用的、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的固定词组。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修订本:修订指的是对文件、书籍、文稿、图表、版本等的修改整理;以及对内容经过重大修改、增删、重新编排后的版本。
影印本:影印有多种形式,拍照、扫描、复印。
由这三种形式得到的都叫影印本。
注释:注释是对正文局部内容的解释和交代。
(具体见上页注文的解释)
版面格式:图书的版面格式指图书的封面、书名页、目录、书眉、标题、注释、插图、表格、索引及正文的格式。
简答题
1、什么是校异同、校是非?
校异同是指将校样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过查找两者异同的方法,发现并改正录排错漏。
校是非是指通过对原稿内在矛盾的是非判断,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
2、什么是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对校法”,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
“本校法”,本校的客体只有一个——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采用通读检查的方法,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
“他校法”,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又难以判断是非时,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
“理校法”,在发现疑问又找不到可靠依据时,即应进行推理判断,包括分析字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等。
3、现代校对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1)熟悉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掌握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
(2)通晓图书版面格式知识,能敏锐地发现版面格式错误;
(3)熟练地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并且善于综合运用;
(4)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同学科图书的校对人才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寂寞,注意集中,自觉地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4、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整理、出版古代典籍;
(二)书法艺术作品;
(三)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研究著述和语文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部分;
(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5、书籍的字体、字号使用有哪些要求?
1、一般书籍排印标题可根据标题的级别选用一号到四号字体。
2、一般书籍排印正文所使用的字体,可用五号书宋;字数较少的通俗读物和儿童读物,正文可用小四号书宋或楷体。
3、书籍上,小五号书宋和五号仿宋一般用在说明、目录、图表等处。
供查考的工具书(辞书、字典、手册、索引、书目、图表等)可用小五号书宋或五号仿宋排印。
4、六号书宋一般不在书籍正文中使用,只在注解、说明、图表等处和少数工具书中可以酌量使用。
5、标题字号顺序,除大小容易分别层次外;字体顺序按黑体、书宋、楷体、仿宋排列。
第一级标题一般另面起排,可根据开本和文字多少决定字体字号。
接排的标题一般居中,上下各空一行,按字体大小顺序排装。
6、科技书中的插图说明(图题)和图注应用不同字号区别;表题可用仿宋体或小号黑体,表格分为有线表和无线表、围框线表等,可根据版面地位、开本大小决定使用字体,要求美观适用。
6、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法的规范、特征?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法的规范,由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表现出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主要是指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如鲁迅、老舍、茅盾、巴金等人以及当代一些名家的作品。
由于作家们使用语言时既遵循着共同语语法,也受各自方言和个人爱好、习惯的影响,因此,共同语语法的规范只能是表现在他们作品中的一般用例的规则。
用数学公式表示,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全部用例-方言和个人的特有成分=共同语语法规范
7、简述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字的使用在行文中要注意局部体例的统一。
2、概数、约数的使用要避免表意重复,出现冗余成分。
3、公元前纪年要加“公元前”,公元后纪年可加“公元”,也可不加,但如果容易产生混淆,则应加“公元”。
4、按《规定》,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等一般用汉字数字表示,但近年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日趋增多,汉字数字表示的反而越来越少。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之间一定要加间隔号,不能用下脚圆点号,也不能用顿号,并且月日简称应加上引号。
5、注意汉字数字“〇”字形。
汉字数字“〇”与阿拉伯数字“0”、外文字母“O”字形上有差异,应注意区别,不要混用。
6、书写小数点前或后4位以上数字,一般应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1/4字格,废弃传统的千分撇法。
填空
1、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2、书籍上,小五号书宋和五号仿宋一般用在说明、目录、图表等处。
3、固定词组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
4、异形词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并存并用、音同或音近、同义而异形的词语。
5、因误解词义而错用词语的现象往往出现在具有相同或相近读音且有一个相同语素的一组词里。
6、新造词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它意义明确,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已经约定俗成。
7、成语是长期习用的、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的固定词组。
8、缩略语,也即通常所说的简称,是指较复杂的名称经过压缩和简略之后而形成的词或词组。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法的规范,由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表现出来。
10、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11、书名号是表示文化精神产品的专名号。
12、破折号是一条直线,应占两个汉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13、非公元纪年一律用汉字数字。
14、设计图书的版面格式要体现美观、实用、准确三个原则。
15、附书名页应提供多卷书、丛书、翻译书等有关书名信息。
16、注释的版面格式有文内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三种。
17、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
18、传统校对有两个客体:一个是加工定稿后的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一个是依据原稿排字拼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
19、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有两个主体:编辑和校对。
编辑清源,校对净后。
20、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
21、本校法的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
”
22、“改必有据”是他校法校对改错的重要原则。
23、“三校一读”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必须坚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
24、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一个工作日的校对定额以20000字为宜,每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月定额以400000字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