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
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一般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应该怎样实施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组织、社会团体的领导。
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对这方面的涉及很少,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论述。
s0100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和苏联人民就面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经济严重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不能完全担负起粉碎帝国主义围剿和克服经济困难的领导责任,在许多方面还要靠布尔什维克的威望和对人民的号召力,这样,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号施令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宁更多地强调了集中统一的领导,强调了党的绝对领导权。
但是,列宁对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地位,党对国家及其它工作如何施行领导等问题仍作了一些精辟的阐述。
第一,执政党的领导必须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来实现。
党是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力量,但是必须通过国家机关,党不能直接行使这种职能。
列宁说:“可以说党是把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吸收到自己队伍中来的,而这个先锋队就实现着无产阶级专政。
……而要实现这些职能,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也是新式的特别机关,即通过苏维埃机关。
”第二,党的领导是总的领导,不是对细节的干涉,列宁始终强调党必须绝对掌握领导权,它是政权体系中的核心。
但列宁通过总结执政党领导的经验,提出必须划分党与其它组织间的职能,特别要划分与苏维埃政权之间的职权。
他说,“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像目前那样过分频繁对细节的干涉。
”第三,政治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党的领导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
第四,党不能包办代替一切,不能“以党治国”。
早在1928年我们党在各革命根据地创建第一批苏维埃政权时,就遇到了怎样领导政权及其它组织的问题。
当时党在群众中有极高的权威的,政府的权威却差得多。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服从”。 “四个服从”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秩序最高 最集中的概括,是民主集中制的最重要原则、 最重要的组织纪律,是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基 本准则。“四个服从”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的 要求,其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即全党各个组 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 员会。这是维护全党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 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 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 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 并报告工作。
这项规定,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重 要地位。党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必须由 党的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时也明确了党的委员 会在党内的作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 党的委员会对党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 合。”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概念
邓小平对民主集中 制这一科学阐述,写 进了党的十三大所通 过的党章。这一论断 是邓小平对民主集中 制科学含义的新概括 和新发展,是对马克 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理 论的重要贡献。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概念
二、民主与集中的辨证关系 1.什么是民主? 民主就是人民的权利,多数人的统治,是一 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以尊重多数人的意 志、利益和平等权利为原则的社会管理形态。 2.什么是集中? 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形成正确的路 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人民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概念 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三、新世纪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概念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思考题整理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思考题目录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P22、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3、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党的建设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是什么?P2第二讲列宁的建党学说1、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恩的建党思想?P32、《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有哪些指导意义?P43、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P4第三讲毛泽东的建党学说1、毛泽东是怎样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恩列宁的中国党建设的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学说的?P52、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P63、毛泽东在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中为什么会出现曲折?应当吸取哪些教训?P6第四讲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1、简述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产生和形成P62、简论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P7第五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的建设1、简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对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作用。
P82、为什么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什么作用?P83、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执政的法理基础的关系。
P8第六讲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1、简论“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P82、综述民主革命时期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P93、试论党的优良作风对党的建设的重大作用。
P9第七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1、面对即将执政的新考验,建国初党是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的?P92、简述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经验的总结。
P93、简论八大后对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探索陷入迷误的原因及教训。
P10第八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1、简述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和意义。
P102、简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民主集中制)
一、民主集中制1.民主集中制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提出并实行的一种国家机构制度,意思是国家机构不采纳权力互相制约原则。
由书记主持工作,各委员集体研究制定部署、决定、规定和要求,并把它贯彻落实到部门系统的工作中。
民主集中制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而西方政治学者对于它的民主性抱有很大的争议态度,尤其苏联时代。
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中共决策,政协参议,人大立法,政府执行。
这一制度被西方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民主”。
提出者布尔什维克2.发展历程(1)名称民主集中制最初的中文翻译为“民主主义的集中权”、“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
包括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称之为中央集权制。
1923年5月10日,施存统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的集中制”[1]1924年1月,刘仁静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以民主集中制来描叙列宁创立的布尔什维克党,这是民主集中制首次出现在中文文献中[2]。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潘志恒《论行政诉讼法的宪法基础》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采纳权力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而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该宪法第三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大会上,把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概括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据《中国论文网》所载《论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一文,共产主义的创始者马克思与恩格斯从未倡导过民主集中制原则;被马克思充分肯定的巴黎公社,它所实行的,不是民主集中制,而是议行合一。
该文认为,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不是同一概念;而列宁是在反对党内小组主义和战争背景下强调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涵盖宪法的全部内容,而主权,基本人权,法治等宪法基本原则所决定。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组织原则、纪律和作风
严 守 党 的 纪 律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文中曾指出:
严 守 党 的 纪 律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 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是 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 靠它的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 (《列宁选集》,1995年版,第4卷,第135-136 页)。
党 的 根 本 组 织 原 则
民 主 集 中 制 :
第二,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 织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 发挥; 第三,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 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第四,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全党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 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 面。”(毛泽东 1957年提出“六有”政治局面) -3-
1
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组 织 原 则 、 纪 律 和 作 风
前
言
无产阶级政党是一支有严密组 织和严格纪律的先进部队。在长期的 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形成了严格的 组织原则、纪律和作风,并要求每个 党员都必须自觉遵守。
-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
民 主 集 中 制 :
每个政党都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把它的成员组织起
-22-
2、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 所谓铁的纪律,是指党的纪律的强制性和严 肃性。 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有的严肃 的组织和铁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具有强制性和 约束力,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无条件地 服从。不管你赞不赞成,首先必须服从;不服从, 就是违反纪律。 党的纪律具有严肃性,违者必究,实事求是, 处分恰当。 “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党的各级组织必须 维护党的纪律。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和党组 织,必须依照本条例严肃处理,不得姑息迁就。” --摘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五条) -23-
布尔什维克的故事
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背景布尔什维克党,全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成立于1903年。
在当时,俄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深受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开来,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列宁等人,成立了布尔什维克党,意为“多数派”。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发展历程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后,积极开展地下斗争,组织罢工、示威游行等抗议活动,向沙皇专制政权发起挑战。
在党的领导下,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觉醒,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被迫退位,俄国临时政府成立。
然而,临时政府无力解决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布尔什维克党抓住时机,发动了十月革命。
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俄国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成功,不仅对俄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和国际援助,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布尔什维克党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其领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欧洲,还在亚洲、非洲等地区传播,为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如列宁主义、斯大林思想等,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
布尔什维克党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原则,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布尔什维克党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领导下的俄国革命和世界影响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入党申请书】3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学习党的组织原则
三一文库()/入党材料/入党申请书〔3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学习党的组织原则〕敬爱的党组织:学习党的组织原则这一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个政党都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把它的成员组织起来,以完成该政党的历史使命和各个时期的具体目标与任务,这就形成了政党的组织原则。
《中国***章程》明确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首先是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者同盟时,就已经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
当时虽然还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但他们始终把民主与集中相统一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已经形成。
****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组织章程都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
列宁在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
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
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写道:“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
”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二者的辨证关系是:第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
第三,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一。
民主与集中是民主集中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其实质,就是要用政治上的充分民主实现组织上的内在集中和外在统一。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如何来增强组织观念的认识。
第一,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
一般地说,可以参加学习党章、听党课、某些党日活动、讨论积极分子入党的党员大会、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大会、先进党支部或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以及党组织组织和号召的其他活动。
中共四大与党的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
㊀㊀[收稿日期]2018-01-24㊀㊀[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ꎬ项目编号:13JDSZK0022ꎮ㊀㊀[作者简介]杨光宝(1993-)ꎬ男ꎬ安徽六安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ꎮ第39卷㊀第9期2018年9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Vol.39㊀No.9Sep.2018㊀㊀[文章编号]1004 5856(2018)09 0024 06中共四大与党的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杨光宝(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安徽芜湖㊀241002)[摘㊀要]共产国际五大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实现 布尔什维克化 ꎮ然而ꎬ国共合作初期ꎬ中国共产党犯了忽视自身组织建设的右倾错误ꎬ沪粤之间有着不同路线论争ꎬ国民党的反共浪潮却越演越烈ꎬ在内外因多重因素的作用下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势在必行ꎮ中共四大通过健全组织机构ꎬ完善民主集中制ꎬ调整组织发展策略ꎬ强化统一战线内党团建设等举措ꎬ推动党的组织建设的布尔什维克化ꎮ这不仅推动党的组织建设走向成熟ꎬ使党成为一个群众性政党ꎬ也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ꎮ[关键词]中共四大ꎻ组织建设ꎻ布尔什维克化[中图分类号]D23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8.09.007㊀㊀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ꎮ1921年ꎬ中共一大召开并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ꎬ但并不意味着其已经成为组织健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ꎻ中共三大后ꎬ由于党对于组织工作的忽视ꎬ一度难以适应逐渐兴起的革命形势ꎬ党逐渐意识到组织建设的重要性ꎻ中共四大致力于建立具有独立性㊁群众性㊁集中性㊁革命性的政党ꎬ推动组织建设的布尔什维克化ꎬ这对中国共产党自身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㊀㊀一㊁中共四大进行组织建设 布尔什维克化 的历史背景㊀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仅是共产国际的外在要求ꎬ也是国内形势的发展的必然ꎮ共产国际五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布尔什维克化 ꎬ以克服 左 和右的倾向ꎮ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后ꎬ党在全国各地普遍致力于国民党的组织建设ꎬ忽视甚至迟滞了自身的组织建设ꎻ沪粤之间的路线分歧尤显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建设上的不足ꎻ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浪潮越演越烈ꎬ这都使中国共产党日益意识到加强组织建设的重要性ꎮ(一)共产国际五大提出 布尔什维克化 是外部原因1924年6月至7月ꎬ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认为ꎬ其内部存在 左 和右的倾向ꎬ因此提出了 布尔什维克化 的口号ꎮ 布尔什维克 在俄语中指多数派ꎬ后来多用于泛指共产党人或者共产党ꎮ 布尔什维克化 则是指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战胜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工团主义思想ꎬ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共产国际的思想ꎬ更好地发挥共产国际的作用ꎮ共产国际五大认为ꎬ 真正布尔什维克党 应该具备以下五点:第一ꎬ党应该成为真正群众性的政党ꎻ第二ꎬ党应该善于机动灵活ꎬ它的策略不应是教条的和宗派的ꎻ第三ꎬ它在实质上应该成为革命的㊁马克思主义的㊁勇往直前的党ꎻ第四ꎬ它应该是集中的政党ꎻ第五ꎬ它应该进行坚定不移的㊁经常的宣传和组织工作ꎮ[1](P29)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ꎬ中国共产党必须执行其布尔什维克化的决议ꎮ共产国际高度重视中共四大的召开ꎬ派维经斯基来华指导ꎬ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落实共产国际的 布尔什维克化 方针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ꎮ(二)组织建设中的右倾错误及解决沪粤之争是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三大后忽视了组织建设ꎬ犯了右倾错误ꎮ中共三大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ꎬ要求全党 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ꎬ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ꎬ虽然也提出要 扩大我们的组织 这一要求ꎬ[2](P147)但在实际工作中被忽视ꎬ在组织工作上犯了右倾错误ꎬ即集全力于国民党工作ꎬ没有同时进行共产党工作ꎮ在中共中央ꎬ只有陈独秀一人直接从事党的工作ꎬ其余中央委员都在参与国民党工作ꎻ在党员发展过程中ꎬ为避免国民党猜忌与怀疑ꎬ竟规定 民校中之左倾分子ꎬ除忠实的工人外ꎬ不宜勉强拉入C.P.或S.Y. ꎬ[2](P298)这一时期党员数量增长极其迟缓ꎬ部分地区党员数量甚至减少ꎻ部分地方党组织松散甚至解散ꎬ 党的会议停止ꎬ有许多问题拿到国民党中去解决 ꎮ[3](P47)中国共产党虽较早意识到右倾错误ꎬ但纠偏措施没有得到有力执行ꎮ1924年5月ꎬ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ꎬ会议强调在国民党工作中的独立性ꎬ加强对工人㊁农民㊁青年的领导ꎬ纠正中共三大以来一些右倾错误ꎬ但从中央到地方并未有效执行ꎮ1924年11月ꎬ中央局在第21号通告中指出: 近来党的工作一天一天繁重ꎬ但是内部组织却未有显著的进步 ꎬ[2](P299)批评了党内组织工作的散漫ꎮ正如维经斯基所说: 中共的同志们加入国民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ꎬ但他们花了太多时间来建立国民党的组织ꎬ因此停止了自己在工人群众中和知识分子中的宣传组织工作 ꎮ[4](P3)此外ꎬ广东党组织在鲍罗廷的影响下和中共中央开始了不同路线争论ꎮ国共合作后ꎬ中共中央在上海ꎬ苏俄驻华军事代表㊁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广州这一政治中心ꎮ1924年8月ꎬ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浪潮ꎬ鲍罗廷与瞿秋白在未与中共中央沟通的情况下做出妥协ꎬ擅自同意设立国际联络委员会以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ꎮ中共中央闻讯后虽强烈抵制ꎬ但仍在会议上通过ꎮ广州党组织竟表示支持鲍罗廷ꎬ认为 鲍罗廷对中国南方政治局势的估计和他拟定的路线是正确的 ꎮ[5](P528) 中央与广东的不同路线已经开始 ꎬ[4](P296)作为根本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仍有待加强ꎮ(三)应对国民党反共斗争形势的需要孙中山认为ꎬ中国共产党不过是一班 自以为是 的 中国少年学生 ꎬ是 北京一班新青年 的小组织ꎮ[6](P44)在国民党看来ꎬ共产党与国民党并不平等ꎮ共产党自身党员人数不足千人ꎬ国民党已是拥有数十万党员的大党ꎻ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所蕴含的能量也受到质疑ꎬ即工人阶级数量和质量上都很幼稚ꎮ国民党一大召开前ꎬ邓泽如㊁林直勉㊁赵士觐等给孙中山上书时尖锐地指出 奸人谋毁吾党ꎬ其计甚毒ꎬ不可不防ꎮ [7](P62)国共合作后ꎬ中国共产党积极致力于国民党的组织建设ꎬ不仅在国民党中央占据重要地位ꎬ而且地方党务工作也多由中国共产党党员来开展ꎬ一些地方党部由中国共产党控制ꎬ这进一步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警觉ꎮ1924年6月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以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决议和宣言为证据ꎬ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交«弹劾共产党案»ꎮ同年8月ꎬ国民党召开一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共产党问题ꎬ会上弹劾中国共产党的提案有34件之多ꎮ陈独秀指出ꎬ 这次会议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ꎮ[5](P232)孙中山等人虽在口头上保持中立ꎬ但实际上利用右派反共压制中国共产党ꎮ同月ꎬ邵力子等人在上海被打ꎮ10月ꎬ团员黄仁双十节庆祝大会被推下讲台致死ꎮ国民党内部也在加速分化ꎬ一些老党员联络同情者决定 护党救国 ꎬ12月下旬ꎬ一些国民党人于北京成立各省区国民党护党同志驻京办事处ꎬ筹备驱逐共产党ꎮ为贯彻共产国际决议ꎬ纠正党内在组织建设上存在的右倾错误ꎬ弥合分歧ꎬ增强凝聚力ꎬ应对国民党的反共逆流ꎮ中共四大表示 完全同意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各种政策的制定 ꎬ并把组织问题看作 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ꎬ[2](P379)致力于打造布尔什维克化的组织ꎮ㊀㊀二、中共四大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具体举措㊀㊀恩格斯指出: 在阶级反对阶级的政治斗52第9期杨光宝:中共四大与党的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争中ꎬ组织是最重要的武器ꎮ [8](P284)组织建设关系到能否由宣传的小团体向引导广大工农群众参与革命的政治团体的转变ꎬ中共四大通过健全党的组织机构ꎬ完善民主集中制ꎬ调整组织发展策略ꎬ强化统一战线内的党团建设等举措ꎬ着力建设具有独立性㊁群众性㊁集中性㊁革命性的布尔什维克化政党组织ꎮ(一)健全党的组织机构中共三大设立专门负责群众运动的机构ꎬ但职责较为笼统ꎬ对群众运动缺乏明确划分ꎬ导致难以有效组织ꎬ甚至被国民党领导ꎮ中共四大前ꎬ由于对组织工作的忽视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均没有专门负责组织工作的部门ꎮ中共四大通过增设有关机构以及调整基层组织来健全党的组织机构ꎮ1.设立中央组织部以指导地方ꎮ对于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组织状况ꎬ蔡和森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 我不能提及其他地方ꎬ因为当时与地方组织的联系很差ꎬ中央不知道它们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ꎮ[4](P163)从中央到地方八月之前没有有效落实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的组织议决案ꎬ在主观上 各级负指导责任的同志对于该议决案之实行多分忽略ꎬ各地方的党员对之未有充分了解 ꎮ[2](P379)有鉴于此ꎬ中共四大决定 新的中央须注意设立一有力的中央组织部ꎬ实际上真能指导地方之党的组织 ꎬ[2](P381)同时把宣传党的印刷品机关作为重要工作ꎬ借助印刷品的宣传深入群众ꎬ继而组织动员群众ꎮ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组织部则需要其适应不同时期的实际要求ꎮ2.设立职工运动委员会以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ꎮ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ꎬ一直宣称是工人阶级的代表ꎬ提出了 劳工神圣 口号ꎬ但国共合作后ꎬ一些地区的职工运动却由国民党把持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前ꎬ职工运动与民族运动混在一起ꎬ引起种种弊病ꎮ中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唯一指导者是中国共产党ꎬ决定在中央和地方工农部内分设职工运动委员会ꎮ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指导工人运动ꎬ调查统计劳动状况ꎮ地方职工运动委员会则专门负责职工运动ꎬ执行中央农工部的命令ꎬ加强与工厂支部联络等ꎮ3.设立妇女部以领导妇女运动ꎮ中共四大认为中国妇女是民族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ꎬ党对妇女运动坚持 以工农妇女为骨干 的原则ꎮ[2](P370)为了发展妇女运动ꎬ从以下三项措施入手:一是要求各地党组织注意吸收女党员ꎻ二是在各地党组织中设立妇女部ꎻ三是加强对妇女运动的训练与指导ꎮ[2](P371)妇女部的主要工作是在国民党妇女部及无党的妇女组织这两种团体中开展活动ꎮ尽可能让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在国民党妇女部中工作ꎬ在没有党派的妇女组织中注意女子学校的组织动员ꎮ此外ꎬ在女工集中的上海㊁汉口㊁天津㊁山东等地ꎬ强调要特别注意女工运动ꎮ对于农村妇女运动ꎬ凡是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就要准备工作ꎮ4.调整基层组织ꎬ重视支部建设ꎮ中共四大把党的基层组织由 小组 调整为 支部 ꎮ中共三大将 地方执行委员会 亦称作 地方支部 ꎬ[2](P159)二者混用导致 支部 指向不明ꎮ中共四大将党的基层组织由 党小组 调整为 党支部 ꎮ工厂党支部是建立布尔什维克党大厦的基础ꎬ[9]党支部是 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 ꎬ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的则以地域来划分ꎮ明确支部的职能不仅是吸收㊁教育党员ꎬ而且要在无党的群众中做好宣传工作ꎮ支部的日常运作以及领导机关等也进一步规范完善ꎮ这些作法有力地推动了党组织在各地的建立与发展ꎮ(二)加强民主集中制中共四大明确提出 民主的集中主义 并对此进行完善ꎮ不仅在党章中再次强调地方服从中央ꎬ少数服从多数ꎬ且在«组织问题之议决案»中要求 扩大党的数量ꎬ实行民主的集中主义ꎬ巩固党的纪律 ꎬ[2](P380)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ꎮ同时ꎬ通过调整组织架构㊁安排专职中央委员及强调中央与地方权责来加强民主集中制ꎮ首先ꎬ调整组织架构以增强中央权威ꎮ二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五级组织架构ꎬ即:党组㊁党支部㊁地方执行委员会㊁区执行委员会㊁中央执行委员会ꎮ四大基层组织的调整使得党的组织架构中减少了党小组ꎬ①实质上将组织架构由五级调整为四级ꎬ这在保证各级组织隐蔽的前提下ꎬ简化架构ꎬ便于中央与地方的有效沟通ꎬ提升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把控ꎬ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央的权威ꎮ其次ꎬ安排专职中央委员加强中共中央建设ꎮ如前述ꎬ四大前只有陈独秀一人专职负责中共中央事务ꎬ其余中央委员均被安排去国民6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党工作ꎬ加之鲍罗廷多次不经中共中央同意擅自调用中国共产党人员ꎬ如:擅自将瞿秋白从上海调任至广州担任其俄文翻译等ꎮ中国共产党不顾鲍罗廷的不满ꎬ坚持通过了如下决定: 中央确定某些同志做固定工作ꎻ被分配做中央工作的同志不再同国民党发生直接联系ꎮ [4](P164)从短期来看ꎬ这是同鲍罗廷不尊重中国共产党行为的斗争ꎻ从长期来看ꎬ这是加强中共中央建设ꎬ充实中央自身力量ꎬ切实提升中共中央组织协调能力的举措ꎮ最后ꎬ厘清中央和地方负责人职责ꎮ四大党章将党的领袖由 委员长 改称 总书记 ꎬ职责由 总理党务 改为 总理全国党务 ꎬ地方各级负责人由 委员长 改称 书记 ꎬ职责由 总理党务 改为 总理各级党务 ꎮ领袖称呼由泛指 委员长 变为特指 总书记 及在职责中对全国 和 各级 的强调ꎬ一是表明党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组织ꎻ二是强调总书记对于全国党务的统筹ꎬ各级负责人只需做好地区事务ꎮ这就对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做了明确划分ꎮ在沪粤之争的大背景下ꎬ地方服从中央之意不言自明ꎮ(三)调整组织发展策略中共四大对于组织发展策略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改变三大后党员发展迟滞的局面ꎬ积极发展党员ꎻ二是确定在全国建立党组织ꎬ扩大党的活动范围ꎮ多种举措并行ꎬ大力发展党员ꎮ首先ꎬ拓宽党员发展对象ꎮ四大较为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各阶级ꎬ排除了 唯成分论 的干扰ꎬ大胆吸收非劳动者入党ꎬ将 引导广大工业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㊁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ꎬ以至于乡村经济中有政治觉悟的农民参加革命 视为党当时最重要的责任ꎮ[2](P379)其次ꎬ规范党员发展方式ꎮ四大批评了经过社会主义青年团㊁ 十人团 发展党员的做法ꎬ认为有无产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ꎬ必须由党组织直接发展入党ꎮ再次ꎬ简化党员发展流程ꎮ党员入党由此前的地方委员会审查且报区执行委员会批准ꎬ改为仅由地方委员审查批准ꎮ党员申请退党也由区执行委员会改为地方委员会决定ꎮ最后ꎬ降低劳苦群众党费ꎮ四大党章进一步细化党费收缴标准ꎬ新增 无收入及月薪不满二十元者ꎬ得地方斟酌情形核减之 ꎬ减少发展对象的经济压力ꎮ党团关系调整也是发展党员的重要渠道ꎮ四大批评了社会主义青年团ꎬ认为其没有很好地执行此前党团关系的决议ꎬ所做工作和中国共产党没有区别ꎬ仍有第二党的倾向ꎮ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青年化是处理好党团关系的重要方法ꎮ最基础的是尽量把超龄团员②送入共产党内发展为党员ꎬ同时不再介绍超龄人员入团ꎻ其次则是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划分好拟发展对象ꎬ青年团要在青年运动中吸收多数的青年分子ꎮ同年1月22-31日ꎬ社会主义青年团三大修改团章ꎬ将入团年龄的上限从27周岁修改为24周岁ꎬ实质上在党团内部减少了青年团对先进分子的争夺ꎬ以便中国共产党尽可能地发展党员ꎮ四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党组织ꎮ以支部作为基本单位ꎬ把支部建立人数要求由五人降为三人ꎬ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党员ꎬ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党组织打下牢固的基础ꎮ四大对不同地区做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湖南㊁湖北㊁上海㊁广东㊁山东㊁天津㊁唐山等地要特别重视ꎬ因为这些地区工业工人很多ꎬ并且有一定的组织基础ꎻ在东三省㊁河南㊁重庆㊁九江㊁芜湖㊁福州等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工业区和大城市ꎬ则积极开始建立党的组织ꎮ(四)强化统一战线内党团建设党团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特殊组织形式ꎮ三大后ꎬ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在国共党合作中保持中国共产党党员独立性的问题ꎬ中共三届一中全会提出 我们的同志在国民党中为一秘密组ꎬ一切政治的言论行动ꎬ须受本党之指挥 ꎮ[2](P200)国民党一大召开前ꎬ中国共产党代表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召开 党团 会议ꎬ最终决定以党团形式在国民党内开展秘密活动ꎮ党团和支部的作用并不相同ꎬ 支部重发展ꎬ党团重行动 ꎮ[10]支部组织发展角色偏重ꎬ党团政治行动色彩偏重ꎮ1924年9月ꎬ«中共中央㊁青年团中央关于民校工作合作办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各地C.P.和S.Y.在民校工作同志应合组党团 ꎮ[2](P297)这就将党团从国民党中央推行至国民党地方组织中ꎮ四大要求在国民党以及其他有政治性质的重要团体中组织党团以支配其活动ꎬ并规定党团应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志合组ꎬ隶属于各级执行委员会ꎮ通过强化统一战线内的党团建设ꎬ既能够联络中国共产党党员保持信仰ꎬ落实共产党各项政策ꎬ同时也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组织动员作用ꎬ72第9期杨光宝:中共四大与党的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使一些政治团体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治支持ꎮ㊀㊀三、中共四大推进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历史意义㊀㊀中共四大致力于建设在组织上具有独立性㊁群众性㊁集中性㊁革命性的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ꎬ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史上的里程碑ꎮ究其历史意义ꎬ它不仅使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达到成熟ꎬ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群众性政党ꎬ也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ꎮ(一)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成熟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ꎬ完备的组织形态应该具备四个要素:革命理论㊁革命纲领㊁革命策略㊁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ꎮ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初步具有革命理论㊁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ꎮ二大明确了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ꎮ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革命策略ꎬ但是对如何实施存在分歧ꎬ实施中更是发生偏差ꎮ党的四大强化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ꎬ确定了具有独立性的统一战线策略ꎮ一是强化组织原则ꎬ建设集中性组织ꎮ四大不仅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ꎬ而且较为强调组织纪律ꎮ修改后的党章将组织纪律解释为 党员们受其所隶属的区执行委员会㊁地方执行委会及支部干事会的指挥ꎮ [2](P380)同时增加党章中纪律要求ꎬ允许各级负责人辞职等规定ꎬ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ꎮ二是落实革命策略ꎬ增强组织独立性ꎮ四大将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ꎬ在组织上纠正了 右 倾错误ꎬ改变以往依附于国民党的状态ꎮ四大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的地位ꎬ指出无产阶级必须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和目的参加民族运动ꎬ决不能 忘了无产阶级的经济组织及党的工作 ꎮ四大的组织建设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ꎬ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了中共中央的独立性ꎬ设立机构增强了对群众运动领导的自主性ꎬ调整组织发展策略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实力ꎬ从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没有因 清共 而遭遇毁灭性打击ꎮ正如蔡和森所说 第四次代表大会后ꎬ可以说ꎬ党才开始独立形成 ꎮ[4](P164)(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群众性政党群众性政党本是共产国际对于中共三大的指示ꎬ但由于消息不畅ꎬ传到中国共产党时三大已经结束ꎮ四大组织建设布尔什维克化推动中国共产党转变为群众性政党ꎮ群众性政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党员人数的迅速增加ꎮ四大召开时ꎬ全国共有党员994人ꎮ至1925年10月增加至约3000人ꎬ年底更是到达10000人ꎮ1926年4月ꎬ党员发展至11000人ꎮ1927年5月ꎬ全国党员人数已达到57967人ꎮ[11](P11)根据1927年3月的统计ꎬ党员成分如下:工人占53.8%ꎬ农民占18.7%ꎬ知识分子占19.1%ꎮ[12]党员的主体由四大召开时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工人㊁农民㊁知识分子ꎬ总体上成分具有多样化的倾向ꎮ二是党组织在全国广泛建立ꎮ1924年5月ꎬ党组织主要在北京㊁上海㊁广东㊁济南㊁南京㊁汉口㊁武昌㊁哈尔滨㊁杭州㊁成都等城市ꎮ1926年4月ꎬ除部分偏远地区外ꎬ全国各省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或有党的活动ꎬ包括9个区执委㊁5个地方执委㊁5个特别支部ꎮ在苏联㊁法国和日本等地也有中国共产党的支部㊁通讯处或党员ꎮ[11](P39)所以说 第四次大会是形成群众党的基础 ꎬ 党的政治组织开始走向正确道路 ꎮ[4](P165)(三)为迎接大革命高潮到来奠定组织基础组织建设的布尔什维克化使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ꎮ中央有力领导ꎬ支部形成战斗堡垒ꎬ群众运动广泛开展ꎮ 从四大到五大差不多两年半时间中ꎬ全体中央委员会只开了二三次会议 ꎬ[13](P94)由陈独秀等五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日常工作ꎬ很好地指导了全国行动ꎬ体现了中共中央对于全党的有力领导ꎮ1.党领导的群众团体增加ꎮ四大后ꎬ中国共产党陆续在中华全国总工会㊁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㊁中华全国学生总会㊁海员工业联合会等组织中建立党团ꎮ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ꎬ计有280万工会会员ꎬ农民协会会员有972万人ꎬ学生联合会将近420个ꎬ共青团员35000人ꎮ[12]这就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ꎮ2.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ꎮ四大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 一切工作归支部 的口号ꎮ通过支部联系教育党员ꎬ执行党的政策方针ꎬ将全国每一个党员紧密地组织起来ꎬ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㊁纪律严明㊁行动一致的整8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
《进一步,退两步》导读
《进一步,退两步》导读作者:苏美丽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4期(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摘要:《进一步,退两步》,它是列宁阐述党的组织建设基本原理的一篇名著,是建党初期列宁同党内机会主义派别斗争的产物,是一部论战性的、纪实性的、重要的历史文献。
是列宁批判孟什维克机会主义组织路线,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著作。
关键词:进一步;退两步;背景;内容一、简介《进一步,退两步》写于1904年1月至5月,全名《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是列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的重要著作。
在节选的部分,列宁批判了俄国党内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强调应当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通过组织的统一来保证党的坚强团结和步调一致,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
《进一步,退两步》奠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建设理论的重要著作,它是一部论战性的、纪实性的、重要的历史文献。
二、写作的历史背景1903年,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火星报》所提出和制定的原则的和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党”。
而从这时起,拥护列宁的人因在大会选举时获得多数票,就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人因为获得少数票,就被称为孟什维克。
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党内斗争更加尖锐起来,孟什维克竭力破坏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夺取党的中央机关。
孟什维克要求让他们的代表加入《火星报》编辑部和中央委员会,让他们的人数要在编辑部里占多数,在中央委员会里同布尔什维克相等。
普列汉诺夫给孟什维克帮了大忙,普列汉诺夫被孟什维克实行分裂的要挟吓到了,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同孟什维克“和解”。
普列汉诺夫违反代表大会的意志,独自一人把先前的孟什维克编委补进了《火星报》编辑部,即从《火星报》第52号起,孟什维克就把《火星报》变成了自己的机关报,并经过《火星报》来宣传自己的机会主义观点。
讲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
讲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是在192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斯大林对于布尔什维克化的思考和实践。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1.党的中央集权化:要求党的组织具有高度的中央集权化,党的中央应当充分掌握地方组织的权力,以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实践检验主义:必须坚持实践检验主义的原则,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实践,积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定地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党和苏维埃机关必须牢牢掌握权力,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定。
4.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又保证党的集中统一,党的决策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和决定。
5.阶级斗争:必须充分发挥党在阶级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坚持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批判敌对阶级思想和行为。
6.意识形态斗争:必须进行坚定的意识形态斗争,对形形色色的敌对思想和文化进行批判和斗争,维护革命的意识形态领域。
7.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联系:必须保持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紧密联系,党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参与革命事业。
8.大众组织的建设:必须重视大众组织的建设,发展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农民组织等,以团结大多数群众,推进革命事业。
9.党的组织制度:必须坚持严格的党内组织制度,保证党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的正确性,以及干部工作的管理、考核等。
10.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干部的道德修养和革命精神,培养具有先锋作用的战斗干部。
1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合理规划和统筹经济发展,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12.国际革命运动: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革命运动,以维护全球无产阶级的利益,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
列宁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与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列宁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与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列宁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胜利。
布尔什维克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本文将从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革命策略以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布尔什维克党是由列宁在1903年创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个派别。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为目标,致力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党的组织结构严密,高度集中,拥有高度的纪律性和组织纲领性,因而在推动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布尔什维克党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党内组织原则,党内决策由中央委员会作出,各级党组织负责执行和监督执行。
党的核心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列宁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
党内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布尔什维克革命策略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列宁的革命策略。
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工农联盟等,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武装斗争布尔什维克党坚信武装斗争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唯一途径。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因此,武装起义成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核心策略。
1917年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武装起义的集中体现。
布尔什维克党迅速控制了彼得格勒的重要机构和军队,并最终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这标志着布尔什维克革命在俄国取得了胜利。
2. 土地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参与了农民的土地革命运动。
列宁认为,农民问题是推动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以团结农民阶级。
布尔什维克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进取的立场,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从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通过土地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地联合了农民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在俄罗斯历史上,十月革命被视为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场革命,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荡。
其中,布尔什维克对于这场革命的领导和胜利功不可没。
本文将探讨布尔什维克以及他们在俄罗斯十月革命中取得的胜利,从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背景概述为了理解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取得的胜利,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幕前。
同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也给予了俄罗斯社会巨大的不公平和不满。
这种社会矛盾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觉悟,而布尔什维克则通过他们的理论和组织能力成功地发动了十月革命。
二、布尔什维克的崛起布尔什维克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在十月革命之前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斗争和组织。
他们的意识形态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
他们通过成立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工人和农民的工会等手段,在俄罗斯社会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群众基础。
三、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战略布尔什维克之所以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除了组织基础之外,他们的革命战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通过宣传、罢工和示威等非暴力手段逐渐动员了群众。
而在十月革命中,他们秘密策划并成功进行了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
布尔什维克充分利用了俄罗斯人民对战争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情绪,高效地组织和领导了起义行动。
四、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实践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开始实践他们的社会主义纲领。
他们坚决推动土地革命和国有化运动,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
布尔什维克的政府采取了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管理,通过实施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五、国际影响布尔什维克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月革命标志着共产主义在当代政治舞台上的诞生,且成为其他社会主义革命的榜样和鼓舞。
苏联集体领导制度
苏联集体领导制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联集体领导制度是20世纪苏联政治体制的核心特征,也是其政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运动1917年10月25日晚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一场震撼世界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的君主制,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这就是所谓的俄国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之一。
一、俄国革命的背景19世纪末,俄国成了欧洲最后一个结束封建制度的国家。
但是,正当各国都在进步、发展的时候,俄国却仍停留在落后的东欧农业国,广大农民世代贫困,贵族阶级却日益富裕,广大民众的不满和反抗势头日益高涨。
同时,俄国也面临着国际形势的严峻压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参战出兵,实力和国家经济状况都大受影响。
加之政府腐败和各方势力争斗不止,让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因此,俄国革命迟早是必须的。
究竟什么力量能够领导俄国和平、民主与自由的走向呢?共产主义运动,似乎成为了一个相对较为理想的选择。
二、布尔什维克党与列宁的思想原则列宁是俄国革命的伟大思想家和战略家,也是苏联的奠基人。
他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及在苏联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据“工人运动”组织。
在列宁看来,只有有组织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带领工人、农民的阶级联盟,实现工人、农民的利益,实现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解放。
因此,党必须高度有组织、有纪律,并实行铁的纪律、铁的中央集权制。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正式成立,共产主义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这是一个全新的阶级斗争舞台,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化强制制度以及只有中央委员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苏维埃政权实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秩序,俄国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单极、计划经济以及监视政权的统治下。
它有它的优点,比如在十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工业化,成为冷战时期的强国。
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体制刚性造成的效率低下,人权不受保障,高度的集权体制导致腐败和不作为的现象等,都极大地削弱了苏维埃政权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力。
四、结语无论怎么评价苏联和共产主义,都无法否定其在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党内生活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析
党内生活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析作者:何克祥来源:《党政论坛》2015年第12期注重和严格党内生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工人阶级政党实行什么样的党内生活、怎样开展党内生活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党内生活理论,研究和阐述党内生活的含义、特征、实质、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党内生活”概念的缘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没有对“党内生活”给出明确定义,但在创立无产阶级党的学说、建党理论和加强党的建设实践中,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党内生活做过丰富论述,这些论述是理解党内生活内涵和实质的基本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党内生活”的概念。
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政党从事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党内生活”这一概念和范畴。
1902年9月列宁在《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中开始使用“党内生活”的概念。
他指出:“我们解决严重的冲突和意见分歧,实际上根本不是‘按照章程’投票,而是用斗争和‘退出’相威胁,这我们谁不知道呢?我们大多数委员会近三四年的党内生活,就充满了这样的内部斗争。
”这里的“党内生活”指的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地方组织的内部活动。
其后,在1903年10月,列宁在驳斥崩得分子错误言论的《崩得在党内的地位》一文中又使用了“党的生活”的概念。
他说,“据说,在实行联邦的情况下,党的各个部分是平等的,是直接参与共同事务的;而在实行自治的情况下,它们是无权的,因而不参与整个党的生活。
这种论调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跟数学家所说的数学上的诡辩,比如证明(用乍一看来还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方法证明)二二得五,部分大于整体等,没有什么两样。
”这里“党的生活”,指的是整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内各种活动。
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强大动力
干百万劳 动者 团结成工人 阶级大 军。 ” 在列 宁 的建 议 和倡导下 , 布尔什维克党对党 员的条件及入 党手续进
行 了严格 的规定 , 着 力加 强 了党 的组织建 设 , 使党 在 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经受住 了考验 , 保证 了党员队伍稳 全 面提高 党 的建设 科学化 水平 的强大动
各族人 民夺取和 巩 固政 权 、 不 断开 创和 发展事 业 , 从
一
个胜 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二、 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面临 的问题 和挑 战
干部去带头 , 人民群众是否拥护 党的政治路线靠 干部
去做 工作 。毛泽东适 时提 出了建 设一 个全 国性大党 的任务。他 在中国共产党全 国代 表会议上指 出“ 指导 伟 大 的革命 , 要 有伟大 的党 , 要 有 许 多 最 好 的 干
圉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E N G D U M U N I C I P A L P A R T Y C O L L E G E O F C . P . C
确定 以后 , 干部就 是决定 性 的因素 。因为 , 政 治路 线 的宣 传 、 教 育靠 干部去 落实 , 政 治路线 的贯 彻实施 靠
出, 要夺 取全 国革 命 的胜利 , 必须“ 要有 一个 有纪 律
的、 思想上 纯洁 的、 组 织上纯 洁 的党 ” 。在 1 9 4 1 年 至
同盟 时就对 共产党 员的标 准和 入党 条件做 出 了严格 规定 , 要求每一支部 对它所 接受的会员 的品质纯洁 负
责, 为 马克 思主义政 党的队伍建设指 明了方 向。列 宁 在 创建俄 国工人 阶级政党 的过程 中也强调 指 出, “ 只 让有觉悟 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 的人 留在党 内” , “ 徒 有
世界历史大事件(1)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
世界历史大事件(1)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提起“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许多人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
历史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共产党常常又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那么,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回顾一下上个世纪初,前苏联共产党早期的一段历史。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的音译,意思是多数派。
“布尔什维克”一词,是和一个新型的革命政党紧密联系着的。
1903年7月30日(俄历7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金鸡”旅社的一个面粉仓库里,聚集着43个人。
尽管外面骄阳似火,暑气逼人,仓库里闷热难耐,但仓库的大窗户上却蒙着厚厚的红布。
原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共产党的旧称)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在这里秘密举行。
别看这是在小小仓库里的一次人数不多的聚会,它却是俄国近代史上一个命运攸关的重大事件,因为正是在这次会上,诞生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国际在修正路线的统治下,各国的革命党一个个蜕化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党,党组织实际成了资产阶级议会党团的附属品。
而俄国的经济派(俄国最早出现的一个修正主义派别)控制了俄国的工人运动,他们赞赏组织涣散、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反对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集中的革命组织。
就在机会主义泛滥的特殊时刻,列宁指出“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党”。
1898年3月,彼德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郊外的一所小木屋里,秘密地举行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列宁因被流放未能出席这次大会。
会议只是在形式上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既没有制定党纲、党章,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很快就被沙皇政府逮捕,地方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仍然各自分散活动,所以,统一集中的党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来。
列宁为建立新型政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1900年,列宁离开流放地后不久来到瑞士,会见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创建者普列汉诺夫。
回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回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文写于1936年,莫斯科。
作为中共一大的亲历者,他从不一样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一大1921年6月的下半月,在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九个客人。
他们都下榻于这学校的楼上。
在学校的楼下,除掉厨子和校役以外,谁也没有,因为学生和教员都放了假。
一个认识的校役则被请为大家每日做饭。
另外,他的任务,注意在不放一个生人进来。
假使不是认识的人向厨子解释,那他会根本不知他们是谁,因为他不懂他们的土话,他们讲的都不是上海话。
有的讲湖南话,有的讲湖北话,而有些则讲北京话。
惊险的会谈过程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7月初开的。
大会的组织非常简单,张国焘被选为主席,秘书为毛泽东和周佛海,取消派领袖陈独秀未出席第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开幕就在上面所说的校内举行的,而大会本身的工作,则在李汉俊的家里进行。
大会共开了四天。
讨论以下的问题:目前政治状况,党的基本任务,党章和组织问题。
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发生了争论,一部分是对党的基本任务和组织原则问题。
一方面以李汉俊为首表示公开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尚很幼稚,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他还得出结论:凡承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原则的都可为党员。
参加党某一组织和在里面进行实际工作,他认为是不必要的。
此观点拥护者有李达和陈公博,另外是一种极“左”的观点。
以刘仁静为首,认为无产阶级的专政是党斗争的直接目标,反对任何用公开形式的工作,一切知识分子都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者,他认为照例应拒绝知识分子入党。
同意这观点的有包惠僧。
大会大部分的代表都反对了这两个都不正确的观点,终于通过了一个共同方针,即党的基本任务为争取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在规定目前时期斗争的策略时,指出党不仅不拒绝,而相反必须积极号召无产阶级参加和领导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通过了方针,要求党成为有战斗能力及有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发展职工运动为共产党工作的中心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 1 J 8 。但是 , 这种组织模式在面 临沙皇政府血 腥镇压 时, 显得 十分无力 , 使党遭受到严重损失 , 大批 优 秀党 员被 捕 或流 亡海 外 。这使 列 宁对 俄 国
社会 民主工 党 的组 织原 则进 行 了新 的思 考 。
个松 散 的政党来 领 导 。列 宁在 1 8 9 9年 《 我们 的
治斗争结合起来。而经济派的做法 , 则是夸大 了 经 济斗争 的作 用 , 认 为 可 以通 过 经济 斗 争 的 方 式 实 现工人 的权 利 , 但 是 这 种 思想 很 容 易 与 机 会 主
义 和改 良主义纠缠 在 一起 。经 济斗争 和政 治斗 争 显 然是要 有 一 个 重 中之 重 , 列 宁认 为 “ 当无 产 阶 级 没有政 治 自由或 者 政 治权 力 受 到 限制 的 时候 , 始终 必须 把 政 治 斗争 提 到首 位 ” _ 2 J 1 。而 政 治 斗 争须 由一 个有 纪 律 、 有 组 织 的 统 一 的政 党 而 不 是
任务》 一文 中指 出, 俄 国的社会 民主工党 与过去
一
、
列 宁 提 出集 中制 思 想
的俄 国政 党 有着 根 本 的区别 , 俄 国社 会 有 着 不 同 于 西欧各 国的独 特 性 , 因而 不 能将 全 部 希 望 都 投 放 到工 人 的经济 斗 争 上 , 也 不 能 因 为受 到过 去 俄
是列 宁所称 的经 济 主义 和 经 济 派 。其 实 , 马 克 思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4 —1 0 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才是其真
正 意义 上 的成立 大会 , 特别 是通 过 的组织 章程 对
作 者简介 : 张雷 刚( 1 9 8 7一) , 男, 山东青 岛人 , 博士研究 生 , 主要从事苏联东欧 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实践 与反 思研 究。
国的一些革命家 的影响就缺乏批判 的态度 , 而不
能 独立 制 定 自 己 的组 织 形 式 , “ 必 须 成 立 统 一 的 因而也是 集 中制 的 党 ” [ 2 1 1 6 7 。这 是 列 宁 第 一 次 明 确 提 出成立 一个 集 中制 的党 的想法 。
主工党 内部也出现 了俄 国的伯恩施坦 主义 , 也就
列 宁 的集 中制 思想 是伴 随 着俄 国社 会 民 主工 党 成立 之后 所 面 临的沙 皇政 府 的迫 害 和党 内 出现 的改 良主义 与 机 会 主义 思 想 而 产 生 的。 当 时 , 在 第 二 国际 内部伯 恩施 坦 的修 正 主义 越来 越具 有煽 动力 , 并 且 直接 影 响到 国 际工人 运 动 , 俄 国社 会 民
要: 民主集 中制作 为苏联共 产党的组织原则是公认 的事实 , 但是 民主集 中制原则是不是布 尔什 维克 党
的组织原则尚存争论 。众 多的历史材料证 明, 集 中制才是布 尔什 维克 党所一 直强调 的组织原则 , 如果说在布 尔 什 维克党那里 民主从 一开始就伴 随集 中制 而 出现的话 , 那也 只是为 了从 名称上进 行 美化 , 或 者从 实践 中对集 中 制的权威进行 的一种表 面上的弱化 。从布 尔什 维克党的 民主 集 中制到后 来 苏联共 产党的 民主集 中制 , 经历 了 几十年的历史发展 , 不可 否认 的是 , 民主 的地 位在 上 升 , 但 是 也 丝 毫没 有影 响到 集 中制 的存 在 , 它 已经根 深 蒂固。 关键词 : 布 尔什维克 ; 列宁 ; 民主集 中制 ; 集中制
要 由地 方委 员会 自愿 缴 纳 和对地 方 委员会 经 费 的
恩格 斯也 承认 工人 阶级 进行 经济 斗争 的意 义和 必 要性 , 并 且也 否认 排 除 经 济 斗争 的手 段 去 争 取社 会 主义 的空想 观 点 , 而 认 为 应该 将经 济 斗 争 和 政
自愿 提成 以及 为党 举 办 的 募 捐 ; 同 时还 决定 , “ 地 方委员会在特殊情况下有权拒绝执行中央委员会 的要 求 , 此 外, 地 方 委 员 会 可 以 完 全 独 立 活
中图分类号 : D 3 5 1 .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0 9 6 1 ( 2 0 1 5 ) 0 3— 0 0 7 1 — 0 4
俄 国社会 民 主工 党 建 党 之 初 , 在 组 织 模 式 上 深受 第二 国际影 响 , 结构 比较 松散 , 从 上 到下 也没 有 十分 严 密 的纪 律 。1 8 9 8年 俄 国社 会 民 主工 党 第一 次代 表 大会 的决 议 中规 定 , 党 的 经 费来 源 主
・
71・
西 伯 利亚研 究
2 0 1 5年第 3期
后 来 的布 尔什 维克 党 的组织 章 程影 响至 深 。也是 在 这 次大会 上 , 因为对 党纲 和党 章 的争论 , 在 工党 内部 形成 了布 尔什 维 克和孟 什 维克 。最 终通 过 的 党 章第 一 条规 定 : “ 凡承认党纲 、 在 物 质 上 帮 助党 并 在 党 的一个 组 织 领 导 下 经 常 亲 自协 助党 的人 , 都 可 以作 为俄 国社 会 民主 工 党党 员 。 ” …“列 宁 也 没有 完全 否认 马 尔 托 夫 所 提 出 的 观点 , 特 别 是 坚 持要 写上 关 于在 物 质 上 帮 助 党 的 字句 , 在 建 立 政 党 的问题 上 是不 能 以道 义 上 的考 虑作 为 依 据 的 。 但 是 列 宁却 不认 同党 章 第 一 条 的 后半 部 分 , 在 列 宁看 来 , 仅仅 承认 党纲 和 在物 质上 帮助 党 、 在行 动 上协 助党 的人并 不 能 称 之 为 一 个 真 正 的 党 员 , 这 种条 件 的设 置虽 然 扩 大 了党 员 的 范 围 , 能 够 在 人
2 第 0 1 4 5年 2卷 6月 第 3期
・ 西伯 利 亚研 究
S I BERI AN S TUDI ES
J u n . 2 0 1 5
Vo 1 . 42 No 尔 什 维 克 党 的 组 织 原 则
张 雷 刚
( 中 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 主义学 院 , 北京 摘 1 0 0 0 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