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三服务三结合”的高职院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三服务三结合”的高职院校德育
创新与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三服务三结合高职德育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如何更好的服务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高职教育业内的相关研究如下:一是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相区分,体现“职业教育属性”;二是将高职思政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政教育工作相区分,要体现“高等教育属性。关于这两点,在理论研究领域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是:思政教育工作面对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投入的人力和智力、财力成本越来越高;另一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本课题的申报,旨在通过进一步升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探索出高职思政教育“三个服务、三个结合”的创新之路。通过研究体现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融合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的“校本特色”,服务于专业、服务职业、服务于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特色”等问题,解决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下,如何通过凸显特色建设以提升办学实力,达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加强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的作用。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理论依据及研究目标(1)理论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性与特殊性。高职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教育的职业性与培养目标的技能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与高职的教学、就业与人才培养等。
(2)研究目标: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研究内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体现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融合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的“校本特色”,必须体现“三个服务、三个结合”,即:“三服务”,即:服务于专业、服务职业、服务于毕业生可持续发展;“三结合”,即:将职业性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地域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3.研究假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三服务、三结合”研究假设如下:
(1)职业性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服务专业、服务职业、服务于毕业生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遵章守纪与素质养成教育、感恩立德与诚实守信教育、自立自信自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拓展等。
(2)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在未来就业、创业和职场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能力训练、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拓展训练等。
(3)地域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结合十堰市“车城”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武当山道教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东风汽车的独特汽车文化与先进的企业文化,艰苦创业、以“和”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将课堂延伸至校外,并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一起开展教学活动。4.创新点通过项目研究,重点解决如何凸显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1)体现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区域文化,体现高职思政教育的“区域特色”;(2)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单薄、高校精神缺失的命题,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融合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的“校本特色”;(3)结合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等,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彰显服务于专业、服务于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特色”;(4)结合思政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事性等特点,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场所,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凸显“实践特色”。通过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教学实践,达到提高高职思政教育质量、加强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的作用。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从研究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性入手,研究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理论研讨→已有案例调查);总结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及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理念,总结经验,提炼特,形成研究成果。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赴兄弟院校实地考察(实证研究、定量分析);(2)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吸收;(3)国内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分析);(4)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
础上对实施结果的定性、定量描述与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实施步骤2015年6-8月:赴兄弟院校考察,撰写考察报告;2015年9-12月:收集整理资料;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初步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在学校各系部推广,收集相关数据和学生反馈信息;2011年1月-2017年12月: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报告和理论成果并发表,形成2-2篇正规研究论文;申请结题。
课题编号: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