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领域深度融合,以智慧农业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按照农业部等八部门《“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X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X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服务农民、繁荣农村为核心,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具有X特色的智慧农业体系。
到X 年,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基于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自动化追溯、网络化销售、立体化服务、智能化决策的智慧农业雏形基本显现,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为建设“三个X”提供强力支撑。
二、支撑架构
在中国X公司X分公司建设农业云计算中心和农业大数据处理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以“一模型、一平台、两中心、三专网、九大业务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农业体系,即智慧农业建设11239工程。
“一
模型”:即X智慧农业沙盘模型,利用模型及声、光、电等综合技术手段,全面、直观展示我市智慧农业建设规划。
“一平台”:即X市智慧农业综合指挥平台,“九大业务系统”通过农业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在指挥平台上实时呈现。
“两中心”:即农业云计算中心和农业大数据处理中心。
“三专网”:即全市农业系统电子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农业信息服务网。
“九大业务系统”:即精准物联网生产系统、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系统、农业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基于GIS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智慧服务系统、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监管系统。
三、工作重点
全市智慧农业项目建设自X年启动至X年底基本建成。
X年启动智慧农业主体项目建设,计划建设智慧农业沙盘模型、政务内网;10个以上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业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和移动测土配方施肥系统;重点扶持5家以上农业电商企业;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市、县、乡、生产基地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智能监管和追溯网络。
X年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施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推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相关优质产品和服务上网销售,扶持壮大农业电商企业,建设X市病虫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电子政务外网。
X年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监管云系统,完善各系统应用,推进系统融合,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转型升级。
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发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积极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探索农户创业创新新模式。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政策配套等服务。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和引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企业为我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发展便利条件,组织开展农民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现有培训项目、资源和体系,动员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提高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与水平。
(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
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五园”(蔬菜、水果、食用菌、X、茶叶标准园)、30万亩高标准粮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市级以上示范社(场)率先取得突破;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特色经济作物物联网示范基地;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工程装备化、作业精准化和管理信息化,为农业物联网广泛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在每个县(区)
建设5-10个左右农业物联网实验示范基地,市级集中连片打造两个5000亩以上的国家级智慧农业园区。
(三)农业电子商务示范。
探索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推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相关优质产品和服务上网销售,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品牌。
构建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全市重点扶持5-1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电商培训机构和从事电商包装、文创和农产品营销的互联网企业,支持知名电商平台设立村级服务站,对线上年交易额超过100万元(含服务收入)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电商知识系统培训。
(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搭建。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成果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深入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广泛依托现有各类“三农”服务网络体系,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进度,依托村级益农信息社和乡镇区域站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点,整合农业部门信息资源,实现政策法规、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行情、智能化配肥服务等服务资源率先在平台上线,加快推进相关部门涉农信息服务在平台共享,推进电信、银行、保险、供销、交通、邮政、医院、水电气等便民服务上线,实现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线销售,做好网络课堂、免费WIFI、免费视频通话等培训体验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息服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
明显缓解。
全市建设500个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和95个乡镇区域站,初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服务。
(五)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
结合“到X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
通过对现有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使广大农民通过手机上网,随时随地了解所种土地的地力状况,以及专家针对所种植作物给出的施肥数量、时间和方法等施肥建议。
依托乡村两级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基层智能化配肥服务网点。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产品追溯系统建设。
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提升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水平,建设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产地安全保障与风险预警的网络化监控与诊断。
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对主要农资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全程追溯管理。
加强网络监管,规范追溯信息采集、发布行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县、乡、生产基地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智能监管和追溯网络。
四、保障措施
推进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确保智慧农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市智慧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农业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推进实施等工作。
市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也要把智慧农业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期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科学有序实施。
(二)加强资金扶持。
为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市政府将把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市财政零级预算,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尽快实施一批智慧农业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
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投融资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参与智慧农业发展工作。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也要列出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资金更多地投用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
(三)加强督导考评。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X市智慧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各年度建设任务,并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任务清单,分县(区)分部门分年度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标准、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等,确保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同时,要成
立督导组,根据台账、清单,定期不定期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将督导结果上报市政府作为对县(区)和部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安排,严格落实责任分工,认真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按时保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