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的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诊断

高微微,翟嘉,马凤娈,邹映雪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呼吸科,天津300074

摘要:目的 总结神经营养型酪氨酸激酶1受体(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致CIP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结果,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结果 患儿女,9月龄,因“左手拇指红肿2周,发热咳嗽3 d”入院。初诊左手拇指感染、左手指骨骨髓炎、肺炎,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体温控制不佳。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发现患儿平素对痛觉不敏感、反复咬伤舌头致舌溃疡、无汗,基因测序示NTRK1基因c.287+2dupT纯合突变,诊断为CIPA。

后在抗感染基础上,辅以物理降温、控制环境温度,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左手指感染得到控制。随访6个月,患儿体温正常,仍存在发育迟缓。结论 CIPA临床罕见,首发症状表现多样,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者多存在典型无痛无汗症表现,对反复发热、无汗伴自残倾向者,要高度考虑,尽早行基因检测。

关键词: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神经营养型酪氨酸激酶1受体基因;

剪接突变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2.019

中图分类号:R5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2-0079-04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OMIM256800),其发病率为

1/1.25亿[1]。CIPA的致病基因为神经营养型酪氨酸激酶1受体(NTRK1)基因,目前报道的NTRK1基因突变已超过130种[2]。迄今为止全球报道的CIPA 病例仅有数百例,多以病例报告的形式描述症状和致病突变基因,缺少对特定变异表型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报道1例NTRK1基因c.287+2dupT突变CIPA患儿,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1 病例报告

患儿女(先证者),9月龄,因“左手拇指红肿2周,发热咳嗽3 d”入院。患儿在3月龄时因“支气管炎、脓毒症”住院,静滴抗生素后好转,后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未接种麻疹、百白破疫苗;2周前家长发现患儿左手拇指红肿,伴有水疱,当地诊所以注射器扎破水疱,局部外用药物处理后逐渐结痂,但仍有红肿;3 d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最高39.5 ℃,吃奶欠佳。该患儿为G2P2,孕足月剖宫产(瘢痕子宫),无缺氧窒息史,出生体质量3.0 kg。能抬头、翻身、独坐,不会爬,不会发“爸爸妈妈”音。生

后母乳喂养,7月龄添加辅食。父母体健,非近亲,家族中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患儿哥哥5岁,G1P1,男,剖宫产,平素体健,近期有发热咳嗽病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身长68.0 cm (-1 SD),体质量6.4 kg(-3 SD),头围45 cm,胸围46 cm,腹围46 cm。营养不良,神清,头颅无畸形,毛发匀黑,全身未见皮疹、出血点,皮肤弹性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末梢暖。口腔黏膜光滑,下中切牙2颗、未见龋齿,双肺通气对称,可闻及少许痰鸣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左手拇指较右手短,末节红肿伴指甲缺失,远端组织部分坏死,表面可见痂皮,无明显渗出,局部张力不高;左手示指及中指末节均红肿、干燥、脱皮;右手拇指末节及食指近心节红肿,示指近心节可见大小3 mm × 3 mm 皮肤破损伴结痂。见图1。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2 g/L,白细胞计数4.23 × 109/L,中性粒细胞51%,淋巴细胞42%,单核细胞5%,血小板286 × 109/L,C反应蛋白3.9 mg/L;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无明显异常,白细胞介素6、铁蛋白正常,血沉27 mm/h,乳酸1.84 mmol/L,降钙素原0.1 ng/mL;免疫球蛋白及流式细胞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痰病毒分型7项抗原检测、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痰培养、血真菌G试验均阴性;

基金项目: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40A)。通信作者:邹映雪(E-mail: zouyingxue@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79

脑脊液常规、生化、EBV -DNA 、HSV -DNA 、脑脊液细菌培养均阴性;血、尿遗传代谢病筛查阴性;二便常规无异常,尿半乳糖(+);左手拇指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胸部CT 检查示右肺上叶小片状炎性实变,头、腹部CT 检查无明显异常;双手正侧位X 线检查示左手拇指远节指骨骨质缺损、右手正常;住院5 d 复查左手正侧位X 线检查示骨质缺损无明显变化,左手拇指远端组织密度不均匀。见图2。

入院后初步诊断左手指软组织感染、左手拇指指骨骨髓炎、肺炎。予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奥司他韦抗感染治疗。入院第3天最高体温降至38.4 ℃,第5天再次出现高热,最高体温39.4 ℃,结合复查左手正侧位X 线片结果,不排除左手拇指厌氧菌感染可能,更换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加用地塞米松0.3 mg /(kg ·d )抗炎治疗,患儿体温仍波动在38.0~38.8 ℃,住院第9天停用地塞米松。住院期间发现患儿予退热药物后无出汗现象,详细追问病史,发现患儿平素无出汗,且对痛觉不敏感,频繁出现咬舌头、舌尖溃疡,近期喜咬手指。考虑CIPA 可能,在征得父母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外周静脉血行家系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基因测序由北京迈基诺基因检测公司完成。结果显示,患儿NTRK1基因c.287+2dup (intron2,NM_001012331.2)纯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剪接突变,为HGMD 收录的已知CIPA 致病变异,根据ACMG 指南,该变异判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PM2_Supporting+PM3_Strong+PP3)。经Sanger 测序验证及家系分析,患儿父母该位点均为杂合变异,哥哥无变异。见图3。

后续给予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患儿体温降至37.5~38.0 ℃,左手指局部软组织红肿明显好转,住院第12天改为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颗粒,出院。随访6个月,患儿精神反应可,予控制环境温度后体温基本正常,无乳糖奶喂养,目前15月龄,身长75 cm ,体质量7.8 kg ,可短距离慢爬、短暂扶走,会

说“爸爸妈妈”,乳牙萌出8颗,未见牙齿脱落。2 讨论

NTRK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q21-q22区域,负

责编码Ⅰ型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即原肌球蛋

白相关激酶(TRKA )。NTRK1是神经生长因子(NGF )的高亲和力受体,NTRK1/NGF 信号通路作为体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尤其

患儿

父亲

母亲

哥哥

A O A A A C C T O T T O A O O O A A A C C

A O A A A C C T O T T A A O O A A A A C C

A O A A A C C T O T T A A O O A A A C C C

A O A A A C C T O T O A O O O A A A C O O

注:箭头所示患儿存在c.287+2dupT 纯合变异,父亲及母亲为杂合变异,哥哥无变异。

图3 先证者及其父母、哥哥NTRK1

基因检测结果

图2 患儿左手X

线正位片

图1 患儿左手拇指治疗前表现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