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绘画的流派
1.黄筌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黄筌。

黄居西蜀画院统治地位,入宋后,画风延续将近一百年,当时花鸟画无不以"黄家体制为准"。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黄、徐体异"时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并指出黄派之画多写禁中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用笔工整,设色堂皇。

此派画法,以细挺的墨线钩出轮廓,然后填彩,即所谓"钩填法"。

后人评之为"钩勒填彩,旨趣浓艳"。

2.徐熙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徐熙。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黄、徐体异"时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又说"徐熙江南处士","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此派多作粗笔浓墨,略施杂彩,而笔迹不隐,素有"落墨花"之称。

"落墨"这一中国画技法始于徐熙,即用墨笔把花卉的全部连钩带染地同时描绘出来,然后略加颜色,使枝、叶、蕊、萼既有生态,又有立体感。

熙自称:"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

"当时徐弦亦云:"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映隐。

"北宋沈括解说:"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

"此乃唐末五代间水墨画确立后,由徐熙独创的以水墨为主,着色为辅,两相糅和的新形式。

3.北方山水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均,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

"、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

4.南方山水画派
亦称"江南山水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

"米芾《画史》也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

"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世称"董巨"。

惠崇和若芬(玉涧)等,皆属南画派系,至元代而大盛。

5.米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称"大米"、"小米",或者"二米"。

米芾尝与李公麟论古今山水,少有出尘格者,因信笔作之。

自称"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线条为主,米芾则以卧笔横点成块面,称"落茄法",打破了线条成规。

其特点,能表达烟雨云雾、迷茫奇幻的景趣,世称"米氏云山"。

友仁继承和发展家传,善画无根树、朦胧云,每喜自题"元晖戏笔"。

因父子均居襄阳和镇江,对潇、湘二水和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能画出水气蒸郁、烟雾弥漫的妙趣。

此派为大写意风格,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从义等皆师之,对后世影响甚大。

6.湖州竹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画竹原以唐代萧悦、五代丁谦最有名,但无画迹传于世。

北宋文同、苏轼以画竹著于时。

元丰元年(1078年)文同奉命为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未到任,病故陈州(今河南淮阳);苏轼接任湖州太守,未几坐狱贬黄州。

他们虽籍隶四川,但画史上皆谓为"湖州竹派"始祖。

米芾论及米苏画竹特点:"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

"元代画竹成风,李彳干亍(为一字,音kan)、赵孟兆页(为一字,音fu)、高克恭、吴镇、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继承者,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辑录《画史》、《画继》、《图绘宝鉴》等书而成。

7.常州画派
常州画派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毗陵、武进皆为江苏常州的古地名,始于北宋居宁,南宋於青言,元代於务道,明代孙龙,清代唐于光、恽寿平等,皆属之。

祖述徐崇嗣、赵昌的没骨法,以草虫、花卉写生为胜。

居宁画迹不复可见,据梅尧臣(1002~1060)诗:"宁公实神授,坐使群辈伏。

"居宁草虫似属禅林墨戏一路。

孙龙受其影响。

於氏祖孙画迹亦失传,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於子明《莲花图》对幅,钤有"毗陵於子"印,或即於青言之作。

恽寿平与唐于光实源出於氏。

恽寿平尝言:"余与唐匹士(于光之号)研思写生,每论黄筌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殆难取则。

"恽、唐花卉写生,多空灵之感,是徐崇嗣没骨法的继承者,世称"恽派",对后世影响甚大。

8.吴门画派
简称"吴门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明代沈周与其学生文徵明,画山水崇尚北宋和元代,与取法南宋的浙派风格不同,盛行于明代中期,从学者甚从,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陈道复、王毂祥、陆治、钱毂等,他们均为苏州府人,苏州别名"吴门",故名。

在当时画坛占有重要地位。

9.吴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明代中、晚期的代表画派。

明中期的画坛以"吴门画派"为首,晚期则推崇"松江画派"。

松江原属吴地,后人遂合称两派为"吴派"。

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

代表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莫是龙、李日华、项圣谟、卞文瑜等,董、陈两人为此派中坚。


10.松江画派
简称"松江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

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沈士充为代表的,称"云间画派";三是顾正谊及其子侄辈,称"华亭画派"。

其中"苏松派"和"云间派"都导源于宋旭,越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宋懋晋,兼师赵左。

这些画家,除宋旭外,都是松江府人,风格互有影响,故总称"松江派"。

当时董其昌的书画,为一时之宗;与陈继儒并称于世。

11.浙江画派
简称"浙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明代画家戴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山水、人物取法南宋画院体格,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吴伟、张路、夏芷等。

曾和戴进同为待诏的李在,风格亦有相近处。

遂有浙派之称。

西方绘画流派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

“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
诞的意思。

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
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

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

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

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

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

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

一句话,创
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像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

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
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兰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

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

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进行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刻、波普艺术直到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影响。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幻。

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米罗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

西洋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

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

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以天人合一,自然、朴实、返璞归真为美,这个中国画里表现得非常突出。

另外中国人的禅学思想比较发达,形和意之间的关系不是弄得很实实在在的。

一开始虽然是从写实、描绘人物出发,但是渐渐地融进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和形意之间辨证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所以在中国从色彩、构图、黑白、线条,各个方面都表达了这种独特的哲学观念和思维观念,乃至人生的伦理观念。

而且中国人历来有一种运动的画面感,这就是中国人天然地有电影的思维、运动的视觉形象,所以中国画里散点透视。

你一看它是运动着的,看着山水是活的。

中国画意象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同一,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张眼到心到、意到,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情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当然,中国画也要面对客观物象,但这些物象经与审美主体交融后,也就蜕变成一种精神状态的物化方式,绝不再拘泥于客观真实的度量标准。

对于自然物象,它不是不知,而是不必去知,更无意刻意去知,于是,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而善散点构成;不讲三度空间,而求
二度变化;不讲块面刻画,而取轮廓勾勒;不讲物理重心,而重主观感受。

它挣脱物理形象而获得提炼,变成一种具有主观意象的精神轨迹,发挥着远远超出客体形体本身的精神效应。

中国画的意象特性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它的艺术追求也是另辟蹊径,既表现客观,还强调主观。

作画时,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笔简而意工,象约而境奇,不仅求之于象内、境内,更着眼于象外、境外。

中国画重神轻形、重意轻象,要求神形兼备、意广象圆、情景交融。

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意无边。

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画意象特性的丰富内涵。

几千年来,中国画瑰丽多彩、绵延相继,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今天,也仍显夺目光彩,这是与中国画意象特性的审美观分不开的。

西方绘画艺术概括地讲有两大派,一是写实派或称具象派,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方式是纯客观的,始终贯穿着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画家观察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对景写生。

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

所以,画家的功夫都用在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和光影上,不允许增加任何个人的意念和想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表现X光、红外光谱、光速、激光照明效果等,用肉眼看不到的内容和画派,意在进一步从画面上体现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二是抽象派。

西方艺术贯走极端,艺术家们在对具象写实感到厌倦以后,从印象派开始,仅在数十年内,有些人就从具象这个极端急剧转到抽象——另一个极端。

抽象派与严格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写实派正好相反,创作方法是使自然物象变形,追求抽象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或用光色和几何形态的抽象组合形式表现个人主观的思想体验,甚至是潜意识、下意识,以及种种隐秘的心理。

随着夸张变形的创作方法越来越走向极端,有些人甚至干脆丢掉画笔搞起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

某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前卫,实际是远离现实,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观念,越来越趋向病态的自我表现,给正常的艺术发展造成重大干扰和破坏,也必然难以引起观者的共鸣,无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二)中西方绘画的联系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

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在取材上更为广泛。

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