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工业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试
1.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

A:加热
B:调pH
C:离心
D:絮凝
答案:C
2.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

A:沉降
B:超滤
C:离心分离
D:过滤
答案:D
3.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

A:电解质
B:惰性助滤剂
C:活性助滤剂
D: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B
4.过滤的透过推动力是()。

A:电位差
B:自由扩散
C:压力差
D:渗透压
答案:C
5.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
A:加热
B:絮凝和凝聚
C:层析
D:调pH
答案:C
6.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去除方法包括()
A:等电点沉淀法
B:吸附法
C:离子交换法
D:变性沉淀法
答案:ABD
7.按其工作原理,离心分离可分为过滤式离心和沉降式离心。

A:对
B:错
答案:A
8.离心机是利用转鼓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分离或浓缩的一类机械。

A:对
B:错
答案:A
9.生物工业上常用的离心机有碟片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和倾析式离心机。

A:错
B:对
答案:B
10.按过滤机理,过滤操作可分为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两种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哪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
A:高压匀浆
B:超声波破碎
C:酶解法
D:渗透压冲击法
答案:A
2.生长速率高的细胞比生长速率低的细胞更难破碎。

( )
A:错
B:对
答案:A
3.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A:高速珠磨法
B:高压匀浆法
C:高压挤压法
D:超声破碎法
答案:D
4.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A:珠磨法与高压匀浆法联合
B:高压匀浆法
C:所列选项均不行
D:珠磨法
答案:D
5.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
A:巨大芽孢杆菌
B:酵母菌
C:青霉
D:大肠杆菌
答案:C
6.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
A:对
B:错
答案:B
7.高压匀浆法可破碎高度分枝的微生物。

()
A:错
B:对
答案:A
8.超声波破碎法的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操作需
在冰水或有外部冷却的容器中进行。

()
A:错
B:对
答案:B
9.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胞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
如动物细胞和革兰氏阴性菌。

()
A:对
B:错
答案:A
10.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在壁中呈厚度为20~
80nm的均相层。

A:对
B:错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液一液萃取时常发生乳化作用,如何避免()
A:升温
B:静止
C:剧烈搅拌
D:低温
答案:A
2.溶质在两相达到分配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

A:不再改变
B:相等
C:轻相小于重相中的浓度
D:轻相大于重相中的浓度
答案:A
3.分配常数与分配系数的关系是()。

A:数值相同
B:分配常数是分配系数的一种特例
C:分配系数是分配常数的一种特例
D:完全相同
答案:B
4.分配常数与分配系数在()情况下相同。

A:溶质在两相中的分子形态相同
B:较高浓度时
C:低浓度范围
D:达到相平衡时
答案:A
5.红霉素是碱性电解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水相从pH 9.8降至pH 5.5时,
分配系数会()。

A:增加
B:先升后降
C:不改变
D:降低
答案:D
6.青霉素是较强的有机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水相中pH从3 升至6时,
分配系数会( )。

A:恒定不变
B:明显增加
C:变化不大
D:明显降低
答案:D
7.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互溶。

()
A:错
B:对
答案:A
8.溶剂萃取中的乳化现象一定存在。

()
A:对
B:错
答案:B
9.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丙醇>乙醇>水>乙酸。

()
A:错
B:对
答案:B
10.用溶剂溶出固体材料中的物质的方法又称浸取。

()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非电解质溶质在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变化不大
D:趋近无穷
答案:B
2.在PEG/DX双水相中,若添加的无机盐使相间电位差,要使蛋白质分配于
富含PEG的上相中,应调节pH ()。

A: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
B:大于等电点
C:等于7
D:小于等电点
答案:B
3.在pH为等电点的双水相中,蛋白质主要根据()产生各自分配。

A:荷电荷的大小
B:分子量差异
C:荷电荷性质
D:疏水性差异
答案:D
4.无机盐的存在()溶质向有机相中分配。

A:所列选项都不对
B:不影响
C:不利于
D:有利于
答案:D
5.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
二醇(PEG)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下相富含PEG,上相富含葡聚糖。

()
A:对
B:错
答案:B
6.在葡聚糖与聚乙二醇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目标蛋白质存在于()
A:葡聚糖相
B:上相
C:下相
D:其余都有可能
答案:B
7.在生化工程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双水相体系主要有()。

A:PEG-聚乙烯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B:PEG-Dex体系和聚丙二醇-PEG体系;
C:PEG- Dex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D:PEG-聚乙烯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答案:C
8.采用丁酯萃取发酵液中的青霉素(pK=2.75)时,发酵液中有一酸性杂质
(pK=2.05),此时萃取体系的pH应控制在()。

A:5.80
B:2.75
C:2.35
D:2.05
答案:C
9.影响物质在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双水相系统的()。

A:聚合物组成
B:盐类
C:体系的温度
D:微生物
答案:ABCD
第五章测试
1.超临界流体在其临界温度和压力附近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发生很大
的变化。

A:质量
B:密度
C:粘度
D:体积
答案:B
2.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粘度(扩散系数),与液体有相似的密
度。

A:错
B:对
答案:B
3.当气体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就
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成为超临界流体。

()
A:对
B:错
答案:A
4.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如何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目的()
A:降温
B:升高压力
C:升温
D:加入夹带剂
答案:C
5.超临界流体温度不变条件下,溶解度随密度(或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
压力不变时,温度增加情况下,溶解度有可能增加或下降。

()
A:错
B:对
答案:B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
A:极性大的成分
B:离子型化合物
C:极性小的成分
D:亲水性成分
答案:C
7.超临界流体萃取速度低于液液萃取()
A:对
B:错
答案:B
8.临界温度时气体可以液化的最低温度,临界压力是指在临界温度下,液化气
体所需的最小压力。

A:对
B:错
答案:B
9.某些物质如二氧化硫,其临界密度要比二氧化碳的高,因此也是很好很常用
的超临界流体。

A:对
B:错
答案:B
10.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三种典型工艺流程包括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差速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答案:C
2.以下各物质可用于密度梯度离心介质的是()。

A:聚蔗糖
B:三碘化苯衍生物
C:氯化铯
D:蔗糖
答案:ABCD
3.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

A:错
B:对
答案:B
4.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称之为沉降系数。

A:对
B:错
答案:A
5.差速区带离心是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是沉淀速度不同的颗粒在
不同的离心速度及不同的离心时间下,分配分离的方法。

A:错
B:对
答案:B
6.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样品在一定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淀或沉降平衡,
在一定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离心分离方法。

A:对
B:错
答案:A
7.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越小,则细胞沉降速率
越大。

A:对
B:错
答案:A
8.表示离心机分离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是()。

A:离心力
B:离心沉降速度
C:分离因数
D:转速
答案:C
9.制备型超速离心机所采用的转子种类繁多,转子可分为:()
A:垂直转子
B:区带转子
C:水平转子
答案:ABCD
10.角转子的标记符号是()。

A:CF
B:FA
C:Z
D:V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高盐浓度下,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蛋白质溶解度随之下降的现象称之为
盐析。

A:错
B:对
答案:B
2.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C: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答案:A
3.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
A: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B:中和电荷
C:介电常数大
D:介电常数小
答案:D
4.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先增大后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减小
答案:A
5.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A:β盐析法
B:Ks盐析法
C:重复盐析法
D:分步盐析法
答案:B
6.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

A:硝酸汞
C:硫酸
D:氯化钠
答案:B
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去除金
属离子。

A:EDTA
B:CTAB
C:CPC
D:SDS
答案:A
8.降低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和双电层厚度,可以破坏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实
现蛋白质沉淀。

A:对
B:错
答案:A
9.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
A:等电点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聚电解质沉淀法
D:盐析沉淀法
答案:ABCD
10.在Cohn方程中,logS=β-KsI中,盐析常数Ks反映()对蛋白质溶解度的
影响。

A:离子强度
B:盐的种类
C:操作温度
D:pH值
答案:B
11.在Cohn方程中,logS=β-KsI中,β常数反映()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A:pH值和温度
B:pH值和盐的种类
C:温度和离子强度
D:无机盐的种类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相对于下列物质而言,离子交换树脂不适用于提取()物质。

A:有机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抗生素
答案:B
2.下列哪一项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
A:氧乙酸基-OCH2COOH
B:磺酸基团(-SO3 H)
C:羧基-COOH
D:酚羟基C6H5OH
答案:B
3.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
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

A:氢键作用
B:疏水作用
C:静电作用
D:范德华力
答案:C
4.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
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

A:钠型和磺酸型
B:铵型和氯型
C:铵型和磺酸型
D:钠型和氯型
答案:D
5.阴离子交换剂()。

A:可交换的为阳离子
B:可交换的为阴、阳离子
C:可交换的为阴离子
D:可交换的为蛋白质
答案:C
6.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

树脂对
下列离子亲和力排列顺序正确的有()。

A:Na+ >Ca2+> Fe3+
B:硝酸根>硫酸根>柠檬酸根
C:Fe3+>Ca2+>Na+
D:硫酸根>柠檬酸根>硝酸根
答案:C
7.离子交换层析的英文简称是()
A:GPC
B:IEC
C:TLC
D:HPLC
答案:B
8.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以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
A:对
B:错
答案:B
9.下列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洗脱说法错误的是()
A:若被交换的物质用酸、碱洗不下来,应使用更强的酸、碱
B:弱酸性树脂用稀硫酸、盐酸等作洗脱剂
C:强碱性树脂用盐酸-甲醇、醋酸等作洗脱剂
D:对强酸性树脂一般选择氨水、甲醇及甲醇缓冲液等作洗脱剂
答案:A
10.离子交换层析一般用于初步分离纯化()
A:对
B:错
答案:B
第九章测试
1.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A:纳滤膜
B:微滤膜
C:超滤膜
D:反渗透膜
答案:ABCD
2.在电渗析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力是()
A:浓度差
B:压力差
C:电势差
D:重力
答案:C
3.超滤膜通常不以其孔径大小作为指标,而以截留分子量作为指标。

所谓“分
子量截留值”是指阻留率达()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

()
A:100%
B:80%以上
C:70%以上
D:90%以上
答案:D
4.在膜分离当中,分离精度有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B:纳滤<反渗透<微滤<超滤
C: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
D: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
答案:A
5.膜分离是利用具有一定()特性的过滤介质进行物质的分离过程。

()
A:选择性透过
B:扩散
C:溶解
D:吸附
答案:A
6.除去发酵产物中的热源通常选用()。

A:微滤
B:反渗透
C:超滤
D:透析
答案:C
7.超滤和微滤是利用膜的筛分性质以()为传质推动力。

()
A:渗透压
B:静电作用
C:扩散
D:膜两侧的压力差
答案:D
8.膜面流速增大,则()。

A:浓度极化严重,截留率减少
B:浓度极化严重,截留率增加
C:浓度极化减轻,截留率减少
D:浓度极化减轻,截留率增加
答案:C
9.当pH(),蛋白质在膜表面形成凝胶极化层浓度最大,透过阻力最大,此
时截留率最高.()
A:任何点
B:小于等电点
C:大于等电点
D:等于等电点
答案:D
第十章测试
1.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那一阶段先发生()。

A:降速干燥阶段
B:同时发生
C:恒速干燥阶段
D:任何一种都可能会先发生
答案:C
2.通过导热介质干燥物料的干燥操作,称为( )。

A:直接加热干燥
B:对流干燥
C:间接加热干燥
D:介电加热干燥
答案:C
3.物料中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产生的水蒸汽压()同温度下
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B
4.湿物料在指定的空气条件下被干燥的极限含水量称为( )。

A:临界含水量
B:自由含水量
C:结合水
D:平衡含水量
答案:D
5.生物物质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减压干燥。

()
A:对
B:错
答案:A
6.冷冻干燥适用于高度热敏的生物物质。

()
A:对
B:错
答案:A
7.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度由水的表面汽化速度即外扩散所控制法。

()
A:错
B:对
答案:A
8.根据干燥曲线,物料干燥可分为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两个阶段。

A:错
B:对
答案:B
9.根据加热方式干燥可分为热传导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和对流干燥
等四种。

A:错
B:对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