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的生产-——以复古青年群体为个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G2 学校代码10590 U D C800 密 级公开
深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青年亚文化的生产
——以复古青年群体为个案
杨燕燕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名称传播学
学院(系、所)传播学院
指导教师田少煦教授
深圳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青年亚文化的生产——以复古青年群体为个案,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杨燕燕
日期: 2010 年 5 月 30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必须装订在印刷本首页)
本人完全了解深圳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z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z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在校园网内提供检索与全文阅览服务;
z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 要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信息产业革命所引发的经济变革和市场扩张使全球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产生共振。
中国的复古亚文化正是在全球复古时尚盛行的情况下产生和传播的,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和生产方式。
青年亚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研究的重地,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为青年亚文化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案例。
通过对经典伯明翰学派理论和范式的梳理,以及对中国复古青年的深入观察研究,本文选择从生产的角度来呈现和解读这种亚文化。
通过对复古青年这样一个目前在国内比较显著和时髦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本文试图探究和解决二个问题:1)一种亚文化风格是如何产生和生产,并且扩散成为更大众意义上的时尚?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角色参与和促成了这种生产?2)在亚文化风格扩散的过程中,青年亚文化群体如何对待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商业介入?3)青年亚文化群体如何应对和利用全球化的媒体环境?
本文主体为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将从三个部分进行探讨:1)复古亚文化的意义生产;2)复古亚文化的扩散;3)复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易。
其中第一部分将“复古”作为一种亚文化风格,对其意义的生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将描绘出复古亚文化的扩散路径图,并探讨扩散路径上各个环节的生产以及各环节之间的传播渠道;第三部分将从复古亚文化的商业化问题、复古青年的媒体使用、复古青年的职业化生存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当下语境中的青年亚文化出现的新特征。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掌握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观点:1)复古亚文化通过一种特有的怀旧美学,借助过去的符号复兴往昔的美好,以此对抗现代性焦虑;2)复古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具有一个多元交错的扩散路径,在该路径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生产和建构的过程;3)后亚文化视角下的复古亚文化不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边缘群体,他们从诞
生之日起就开始与商业为伍,借助各种方式宣传自己,并且在坚持复古的兴趣爱好之下,找到一种可以对话主流社会的方式,走上职业化、品牌化之路。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复古亚文化的生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回应了后亚文化的特殊语境:全球化传播环境、后现代身份消解、现代性循环结构。
这三点也是本文背后隐含的线索,贯穿全文的始末。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复古;vintage;伯明翰学派
Abstract
After the mid-eighties,the economic changing and market expansion are triggered b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al revolution.Mode of global production,smission,consumptio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Especiall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things are emerging in an endless stream,and diffuse in the whole world.The Chinese retro sub-culture app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retro fashion, and gradually spreads .It has a speci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and special mode of poduction.
Youth sub-culture has long been the powerhouse of Cultural Studies, Birmingham School for youth sub-culture has left a lot of cases. Through carding the Birmingham School’s theory and classical paradigm,as well as depth observation on Chinese retro youth,the research has to show and interpr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By studying the significant and stylish sub-cultural groups, this paper tried to explore and solve three problems: 1) How does a subculture style spring and produce, and diffuse to a more public sense of fashion? In this process, who participate in and contribute to this production? 2) In the process of sub-cultural style diffusion, how do young people deal with the commercial problem? 3)How do they respond to and use of global media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production process:1) the significance production of retro subculture; 2) the diffusion of retro subculture; 3) the transaction of retro sub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The first part will analyse the significance production of the "retro" as a subcultural patterns; The second part will depict the diffusion path map of retro subculture, and explore the various links on the diffusion path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ffusion channels; In the third part,the new features of youth subcultur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point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tro subculture, media use of retro youthm, the professional
survival of retro youth.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gives the following points: 1) Retro subculture revivals the old good things through a unique nostalgia aesthetic and the past symbols, to against modernity anxiety; 2) 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retro subculture has a Multiple staggered diffusion path. Every link of the path is a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3) Under the post sub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retro subculture is no longer a marginalized group.They hug the commercial from the start date of birth, advertise themselves with a variety of ways and find a way to dialogue with mainstream society, and a road of profession and branding under holding their hobbies.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epth interview methods, the paper discuss the production of retro subculture and respond to the special context of the post sub: global spreading environment, post-modern identity digestion, modern loop structure. This is the clue behind the paper, runs through the whole text.
Keywords: Youth subculture;Retro;Vintage;Birmingham School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源起 (1)
第二节 研究架构 (2)
第一章 相关成果及理论综述 (5)
第一节 亚文化,风格,收编与反收编 (5)
第二节 研究范式 (7)
第三节 亚文化研究中的生产视角 (11)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12)
第二章 复古与青年亚文化 (13)
第一节 复古亚文化溯源 (14)
第二节 复古青年的分类 (15)
第三章 复古亚文化的生产 (21)
第一节 复古亚文化意义的生产 (21)
第二节 复古亚文化的扩散 (25)
第四章 与主流文化的交易 (32)
第一节 在消费中建构生产——商业化问题 (33)
第二节 多元化传播环境——大众媒体的使用 (35)
第三节 以兴趣供养生活——职业化问题 (36)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38)
参考文献 (42)
附录 (44)
致谢 (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3)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复古作为一种时尚风格在国外由来已久,最近几年复古成为一种全球化的风潮,在中国也以独特的方式回应了这股潮流——“国货回潮”,也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过的国货品牌重新受到青睐,成为在年轻人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时尚。
国货“回潮”的过程持续了好几年,在2008年达到一个高潮,有些品牌甚至被主流时尚高调收编。
到了2009年,各种关于“退潮”的讨论开始见诸媒体。
“国货”是这次复古风潮中被提及最多的词汇,是最早被青年群体用于标示风格的元素,也标志着国内青年复古时尚的开端,以此向更深广的范围拓展,逐渐形成一种汇聚了多种形态复古风格的青年亚文化。
在国外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风格问题一直备受瞩目,复古在中国最初是作为一种反时尚元素被青年亚文化利用并形成独特的风格。
怀旧是一种情绪,复古是一种态度,这种对于过去时尚的迷恋,貌似不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是在后现代社会中却被加倍的放大了,成为一种带有狂欢性质的表演。
在中国,一直不乏对各种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但是对于风格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不很明朗的状态,更多的是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多元阐述,大部分停留在表面。
复古亚文化的出现对于研究中国的青年亚文化提供了一个十分鲜明的个案。
本文之所以选择复古青年群体作为个案研究亚文化的生产,其原因在于:
1)复古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具有鲜明的风格,而且复古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渊源颇深,这使得本案例与早期的伯明翰学派的经典案例有一定的沿承性,但是又有自身特殊的时代语境。
中国复古亚文化的产生既有其全球化的背景,又有本土化的表达,这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后亚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案;
2)复古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在中国,这种时尚仍旧是小部分人的趣味,客观上促成了国内复古青年群体的形成,但这也决定了复古亚文化从一开始就丧失了真正的反抗性。
与此同时它的生产和发展又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复杂的关系网,这是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下的普遍性,亦是亚文化在新时代遭遇的特殊性。
第二节 研究架构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那些热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复古风格打扮的青年,这种风格可能来自于国营时代工人阶级风格的中国社会,也可能来自于八十年代摩登华丽的欧美时尚。
这些青年不仅以复古作为标新立异的手段,更是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
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复古青年正在成为一支反时尚、反主流的重要力量,并且客观上引领了复古时尚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
本文在具体研究中主要选取服装的风格作为复古风格的基本参照。
因为服装是表现风格最直观的载体,就像音乐品味一样,是定位青年人文化的方式之一,是“类群美学”的重要媒介,青年人通过它来表达与探索其独特的身份定位。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除了服装之外,其他的生活方式也在细微处透露出他们的复古情结,本文将不对此一一展开剖析。
二、研究方法
在经典伯明翰亚文化研究中,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民族志。
民族志(ethnography)是源于人类学的一种田野调查方法,研究者需要通过融入某一特定群体,经过长期参与式观察研究,从这一群体的文化内部,来说明该文化的意义和行为。
从某种角度上讲,民族志的研究对象也是一种亚文化。
威利斯在《方法笔记》(Notes on Method)一文中表示“这种研究方法的直接性与开放性保证了研究材料的丰富性与原始性。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强调客体可以直接展现给观察者,让读者可以设身处地地进入研究对象的内部体验这种文化。
本文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将借鉴伯明翰学派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深入到该群体内部进行参与式观察,并对其核心人物进行深度访谈,同时在外部结合媒体的相关报道做文本的内容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具体为内容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
内容分析法:收集近几年媒体上对于复古青年群体的相关报道,从文本的角度解读该群体的文化生产和传播,并由此探讨媒体在这个亚文化的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本文除了搜集网络上关于该群体报道的一般信息外,还重点考察了青年潮流杂志《0086》、《1626》、《MILK》,都市精英杂志《新视线》、《周末画报》,以及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时尚杂志;网络方面主要考察了复古青年活动最集中的
豆瓣网,收集相关的活动信息。
参与式观察法:由于笔者自身的兴趣,很早就开始关注复古文化,进而关注到这个群体的存在。
在豆瓣上也加入了各类复古小组,参与到复古青年群体中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和谈论,观察复古与他们生活的关系,观察他们对于复古、时尚和商业化的态度。
深度访谈法:根据笔者在豆瓣网上的长期观察,选择了复古青年群体中几个代表人物,他们是复古亚文化的策源人,也是忠实拥护者。
这其中有的人拥有自己的网店,专卖复古服装;有的人开了专营复古服装的实体店,在圈内影响力颇大;有的人则组织了大量的复古活动,积极推动复古文化的传播。
笔者通过对他们的深度访谈,掌握了有关复古亚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丰富的一手资料。
三、研究问题和创新点
通过对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亚文化研究的一些特点:存在一种阶级还原论导向,关注异常行为(这也与当时的亚文化较为激进有关),强调抵抗性;将风格作为研究青年亚文化的切入点,通过对风格的解读揭示背后的权力关系;揭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收编和商品收编问题,并认为亚文化逃不出被收编的命运;也有一部分学者对青年在收编过程中的反收编行为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反收编的结果多持悲观态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亚文化研究进入了后亚文化时期,学界对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主要体现在三个难解:线性逻辑难解现代性结构;阶级预设难解后现代语境;界定局限难解复杂关系网络。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对于更好地理解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后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和范式,对于正确看待和解读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亚文化现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后期的研究者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态度悲观者如戴安娜·克兰,认为那些没有被商业化的亚文化的影响力正在消散,在完全商业化的环境中没有生存的余地;乐观者如费斯克、麦克卢比等,肯定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快感体验,保罗·威利斯对亚文化的研究与时俱进,肯定“青年创造符号”的能力。
这些研究跳脱出了经典伯明翰学派的范式,更多地结合了社会和当下的时代语境,看待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时更注重互动性,而避免使用“收编”这样带有批判性的精英式口吻。
但是早期伯明翰学派解读亚文化的方式,如拼贴、同构、表意实践等对于现在研究青年亚文化依
旧适用;对于收编与反收编的议题虽然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显得有点僵硬,但是脉络框架还是可以借来一用,只是需要更多的做互动交叉分析;而民族志、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也应该继续被推崇和使用。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目前亚文化研究中普遍忽视的一个维度就是生产,比如说,谁在做这样的事?这种风格的来源是什么?消费者和出售者都是什么样的人?制做那些海报甚至音乐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技巧?1即便在对风格探讨最多的赫伯迪格的著作里,他也更多的关注这种亚文化的最终结果、它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所导致的意义变形,但是对生产制造文化过程本身却没有涉及。
麦克卢比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进行研究,但更多的是经验性的梳理,并未深入亚文化群体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后亚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青年亚文化,在当代审美泛化的社会背景下,结合当下的特殊语境,也即全球化传播环境、后现代身份消解、现代性循环结构,提出“生产”的视角,多方位全面地剖析这种亚文化,而以上的三点特征将作为本文背后隐含的线索,贯穿全文的始末。
通过对复古青年这样一个在国内目前比较显著和时髦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本文试图探究和解决三个问题:
1、一种亚文化风格是如何产生和生产,并且扩散成为更大众意义上的时尚?在
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角色参与和促成了这种生产?
2、在亚文化风格扩散的过程中,青年亚文化群体如何对待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商
业介入?
3、青年亚文化群体如何应对和利用全球化的媒体环境?
四、 研究框架
本文主体为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将从三个部分进行探讨:1)复古亚文化的意义生产;2)复古亚文化的扩散;3)复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易。
其中第一部分将“复古”作为一种亚文化风格,对其意义的生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将描绘出复古亚文化的扩散路径图,并探讨扩散路径上各个环节的生产以及扩散渠道;第三部分将从复古亚文化的商业化问题、复古青年的媒体使用、复古青年的职业化生存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当下语境中的青年亚文化出现的新特征。
由于本文的研究视角为“生产”,所以对亚文化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将不进1 [英]安吉拉• 麦克罗比,田晓菲译.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89
行深入剖析,只在最后讨论的部分做一个补充性探讨。
第一章 相关成果及理论综述
第一节 亚文化,风格,收编与反收编
青年亚文化由于涉及边缘文化、弱势群体对主导文化和权力的抵抗,常常成为当代文化的焦点, 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2”青年人的声音是有透明度的声音,而不是被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写就的、复杂的社会性产品。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亚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广义的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为广泛文化的一个亚群体,指所有以主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类型,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3,狭义的亚文化则专指青年亚文化。
亚文化与社会中其它群体和社团的不同在于他们是(最普遍的情况是)背离或区别于现存社会规范的群体4。
由此,亚文化开始被赋予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意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下文简称CCCS)开始针对当时英国青年对秩序与传统的叛逆姿态及各种生活风格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研究,亚文化的涵义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他们认为,亚文化具有抵抗性、边缘性和风格化的特征。
尤其是,“亚文化代表了积累起来的意义系统和表达手段,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群体试图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向主导地位的意义系统妥协或站在其对立面5”。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方式,如无赖青年(teddy boy)、嬉皮士(hippie)、牙买加小混混(rudd boys)、摩登派(mods)、摇滚派(rocker)、足球流氓(hooligan)、光头仔(skin-heads)、朋克(punk)等。
各种青年亚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音乐、时装、舞蹈、语言作为表征系统,为自己争夺文化空间。
他们或改装了英国贵族服装,或盗用了美国大众文化的符号,迷恋摇滚乐,在街头涂鸦,以其独特风格对主流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6
2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英]鲍德尔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4
4 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3):48-50
5 [加]迈克尔·布雷克,岳西宽等译.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9
6 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J]. 青年研究, 200
7 (12):14-20
由此可见,“风格”是亚文化研究理论的一个关键词,“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赫伯迪格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更是以“风格”为突破口,绝大部分篇幅都用来描述物体被赋予意义的过程,以及这些物体作为亚文化的“风格”被再次赋予意义的过程。
伯明翰学派是把亚文化看作一种“巨型文本”和“拟语言”,并对其“文体”(风格)的抵抗功能和被收编的命运进行解读。
以霍尔对嬉皮士的讨论为例,霍尔在论文的一开始就鲜明地指出:“对嬉皮士,我采取的方法首先是试图从现象学和主题来解读嬉皮士社会的核心方面,我试图尽可能捕捉、描述和解释嬉皮士生活的符号模式,从内部,从这种生活方式对它的参与者所具有的主观意义评论的开始入手。
……我试图揭示这种生活方式的语言和行动的潜在意义(它本身是拒绝和轻视解释的)。
7”霍尔在这里所说的“现象学”、“生活的符号模式”、“生活方式”、“语言”,都与亚文化的“风格”密切相关。
总之,亚文化中的风格“是亚文化身份的表达”,是“个体判断其他人是否属于同一群体的一种方式8”。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抵抗风格产生以后,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们对亚文化进行了不懈的遏制和收编。
霍尔等人在《通俗艺术》里已经触及到了青年亚文化被商业化“收编”的问题。
“十几岁人的文化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和粗制滥造的东西的矛盾混合体;它是青年人自我表现的场所,也为商业文化提供了水清草肥的大牧场。
9”青年亚文化风格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从“草根10”(grass root)到时尚市场的过程11。
它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在亚文化研究者眼里在更是一个“文化收编”的过程。
正如克拉克所言,披头士时代是最典型的戏剧化例子,起初是一种亚文化的风格,通过商业化的组织和时尚化的掠夺,被转换后逐渐成为一种纯粹的“市场”风格或“消费”风格。
亚文化被“亚文化产业”变成了大众文化和商业现象,社会的时尚不再从上而下地通过模仿而流行,而是“自下而上”地从亚文化向主流社会反向流行。
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主要着眼于欧美的朋克摇滚,指
7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8[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郜元宝译.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4-175
9 Stuart Hall,Paddy Whannel,The popular arts,p276.
10“草根”,社会学术语,原指基层、底层、群众、民间、乡村、选民,意味着“民间的、原生态、个体的、普通的、平常心、真实、鲜活、混杂、叛逆、坚韧”等内涵,草根体验奠定了民族的“集体认同”。
11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出:亚文化的表达形式通常通过两种主要的途径被整合和收编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去。
第一种是商品的方式,把亚文化符号(服饰、音乐等)转化成大量生产的物品。
当亚文化群体产生出新的、对抗性的意义的方式时,这些风格很快就被流行市场“收集”并生产。
伯明翰学派看来,这种市场的“收集”和“交易”,就是商业对亚文化风格进行收编的开始。
第二种是意识形态的方法,支配集团(警察、媒介、司法系统)对异常行为贴“标签”并重新界定。
12两种收编方式的目的一样,就是使亚文化风格的危险变得缓和、消解。
“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可能以提出象征性的挑战来展开,但是无可避免地,它们必定以建立一套新的惯例来宣告结束,即创造新的商品、新的产业,或者让过时的产业重新复活。
13”
第二节 研究范式
伯明翰中心的亚文化研究分为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两种思潮,分别由保罗· 威利斯(Paul W illis)和迪克·赫布迪格(Dick Hebdige)为代表。
文化主义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生态学研究、社会反常状态研究及英国传统经验研究方式的影响,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结合起来,强调“主体性”。
结构主义范式则受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和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的符号学影响,强调“结构”,认为意义是意识形态建构的。
两个流派之间的二元对立和相互影响,促成了文化研究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葛兰西转向”。
带有人种学性质的研究风格和深奥的理论阐释是威利斯的特色,在另一些论文中,威利斯(Willis,P.)对嬉皮士(威利斯称之为反文化)的研究使亚文化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产阶级青年。
他用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同构”(homology,也译作“异质同形”)概念分析嬉皮士的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亚文化团体的自我意识与物品的可能性意义之间的“异质同构”,这意味着亚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方面组合而形成一个整体,亚文化被结构化了。
威利斯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的亚文化具有特定的风格,但忽略了亚文化青年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用斯特劳斯的另一个概念“拼贴”来解释亚文化风格的产生,即“在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里,把物体重新进行排序和语境更新,
12 [美]迪克·赫伯迪格,陆道夫等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 [美]迪克·赫伯迪格,陆道夫等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