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性能测试07.08.07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术语定义1.对本标准的定义和适用
电熨斗
一种有电加热的底板,用于熨烫织物的便携式电器.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调温型熨斗
一种装有温控器的熨斗,其温控器的设定可用于手动调节,以在整个范围内改变底板的温度并将此温度保持在一定限制内.
调节温度旋扭
温控器
带非自复位热断路器的熨斗
一种装有非自复位热断路的熨斗,洌如,装有一种当熨斗温度超高时,能将加热元件断开的熔断丝.
电熨斗
温控器
热熔断器
干式电熨斗
在熨烫时,即不需要产生蒸汽和提供蒸汽,也不对织物进行喷雾的熨斗
.
无蒸汽孔
无水箱装置
蒸汽式熨斗
在熨烫时,能对织物产生和提供蒸汽的熨斗.
这种熨斗也可以装有提供短促蒸汽喷发的装置.
喷水按扭爆炸蒸汽按扭熨斗水箱蒸汽孔
注水口
普通蒸汽调节旋扭
短促喷发蒸汽式熨斗
装有在熨烫时,能提供短促大量蒸汽喷发的到织物上的装置的熨斗.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喷雾式熨斗.
装有在熨烫时能对织物进行喷雾的装置的熨斗
.
喷雾装
置喷水按扭装置
电熨斗使用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
制造厂给熨斗规定的电压.
额定电压范围
制造厂给熨斗规定的电压范围,用其下限和上限来表示.
额定输入功率
制造厂规定的在正常工作条件熨斗的输入功率.
熨斗的工作面
底板
熨烫时,用电加热并压在织物上的熨斗的平面.
工作面接触衣物的表面
中心
底板中线的几何中心为中点
若该点位于蒸汽出口处、槽或盖处,则选择底板中线上距其最近的点作为中心点。

240mm
120mm
20mm
20mm
直立位置
后座式熨斗的直立静止位置或是除了后座式的之外的其他熨斗,按照制造厂说明书的正常放置位置.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后座式熨斗
带有独立式水箱
熨斗
无绳式熨斗
无绳式熨斗
一种仅在置于其底座上时才与电源相连的熨斗.
带一个电源连接转换装置的无绳式熨斗
一种无绳式熨斗,带有可拆卸的电源连接转换装置,使其在熨烫时也可直接与电源相连.注名:该项暂无图片或样板参照.
2.电熨斗性能测试项目清单
所有类型熨斗的测量
1.质量测定(见6章)
2.软线长度测定(见7章)
3.底板的耐划痕测量(见8章)
4.输入功率测量(见9章)
5.加热时间测量(见10章)
6.最热点的测量(见11章)
7.温度分布测量(见12章)
8.底板上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或类似涂层附着力的测量(见21章)
9.底板光滑度的测量(见24章)
10.熨平度的评测(见25章)
调温型的电熨斗
1.底板温度测量(见13章)
2.初次超常温度和加热超温测量(见14章)
3.最热点温度的周期性波动测量(见15章)
4.负载下的温差(见16章)
5.调温稳定性测量(见17章)
注明:当蒸汽熨斗或喷雾熨斗进行以上测量时,水容器必须是空的.
喷雾式熨斗的测量.
1.喷雾功能的评测. (见22章)
蒸汽式熨斗的测量
1.蒸汽工作的加热时间测量(见18章)
2.蒸发时间的测量(见19章)
3.蒸发速率的测量(见19章)
4.硬水总蒸发时间的测量(见20章)
5.短促喷发蒸汽质量测量(见23章)
6.带蒸汽喷发的熨斗(见26章)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3.各种类型熨斗的测量项目表
各种类型熨斗的相关测量在表1中用X表示
喷雾式熨斗的测量项目也由表1确定,无论其是否为调温型、蒸汽式或短促喷发蒸汽式、无绳式或者是带有一个电源连接转换装置的无绳式熨斗.
对于不产生蒸汽的喷雾式熨斗,则按干式熨斗进行测量。

参照以下表1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THI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测量顺序
各测量项目的先后顺序按表1中所列的顺序进行.
4.测试的一般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在测试中仍然使用2002版的测试要求及方法
4.1环境温度
测量的环境条件温度为20℃±5℃,并且测量的地点不受汽流的影响.
4.2温度测试
用细线热电偶来测量熨斗温度,其线径不得超过0.3mm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要求超过或等于IEC60051-1中规定的1级.
一个直径为10mm\厚度为1mm的可移动银圆片,放置在指定陶瓷管的顶部,陶瓷管内有两个分开的管来放置热电偶线.见图1
银圆片中心被至少1N的压力施加于熨斗的底板上.为了提高底板和银圆片之间的热传导,可以使用硅胶或导热胶.
银圆片
对于无绳式熨斗的测量,除非一个电源连接转换装置的无绳式熨斗之外,在底处直接安装一个如图1所示的带有银圆片的热电偶.
4.3稳定状态
一般认为熨斗通电30min后,或者在此之前,温控器动作4次后,达到测量所需的稳定状态.
4.4测量电压
测量时加在熨斗上的电压,要求能在稳定状态下满足额定输入功率.如果熨斗上表明额定输入功率范围,则电压要求为能满足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平均值.
4.5测量熨斗的支架
测量时,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三点式支架的结构应使其能将熨斗的底板水平地支
撑在熨斗放置的基础面以上至少100mm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三点式支撑
4.6对带有一个电源连接转换装置的无绳式熨斗的试验
带有一个电源连接转换装置的无绳式熨斗做为普通熨斗进行试验
整体熨斗无线电熨斗
有线电熨斗
转换锁制旋扭
5.质量测量
熨斗质量测量时要带上软线但不带插头,质量用kg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注:所有熨斗均带有软线,插头应除去.
6.软线长度测量
软线长度的测量从熨斗的入口处的连接器到电源插头,包括所有的软线护套.对于无绳式熨斗测量从底座的入口点开始.长度用m表示,精确到5cm
7底板的耐划痕测量
用9H铅笔在带有涂料底板和陶瓷底板的任意方向,施加1N的力来回划动5次/5cm长的长条或竖条.
注明:该测试属于(新格公司)企业标准
8 输入功率测量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电压保持在额定值,如果额定电压范围的上下限之差小于平均值的10%时,则取额定电压范围的平均值.当其差值大于平均值的10%时,则分别测出上下限时的输入功率.测量在熨斗达到稳定状态之后进行,如果有温控器,则将温控器置于最高温度.
对于无绳式的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该测试的三脚支撑架可参照第4.5项的
9.加热时间测试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热电偶线连接到底板中心..
从环境温度开始,熨斗按4.4规定的电压加热,如果有温控器,则将温控器置于最高温度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测量超过环境温度180K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并用min和S表示
10.最热点测试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按4.4规定的电压加热,温控器置于最高温度,在温控器动作两次后,立即将熨斗置于白纸之上数秒钟,白纸平铺展开在一块法兰绒布上,而法兰绒布又盖在一块木版上.在移开熨斗后,纸上的焦黑痕迹表示地板上的温度分布.其中最黑区域的中心就是最热点.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注:未暴光但已冲洗的正片照相纸\白纸描图纸或百色吸墨水纸均可作为上述测量的白纸. 11. 温度分布测量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热电偶连接到地板上的下列四点:
a)按11章中所测的最热点
b)地板中心
c)地板轴向中线距地板顶端20mm
d)底板轴向中线上距底板未端20mm
对于调温型熨斗,调整温控器,使稳定状态下的中心点温度保持在大约150℃,并在熨斗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对于其他类型的熨斗,测量前,通过接通和短开电源,使得中点温度保持在大约150℃至少15min.
使用记录仪,记录每个点的温度变化10min,并确定10min内每个点的平均温度.然后确定4个点的品军温度的平均值,并计算四个平均温度与平均值之差.记录这4个温差值,作为底板上的温度分布.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12.底板温度测试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热电偶线连接到底板中心.接同熨斗电源,达到稳定状态后,对于温控器的每一个档,在5个温度变化的连续周期内,测出最高和最低温度.5个最高温度和5个最低温度的平均值就是每一档的底板温度.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对于温控器的设置采用区段表示的熨斗,每一档的设置位于调节范围的中点.
改变温控器的设置,按增加温度的方向调整.
考虑到本标准是推存技术标准,但为了获得改进的烫熨效果,温度已被调整.
表2
将温控器设置到这些点中每一个点标志的中心位置,待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底板温度.
最高和最底熨烫温度是在温度变化的5个连续循环内\底板中点5个最高温度的平均值或5个最低温度的平均值.
13初次超常温和加热超温测量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热电偶线连接到底板中心.
熨斗接通电源,电压如4.4所述.
使用记录仪,在温控器位于1点位置和最高位置,通过5个连续周期,测量中点的时间和温度,形成图2所示的温度-时间图.
温控器首先设置在1点标志的位置.如果没有点标志,调节温控器,使得在稳定状态下,底板温度尽可能接近95℃
第一次测量后,允许熨斗冷却至室温20℃±5℃;然后在温控器的最高位置再次测量底板温度.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从图2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初次超常温度为温控器第一次和第二次断开之间的第1个峰值温度.
b)峰值温度的平均值,是最后3个峰值温度的平均值.
c)加热超温是初次超常温度和峰值温度平均值之差.
温度周期波动图13章\14章
14最热点温度的周期性波动测量
温度测量的步骤与第13章相同,知识在爱熨斗达到稳定状态后,在5个连续周期内测量每个周期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即可确定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两个平均值之差的一半即为最热点温度的周期性波动值,并用±___℃来表示.
15调温稳定性测量
15.1加热试验
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见4.5):热电偶线连接到底板中心.
然后熨斗加热,调节温控器,使在稳定状态下,平均温度保持在190℃±10℃.温控器的设置应使其在测量中不会被改变.
用第12章中的方法确定平均温度T1.
然后熨斗工作11h,接着断开1h,由11h的通电时间和1h的断电时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这个周期循环反复直到总运行时间达到500h.之后,立即用和测T1同样的方法测量底板平均温度T2
对于无绳式熨斗将其置于底座上.
15.2跌落试验
在15.1的测量后立即进行该项试验,温控器固定在相同的设置位置.
从底板上移走热电偶,以5次/min的速度,在4cm的高度对熨斗进行1000次的跌落试验.跌落时,熨斗应在水平位置撞击一块具有钢性支撑的至少5mm厚、15kg中的平钢板.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跌落试验过程中,芸豆与电源相连.而无绳熨斗不与电源相连.
跌落试验后,立即用和测T1同样的方法测定中点的平均温度T3
15.3 温控器漂移的测量
作为调温稳定性的一种反映,上述试验后温控器漂移由(1)~式(3)确定。

——加热试验温控器的漂移=(T2-T1)/T1 (1)
——跌落试验温控器的漂移=(T3-T2)/T1 (2)
——总漂移=(T3-T1)/T1 (3)
数值用%表示
式中:T1——平均温度℃
T2——底板平均温度℃
T3——中点的平均温度℃
16蒸汽工作的加热时间测量
水容器中充满制造厂所规定的最大容量的蒸馏水,其温度为20℃±2℃,将熨斗放在支架上,或者置于直立位置。

温控器设置为蒸发熨烫的最大值。

对于带有单独水容器的熨斗,容器要按制造厂规定的容量充满水。

熨斗通电,当温控器第二次断开之后,蒸汽立即工作,达到最大流速。

如果没有信号灯,需用测量装置来确定温控器的第二次断开。

然后用最小准确度为±0.1g的弹簧称吊起熨斗,保持底板在水平位置,偏差±1°如图6所示.将一个已知质量偏差小于0.1g的容器放置于底板下方约200mm处,用于收集在试验过程中可能漏下的所有水。

为了避免将冷疑蒸汽收集到容器中,可以用一个慢速转运的风扇将水蒸汽吹走。

从信号灯关闭以及蒸汽工作瞬间开始,每隔1min测一下熨斗的总质量,蒸发速率在1min内测量,并且用g/min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作图。

加热时间是指在连接电源到蒸发速率达到5g/min之间的时间。

重复该试验,但温控器设置为蒸发熨烫的最小值。

蒸汽工作的加热时间在温控器设置为最大值及最小值时都用S表示
该项测量不使用于;
———带有单独蒸汽产生装置的熨斗
———当熨斗不移动时,可自动断开电源的熨斗
———结构上使熨斗处于静止位置时产生蒸汽不规则的熨斗
注:有些熨斗可能需要预先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试验前,要按照说明书将熨斗准备好。

模拟该装置试验
17蒸发时间、蒸发速率和水泄露速率的测量
将温控器设置于最大值,第16章中的试验继续进行,直至注入熨斗的水的90%被蒸发掉。

蒸发时间是指从加热结束并且蒸汽开始工作到90%的水被蒸发掉之间的时间。

这个时间用min 和S 表示。

再次测量第18章中所指的容器的质量,并且测定未被蒸发掉而是被泄露的水的质量。

蒸发速率SR 用式计算:
式中:SR ———蒸发速率,g/S
W1——加热时间结束时,熨斗和水的质量
W2——90%的水蒸发掉时,熨斗和水的质量
W3——未被蒸发掉而是被泄露的水的质量
t ——蒸发时间。

S
水泄露速率LR 可用式计算:LR
= …………………(5)式中:LR ----水泄露速率:g/s
对于无绳式熨斗,测量要在断电状态下进行20S 重复进行直到水容器中水的90%被蒸发掉后,在断电状态下,重复一次。

W3t
18硬水总蒸发时间的测量
除非制造厂要求使用蒸馏水、软化水和类似的水,否则,应进行以下试验。

熨斗置于图5所示装置的支架上,使底板在静止空气中处于水平位置,并可沿底板中线方向前后移动,距离大于500mm,速度约0.4m/s。

通过将15r/min的旋转运动转换成15周期/min 的往复运动。

5个周期(20s)后,停止运动,将电熨斗尽可能快的坚直放置10S。

在熨斗回复到水平位置时,又重新开始运动。

这种过程连续重复。

注:如果制造厂推荐了另一种静止的位置,则采用这种位置。

-6
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容量向水容器中充满硬水,硬水按照IEC60734中方法A制备,硬度为
300×10 。

熨斗与电源相连,如果有的话,温控器设置为蒸汽熨烫时的最高设置温度。

当温控器第二次断开后,蒸汽阀门开始工作,以产生最大的流速,同时往复运动开始。

当蒸汽停止产生并且熨斗坚直放置时,蒸汽阀门关闭并且水容器像以前一样重新充满水。

在工作2h(包括电熨斗处于坚直放置10s静止时间)后,电熨斗要断开电源至少1h进行冷却。

在此期间,电熨斗保持直立位置放置,并且使蒸汽阀门关闭,水容器中的残留水份要清除。

上述过程要不断重复,蒸发速率SR和水泄露速率LR要按照第19章来测量,每次要有5L的水蒸发,并作为所用水量的函数作图。

重复试验直到蒸汽速率降至5g/min或水泄露速率升至蒸汽速率的3%。

如果熨斗有除垢装置,列如蒸汽喷发装置,清洁步骤在试验中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试验期间,当蒸汽产生时,蒸汽在除垢前的蒸发时间是总时间,并用h表示。

注:蒸发时间不包括电熨斗处于坚直放置10S静止时间和冷却时间。

试验后熨斗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除垢,蒸发时间\蒸发速率和水泄露速率按照第17章测量并记录.
重复上述试验足够的次数,直到除垢步骤无法使蒸发速率高于5g/min或者使水泄漏速率低于蒸发速率3%
总的蒸发时间是除垢后前每次蒸发时间的总和.
试验结果要表达为:
——总的蒸发时间,用h表示
——水蒸发的总量,用L表示
——熨斗的注水次数
注:硬水的S R、L R特性是用来测定硬水总蒸发时间,如第20章所述,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有用的信息。

该项试验不适用用于无绳式熨斗
19 底板上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或类似涂层的附着力的测定
熨斗固定于合适的支架上,如果底板涂有聚四氟乙烯(PTFE)或类似材料,则
热电偶连接到底板中点。

按5.4规定的电压接通熨斗电源,调节温控器,使底板平均温度在稳定状态下保持在约150℃
对于非调温型熨斗,底板中点的温度用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方法,保持在150℃±10℃。

此温度至少保持30min。

按照ISO2409进行横切试验,其底板平面温度保持大约在150 ℃。

用一个六刃的切割工具互相垂直切割底板形成栅格图案。

如果每次切割由于底板弯曲都没有均匀穿透涂层到达底板,则可以使用单
边切割工具。

每个方向的切割间距均为1mm。

切割工具施加于试验表面的正常平面上,在均匀压力下切割速度为
20mm/s~50mm/s.切割在底板上4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每个位置形成25个正方形.
两个位置在中线上,相距约50mm,另外两个位置在中线的中点和底板两条边之间的中点.
冷却到室温以后(20℃±5℃),底板用软刷沿栅格图案的两条线方向向后5次、向前5次轻轻刷洗。

用合适的胶带紧密粘接于栅格区域.很快的拉离胶带,用于除去涂层上剥落的部分.
注:对于次项测试,可以使用符合IEC60454-3-3第3条的非热固粘合的聚酯胶带(宽度为25mm 厚度>0.02mm)
通过观察每个位置的切割表面来评价试验结果,并且按照ISO2409给出的表分级.
试验在底板的4个位置进行,仅对最差的栅格图案进行评估.
百格检测
20 喷雾功能的评测
20.1喷雾质量的测定
水容器中充满制造厂所规定的最大的蒸馏水,其温度为20℃±2℃.
喷雾系统通过让喷雾装置工作几次来准备.
用准确度至少为0.1g 的天平测定包含电源线的熨斗的质量W1.
熨斗的水平放置,让喷雾装置以间隔为5S 工工作50次.
然后测量包含电源线的熨斗的质量W2
注: 熨斗不与电源相连,如果有蒸汽设置,则将其设置为干燥位置.
喷雾质量M,对于每次运行,可用式(6)计算:
M = ……………………………….(6) 式中的;M ——喷雾质量,g
W 1-W 250
20.2喷雾图案的测定
水容器中充满制造厂所规定的最大的蒸馏水,其温度为20℃±2℃.
喷雾系统通过让喷雾装置工作几次来准备.
熨斗水平放置于平底面上。

将尺寸为50cm×50cm的一块棉布料放在熨斗尖的前方。

注: 熨斗不与电源相连,如果有蒸汽设置,则将其设置为干燥位置.
布料规格如下:
——未上浆的棉织物,按ISO6330第5章和6.3中步骤C(干燥平面)洗涤和干燥。

——每厘米经向和纬向根数为(25±2)根,(30±2)特,光滑编织1/1;
——每平方米质量:170g±10g.
为了显示喷雾的效果,布料可用10%的氯化钴(CoC l2)溶液浸透.
浸透以后,布料置于温度为100℃±10℃的空气循环室中干燥.
布料放平,干燥之后,用底板温度约为120 ℃的熨斗将布料熨平.
浸在CoC l2的布料干燥后为蓝色,当其用水浸湿后,则变为浅粉色.
喷雾装置工作一次,然后按照图8评价喷雾的图案.
测量以下尺寸:
——熨斗的尖端与喷雾图案始边的距离(A1);
——熨斗的中心线与喷雾图案中心线的距离(A2);
——喷雾图案的宽度(L);
——喷雾图案色的集中面积(A)。

进行三次试验,并且计算出结果的平均值。

应注意喷雾图案是否只集中于一个区域或有些区域根本没有喷雾。

在评价不同的熨斗时,可对布料进行视觉比较
21 短促喷发蒸汽质量的测定
水容器中充满制造厂所规定的最大容量的蒸镏水,其温度为20℃±2℃
任何温控器均设置为蒸发范围的最高点或按制造厂所规定的蒸汽喷发范围.
用准确度至少为0.1g 的天平测定包含电源线的熨斗的质量W1
熨斗放置使底板处于水平位置,与金属支架的偏差小于±1°
一个已知质量偏差小于0.1g 的容器放置于底板下方约200mm 处,用于收集任何泄露的水份.注:为了避免将冷疑蒸汽收集到容器中,可以用一个慢速运转的风扇将水蒸汽吹走.
熨斗接通电源,在温控器第二次断开或运行5min 后,二者选较短的时间,立即运行蒸汽喷发装置,
间隔为15S ,其运行50次.
然后熨斗断开电源,测量包含电源线的熨斗的质量W2.
再次测量容器的质量,即可测定未被蒸发掉而被泄露的水的质量W3
蒸汽喷发主粮M 用式计算:
M= 式中:M ——每次蒸汽喷发质量,g W 1-W 2-W 350
每次蒸汽喷发泄露量L 用式(8)计算:L= 式中:L ——每次蒸汽喷发泄露量,g 。

对于无绳式熨斗,要按照说明书在蒸汽喷发的间隙时间。

22底板光滑度测试
将熨斗置于标准的熨烫板表面,通过测量水平拉动熨斗的最小拉力来测定底板的光滑度。

(见附页B )
在相对湿度为65%±15%的环境下测量。

开始试验前,底板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清洗。

如果没有说明书,则底板用体积含量为10%的乙酸溶液清洗。

将标准的熨烫板水平放置,并且倾角不超过0.5°
将附录A 所述的特制的干棉布铺放在标准的熨烫板上面。

熨斗在无水状态下运行,设置温控器,使熨斗按照第5章在中点测量时,底板平均温度保持
在190℃±10℃。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10 ℃。

温控器断开后,立即将熨斗放置在熨烫板上,电源线附在手柄上,使结果不受到影响。

W 350
蒸汽式熨斗也按照制造厂的规定最大量地向水容器中充满蒸馏水进行试验。

所有的蒸汽控制均设置为最大蒸汽位置。

熨斗按规定进行干式熨烫预热,在温控器动作几次并且伴随蒸汽释放之后,将熨斗置于熨烫板上。

在熨斗放在熨烫板上3S内,将熨斗以0.25m/S±0.05m/S的速度水平拖动。

测量运动过程中所需的最大拉力。

通过准确度小于0.1N的弹簧称来测量在表面拉动熨斗所需的拉力,如图7所示,单位是N 试验进行3次,布料每次都要更换。

如果弹簧称放在熨斗的后面,则试验要进行3次以上。

注:熨烫板支撑垫的温度要记录,用来帮助试验结果的再现。

计算每个方向上3次测量的平均值,底板光滑度用N表示,准确度为0.1N。

对于蒸汽式熨斗,底板光滑度要用两个熨烫状态表示。

附录B
附录B
23熨平度的评测
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熨斗的熨平度。

注;这种方法适合于不同熨斗之间的比较。

23.1试验织物的折痕
23.1.1试验织物
用ISO105F所规定的羊毛、棉、粘胶纤维和聚酯制成的织物以及聚酯/棉布料按照ISO6330的规定清洗并用滚筒方法甩干,再用蒸汽熨烫方式熨平所有皱纹。

并用干式熨烫将所有水份除去。

样品的尺寸为14cm×30cm并且边与经线平行,用压花剪刀裁剪此样品,并且置于温度为20℃±5℃的干燥环境下至少48小时。

注:
1.样品由同一批料制成,每一织物材料使用两个样品。

2.聚酯/棉试验材料:
——组成:65%聚酯及35%棉。

——线密度(14±2)特
——经向密度:40根/cm±4根/cm
——纬向密度:28根cm±3根/cm
——每平方米净重:0.09kg
3.为防止磨损,可以用蔬松的锁紧针带替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