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3)懂得珍惜时光,追求真理,努力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词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诗词的情感内涵和价值意义。
2. 教学难点:
(1)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诗词的深层意境和哲理思考;
(3)将诗词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创作中。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词;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要点。
4. 艺术欣赏:
(1)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欣赏相关古诗词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5. 情感体验:
(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2)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3)开展创意写作,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选取一首相关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时光流逝和成长的主题作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诗词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策略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2. 情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学生在朗读、欣赏、创作中体验诗词的美感。
3.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七、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写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作文等,评估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参考资料:有关《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资源:相关诗词的视频、音频、图片等;
4. 网络资源:有关诗词欣赏、创作、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网站和论坛。
九、教学进度安排
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完成诗词的朗读、背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第二课时主要进行艺术欣赏、情感体验和作业布置。
十、课后拓展
1. 推荐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赤壁的历史、文学作品,加深对赤壁题材的理解;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提高文学表达能力;
3. 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写作等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历史观念和爱国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通过诗词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时光,追求真理,努力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读诗词中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例如诗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合作探讨,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作业布置
补充说明: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质量,既要巩固所学内容,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服务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诗词内容。注重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学生在朗读、欣赏、创作中体验诗词的美感。
七、教学评价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估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进度安排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教学效果。
十、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