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春酒》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春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
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
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
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
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
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
《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设计(三)
配乐朗诵:(打开音乐)相信有很多同学都熟悉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吧,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背一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大家都知道,通过这首诗余光中先生想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怀念。
我想,远离故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思乡的感受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和余光中先生有相同的经历。
她的故乡在浙江,在故
乡上过小学、中学和大学,而后去了台湾,时隔几十年她还是思念她的故乡,在她的很多文章里都有所反映,让我们一同来阅读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春酒-话说春节
(1)春节典故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
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佑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2)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
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
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
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
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
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
燃鞭炮的习俗。
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
延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
离家的孩子这时
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
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喜庆气氛要持续一
个月。
正月初一前要祭灶、祭祖、扫除污秽。
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有“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
贺年。
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
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
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
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A、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 炮.制(páo) 挑剔(tī) 气氛(fēn)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薏草(yì)斟酒(zhēn)
(挑剔应读“tī”,新华字典484页上是有这个字的,我们的参考书上把这
个字的读音标成了“tì”,这是不对的,大家记住:尽信不如无书。
)珍品:珍贵的物品。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
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顾:看。
义: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饱满。
兴:兴致。
采:精神。
烈:强烈,旺盛。
助兴:帮助增加兴致。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如法炮制: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
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如:依照。
炮制:把中药原料制成药物。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道地:真正的;纯粹。
B、琦君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
这是对人性的讴歌与赞美。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
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作者为什么选择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个生活场景来写呢?)
明确:这几件事印象深刻、有代表性、有家乡味,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风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
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主旨和结构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
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春酒》一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
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体现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4),吃春酒。
文章第1段,直接扣住题目来介绍“春酒”。
邀饮春酒的时间是在元宵灯节之后,并且其热闹气氛超过过年,因为过了元宵节,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吃曾供奉在神位前的供品了,而且家家户户轮流邀饮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因此对邀饮春酒的事情记忆清晰。
第2段至第4段,着重写母亲酿制的春酒——“八宝酒”。
这“八宝酒”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用八样东西泡的酒,所以称为“八宝酒”,浸泡一个月之后,“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对于自己特制的“八宝酒”颇为得意,而且当女儿夸她的酒好喝之时,她会显得更加高兴。
由此看出了母亲的敦厚纯朴。
其实真正对春酒的怀念——除了酒好喝,还有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第二部分(5~8),吃会酒。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这是过年时第二件令人难忘的事情。
作者介绍了喝会酒的情况:起因——“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我家的大花厅”。
酒席是最最讲究的——“十二碟”,母亲也会拿出她的“八宝酒”请大家品尝助兴。
此时人人兴高采烈,母亲也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读者可以感受到乡人的淳朴厚道,融洽温馨。
第三部分(9~10),写“我”对母亲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却没有得到儿子的认同,由此引起了“我”的思乡之情:“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感叹足以打动所有的游子之心。
4.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这种情感是通过通过自酿八宝酒来体现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5.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
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
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
五、品读课文,鉴赏精彩的语言
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运用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
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这里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叙事中带着抒情,在娓娓的叙事中,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
生3:“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
“母亲给我小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一段文字活泼灵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字里行间凸现出来。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
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细节描写中。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运用细节写出“我”的天真可爱。
生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
教师总结: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
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琦君善于使用叙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设喻,平易又蕴藉;善于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又传神;善于运用细节,随意点染,意境浑然天成。
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热情助人的阿标叔栩栩如生,形神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
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六、写作特色
1.传神的人物描写。
琦君的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
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
对母亲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突出了她的性格特征。
如第8段:“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
’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这里摘录的是描写母亲神态、语言的语句,可以看出虽然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是一位善良、热心的人。
2.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
作者驾驭文字得心应手,注重细节刻画。
比如写“我”偷吃“八宝酒”的情节:“早已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写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天真可爱的样子。
还如对花匠阿标叔的擦灯的细节刻画,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的性格。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自然地抒情,使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没有任何雕饰之感。
七、课堂小结
这是记忆中的乐园,这是心灵的“理想园”,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濛。
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
“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逝去的一切是多么清晰而美好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招摇,撩惹起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
那么,作为读者,我们该如何面对那逝去的时光呢?请拿起手中的笔,为过去摄影吧!
八、迁移拓展
下面是台湾诗人舒兰和李春生的诗作。
读后,请思考: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显示)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无月的望
李春生
夜夜是望
夜夜无月
夜夜一轮焦灼
洒在我小小的卧室的
窗上窗外啊
窗外耳语的
是告诉庭前那棵
孤单而又秃顶的老椰子
鸿雁迷失不能归去的秋风
秋风里想起
在你底额上
奔成无尽沧桑的黄河
想起你深蹙的双眉
左是中条
右是太行
北方呵鹅毛早已飘飘
那一片覆雪的森林
该如我之白发垂垂
夜夜一轮焦灼
洒在亚热带
我底小小卧室窗上
夜夜无月
夜夜是望……
学生品诗,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略加指点:
自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后,诗人喜欢向月亮倾诉远离故土的乡愁。
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和李春生的《无月的望》也是同一题材。
《乡色酒》这首诗作于1978年中秋节的月夜。
该诗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精当。
全诗前半部分写诗人在30年前故乡过中秋节及由此引起的幸福之感。
那时,
作者青春年少,不知背井离乡的愁滋味,只用调皮的口吻写月和“我”在玩耍。
那时,月亮爬上柳树梢头,照着品月饼、享天伦之乐的家人。
真可谓是人乐月也乐,月圆人也团圆。
后半部分写30年后,身在异乡过中秋节及由此引起的难以诉说的复杂情感。
这时“我”已长期漂流在外,再也没有对月当歌的喜悦心情。
所以尽管同是一轮明月挂高空,已不觉得它是明镜、玉盆,而觉得它倒像一只盛满乡愁的酒杯。
月色洒满大地,乡愁充溢胸中,这月既是乡愁也是酒。
由开头的月望人到后头的人望月,寄寓了万语千言也难以说尽的离愁。
本诗用词考究。
通篇写月竟不用“月”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表现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前半部分的“望”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虽很普通,但给全诗带来生气,使人感到乡情撩人。
将“圆”换成“满”,用“椰”(指代远离家乡的南方宝岛)与“柳”(指代故乡北方)对应,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更使人佩服的是,作者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酒”,并美其名曰“乡色酒”,将乡愁提升、净化,愈发使短诗感情浓烈。
李春生的《无月的望》,则改换了角度,不写有月之望,而写无月之望,这种全新的视角和不同寻常的表现方式,另辟了一个新鲜的诗美境界。
作为从大陆漂流到台湾去的诗人,李春生的乡愁具有比古人更宽广的特定内容。
每当夜幕降临,诗人总是从小小的卧室窗子向远方探视有无鸿雁传讯,或探视有无从远方飘来的故乡歌声,可鸿雁迷失,秋风亦不能归去。
在诗人看来,光明和希望已经消失,夜夜均显得惨淡无光,故曰“无月”。
“庭前那棵孤单而又秃顶的老椰子”,则不妨看做是诗人的写照。
本来,台湾当局于1987年11月2日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使诗人“无月的望”终于变成了“有月的望”。
可哪里知道,公务人员探亲仍受种种限制,这便更加增添了许多人有乡回不去的烦恼与痛苦。
由于痛苦过深,以致白发增多,有如北方的积雪;额上皱纹加深,有如黄河无数的波浪;连深蹙的双眉,也成了中条山与太行山。
这些比喻,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深情的爱,具有鲜明的地域感、现实感与时代感。
而诗中的“我”,就不仅是思盼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小“我”,而同时是思念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我”;诗中所抒发的是一种感时思月的深重忧患意识,那洒在主人公卧室窗上的一轮焦灼所概括的是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感情。
此外,“夜”字的重叠和“夜夜”的反复,使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开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