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腹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一)结肠上区 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的区域,分为肝上间隙 和肝下间隙。
左肝上间隙
1.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 膈下腹膜外间隙 左肝下间隙 2.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结肠上区的间隙示意图(矢状切面)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结肠下区 结肠下区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与盆底上面之间的区域。 1.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向下与腹膜腔盆部相交通。
右结肠旁沟:向上通肝肾隐窝,向下同腹膜腔盆部相 交通。
结肠下区的间隙示意图
系统解剖学(第9版)
2.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向下与腹膜腔盆部相通。
右肠系膜窦:向下不能直接通向盆腔。间隙 内的炎性渗出物常积存于局部
腹膜形成的结构
本章小结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围成的潜在性腔隙,称 为腹膜腔。 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类型。 网膜囊由6个壁围成,经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它部位。
了解 1.腹膜的功能; 2.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一、概述
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
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 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 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 女性腹膜腔借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 →阴道与体外相通。
(二)系膜 1. 肠系膜 空肠和回肠系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肠系膜根起自第2腰椎左侧,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 2. 阑尾系膜 阑尾与肠系膜下方的三角形双层腹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系统解剖学(第9版)
3.横结肠系膜
4.乙状结肠系膜
(三)韧带 1.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等。 2.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等。 3.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和胃膈韧带。
系统解剖学(第9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盆壁之间的腹膜形
成的隆起称腹膜襞,其深部常有血管走行。 在腹膜襞之间或腹膜襞与腹、盆壁之间形 成的凹陷称为腹膜隐窝,较大的隐窝称陷凹。 男性主要有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主要有膀
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
腹前壁内面的腹膜壁及隐窝
系统解剖学(第9版)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一)腹膜内位器官
表面几乎全部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胃、阑尾等。
(二)腹膜间位器官
表面大部分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肝、子宫等。
(三)腹膜外位器官
仅一面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肾、输尿管,胰等。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示意图(水平切面)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形成网膜、系膜、韧带等结构;转折处形成隐窝和陷凹,
为液性物易于积存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 简述腹膜腔的构成及内容。
2. 简述网膜囊的构成。
3. 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分哪几种?有何临床意义? 4. 腹膜形成的陷凹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谢谢观看
网 膜 囊
上壁: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处 左壁: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侧: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网膜孔和网膜囊(经第一腰椎水平切面)
系统解剖学(第9版)
网膜孔(Winslow孔) 网 膜 孔 境 界 上界:肝尾状叶 下界:十二指肠上部
前界: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界:下腔静脉前方的腹膜
(一)网膜 1.小网膜 是连结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
层腹膜。右侧部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
固有动脉、肝门静脉通过。左侧部称肝胃韧带。 2.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呈“围 裙”状悬挂于横结肠和小肠之前。
网 膜
系统解剖学(第9版)
3.网膜囊和网膜孔
位于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横结肠及其系膜,胰、左肾、左肾上 腺前方的腹膜
第十章
腹 膜
作者 : 刘学政 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目录
一、概述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四、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重点难点
掌握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2.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3.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位置与构成; 4.肝肾隐窝、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
熟悉 肝、脾、胃韧带的名称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