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有学者认为“现在回头看……如果不是他们提出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提
案并挫败“双重代表权”决议的草案中国绝对没有那么顺利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欧洲国家
B. 美国和日本
C. 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D.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项正确
AB明显错误排除
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包括美国排除C
故选D
2.学者熊李力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未能获得足够的外交承认在国际法层面上相当于一个“黑户” 直至70年代中国从之前一个“旁听生”变成拥有正式学籍的“学生” 在
形式上开始成为主流世界体系的一员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B. 推行了“无敌国外交”政策
C. 获得了部分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 积极主动参加了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关系 70年
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亚非国家的支持故C选项正确
中美关系正常化不是背景而是成就故A选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我国外交推行“无敌国外交”这不是70年代外交变化的背景
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故B选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下列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事件先后顺序是
①尼克松访华
②重返联合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尼克松总统访华是在1972年2月②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10月③基辛格秘密访华是在1971年7月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9月因此按时间排列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 故答案为C项
ABD项
综上分析此三项的排列顺序错误排除
4.如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情景他开怀大笑是因为()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C.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D. 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
【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材料图片是“乔的笑” 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6届联大上恢复合法席位时的情景故B正确
5.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具有“历史性进步”的一次会议当年的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堪称首次提出南南合作思想那次会议最突出的成果是()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 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C. 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材料“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一次会议”“当年的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表明该会议为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项正确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故B项错误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C项错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故D项错误
故选A
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
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图3中、俄等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联系史实分析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故①正确
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说法错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发生在1972年故②错误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说法正确故③正确
④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故选B
7.2014年习近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
B.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C. 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D. 是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C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故选B
8.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
方案” 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A. 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 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 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答案】C
【解析】“四三方案”出台于1973年当时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该方案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成套设备“四三方案”是中国主动引进西方设备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
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于1956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故B、D均不正确
9.读如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
A. 中国与①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与②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 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
D.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④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①是印度尼西亚②是印度③是蒙古④是越南.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A项排除
“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中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亚非)会议时提出的 B 项排除
苏联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 C项排除
日内瓦会议先后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印度支那包括现在越南、柬埔寨、老挝 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这样说是因为()
A. 美国在越南战场取得了初步胜利
B.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 美苏争霸中美苏互有攻守的局面
D. 美国战前生产关系调整弊端凸现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及所学可知此时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加深故D项符合题意
此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A项错误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在20世纪90年代初排除B项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故排除C项
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年内先后是以怎样的外交
策略登上世界舞台的
11.(2)概括并评价材料二中张治中的外交和经济主张
11.(3)阅读材料三中的数据用所学知识说明此阶段我国能大量利用外资的政策性因
素及利用外资的作用
11.(4)你认为制定对外政治政策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1)外交策略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到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后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2)政治主张亲苏亲美并重
经济主张向更多发达国家争取外援与所有国家做生意
评述不失为从实际出发、利于新中国生存发展的好主张
【解析】(2)根据材料“我坚决反对一面倒亲美主张美苏并重就是亲美也亲苏不反苏
也不反美平时美苏并重战时善意中立……我们要和所有的国家做生意尤其和发达的苏、美、英等国做生意而不能像清朝时代那样闭关自守一律排斥外来的东西”进行总结概
括即可
【答案】(3)因素对外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作用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推动了对外开放事业的迅速
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析】(3)根据所学可知我国能大量利用外资的政策性因素有对外开放政策、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利用外资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所有制形式推动了对外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4)遵循的原则平等(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利(或相互尊重、互
利共赢)
【解析】(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平等(或回
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利(或回答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
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12.(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2.(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
重要枢纽”
【答案】(1)起因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后果①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②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国家
【解析】(1)根据材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
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开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起因根据材料“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后果的认识
【答案】(2)影响刺激列强侵略的野心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的开展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解析】(2)根据材料“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即可
【答案】(3)说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实现了统一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注度
【解析】(3)根据材料“抗战中中国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117次 11位上将34位中将 99位少将阵亡 320万人战死沙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实现了统一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注度因此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外交事件
从表中提取中国外交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
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共已经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共同纲领》并做了具体规定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表达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愿望 20世纪50年代
末60年代初中国不屈从苏联的意志坚守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
期中国领导人明确表态仍然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因此始终坚持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维护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
示例二
论题中国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外交政策的核心
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与苏联结盟的同时仍不忘收回苏联占有的国家利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苏关系恶化中中国坚决维护本国的利益 20世纪70年代初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为台海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充分维护了国家利益总之中国外交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外交工作的中心地位这是中国外交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出各个事件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从中提取出共性
内容进而确定论题最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述
14.(1)依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在当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该原则在处理
国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意义
14.(2)写出材料二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的发展进程丰富了由
中俄两国始创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该组织所提供的
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哪些特征?
【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为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解析】(1)依据材料“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 ”可知1953年12月31日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
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即可
【答案】(2)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核心结伴而不结盟特征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解析】(2)依据材料“在上海举行的如图所示国际会议上成立了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
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上海建立的国际组织为上海合作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体现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为结伴而不结盟改变了传统的结盟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三小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