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易拉罐饮料有250()。

(2)一瓶洗发液的净含量是250()。

(3)义务献血者每次的献血量为200()。

(4)一瓶口服液为18()。

(5)小明身高140(),体重40(),他上学带的水壶容量有50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升=()毫升3000毫升=()升
10升=()毫升4000毫升=()升
8升400毫升=()毫升1升20亳升=()毫升
3.在里填上“>”“<”或“=”。

1500毫升15升3升250毫升2升2200毫升
8000毫升8升400毫升1
2升4050毫升5升
4.装有1升的酸奶,倒了一半还剩()毫升,再倒一半还剩()毫升。

二、下面物品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每题1分,共4
分)
三、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小明一口气喝了20升水。

( ) 2.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50升。

( )
3.3 L 水能倒满10杯水,那么1个杯子的容量是300 mL 。

( ) 4.1升水的1
2是500毫升水。

( )
5.甲杯装满水能倒满4小杯,乙杯装满水能倒满同样的小杯5杯,说明甲杯的
容量比乙杯的容量大。

( )
四、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容器中,( )大约能盛10升的水。

A .吃饭的碗
B .茶杯
C .脸盆
D .电水壶
2.一个高压锅的容量大约是( )。

A .1升
B .6升
C .60升
D .600升
3.一个健康成人的体内血液总量有( )。

A .5~6 mL
B .500~600 mL
C .5000~6000 mL
D .50~60 mL
4.小明喝一杯牛奶,第1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
满水,最后全部喝完。

他喝的牛奶与水比较,( )。

A .牛奶多
B .水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5.小明、小华、小芳和小丽每人喝了1
4 L 牛奶,他们一共喝了( ) mL 牛奶。

A .1000
B .1
C .2
D .4
五、算一算。

(1题4分,2题12分,共16分) 1.直接写出结果。

480÷8=230×4=960-45=300÷2=
13×60=450×2=487+500=290×2=
2.列竖式计算。

99×51=28×20=83×71=75×47=
六、解决问题。

(1题4分,2题5分,共9分)
1.一瓶果汁容量是2升,明明一家三口人平均每人喝600毫升,够喝吗?
2.小丽在家榨果汁,榨了5杯西瓜汁,每杯500 mL。

她还榨了500 mL的橙汁。

她一共榨了多少升果汁?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题4分,2题7分,共11分)
1.小明想将1升的洗手液分装到200毫升的瓶中,需要准备()个瓶子。

如果洗
一次手用量约是2毫升,一瓶洗手液能用( )次。

2.有两桶水,如果从甲桶倒出 20 升给乙桶,那么两桶水正好一样多,已知两
桶水共有160升,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升水?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3题4分,4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29分)
1.在自己做的量器上找到1 L 、14 L 、24 L 、3
4 L 。

想一想,如果用“mL”表示,
分别是多少毫升?请你在下面填一填。

1 L =( )mL 1
4 L =( )mL 24 L =( )mL 34 L =( )mL 2.(1)2升40毫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 )毫升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1升 800毫升 1080毫升 1升800毫升 1升8毫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式题)将一瓶1300毫升的饮料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中,需要准备
几个杯子?
4.下面这段话,是一位小朋友文章中的一段,请你将其中的错误之处加以改正。

今天早晨6时,我从2分米(), 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 快速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口气喝了200升(), 的牛奶,吃了200吨(), 的早饭。

我背起了2克(), 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千米(), 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见了体重45千克(), 的小胖阿方。

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了1.4毫米(), 长的钢笔和1米(), 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

答案
一、1.(1)mL (2)mL (3)mL (4)mL
(5)cm kg mL
2.5000 3 10000 4 8400 1020 3.< > < = < < 4.500 250 二、1.1 L 2.5 L
3.550 mL 4.6 L 三、1.× 2.×
3.√ [点拨]3 L =3000 mL ,3000÷10=300(mL)。

4.√ 5.× 四、1.C 2.B 3.C
4.C [点拨]先计算喝的水,一半加一半,等于喝了一杯水,牛奶也喝了一杯,所以牛奶和水的总量相等。

5.A [点拨]14+14+14+1
4=1 (L),1 L =1000 mL 。

五、1.60 920 915 150 780 900 987 580
2.99×51=5049 28×20=560
83×71=5893 75×47=3525
六、1.2升=2000毫升 600×3=1800(毫升)
1800<2000 答:够喝。

2.500×5=2500(mL) 2500+500=3000(mL)
3000 mL =3 L 答:她一共榨了3L 果汁。

[点拨]计算西瓜汁和橙汁的
总量,注意单位转换。

七、1.5100[点拨]1升=1000毫升,200×5=1000毫升,需要5个瓶子。

第二个问就是求200毫升里有几个2毫升,用200÷2=100(次)。

2.160÷2=80(升)
甲:80+20=100(升)
乙:80-20=60(升)
答:甲桶原来有100升水,乙桶原来有60升水。

[点拨]由题意可知现在两桶水正好相等,可以求出现在都是80升,再倒推还原,甲桶80升要加20升,乙桶80升减20升。

八、1.1000250500750 [点拨]1L=1000 mL,1000÷4=250(mL),250×2
=500(mL),250×3=750(mL)。

2.(1)20402700
(2)800毫升<1升<1升8毫升<1080毫升<1升800毫升
3.300×4=1200(毫升)
1200<13004+1=5(个)
答:需要准备5个杯子。

4.今天早晨6时,我从2分米,(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分钟))快速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口气喝了200升,(毫升))的牛奶,吃了200吨,(克))的早饭。

我背起了2克,(千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千米,(米))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见了体重45千克,(正确))的小胖阿方。

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了1.4毫米,(分米))长的钢笔和1米,(厘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7分)
1.294÷21,可以把除数看成()来试商,商是()位数,最高位在()位上。

2.760是20的()倍,从768中连续减去()个32,结果是0。

3.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余数是()。

4.在里填上“>”“<”或“=”。

432÷38432÷48420÷469
513÷15508÷15504÷36504÷4÷9
5.360分=()时720秒=()分
6.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购买该种商品20件的钱,现在可以购买()件。

7.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是36,则余数最大是()。

如果这个算式中商是8,余数是6,则被除数是()。

8.小力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5错写成54,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18,正确的商应该是()。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
2.□38÷7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7。

()
3.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么应该把商调小。

()
4.240÷3÷4和240÷12的结果是相同的。

()
5.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三、选一选。

(每题1分,共5分)
1.△□△△□△△□△……按规律排下去,第2017个图形是()。

A.□ B.C.△
2.计算588÷27时,把27看作30来试商,初商()。

A.偏大B.偏C.正好
3.480÷3÷8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不相等。

A.480÷11B.480÷24C.480÷4÷6
4.要使472÷4□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有()种不同的填法。

A.7B.8C.6
5.新华书店2017年2月一共卖出840本《动物故事》,平均每天卖出()。

A.28本B.29本C.30本
四、算一算。

(1题4分,2题10分,3题12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20÷20=280÷40=23×50=48+24=
540÷90=72÷36=300÷60=70÷14=
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416÷37=☆204÷53=580÷30=
3.脱式计算。

860-60÷20(450+250)÷35
740-180+220960÷48×12
五、解决问题。

(1题3分,2题4分,共7分)
1.一套课桌椅78元,李老师带了600元钱,最多可以购买多少套这样的课桌椅?
2.修路队计划20天修一条960米长的公路,结果提前4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
六、解决下面的问题。

(1题4分,2题6分,共10分)
1.230÷50的商是4,余数是()。

2.王老师正在布置照片展板。

他一共收集到192张照片,如果在每块展板上放16张照片,需要准备多少块展板?小胖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下面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结果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A.已经放了12张照片B.已经放了16张照片
C.已经放了160张照片D.已经放了192张照片
七、完成下面各题。

(1、2题每题6分,5题8分,其余每题5分,共30分)
1.根据420÷70=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20×2)÷(70×2)=(420÷5)÷(70÷5)=
420÷(70×2)=(420×2)÷70=
(420×4)÷(70×2)=(420×2)÷(70÷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560÷35330÷(11×5)
3.有一组图形,排列规律是□□□△□□□△……,78个这样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
4.(变式题)图书室新购进840本图书,放在4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3层。

你知道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吗?
5.(变式题)学校食堂与宿舍相距300米,小军、小刚、小林三人轮流由两个人抬一桶水从食堂到宿舍,平均每人抬多少米?
答案
一、1.20两十2.3824
3.99 4.>>>=
5.612[点拨]1时=60分,1分=60秒。

6.40[点拨]价格降为一半,购买的数量是原来的2倍。

7.35294
8.16[点拨]先根据错误的结果把被除数算出来,再求正确的商。

54×13+18=720,720÷45=16。

二、1.√2.×
3.×[点拨]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调大。

4.√
5.×[点拨]比如120÷5=24,被除数的末尾有0,但商的末尾没有0。

三、1.C2.B3.A
4.B[点拨]可以填0、1、2、3、4、5、6、7,共有8种填法。

5.C[点拨]2017年是平年,2月共28天,840÷28=30(本)。

四、1.2171150726255
2.416÷37=11......9204÷53=3 (45)
580÷30=19 (10)
3.85720780240
五、1.600÷78=7(套)……54(元)
答:最多可以购买7套这样的课桌椅。

2.20-4=16(天)960÷16=60(米)
960÷20=48(米)60-48=12(米)
答: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平均每天多修12米。

六、1.30
2.C[点拨]容易错选B。

被除数的9在十位上,所以竖式中箭头所指16表示的是16个十,应选择C。

七、1.663121224
2.560÷35
=560÷7÷5=80÷5
=16
330÷(11×5)=330÷11÷5
=30÷5
=6
3.78÷5=15(组)……3(个)15×1=15(个)
答:一共有15个。

[点拨]5个图形一组,78个图形一共有15组这样的图形,还余3个图形。

每组里有1个,剩余的3个没有,所以一共有15个。

4.840÷4÷3=70(本)
答:平均每层放70本。

5.300×2÷3=200(米)
答:平均每人抬200米。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
1.我们观察一个长方体时,一次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可以看到()个面。

2.一个物体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也是,这个物体至少由()个小正方体组成。

3.小明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种物体。

(1)从前面看是的物体是(),从前面看是的物体是()。

(2)从右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紧靠物体),使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放的方法;若从前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放的方法;若从右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放的方法。

5.从()面看和从()面看都是,从()面看是。

(填“前”“上”
或“右”)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正方体,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不相同。

()
2.几个不同的物体,不管从什么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
3.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物体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
4.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
5.用5个正方体摆物体,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看到5个正方形。

()三、选一选。

(每空1分,共5分)
1.
(1)图中共有()个小正方体。

A.4 B.5 C.6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给右图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使它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不同的添加方法。

A.3 B.4 C.5
3.从上面看到的是()。

4.下面的三个物体,从()看到的形状不相同。

A.前面B.上面C.右面
四、连一连。

(每题3分,共9分)
1.
2.
3.
五、画一画。

(18分)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题4分,2题3分,共7分)
1.下列五个物体,从前面看形状相同的是()和(),()和();从右面看形状相同的是()和();从上面看形状相同的是()和()。

2.下列物体由()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再添()个小正方体就是一个大正方体,最少拿掉()个小正方体就是一个长方体。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题12分,4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32分)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个物体,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有()。

(2)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有()。

(3)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有()。

(4)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有()。

2.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分别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3.(变式题)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从上面、前面和右面看一看,再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图形。

4.(变式题)如图,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分别是图①、②、③,则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案
一、1.三一2.2
3.(1)②①③④(2)①③④
4.4655.前右上
二、1.×2.×3.×4.×5.×
三、1.(1)B(2)B2.B 3.A4.A
四、1.
2.
3.
五、
六、1.①③②④①⑤②④
2.531
七、1.(1)①⑤⑥(2)②③④⑤(3)②③④(4)①⑥
2.61077128 [点拨]注意隐藏在后面的小正方体。

3.
4.至少需要11个小正方体。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2分,共26分)
1.青河小学四(2)班五位同学的身高如下:128 cm、132 cm、137 cm、138 cm、135 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cm。

2.王老师家2014年第一季度的用电情况如下:一月份93千瓦时,二月份96千瓦时,三月份102千瓦时,王老师家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千瓦时。

3.()用表格呈现数据,()用直条呈现数据。

4.在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时,可以用画()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再把记录好的数据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6.在一幅表示某学校学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中,纵轴“5格”表示有250人,那么五年级有300人,在纵轴上应该用()格表示。

7.四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45人,其中一班有42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4人,四班有()人。

8.下面是希望小学四年级一周内向“我爱祖国”主题活动投稿情况统计图。

(1)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篇。

(2)这一周内,周()投稿数量最多,周()投稿数量最少。

(3)周四比周二多投稿()篇。

(4)这一周平均每天投稿()篇。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
1.某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500元,王新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他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2500元。

()
2.张明9步走了585厘米,他平均每步走65厘米。

()
3.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克,男生一定比女生重。

()
4.金鑫鞋店上月平均每天卖鞋6双,该店每天卖的鞋子不可能超过6双。

()
5.四位同学1分钟跳绳的次数分别是:113、120、108、121,这四位同学1分钟跳绳次数的平均数一定比108大。

()
三、选一选。

(每题1分,共5分)
1.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长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

A.10 B.15 C.20
2.池塘平均水深140厘米,小华身高是145厘米,他下去玩水()。

A.不会有危险B.可能有危险C.一定有危险
3.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A.长短B.宽窄C.颜色
4.哥哥有64张邮票,妹妹有38张邮票,哥哥给妹妹()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张数就一样多。

A.64 B.26 C.13
5.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 cm
B.学校篮球队中不可能有身高超过160 cm的队员
C.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 cm的队员
四、解决问题。

(1题12分,其余每题6分,共24分)
1.学校运动会上,四年级男选手跳高成绩如下。

(单位:厘米) 7885937390887787847572997780
898480839171988280706876
(1)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男选手跳高成绩统计表
(2)跳高成绩在()厘米到()厘米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3)如果学校要为前六名选手颁奖,那么第一名的成绩是()厘米,第五名的成
绩是()厘米。

(4)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三年级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第一小队捡了28个,第二小队捡了30个,第三
小队和第四小队共捡了38个,平均每个小队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小明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求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

五、解决下列问题。

(1题10分,2题4分,共14分)
1.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填空。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

(2)全年共生产()台。

(3)平均每月约生产()台。

(保留整数)
(4)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台。

2.实验小学举行演讲比赛,由五位评委打分,计分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其余三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下表是一位选手的记分单(单位:分),你能算出第五位评委打了多少分吗?
六、解决下面各题。

(2题18分,其余每题4分,共26分) 1.游泳小组进行了一次50米蛙泳测试,测试成绩统计图如下。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他们中()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3)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

2.
(1)星期()卖出的饮料最多,星期()卖出的饮料最少。

星期()和星期
()卖出的饮料同样多。

(2)平均每天卖出饮料多少箱?
(3)如果每箱饮料96元,星期五收入多少元?
3.徐老师参加演讲比赛,7个评委的打分分别是96分、98分、92分、99分、94分、97分、9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徐老师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
答案
一、1.134[点拨](128+132+137+138+135)÷5=134(cm)。

2.97[点拨](93+96+102)÷3=97(千瓦时)。

3.统计表条形统计图4.正
5.多少6.67.46
8.(1)5(2)五三
(3)10[点拨]45-35=10(篇)。

(4)40[点拨](40+35+30+45+50)÷5=40(篇)。

二、1.×2.√3.×4.×5.√
三、1.C2.B3.A
4.C[点拨]哥哥比妹妹多的邮票张数为64-38=26(张),哥哥给妹妹其中的一半他俩就一样多了,26÷2=13(张)。

5.C
四、1.(1)557432
(2)8084(3)9990
(4)
2.(28+30+38)÷4=24(个)
答:平均每个小队捡了24个矿泉水瓶。

3.(89×4+94)÷5=90(分)
答:这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

五、1.(1)1000150020002500
(2)7000(3)583(4)1000
[点拨]第3题是求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不要算成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2.83×3-81-83=85(分)
答:第五位评委打了85分。

[点拨]因为79<81<83<86,5个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还剩3个有效分,81和83是有效分,所以用83乘3,然后减去81和83即可得出第五位评委打了多少分。

六、1.(1)见下图。

(2)张明[点拨]蛙泳50米张明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他们中张明最有可能
入选校游泳队。

(3)(130+150+105+120+140)÷5
=645÷5
=129(秒)
答:他们的平均成绩是129秒.
2.(1)六二一四
(2)(60+50+80+60+90+120+100)÷7=80(箱)
答:平均每天卖出饮料80箱。

(3)96×90=8640(元)
答:星期五收入8640元。

3.(96+98+94+97+95)÷5=96(分)
答:徐老师的平均得分是96分。

[点拨]最高分和最低分不要去错。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
1.体育老师买来6袋乒乓球,每袋5个。

又买来8袋羽毛球,每袋10个。

整理这些信息,填入表中:
(1)如果要求“羽毛球和乒乓球一共买了多少个”,需要先求出()和
(),列综合算式是(),结果是()个。

(2)如果要求“羽毛球比乒乓球多买了多少个”,需要先求出()和
(),列综合算式是(),结果是()个。

2.买4盒羽毛球一共用去20元,照这样计算,填写下表。

3.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48人,三年级共有()人。

四年级有4个班,共168人,平均每班有()人。

4.学校三年级有450名学生,四年级比三年级多136名,两个年级共有()名学生。

5.5本书摞在一起高75毫米,照这样计算,16本同样的书摞在一起高()毫米。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
1.6枚1元硬币大约重30克,20枚1元硬币大约重120克。

()
2.小华看一本故事书,他每天看20页,看了3天,第4天应从第61页看起。

()
3.90元可以买5张光盘,照这样计算,买10张光盘要200元。

()
4.一种玩具飞机原来每架90元,降价后,原来买3架的钱现在可以买6架。

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一半。

()
5.刘莉12分钟打了456个字,张明9分钟打了423个字,张明打字快。

()三、选一选。

(每题1分,共5分)
1.5本同样的故事书摞在一起的厚度是10厘米,再增加同样的2本故事书,厚度一共是()。

A.4厘米B.14厘米C.20厘米
2.每盆菊花5元钱,每盆一串红3元钱,学校买来菊花、一串红各30盆,一共花了多少钱?正确算式是()。

A.5×3×30 B.5×30+3×30 C.5+3×30
3.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480千米需()小时。

A.6 B.5 C.4
4.2件同样的上衣共270元,3条同样的裤子共180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元。

A.45 B.75 C.65
5.小明买3本练习本用去18元,小军买了同样的练习本用去42元,小军买了()本。

A.7 B.9 C.8
四、算一算。

(1题4分,2题10分,3题12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结果。

560÷70=270÷30=57-18=320÷40=
240×2=8×120=60×70=38×2=
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630÷45=312÷53=☆273÷34=
3.脱式计算。

180-15×8 (63+12)÷25
(53-5)÷24 210-336÷8
五、解决问题。

(1题8分,2题5分,共13分)
1.先把表格补充完整,再解答问题。

学校栽了一些盆花。

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

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如果放12个教室,平均每个教室放几盆?
2.小云4分钟步行24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

小云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六、解决实际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
1.甲地和乙地相距425千米,一辆轿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3小时行驶了255千米,用这样的速度,它还要再行驶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2.某车辆厂要生产1440辆三轮车,原计划每天生产60辆,实际每天生产80辆,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七、完成下面各题。

(每题5分,共20分)
1.(变式题)一种遥控车原来每辆120元。

降价后,原来买8辆遥控车的钱现在可以多买4辆。

降价后每辆遥控车多少元?
2.岭西小学有三个运动队。

田径队有4个组,乒乓球队有5个组,武术队有3个组。

田径队每组16人,乒乓球队每组12人,武术队每组24人。

田径队和乒乓球队一共有多少人?武术队比田径队多多少人?
3.赵明家今年共收获40筐玉米。

他从中任意选取6筐,称得这6筐玉米的质量分别是:
照这6筐玉米质量的平均数计算,赵明家今年一共收获玉米多少千克?
4.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入2杯水,连壶重600克,如果倒入6杯水,连壶重1080克。

每杯水重多少克?
答案
一、1.65810
(1)羽毛球的总个数乒乓球的总个数5×6+10×8110
(2)羽毛球的总个数乒乓球的总个数10×8-5×650
2.401912553215[点拨]这道题关键是先求出买一盒羽毛球用去多少元。

3.14442
4.1036[点拨]先求出四年级的人数,最后把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加。

450+136+450=1036(名)。

5.240[点拨]75÷5×16=240(毫米)。

二、1.×2.√
3.×[点拨]先求一张光盘的价格:90÷5=18(元),再算10张光盘的价格:18×10=180(元),所以这道题是错误的。

4.√
5.√[点拨]先算刘莉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456÷12=38(个)。

再算张明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423÷9=47(个)。

47>38,所以张明打字快。

三、1.B2.B
3.A[点拨]先求平均1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60÷2=80(千米),再算行驶480千米需要几小时,480÷80=6(小时)。

4.B5.A
四、1.89398480960420076
2.630÷45=14312÷53=5 (47)
273÷34=8 (1)
3.6032168
五、1.3244??12
3×24=72(盆)72÷4=18(个)
72÷12=6(盆)
答:可以放18个教室。

平均每个教室放6盆。

2.240÷4=60(米)60×15=900(米)
答:小云家离学校有900米。

[点拨]只要把平均每分钟步行多少米求出来,下面就比较好算了。

六、1.255÷3=85(千米)
425-255=170(千米)
170÷85=2(小时)
答:还要再行驶2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点拨]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轿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3,求出轿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剩下的路程除以轿车的速度,求出它还要再行驶2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2.1440÷80=18(天)
1440÷60=24(天)24-18=6(天)
答:可以提前6天完成。

七、1.120×8=960(元)8+4=12(辆)
960÷12=80(元)
答:降价后每辆遥控车80元。

2.4×16=64(人)12×5=60(人)64+60=124(人)
3×24=72(人)72-64=8(人)
答:田径队和乒乓球队一共有124人,武术队比田径队多8人。

3.37+42+36+45+41+39=240(千克)
240÷6=40(千克)40×40=1600(千克)
答:赵明家今年一共收获玉米1600千克。

[点拨]把6筐总的质量加起来除以6就可以得出平均1筐的质量,再乘总共收获的玉米筐数,就是问题的答案。

4.1080-600=480(克)6-2=4(杯)
480÷4=120(克)
答:每杯水重120克。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
1.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红球2个、黄球1个,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球的可能性小。

2.商店里举行购物抽奖活动,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0名。

抽到()等奖的可能性最大,抽到()等奖的可能性最小。

3.盒子里装有A、A、A、K、K、Q六张(都为黑桃)外形相同的扑克牌,任意摸出一张,有()种可能,其中摸到A的可能性(),摸到Q的可能性()。

(最后两个空填“最大”或“最小”)
4.在一个布袋里装着形状、大小相同的3个红色球,1个绿色球,任意摸一个,摸到()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色球的可能性小。

5.篮子里有1颗绿葡萄和10颗紫葡萄,如果随意从篮子里拿一颗葡萄,记下葡萄的颜色,再放回去,这么做50次以后,拿到绿葡萄的次数会比较()。

(填“多”或“少”)
6.如下图,有A,B,C,D四个转盘,小芳和小红做转盘游戏,转动指针,指针停在灰色区域算小芳赢,停在白色区域算小红赢。

(1)要想小红获胜的可能性大,要在()转盘上玩;
(2)要想小芳获胜的可能性大,要在()转盘上玩;
(3)要让两人获胜的可能性相同,要在()转盘上玩。

7.从右边的盒子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摸到黄球,()摸到白球。

(填“可能”或“不可能”)
8.盒子里有10张卡片A,1张卡片B,6张卡片C(卡片形状大小均相同),任意摸1张,摸到卡片A的可能性(),摸到卡片B的可能性()。

(填“最大”或“最小”)
9.往盒子里放入红球和白球共12个,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盒子里至少应该放()个白球。

二、辨一辨。

(每题2分,共10分)
1.今天下雨,明天一定会出太阳。

()
2.足球比赛开始前,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队先开球,这种规则是公平的。

()
3.口袋里装着6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从中任意摸1个
球,摸到的一定是红球。

()
4.把一个小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抛30次,结果是“1”朝上出现了16次,“2”朝上出现了10次,“3”朝上出现了4次,那么这个小正方体可能在3个面上标了“1”。

()
5.一副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任意摸一张,摸到4种花色的可能性相同。

()
三、选一选。

(每题2分,共10分)
1.盒子里有8个红球,3个黄球和1个绿球(球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任意摸1个球,摸出的球的颜色有()种可能。

A.3 B.2 C.1
2.小明下次数学考试()考满分。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
3.两人轮流掷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甲赢,否则乙赢。

用()的正方体掷最公平。

A.2红1蓝1绿2黄B.3红1绿2黄C.2红2蓝2黄
4.在一个正方体的4个面上写“1”,1个面上写“2”,1个面上写“3”。

把这个正方体抛40次,最有可能是()朝上的次数最多。

A.1 B.2 C.3
5.一个口袋里有5个红球,3个黄球,2个绿球,任意摸1个,摸到()的可能性最小。

A.红球B.黄球C.绿球
四、根据给出的要求涂红和黄两色。

(每题3分,共9分)
1.任意转一下指针,指针不可能停在红色区域。

2.任意转一下指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3.任意转一下指针,指针一定能停在红色区域。

五、解决问题。

(每题6分,共12分)
1.有6张扑克牌(背面相同),洗好后倒扣在桌面上。

每次任意翻一张,记录数字后放回并洗牌。

(1)抽出的数字有几种可能?
(2)抽出的数字大于4,有几种可能?分别是几?
(3)抽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2.一次抛两枚硬币,如果“出现两个正面”,则甲胜;如果“出现不是两个正面”,则乙胜。

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六、填一填。

(每题5分,共10分)
1.把5张数字卡片放入纸袋中,随意摸出一张。

如图(1),如果卡片上的数只能是2和5,要使摸出数字“2”的可能性大,摸出数字“5”的可能性小,卡片上的数可以怎样填?请你填一填。

2.如图(2),要使摸到的一定是数字“3”,卡片上的数可以怎样填?请你填一填。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题10分,2题15分,3题5分,共30分)
1.按要求在正方体的面上写“1”、“2”和“3”。

(1)抛起正方体,落下后,要使“2”朝上的可能性最大,“3”朝上的可能性最小。

应在正方体的()个面上写“1”,()个面上写“2”,()个面上写“3”。

(2)抛起正方体,落下后,要使“1”、“2”和“3”朝上的可能性相同,应在正方体的
()个面上写“1”,()个面上写“2”,()个面上写“3”。

(3)要使“1”朝上的可能性最大,可以怎样设计?把你的设计方法写出来。

2.兄弟两人玩掷正方体小木块的游戏,小木块的面上标有1,2,3,4,5,6这6个数字,任意掷一次,朝上的数比“4”小算弟弟赢,比“4”大算哥哥赢。

(1)谁赢的可能性大?
(2)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3)如果这个游戏不公平,请你重新修改一下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