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15篇)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1
从前,曾对复仇这一命题半命题的作品嗤之以鼻,堂而皇之地以为那些悲剧的始作俑者都是一群内心阴暗,对真善美视而不见的龌龊小人,而那悲剧的过程自是复仇,然后其结果亦自是毁灭:要么手起刀落,大快人心;要么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而当时间变了他的模样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面对说出上面那段话的自己不禁发出过来人一般的感叹:只有缺乏信仰的人,才会对此深信不疑吧。
(没想到会这么长的)题记
一感谢那个下午,那场病,与校医院空荡的点滴室
就在若干个礼拜之前,因为一次贪嘴吃坏了肚子,去校医院检查过后被告知要打三天点滴,每次两个大瓶子。
对时间向来迟钝的我也知道今后三天将很难熬。
无奈之举也是不二选择,我带着那本先前慕名借到却也一直自找借口推读的名著先生陪着我。
而这一陪就是那痛并快乐的三天以及后来直到现在,那感觉就好像结识了一位相见恨晚的挚友,他即是——《基督山伯爵》(蒋学模先生注①的译本)。
二邓蒂斯,你要你的复仇与愤怒,我要你的感恩与善良
邓蒂斯,囚犯,汤姆生弗伦奇银行的英国职员,水手辛巴德,教士长老,基督山伯爵……不论是谁,他们都是主角,都是一个曾经单纯而又无辜却又被无情毁灭在愤怒与挣扎中涅槃而生的人,缱绻在他们心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复仇。
如此看来,这本起因明了,过程自然,结果也是大快人心的小说,如此中规中矩,又怎么能称得上名著呢?
经典从不会是这么庸俗与单调的。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本书,那么你千万别抱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去看待它,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尽客观的。
若果真是如此在法国文学史上那个最为群星璀璨,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大仲马先生和他的《基督山伯爵》是不会从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等等文豪和他们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注②。
百年已过,时光辗转,它褪去了最初狂热的追捧与褒奖,历练出了一种沉着与睿智,历久弥新,品味甘醇。
一百多万字的书读下来足以称得上是浩大的工程量,因为这样的书中包罗万象,拥有着庞大的设定量(天晓得我到后来是怎么把那些拗口的音译名一个一个区分开的),而读下来之后的感受也因此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也更为充实,并非是那种一句话便能概括的情感。
而我对于主角的感情,就更为复杂了。
在我眼里,它不是一个被仇恨与复仇冲昏头脑的人,这对他而言太过肤浅,基督山伯爵是一个饱满的角色,有着丰富而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更多的,他是一个游走在复仇与生活交际之间实现自我价值的吟游诗人,那种诗篇是用对挚爱的悲痛和对宿敌的仇恨书写的。
通俗地讲,邓蒂斯,我们的伯爵是一名复仇者,区别于一般路人甲乙丙的方式,他规划出了一个大大的蓝图,一步一步施工,一个一个圈套,一出一出表演,一次一次逼迫,在最后最高潮的时刻,犹如死神一般降临,带着那些人去回忆他们避而不谈的回忆,接着,他们原形毕露,丑态尽现,往日的虚伪与骄傲荡然无存,把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展现在我们与他——基督山伯爵,一个复仇者与审判者的面前,最后,他以上帝的名义宣读他们的罪行,又借以死神的名义让他们偿还了罪孽。
14年伊夫堡的牢狱生涯,给了他除了日复一日被自由与痛苦撕扯的焦灼和一副病态的高贵苍白之外,还有法利亚长老馈赠于他那无比的智慧与巨大财富。
富有而又富有智慧,坚定而又勇敢,注定使他成为一名必将走向成功的强者,然而一个真正强大的人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即是爱。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伯爵自始至终没有将它丢弃。
他爱美茜蒂斯,那个差一点就成为了他的妻子的伽太兰人;他爱他的父亲,那个一直深爱着他的善良老人;他爱摩莱尔先生,那个正直而又无私的人;他爱海蒂,他爱范巴,他爱……这些爱的转置变成为了那一腔热烈的复仇之火。
有人说,邓蒂斯为什么不选择原谅,宽恕那些人的罪行,既然他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相对于14年的牢狱之灾,纵是亏欠也算有所补偿。
古人有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们从不否认宽容是美德,可如果宽容换不来坏人的忏悔,那么这样的宽容将失去意义,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进行报复,这样不仅徒劳无功反倒还搭进了自己的清白。
试看,把一个无辜的人送入伊夫堡暗无天日的监牢之后,登徒子弗南依旧自私地爱着夺来的美茜蒂斯,一路用尽卑鄙手段扶摇直上;邓格拉司仍旧爱财如命吝啬冷酷;而维尔福,还是老样子,急功近利,咄咄逼人,飞黄腾达,人前人后的虚伪做派。
午夜梦回时,想必他们都不曾为自己所造的孽有一丝忏悔与不安吧。
而值得一提的是,伯爵的善良虽然在入狱前后的表象不尽相同,可能也从未泯灭,对于摩莱尔一家,他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不单单是因为他对于摩莱尔先生心存感激,更是因为他发现摩莱尔先生和他的子女都是无私善良与正直的人。
还记得__中当他听到别人称赞马西米兰(摩莱尔先生的儿子)的诚实与勇敢时,他不禁为之触动,颤抖地握住他的手说:“希望你今后一直如此。
”
由此可见,复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一点无可厚非,可这汹涌而来的复仇却从来以爱作为出发点,哪怕主人公也未曾注意过。
三不由自主地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书与电影的对立与统一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人物,相似的情节,是美国惊悚大师斯蒂芬?金在对大仲马先生与《基督山伯爵》致敬。
这部电影我很早之前就已看过,读这本书时它
总是不经意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一开始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后来是一些零碎的故事情节片段,而在最后,犹如醍醐灌顶地惊觉——它们两个,隔着时空隔着电影与文学的海洋交相辉映着!
在书的末尾,伯爵带着海底默默离开的情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电影中的那一幕:Andy在雷电交加的夜晚,爬过下水道,一跃而出,对着狂风骤雨的浓稠夜色伸出双臂紧紧拥抱自由,用手向天空摆出胜利的“V”字,那疯狂的呼喊是对久违的自由地呼唤更是对人性胜利的呐喊!
而当我把这一幕带入到伯爵身上时,心头不禁为之一颤:邓蒂斯一动不动地倒在一座孤岛的礁石上,精疲力竭,任凭狂风暴雨在他四周肆虐,他紧闭双眼,胸口虚弱的一起一伏……此时彼刻,他想的,定是如何让那些人千百倍地偿还他14年所失去的一切。
与Andy在肖申克中完成的自我救赎不同,基督山伯爵在伊夫堡中积累的是复仇所需要的一切要素,所以越狱成功之后,伯爵选择的是用最残忍的手段处心积虑地将他们一网打尽,一个一个进行报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结局当然如预期那样,可是,我又有一些同情伯爵,当复仇成功,虽然皆大欢喜,可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之时,想必又会有一些怅然若失吧……
不可否认,伯爵与Andy这两个角色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
Andy在肖申克完成的救赎使他更为珍惜自由与今后的生活而非复仇,所以在他越狱之后追求的是生命与希望极致的本源和今后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可就像影片中Andy所说的:“这个世界上一切高墙都关不住的东西,他就在我们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与书中那句“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与希望。
”却又是那么奇妙的统一着,所以当我在回忆影片结束的灿烂阳光时,仿佛也看见了伯爵带着海蒂远走高飞的背影……
这一切并非偶然,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作为美国电影史上的无冕之王,它的原作者,一向自视甚高,狂放不羁的斯蒂芬?金也谦虚地说:“这殊荣属于基督山伯爵!属于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是一部经典之作,惭愧得很,直至不久之前我才有幸拜读。
仇恨夹杂着爱,复仇不忘感恩,绝望衍生出希望,化悲愤为力量,我想,这就是它所对我传达的意义吧。
注①后来通过资料才了解到,蒋学模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家的他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而这本书是他作为国内的首译进行译著的,他曾说这两本书可以代表他的一生。
注②当时,它连载于《辩论报》,一年多的时间内,她获得了无数如痴如狂的青睐与追捧,甚至当时为之疯狂的读者不惜重金贿赂印刷厂的排版工人,只是为了提前知道最新剧情(汗一个先……)。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2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抱有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等待,又算什么?”——题记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发表于1844年,描写复辟时期遭到陷害而坐了十四年牢的水手寻找宝藏,最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复仇的故事。
小说是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间接暴露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的黑暗。
《基督山伯爵》主要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从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节,小插曲紧凑精彩,却不喧宾夺主,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真实。
就结构来说,小说开卷就引出几个主要人物,前面四分之一写主人公被陷害的经过,后面四分之三写如何复仇,脉络清楚,复仇的三条线索交叉而不凌乱,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之后才汇合在一起。
因此,《基督山伯爵》被公认为通俗小说中的典范。
这部小说出版后,很快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多次被拍成电影。
100多年以来,这本书拥有了难以计数的读者。
说了那么多,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一起回味感悟吧。
十九岁的爱德蒙·唐泰斯,是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水手。
他有慈爱的父亲、甜蜜的爱人,有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善良乐观的天性,使得他对周遭的每个人都以礼相待,并且真挚热情。
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写满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神往。
1815年2月底,埃及王号远洋货船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唐泰斯回到马塞港。
老船长病死在途中,他曾托唐泰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见囚禁中的拿破仑。
拿破仑委托邓肯斯带一封密信给在巴黎的亲信。
唐泰斯这次回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已经准备好要和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
但他没有想到,一场厄运正在等着他。
在货船上当押运员的邓格拉斯一心要取代唐泰斯的船长地位,唐泰斯的情敌——费尔南对他又嫉又恨。
结果两个人勾结到一起,费尔南把邓肯拉斯的一张告密条送到了当局的手中。
5月,正当唐泰斯举行婚礼之际,他被捕了。
审理这个案子的是代理检察官维尔弗,他发现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为了确保自己的前途,他宣判唐泰斯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将其投入了孤岛上的死牢。
故事的开头,就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发生,那么多的合情合理的条件,导致了一个天大的冤案产成的必然性,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法国整个社会的黑暗面。
唐泰斯在死牢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伴随他的只有伊夫堡阴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肉体对他的双重折磨。
开始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清白,总以为检察官有一天会出现在他面前,宣布他无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了,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只有对未婚妻的思念支撑着他活下去。
可与此同时,有人正把快乐建筑在他的痛苦之上。
他们害死了唐泰斯的父亲,夺走了他的爱人。
在他最无助绝望想要自杀的时候,法里亚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近旁挖掘的声音,原来是隔壁牢房的老神甫在挖地道,却因为计算错误,地道的出口在唐泰斯的牢房。
两人相遇后,老神甫帮助他分析了他的遭遇,唐泰斯开始意识到陷害自己的仇人是谁了。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3
有仇必报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或座右铭,这四个字引起了永无止境的争论,带来了不知多少人的痛苦与欢乐,绝望与希望。
然而,真正能痛快报仇的人,恐怕只在少数,而大仲马的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恩仇记》)中的埃德蒙,也就是基督山伯爵,却正是这样的人。
埃德蒙原是一个年轻的水手,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漂亮女孩的未婚夫,可因为情敌的嫉妒,被人暗算,进了专关政治犯的监狱,十四年后才逃出来,意外获得一笔财富。
可此时,他的父亲早已在饥寒交迫之下死去了,未婚妻也改嫁情敌。
绝望下,他开始了不顾一切的报复行动。
几年后,一位名叫基督山伯爵的不明人物来到了法国巴黎社交圈,随着他的到来,一连串的厄运也降临至巴黎三个有名望的大家族。
原来伯爵正是艾德蒙,他是来复仇的。
伯爵说过:“上帝在我这边,与我同在。
”他从未对自己做的事所感到不安。
相反,他心安理得的行使着自己的“权利”。
他给自己戴上数不胜数的面具,如一个高明的导演,在导演一场复仇大戏。
此时的他看起来强大到无人能敌,冷酷而心狠手辣。
他强迫自己去相信自己是天命在身,复仇的烈焰扭曲了他原来纯洁的心灵。
没错,他看起来成功了——巴黎三巨头家破人,名誉尽失,但他并没有尝到曾经预想的快感。
相反,在他内心深处隐隐传来了愧疚的声音。
原文写道:“基督山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景象,立刻面失血色心下明白自己报仇的权利,用了过头……他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惶恐不安……”他为了复仇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他本想惩恶扬善,却不想伤及无辜,令自己悔恨终生。
他做出了他的仇敌的行为,他放不下过去,变成了自己意志的敌人!
经过了十几年刻骨铭心的仇恨,十年的隐忍不发,扫清敌后的埃德蒙却被自己困住了,他深陷过去无法自拔。
最后的仇人是他自己,他自己将自己束缚在了复仇的牢笼中,被心魔所控。
故事的末尾,埃德蒙乘着船离开了。
他将财富留给了朋友,离开了过去的自己,开始了等待与希望的旅途,战胜了最后的敌人,战胜了自我。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4
起初是被“复仇”、“经典”的字眼所吸引,便买来了。
厚厚的两本书将近一千页,郑重其事的下定决心读还是在半年前,从最开始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为他的不幸和遭遇而愤愤不平,到后来复仇开始一个个人物与故事的巧妙关联,读来真的酣畅淋漓,让人拍手称快。
虽然书中大多是关于复仇的描写,虽然复仇到最后看起来并没有让人心里得到多大的快感,但是基督山伯爵,阿尔贝子爵,莫雷尔,瓦朗蒂娜,海迪等等一众人物,虽然没有精雕细琢,但个个特点鲜明,栩栩如生,还是让人喜爱并且为之称赞。
当然,我最感叹的还是那千头万绪的故事,好多章节隔几天读起来总觉得陌生连接不上,然而却是读着读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还可以这样啊”……每每这时对作者的敬仰就又多了些,他编织的故事太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大故事里套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头有尾,而且总是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告终……我想文字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你能感受到它表达出来的情感,还能就此衍生出许多感情,并且更加喜欢他!
大仲马塑造了基督山伯爵这样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超人形象,他代表上帝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他博学、睿智、隐忍、善良、和善、勇敢、果断……等等,他拥有所有人类好的品质。
他宽恕,顿悟了人生的奥秘后说:永远不要忘记,在上帝肯向我们揭示未来奥秘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囊括在这两个
词当中——“等待和希望”!但我想以他的另一句话结尾:一个人的心情决定他的事业,你的心情忧郁,所以你看到的天空也是乌云密布。
所以,你当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满怀希望,耐心等待。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5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
这本书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故事奇特新颖,读者往往会被那些精彩的情节所吸引。
这本小说讲的的是一个遭人陷害的年轻人,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唐泰斯复仇的故事。
十九岁的爱德蒙·唐泰斯年轻有为。
有亲情的精心呵护,有爱情的温柔陪伴,有事业的前程似锦。
不幸的是因此遭小人妒忌,在自己和心爱的人的订婚典礼上被陷害入狱。
当被逮捕时,他渴望自由。
当失去自由,他渴望上诉。
当求助无门,他渴望有一群甚至是强盗或是杀人犯的牢房同伴。
当被彻底地关进一间只有黑暗和水滴声的地牢,他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话,仅存的希望就是听到自己的声音。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伴随这个可怜人儿的只有地牢里的黑暗及还有精神和肉体对他的双重折磨。
但在他的可知范围之外,还有更为残酷的事实在肆无忌惮地上演着,老父亲因为受不住儿子入狱的打击而忧郁而死,爱人也在漫长无果的等待中与仇人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在唐泰斯成功越狱后,十四年的光阴已使一切物是人非,甚至已经没人认出或记得他这一号人物。
在他“重生”之际,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近似神灵的人物——基督山伯爵,从此展开了他的报恩和复仇计划。
昔日的恩人船主莫雷尔,因为濒临破产而绝望到即将自杀的时候,伯爵及时地解救了他,此后又始终照顾他的儿女,直至最后把基督山岛的宝窟送给他们。
而对曾经陷害和背叛他的唐格拉尔、费尔南和维尔福三个分别代表法国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显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个个击破。
最后,这三个人破产的破产、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的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几乎是完美的。
敢爱敢恨,即使遭遇了无尽的不幸,即使承受了无边的痛苦之后,在自己的复仇过程中,他始终有一颗柔软的心,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当他帮助莫雷尔一家摆脱困境的时候,当他从一个该诅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个女儿的时候,当他答应曾经的爱人不杀仇人之子的时候,他的良知依旧,他的人格亦未扭曲。
同时,在达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弃了原有的财富,只身远走他乡。
他在财富、美色面前的不贪婪,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但是在这部小说中,还是有一些不及之处,在基督山伯爵越狱之后,他迅速地找到了宝藏,毫无阻碍地拥有了巨大财富,并且开始在上流社会呼风唤雨,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无所不能,整个社会都把他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复仇之路也是出奇的坦顺,所有的罪人都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其实这很大原因是因为作者——大仲马,他时时吐露出金钱可爱、金钱万能的观点,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拜金主义”思想观念。
大仲马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过:“在文学上我不承认什么体系,也不屑于什么学派,更不树什么旗帜;娱乐和趣味,这就是惟一的原则。
”大仲马之所以在法国文学史上不能得到更高的地位,我想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6
基督山是一个读起来很痛快的故事。
害人者自食恶果,复仇者得偿所愿。
它的结局很完美,完美到令人有些叹息。
我一直觉得复仇故事其实都隐含着悲剧色彩。
爱德蒙十九岁入狱,坐牢十四年才逃出来,十年谋划布局,最后用一年时间将所有仇人送入地狱。
屈指算来,足足有二十五年都活着仇恨里。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基督山伯爵的做法与中国人的观念很相合,正如武侠小说中快意恩仇。
说起来全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并不是伯爵,而是维尔福的父亲,诺瓦蒂埃,这位吉伦特党人,在拿破仑复辟中担任过重要角色。
聪明,冷峻,意志坚定,有一种慨然又优雅的气质。
尤其是让弗朗兹朗读他父亲遇害全过程的那段剧情,风度气概简直令人大为倾倒。
纵观全书,伯爵的豪华宴饮风度翩翩精巧布局,相比于此,缺了一份直面险境的大气。
唯一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人物,偏偏儿子是个爱慕虚荣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只能说世间之神奇。
读至海黛出面指证费尔南那一幕,更是叫人激动不已。
那一番话铿锵有力,字字句句着实叫人大快人心!这让我意识到,在法庭上制裁罪人的痛快感远胜于私人底下一杀了之,之所以总是忽略法庭,还是中国人骨子里知道法庭有时不能制裁罪人,反而沦落为帮凶。
报复业已展开,就像一张大网终于收线了。
费尔南名誉尽丧,妻儿抛弃他离去,自杀身亡。
维尔福被家庭惨祸折磨,妻儿皆死,最后彻底疯了。
唐格拉尔家财散尽,妻离子散,当然以这位老兄的无耻,妻子女儿不算什么,最要紧的还是钱。
最后基督山伯爵让他经历了自己父亲的凄惨经历,饥饿。
之后,基督山伯爵因为维尔福报复太过的原因,选择宽恕了唐格拉尔。
算起来,这位老兄是下场最好的了。
事情到这都落幕了,更妙的是伯爵虽在仇恨中度过多年,最后也再一次地去爱了,可谓完美结局。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7
最初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级的暑假,因为年龄的关系,直至初二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的年龄比我大,它是妈妈小时候看的,因此书已经泛黄,书角有些卷起,但却十分整洁,我也会把它收藏好。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埃德蒙是法老号远洋船上的一名大副,即将成为船长,他们航行归来,埃德蒙回到村里,与相爱多年的姑娘美茜蒂斯即将举行婚礼。
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的,船上一个叫邓格拉斯的押货员,一心想取代埃德蒙。
与埃德蒙一样深爱美茜蒂斯的人还有她的表哥弗南。
邓格拉斯和弗南决定联合陷害埃德蒙。
归途中,老船长病发,弥留之际,委托埃德蒙在厄尔巴岛停靠,见一见拿破仑。
二人在这件事上做了__,邓格拉斯用左手写了一封告密信,说埃德蒙受拿破仑的要求送封信给他在巴黎的同党。
这样一封匿名信被寄给了检察官。
在婚礼当天,埃德蒙被警察带走。
船主莫福尔凭借他得政治关系也未能救出埃德蒙。
审判这件案子的负责人是维尔福,他得父亲与拿破仑有关系,因此他以权谋私将埃德蒙关进了伊夫堡,那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也是让人有去无回的地方。
起初,埃德蒙坚信,事情会被彻查,他会被无罪释放,可十四年过去了,这样一颗热忱的心早就冷下来了。
同样被关在监狱里的有一个神父法利亚。
他一直朝狱卒嚷着知道哪里有个宝藏,可以带他去,可狱卒不相信,埃德蒙也不信,大家都叫他疯老头。
直到有一天老头挖地道挖到埃德蒙房间,经过交谈,埃德蒙才发现他不疯,反而是个满腹经纶的有知识有见识的人。
法利亚帮埃德蒙推导出是谁陷害他,解了埃德蒙心头之谜。
他和法利亚合作挖地道准备越狱,在这期间法利亚教了他很多东西,让他从一个普通人转变为一个富有知识的绅士。
地道挖成功了,可是法利亚却因为家族遗传病去世了。
埃德蒙钻进为法利亚准备的麻袋,被扔进海里,借助小刀他得以脱身,找到了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