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中国近代史专题检测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专题检测
专题一16分
1-5 ×√×√√6-10 ×√××× 11-15 √√×√√16-17√×1、二千2-5ACAD 6-10 BAAAB
专题二16分
1-5×√×√√ 6-10×√×√√11-14√×√×
1-5 ADAAA 6-10 DCAAC 11-14 BABB
专题三13分
1-5√√×√√6-10××√×√
1-5 ACCBB 6-10 ABDCD
专题四18分
1-5√√√×√ 6-10√×√××11-14×√√√
1-5 BACDA 6-10 DBCDB 11、 D 12、A(B) 13、D
专题五19分
1-5×√√√× 6-10√√×√×11-15√×√√√
1-5 ABABB 6-10 CCAAA 11-15 ADCBA
专题六13分
1-5√×√√×6-10√×√√√
1-2、CB 3、伟大4-5 BC 6-8 BBD
专题七5分
1-5×√√√√1-5 CACD
备注:听课部分63%进度,做完专题检测和解答进度是92%
终考1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军事控制等种种手段,而达到其目的,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让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具体分析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和特点。

一、经济 1.由鸦片战争引起的条约连锁反应中,帝国主义采用最野蛮的抢夺方式,强迫中国支付巨额赔款,如《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中的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中呃4.5亿两白银等等,帝国主义将此作为其资本积累同时又迫使中国举外债来偿付赔款。

2.通过条约获得无数特权: l 控制通商口岸,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并由此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把中国变成工业品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

甚至在当地设立租借实行殖民统治,让通商口岸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l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外国廉价商品在中国商品的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并获取高额利润,中国海关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进行经济侵略的有一个工具; l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在帝国主义获得的无数特权中,将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长期出超转变为大量入超,并且还直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待垄断性的精英出口贸易,这是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外国商品倾销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由此,它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l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迟缓。

主要是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它们规模小,设备落后,多数为工场手工业。

中国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加工工业门以外国的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和装配工业门以外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而已。

自从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只是成了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

二、政治这种侵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一个原本拥有完全独立主权和自由的大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畸形体。

l 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控制中国政府,就如《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其实质就是清政府的“太上皇”,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欣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等等,还有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l 破坏中国的领土权。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中俄《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领土,中英《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对岸九龙,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约九十万三千平方英里,1874
年《中日和约》承认琉球为日本领土,1875年《中日马关条约》放弃朝鲜的宗主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 l 破坏中国的司法独立权——领事裁判权,通俗的说如若中国人与外国人发生诉讼时若是中方的错便交由外国处理但是若是外国人的错则不能运用中国法律,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涉,这是对中国人民的莫大侮辱;把持中国的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是外国人充任。

而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中国的部分区还变成了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事实证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扮演的并不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的角色;如同马克思当年揭露的英国在印度的行为一样,他们在中国也赤裸裸地暴露了“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

三、文化在这段时间,中国遭到的是可与焚书坑儒等量齐观的巨大打击,从万圆之圆-圆明园的彻底性毁灭,到莫高窟敦煌经卷的大量流失,中华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只能与我们这一代人失之交
臂.奴化教育,文化入侵同样改变着大国的作息,无数优秀传统被无情的丢失与遗弃。

文化入侵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文化渗透,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

l 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如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力士曾受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的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的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 l 有的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何种书刊,基督教在中国
书刊,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其指导思想是“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起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企图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

l 同时还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甚至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收“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尽管如此,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

……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也是这样,我们必须看到其客观上的推动作用。

第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第二、开始了中国沿海地区较大规模反抗侵略的历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表现了三元里地区各阶层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第三、出现了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出现了第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改革军事装备,主张以武力对抗外来侵略。

其思想为中国近代化思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有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发扬和升华,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

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
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

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第四、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出现。

外国资本主义以投资办厂为其入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而中国人在此类工厂中做工,其除了劳动力和自由一无所有,靠雇佣关系维持生存,但正是这些工人构成了早期无产阶级的主要成分。

中国无产阶级也正是在这点基础上发展并不断壮大。

第五、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了其精神武器,即教会势力,而基督教新教教义就是革命的思想原动力。

在中国,教会势力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洪秀全正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将基督教与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及中国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而创立了拜上帝教,从而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第六、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加速破坏和瓦解。

列强的船舰利炮不仅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还破坏了中国两千多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这也使得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相辅相成,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商品货币的流通和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开办工矿业,兴修铁路,兴办近代教育,培养人才,建立近代化政治机构,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总言之,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与其说是一种军事上、经济上的侵略,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播,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冲撞,它让我们更加坚信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无论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
我们更加坚信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无论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寥寥几千字的记载,也不是冷冰冰的一组数据,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所以我们以近代史为镜可以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挨打,那么,我觉得帝国主义的侵略的还给我们带了许多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我们再一次的落后挨打,或者换句话,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不被淹没历史的长河中,这应该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思考和不断努力的。

终考2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辛亥革俞推翻了清朝廷的属朽统治。

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 - 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

民国成立后,国内揪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实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

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源。

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戰命派政治上的软霸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其具体表现是:
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

却放过了主要散人,因此在清音退位后,就失去前进的目标。

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围资本t义所绞杀。

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囊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2.革命派没有形成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阿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 -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圆,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额导革命走向胜利。

3.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那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他们利用会党、新军。

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终考3
一,中国戰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1.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大败
在土地華俞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
- 条普遍规律,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

共产党人借鉴井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氧心放在城市。

在国民單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華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维发动了南昌起义。

广州起文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其结果都以失和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感损失。

血的救训表明:在半體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劳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器小。

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婴夺取革命胜利。

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舉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2.井冈山很据地的创建
在探索中国華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
敌强我弱的形勢。

果断地决定欣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

起义部以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都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I创建革合根据地的观苦工作。

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制据局面的形成。

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立了15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3个军,的10 万人,还有众多的农民赤卫队,这种局面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独特途径,使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依据I. 红色政权存在
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介新道路。

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围绕者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认识很不-致.
- .方面。

坚持“左“倾思想的人,再度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热衷于发动城市暴动,看不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甚至命令已经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的I农红军高开根据地去攻打城市,结果造成新的失数和革命力量的再受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极其眼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镇和不断“围剿”。

给根据地军民造成极大困难,致使一部分红军将士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间。

因此,革命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成为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为了國答革命道路和前途的问题,1928 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网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

毛泽东认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千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那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

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这些原因和条件是。

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我不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婴的可能条件
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是紅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务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2. 建农村包围
的条件下,坚持建农村包国城市道路,同时,这一时期,在敌后扰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进而使人民抗日力量发展壮大。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0热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5 年9月,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指示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入东北,建点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为战略决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在这- -时期,中国其产党在各解啟区,根腊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政区得到巩固和逃速扩大。

从面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敦战争后期,共产竞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表明通过22年来农村道路的实施,夺取全国胜利的条件成熟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完全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