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技巧:现代HR如何成功销售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对的客户就是你所服务的企业的⽼板,如何让他接受您的观点与理念呢?我们柏明顿做为管理咨询公司接触的HR中就有很多这样抱怨的:⽼板不重识⼈⼒资源,⽼板……,其实还是你没有把⾃⼰成功销售给⽼板的原因。
近来,HR圈⼦⾥的朋友聚在⼀起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某某⼈⼜从哪家单位跳槽到另⼀家单位去了。
似乎⼀段时间以来,HR圈⼦⾥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做⼈⼒资源管理的⼈频繁换单位的事,⼀个个从事⼈⼒资源的就像蚂蚱似的跳个不停。
说实在的,⾝边确有不少短期内频频更换企业的HR朋友,今天还告诉你在这家⼲着呢,明⼉说不定就到了另⼀家企业就职了。
跳槽的频率反倒⽐做销售的还要快,这实在是很不正常。
从事企业管理的⼈应该都⽐较明⽩,⼈⼒资源管理不像做销售,效益体现及时明显,因为⼈⼒资源管理本⾝就具有企业战略管理的性质。
通常来说,⼈⼒资源管理⼯作的效益体现往往是⼀种长期的战略性效益。
所以在与他⼈谈到企业⼈⼒资源管理⼯作时,我往往会把做HR⼯作⽐做是下棋,可能开局的每⼀步都看不出什么太⼤的对决胜结果的影响,但正是由于这⼀步步看似漫不经⼼的⾛棋,构成⼀盘精妙的布局,最终置对⽅于落败的境地。
每每朋友和我谈到⼈⼒管理,总会抱怨在企业中的不得意:满怀激情地向公司陈述种种花费⼼思的⼈⼒资源管理思路和⽅案,却得不到赞赏和认同,以致于渐渐丧失了初来时的那份激情,⼤发“怀才不遇”之感慨,最终踏上另寻伯乐之路。
记得这样⼀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处不营销……”
从我们出⽣到死亡,⽆论是学习、⽣活、⼯作,哪⼀刻不要推销⾃我?回过头去思考⼈⼒资源管理⼯作,尽管不是销售,以营销的⽅式去思考⼜有何不能呢?
在企业⾥,我们与⽼板之间的关系,从劳动关系的⾓度看,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从管理层级体系看,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如果突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定位和观点,从服务的⾓度看,却⼜是客户与服务者的关系。
既然我们把企业的⽼板定义为我们服务的客户,那么,我们就同样应该树⽴客户服务意识和营销⾃我的理念。
从事⼈⼒资源管理⼯作的⼈应该都清楚,通过与企业的决策者直接对话和交流,才是真正在探讨⼈⼒资源发展计划及战略思路。
很多⼈也都认为:企业主的想法往往会对⼈⼒资源管理⼯作的开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有时候甚⾄决定其⽅向。
但从另⼀⾯看,我们应该去思考这样⼀个问题:既然企业聘请我们专业的⼈从事⼈⼒资源管理⼯作,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专业的知识技能去推进专业的⼈⼒资源管理呢?这正是因为我们⽋缺⼈⼒资源管理的营销思维。
⽇常⼯作中,我们经常会向企业的管理者提交各种⼈⼒资源⼯作⽅案,但很⼤⼀部分⽅案最终都被否决或被搁置。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从营销的⾓度去应对呢?
站在⼈⼒资源营销的⾓度去看,我们所提交的种种⽅案、报告或是⼯作计划,就好⽐是我们的产品,让企业管理者去接受,其实也正是⼀种“产品”的营销过程。
⽽⼀项营销最终是否会成功,往往会有以下⼏个⽅⾯的影响因素:
第⼀,“产品”品质是否值得信赖,安全可靠。
“专业铸就品质”,只有不断地提⾼产品品质,创造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于不败之地。
这种品质的体现,对于我们HR来说,就是能够体现出⼈⼒资源管理专业性的计划⽅案。
曾经有些HR的朋友拿着他们经过细致思考后形成的各种⼈⼒资源计划⽅案与我交流,但每每翻开细细阅览之后,我的总体感觉是太过虚⽆空洞,⽂字描述像写散⽂⼀般,⽽那些企业决策者所关注的数据分析,仅是⼏句话草草带过,根本不⾜以⽀撑他们所提出的⼀些观点和思路。
以前我常和朋友们提到这样⼀个观点:“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正确的信息不⼀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错误的信息必定会带来错误的决策。
”所以,如何通过我们的专业向公司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就显得犹为重要。
以前谈到企业中的⼈⼒资源部门,总认为是⼀个后勤部门,是服务部门。
⽽现在,越来越多的⼈具有这样⼀种共识:那就是⼈⼒资源部门也像研发、设计、⼯程等部门⼀样,是⼀个专业技术部门。
因此,我们所提交的⽅案计划,也必须体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
这就要求从事HR的⼈不断提升⾃⼰的专业⽔平,掌握⼈⼒资源管理领域的知识技能,并为公司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案,最终才可能被企业的管理者所认可和接受。
因此,要想让你的⼯作能够具有被“客户”所认可和接受的品质,⾸先要提升你⾃⼰的专业素质。
第⼆,客户是否有“产品”的需求,或是潜在需求。
很多⼈⼒资源从业者到了⼀家公司以后,所做的第⼀件事往往是埋头办公桌前,费⼼费⼒地起草这样那样的⼈事管理制度,勾勒企业的组织架构图,开展所谓的⼯作分析,结果整出厚厚⼀打职务说明书。
每天搞得⾃⼰仿佛是全公司最忙的⼈,但到头来,公司的管理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成了⼀纸空⽂,没⼀点作⽤。
公司领导也不领情,各职能部门⼜怨声载道,埋怨⼈⼒资源管理没有实质性的⽤处,忙中添乱,⼈⼒资源部门“上不达圣意,下不得民⼼”,成了公司⾥的众⽮之的。
其实,⼈⼒资源从业者到了⼀个新的环境,⾸先是要了解这个环境,了解企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掘这些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通过与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员的沟通交流,建⽴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清晰认识,从整体上思考问题的解决⽅案。
当然,在⼯作开展之前,千万要记得与公司的决策者就所发现的这些问题进⾏深⼊沟通和探讨,了解他对问题的看法,继⽽判断他对解决⽅案的认识和理解。
因为你所构思的⼈⼒资源解决⽅案,只有得到了企业决策者的认可和⽀持,才有实施的可能。
否则,所有的⼯作都只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所以,要让“客户”接受你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诊断,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所在,只有能够满⾜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够真正被客户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