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引导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引导性
摘要:小学初等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性格多样、学习基础
差异较大、注意力难以集中,要在多样化的小学美术课堂中集中几十个个体的意
识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达到感性的美术课堂效果,引导是关键所在,在
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老师如何利用引导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对于引导作用
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就将对此展开阐述,探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引导艺术。

关键词:美术课堂引导艺术性互动成效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美术是一门具有综合素质培养作用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习好其他课程起到
辅助和提升的作用,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情操,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尚处于不稳定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注
意力难以集中、性格多样、爱好广泛,要在四十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吸引他们
的注意力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个时候美术课堂教学引导的艺术性就需要
被重视起来,所谓艺术性,不仅是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还需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
学形式,[【1】]通过创造轻松快乐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在美术课能动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自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内容十分
丰富,载体也很多样,对情感的表达形式也很多,既有人文关怀,还有情感抒发。

这样丰富的情感传达就要求小学课堂的美术老师要讲究教学方法,面对还未成熟
的小学生要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引导方式来准确的传授课程内容,使他们能
够学懂课本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在提升美术课
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探索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导的策略
美术课堂教学引导的艺术性提高不能局限于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时间,也不
应该拘泥于课堂上提供的有限资源,更多的要注意全方位准备,从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方案的编写和教学资源利用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导的艺术
性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增加导向性是为了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而正确、明确的目标则是有效课堂
教学的必要前提。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递进层次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时候就对美术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味地灌输美术知识不再适合现代化美术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在策略的指导下
增强学科教学的互动性。

组织美术学习,首先就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一个完
美的准备。

1.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要求,加强课堂引导。

教学目标的叙写应包
含做什么、怎么做和做的效果三个过程,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导向性,美术教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导向性的切入点,合适的方式方法与评价体系相结合,
从整体上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引导。

具体来说,在教学目标叙写的初期,美术教
师应考虑在课堂上实施该目标的引导方法,并注重将引导对象贴近学生,不要使
用过于含糊的语言,以增加其可理解性;多样的引导词语,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
可操作性;生动具体的引导动作,增强课堂氛围,使师生课堂互动性大大增加;
引导情境的生动化,描述的背景可以通过通俗语言或者寓言故事增加其吸引度。

2.联系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标准,加强课堂引导。

小学生天生好动,所
以在制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与尊重规律和科学相结合,合理加强课堂引导,具体来说:要掌握阶段的教学目标,引导就是要更好地了解课堂上要教的知识,需要分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逐步提高趣味的美术课堂教学;要重视
目标的三个层级,突出美术能力,[【]2】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引导的艺术性。

3.综合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多手段,加强课堂引导。

教学目标实现与课
堂引导是相辅相成的,综合以往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
经验,提高引导能力可以通过请教名师、集体备课等方式;而纠正引导方式比较
好的方法则是旁听教学和课堂观察;调整引导方法则采用访谈、反思的形式。


过这些多重的手段,在教学目标的编写阶段就更有针对性,[【]3】另一方面更加
注重完善课堂引导的方式和策略,用学生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教学目标来不断
优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引导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教学方案编写的策略
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就需要教师有效利用教学方案来提高教学引导和引
导的艺术性,在教学方案的采用上就要注重与课堂引导相结合。

1.深入了解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

要想增加课堂引导就要坚持在
教学方案的采取选择的时候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位,尽可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在课堂上积极能动地学习是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应在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进行差异化处理,[【]4】比如在课堂中以鼓励性语言,请两名以上的学生对同一副画作欣赏和解读,增加课堂互动的基础上也就引导了学
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策略的引导,就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
差异化采用教学方式。

2. 注重方式方法,完善课堂方式涉及。

课堂教学引导艺术的关键就是方法
的掌握,美术的课堂教学最基础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设计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使用正确
的学习方法,[【]5】比如课堂中就某一词语的理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联系作
画背景、结合生活经验等多角度来思考,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多层次的方
法才是学习引导的核心。

3. 关注教学整体性,综合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教学要形成完备的体系
才能让学生在接触、理解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和运用美术,所以,在教
学方案设计时,教师就应该有引导性将整体教学框架构架,以美术教学的步骤为
基础单元,不断巩固需要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在每次课堂教学的重复中引导学生
掌握,主动将课后的知识练习内容与课堂的学习课文相结合,这样整合教案才会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引导效果的作用。

(三)教学资源利用的策略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6】比如美术教科书、教学资料、传媒报刊、展览布告等静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动态资源等。

1. 充分利用美术教材,增加教学引导。

教材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基石,加强课堂教学引导的立足点必须是课本本身,要在美术课本自身传递的知识、精神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认知,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强对艺术本身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素养、形成美术教学所要达到的素质能力培养,综合提高美术素养。

2. 利用学校和生活资源,提高课堂引导艺术。

课堂引导如果过于生硬就不能起到好的效果,所以要丰富引导的方式,此时占各种课堂资源首位的则是学校的课程资源。

就小学美术课程而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学校的图书资源室、校园公园等,丰富教学引导的形式,除了校园资源外,还可以把生活资源投入到教学引导中,不局限于课本本身。

学以致用,鼓励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来理解美术创作本身,使学到的知识能过运用到生活的实际当中,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活。

3. 尊重学生资源,因材施教的引导。

引导的艺术性最大的难点应该就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这个时候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教学资源本身就是教师能够实现个性化引导教学的基础了,[【]7】要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利用学生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只有把学生已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才能丰富课堂引导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利用学生多样化的成果等,综合考虑与学生相适应的引导方法,讲究引导的艺术才能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导的魅力
好的美术课堂引导教学要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编写、教学资源利用中综合体现,好的美术课堂教学引导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层逐级的进行,[【]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课外效果延伸,充分展现引导的艺术魅力。

(一)重视语言引导的艺术魅力。

小学美术课堂的语言教育是首要环节,由
此看出,引导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这就必须注重语言艺术的魅力与
语言的规范性、逻辑学、趣味性等相结合,[【]9】通过风趣严[【]10】,集中体现
小学美术课堂引导中教学的艺术性。

(二)注重课堂指导的艺术魅力。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稳定等原因,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还需逐渐加强,所以小学生的学习仍比较需要老师给予正确
的指导和引导,但是加强引导不代表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过于死板的满堂灌教学
往往会导致学生厌倦、反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指导中要讲究艺术性,一方面要先
探后导[【]11】,让学生先进行自我探索式学生,另一方面要评价适当,富有情趣,[【]12】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十分重要,所以美术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讨论做出总结的时候要使用柔和的寓意、语言应该幽默且具有启发性,提供反思
和改正的空间。

(三)加强课堂作业设计的艺术魅力。

作业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新知,加
深对新知识的利用和理解,同时便于教师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所以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在课
前设计好具有引导艺术性的课堂作业。

美术的家庭作业设计要适量适度,并且具
有创新性,[【]13】更多需要体现灵活性、运用性和参与度,比如就某一主题词的发散性思维展开美术创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14】,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展现课堂教学引导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引导,需要教师在引导的艺术上下功夫,教
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美术课本的基础上[【]15】,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融入课堂、喜爱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引导的趣
味性、幽默性、发散性、启发性、适时性等,增加课程设计的吸引力,从而达成
预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1]龚秋云.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艺术性[J].学科天地,2014(3):61.
[【][2]崔峦.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J].小学美术教学, 2006(10):5.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涛川.有效教学方法全集[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
社,2012.
[【][5]章德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案问题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37-38.
[【][6]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3.
[【][7]裴嵘军.提高我国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水平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47.
[【][8]陆颖.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128-129.
[【][9]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20.
[【][10]郭素允.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新课程(小
学),2008(4):64.
[【][11]赵志刚.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2013(1):198.
[【][12]张水红.浅谈小学美术阅读教学的五种方法[J].青春岁月,
2013(3):136.
[【][13]王素沂.也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7):145.
[【][14]李晓燕.让课堂评价为小学美术教学插上灵动的双翅[J]. 新课
程,2011(1):135-137..
[【][15]景步娟.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中的评价艺术[J].学子(新教育理念) ,2013(10):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