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
习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
【答案】 C
2、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C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冒然纯厚朴实行若狗彘
B.起乞震古烁今繁文褥节
C.枯躁如雷灌耳霍然开朗
D.呕气头昏脑胀以警效尤
【答案】 A
4、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A.引起学生注意
B.揭示教学目标
C.适时给予反馈
D.评定学习结果
【答案】 A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可靠度,又可称为测验的()。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答案】 D
6、(2020年真题)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C
7、节俭属于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行为
C.意志
D.情感
【答案】 A
8、研究表明,小学( )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C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 C
10、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A.摘录和画线
B.分析和写标题
C.分析和列提纲
D.做笔记
【答案】 A
11、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

这体现的是()。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心理过程
C.认知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 D
12、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
A.小组活动
B.学科活动
C.阅读活动
D.群众性活动
【答案】 D
13、我国学者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接受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答案】 D
14、“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矛盾是(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答案】 B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答案】 B
16、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A.防止低血糖晕倒
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答案】 C
17、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答案】 D
18、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答案】 D
19、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答案】 C
20、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答案】 B
21、小学班级环境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
A.规范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
B.规范环境管理和制度环境管理
C.物质环境管理和精神环境管理
D.规范环境管理和精神环境管理
【答案】 A
2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从教育目的的理论角度来说,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科学本位论
【答案】 A
23、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

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答案】 B
2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反映的是()。

A.长善救失
B.学习观摩
C.课内外结合
D.启发性
【答案】 C
25、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D.直接导入
【答案】 C
2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答案】 A
27、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绘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 C
28、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 D
2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叫作()。

A.语义联想法
B.视觉想象法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答案】 D
30、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
A.教育的性质
B.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C.教育的服务方向
D.教育目的
【答案】 D
31、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绘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 C
32、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下位学习
【答案】 B
33、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

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不可控制归因
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制归因
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答案】 A
34、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 B
35、关于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每种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B.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因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C.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
D.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答案】 B
36、“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答案】 D
37、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答案】 A
3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答案】 D
39、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 A
40、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李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来到了圆明园,在这里老师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告诉大家勿忘国耻。

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读书指导法
B.参观法
C.情景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答案】 B
大题(共10题)
一、材料: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问题:(1)结合材料谈谈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0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答案】本题考查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

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增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①通过节日班会,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

③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④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

⑤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二、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请为上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答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2.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理解内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教学过程】
1.看长城风光片。

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听教师朗读。

思考:你在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3.学生自学。

4.找学习伙伴交流:可交流自学情况,可交流自己的感悟。

5.全班交流。

重点句举例:(1)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A.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

B.谈“巨龙”这一比喻运用的巧妙。

C.朗读体会。

(个人——集体,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情况。

)(2)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A.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来读这一句话?B.两组交流:谈自己的处理——现场朗读。

C.学生评价同学、教师的朗读,加深对句子中蕴涵的感情的理解。

D.全体有感情地朗读。

6.随音乐朗诵课文,表现长城的气魄雄伟。

7.模仿本段: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有特色的建筑物,如《家乡的鸡公桥》。

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答案】(1)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可见,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

而材料中的现象已然远离这一目的。

(2)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于被评价者来说,不仅能提供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因为一般情况下,被评价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

因此,良好的评价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者加倍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会对失败的教训起消退作用,使被评价者产生不甘落后、奋发努力、改进工作的动力。

可见,教育评价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而材料中并未体现教育评价的这一积极功能,反而突出学生的厌恶感。

3)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

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为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成绩、排名。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四、问题(一):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与算法。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

【答案】
【参考设计】
问题(一):“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异分母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要先通分再计算。

“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问题(二):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等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
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三)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实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张老师:你是如何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学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

张老师:都是这样比的吗?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

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学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张老师:怎么比?学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学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让学生3操作给大家看。

学生3: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

原来的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答案】
【要点】
问题(一):张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问答法,即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答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二):问答法的原则有:(1)适时原则。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问答的问题和顺序,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相关的问题,而不能太突兀。

(2)因材施教。

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反馈强化。

学生冋答完毕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正确的反馈,使学生理解正确的思想,明确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强化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

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

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20分)
【答案】
【答案要点】
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

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

例如,本材料中的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和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点拨】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在讲授时出现错误。

对于教师犯错应该怎么处理,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难度较大。

考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教师可以坦诚地或幽默地承认犯错,然后立刻更正;也可以假装是故意留给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样改正。

无论怎样,切忌如材料中的教师那样,把错误归于其他原因,尤其是知识性的错误。

七、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钓鱼的启示那年,我刚满十一岁。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
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10分)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8分)
【答案】问题(一):本文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

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作者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2.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问题(三):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

如何做批注笔记呢?
八、材料:王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经常忽视的对象。

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了空中。

英语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问题:(1)请分析王明出现这种情
况的原因。

(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英语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3)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答案】(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王明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希望被集体中的他人和整个班集体接纳、爱护、关注和鼓励。

而作为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他采用上课叠纸飞机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2)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英语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是惩罚的形式,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王明的不良行为,反而迎合了他渴望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需要。

在本材料中,英语老师可以采用消退的方法来消除王明的不良行为。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行为,又不会带来诸如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的副作用。

材料中王明在课堂上叠纸飞机并把飞机投向空中,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强化),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也就是说,老师最好的方法是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同学们都学习榜样的积极行为,从而抑制个别消极行为的出现。

九、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

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

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

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

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

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

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

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

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

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

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

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育评价作一评析。

【答案】(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