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故居和林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燮故居和林园作者:***
来源:《中华书画家》2020年第02期
鄭燮故居
郑燮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湾郑家巷内。

郑家巷南边,早先是一片竹林,再向南便是一条悠悠东去的溪河。

故居以东20米处有一座古板桥,横跨在护城河上。

古板桥在明代是木板结构,到清代改为砖质拱桥,长约三丈,宽约一丈,是东城湾居民进城的必经之地。

郑燮幼年时,乳母费氏几乎每天都要背着他走过古板桥,去为他买一个烧饼当早餐。

童年时代的郑燮曾在古板桥河边捉虫捕蟹、嬉戏玩耍。

青年时代的郑燮曾踯躅桥头,观赏岸边的兰叶竹影。

“吾家家在烟波里,绕秋城藕花芦叶,渺然无际。

”这是郑燮在一首词里对家居环境的描述,正是出于这份美好感情,他才给自己取号“板桥”。

其实板桥周边的景观远远不止这些,郑燮曾自撰一联:“东邻文峰古塔;西近才子花洲。

”说的就是他家东南方向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文峰塔,西南方向有明代文学家宗臣读书的“百花洲”。

大自然造就的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深深植根在郑燮的心中,赋予他独特的禀性和气质。

故居原来叫作“郑家大堂屋”,是郑燮父亲郑立庵家居课徒之处,原为草屋两间,在郑燮做官后才改建为瓦屋。

瓦屋坐北朝南,正屋两边各有三间披屋,大门坐西朝东。

进门的门楼上方原有进士第匾额,门内有一方小院,院内篁竹青翠、兰草清幽。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郑燮故居是在1983年修建而成的,有门楼、正屋、厢房、书斋、厨房、塾馆等建筑,庭院清雅,兰竹萧疏,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故居门额上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题写的“郑板桥故居”5个大字,门厅上方悬挂着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题写的“郑燮故居”匾额。

绕过福字照壁,就是故居的一方天井,庭院的角落栽种了许多竹子。

郑燮一生爱竹,他以竹为缘,与竹结伴,能将眼前之竹化为胸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化为纸上之竹。

花台竹子丛中还有一块柱状的石头,坚硬无比像是用斧头劈过。

院子四周还种有兰花、荷花、松柏和蜡梅,表现了主人的喜好和高洁正直的品格。

堂屋两侧悬挂着郑燮书画木刻作品,还有郑燮同学顾于观、王国栋以及“扬州八怪”金农、李鱓等人书画作品复制件。

堂屋正中是徐渭的书画作品复制件。

徐渭是我国明清时期文人画的鼻祖,郑燮曾请扬州道人吴于河专门刻了“青藤门下牛马走”印章,以表达自己对徐渭的崇敬之情。

东房是郑燮当年居住的卧室,非常简陋,仅仅摆放了睡柜、站柜等。

西房是郑燮乳母费氏的卧室。

郑燮幼年丧母,是在乳母的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成年后他曾写过一首《乳母诗》,怀念乳母费氏对他的关爱,表达了对费氏无以报答的歉疚之情。

庭院东侧有一个八角门,里面是小书斋。

这里是郑燮读书、写字、作画的地方。

书斋前有一方很小的天井,幽雅宁静。

当年前方的院墙只有—人来高,每当日光、月光照射竹子,竹影
就会映在窗纸和粉壁上,风一吹动,竹枝就不断摇曳,形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竹图,成为郑燮写竹画竹的“投影”。

正如其言:“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庭院西边是郑家的厨房,里面有兴化地区传统的土灶、水缸、烧草、火钳等,此外还挂有一副郑燮写给好友袁安石的木刻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这正是郑燮早年粗茶淡饭清贫生活的写照。

朝北的三间,是郑燮父亲郑立庵赖以为生的塾馆。

塾馆的门额上有砖刻郑燮手迹“聊避风雨”。

郑燮小时候就在这里和父亲的学生一起刻苦读书。

厨房以北有一个小门,通向拥绿园。

拥绿园原来并不在此处,而在兴化儒学街西首升仙荡浮沤馆旁边。

当年郑燮从潍县任上弃官归里,一套铺陈,一具阮弦,两夹板书,驮载于三头毛驴就踏上了回乡路。

这时的郑家大堂屋已由嗣子郑田一家居住,郑燮无处安身。

好友李鱓闻知他归来暂无处栖身,就将浮沤馆书斋东边几间书屋划给他居住。

郑燮入住其间,自题匾额“聊借一枝栖”悬于堂上。

后李鱓又将浮沤馆北侧空地划给郑燮,建成一所园林式别墅,郑燮命名为“拥绿园”。

2003年,兴化市政府将拥绿园移建于此。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拥绿园,亭台水榭,荷塘垂柳,竹影婆娑,花草芬芳,古琴、匾额、名人字画布置其间,更显宁静幽雅。

穿小径、过石桥,在拥绿园西边有一个悠长的石刻碑廊。

这些碑廊镌刻着当代名家评郑燮、写郑燮诗句的书法精品。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独具一格。

”原国防部副部长张爱萍题:“瘦土出韧竹,挥洒皆诗书。

见怪不为怪,清白一生殊。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谷城题板桥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外还有赵朴初、周而复、赖少其、吴作人、冯其庸、沙孟海、萧娴、沈鹏等大家题写的作品,可谓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对郑燮评价最高者是画家徐悲鸿,他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

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

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燮林园
郑燮林园位于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

入口广场占地6000平方米,最南端设置三门四柱花岗岩石牌坊,上书“板桥林园”四个大字,灵秀清逸,俊雅脱俗,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

陵园四周有波浪形围墙,墙左右内侧嵌有郑燮书画石刻八块。

墓区松柏林立,翠竹丛生,绿树环绕。

墓的西、北邻河,建有护坡驳岸和栏杆。

1989年,郑燮林园开始规划建设,1993年,适逢郑燮诞生300周年,兴化市人民政府举办首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对郑燮林园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和绿化,修建了围墙、石刻、门亭、牌坊等设施,并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燮林园由郑燮墓、郑燮史料陈列室及郑燮生态园三部分组成。

郑燮墓位于管阮村西北,人称“郑家大场”,是郑氏祖茔所在地,葬有郑氏五位先祖,占地约3亩。

郑家大场三面环水,自西南到东北有五条河流汇聚于此,人称“五龙戏珠”。

从南边来的水流进北边的倒水坳子,水势回旋翻涌,形成一股绵绵不绝的活水,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从地形上看,管阮村形似一只张开翅膀的凤凰,而郑家大场就坐落在凤凰的尾巴上,也属吉祥之地。

这些传说都给郑家大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郑燮墓位于郑氏祖茔西南方向.坐北朝南。

封土高约3米,直径约5米,有砖砌墓台环护,宽1米。

墓前立有墓碑,上书“郑板桥之墓”五个大字,周而复题写。

墓碑离地面高1.90米,宽0.65米,厚0.18米。

墓碑前有一长1.4米祭台和一对石烛台,供前来瞻仰的人们焚香祭拜。

墓后环生着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静静陪护着郑燮那颗不朽的灵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其生前如此,去世后亦如此,这是对他最大的慰藉。

说到郑家大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早先郑家大场北边是罗家嘴,旁边的河北圩子上是罗姓人家的祖茔。

郑燮的祖父在东西向的河上打了一条南北向的坝头,以示用坝头“撑”(兴化方言“撑”与“郑”同音)住“锣”(“锣”与“罗”同音),锣就不响了。

说来也怪,罗家风水被这么一“撑”就真的不行了,家族不兴,人丁不旺,为此两家结了仇。

有一年,郑燮回乡祭祖时听说了此事,随即叫人在坝头上开了一个大口子,从此郑罗两家又和好如初。

从这个故事中,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郑燮与人为善、和睦邻里的人格魅力。

郑家大场曾经遭到严重破坏,文革期间尤甚。

前面被村民建了住宅,后面建了猪圈牛舍,还有大大小小的草堆,郑家祭祀用的石器散落其间,十分凄凉。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恢复以郑燮墓为主的郑家大场地貌,管阮村动员住在这里的村民进行搬迁,16户居民让出了约2000平方米的房屋及其附属建筑,后又在进庄桥的河南及河北,搬迁了12户居民,腾空了约2000平方米,基本恢复了原貌。

1986年由市文化局、大垛乡政府、郑板桥纪念馆牵头,修建了墓葬,安装了墓碑,并建成南北长10米、东西宽8米的平台。

郑燮史料陈列室是一座仿古建筑,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始建于2003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内设60多米长的碑廊。

2007年,郑燮史料陈列室进行了修缮并重新布展,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免费开放。

在史料陈列室的环形走廊上悬挂着四块匾额和四副抱柱楹联,均由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并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制作,浑然一体,落落大方。

正面匾额“才步七子”由费新我书写,抱柱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由萧娴书写。

左边匾额“味道爱民”由沙孟海书写,抱柱联“天净有云皆锦绣;树深无雨亦溟蒙”由黄养辉书写。

右边匾额“艺林同钦”由陈大羽书写,抱柱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板桥先生的手迹。

背面匾额“劲竹清风”由周志高书写,抱柱联“板桥书画千秋宝;梳柳润花色长青”为吉甫所书。

正厅大门中间,是郑燮的半身铜像,老人深邃的眼神透着智慧的光芒,似乎还在思考“难得糊涂”这样的人生命题。

正厅里以十二幅浮雕的艺术形式概括郑燮清贫、坎坷、勤勉、狂放的一生。

第一幅:舐犊情深。

取材于《乳母诗》,“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句,表达对乳母的怀念之情。

第二幅:种园学词。

16岁时,郑燮跟兴化名士陆种园学填词,陆种园放荡不羁的性格对他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三幅:真州设塾。

25岁时,郑燮迫于生计,来到真州江村设教馆教学,并第一次到扬州卖画。

第四幅:焦山读书。

40岁左右,郑燮到镇江焦山别峰庵埋头苦读。

第五幅:京都春闱。

43岁时,郑燮进京赶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第六幅:作吏山东。

50岁时,郑燮为范县令兼署朝城县令。

甫一到任,便命人在县衙墙壁上凿了许多孔,时人不解,他说:出出前任县令的浊气。

第七幅:修堤排涝。

54岁时,郑燮调任潍县令,恰遇大水灾,他亲自指挥百姓到禹王台修堤治水,写下《禹王台北斟灾》诗。

第八幅:开仓赈灾。

潍县又逢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导致人相食。

郑燮毅然开仓济民,解救了无数难民的生命,深受百姓爱戴。

第九幅:弃官归里。

因“忤大吏”,郑燮挂印而去,当地百姓万人空巷,千里道别。

其为官十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三绝诗书画;—官归去来。


第十幅:卖画扬州。

郑燮回归故里后,再次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第十一幅:虹桥修禊。

郑燮参加了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结识了很多文朋诗友,他的书画风格也日趋成熟,成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第十二幅:拥绿外照。

郑燮晚年回到兴化,好友李觯以拥绿园相赠,郑燮书“聊借一枝栖”匾以自嘲。

东厢房设有郑燮的艺术成就展,陈列了他的独具匠心的不朽作品。

在诗歌创作上,他一扫陈腐之气,而力求沉着痛快、率真自然、通俗易懂;在书法创作上,自创“六分半书”,形成朴
茂劲拔、奇秀雅逸的风格;在绘画上,具有冲破传统的“倔强不驯之气”,笔法圆浑而不失劲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纵。

即便他的印章,也是古朴典雅,妙趣盎然。

郑燮陈列室的西北部是石刻碑廊,用十块黑色大理石镌刻了他的《道情十首》。

板桥道情采用的是流行江淮之间的两种“淮扬小调”,一为“宫”调式,一为“羽”调式,在本地尤以“宫”调式最为盛行。

板桥先生看中了这一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1725年始作道情,1729年完成了《道情》十首初稿,后几易其稿,1743年付梓。

道情十首,评古论今,恣意縱横,流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甚至近乎颓废的思想感情,更有报国无门的那种无奈和彷徨。

牌坊西侧是新建的板桥生态园,占地近10000平方米,郑燮的全身石雕像面向东方,矗立在园区的中央,四周花木、竹林、亭台相映衬,景色怡人。

广场东边大门口朝西立有一块石碑,刻有著名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扬州市文联主席丁家桐先生所写《板桥林园记》:
板桥先生诞生三百周年之际,改革开放、国家大治,里人重修先生之墓,略具规模,又历十年,政府扩大旧制,增建林园,使其成为文化名胜,京中友人景仰先生高风,邀予来此瞻仰,并嘱为记。

夫江淮之胜,集于东南,北接邹鲁,东邻沧海,河湖纵横,水草丰茂;而淮东佳气,又聚于兴化:水云接天,垛田处处,野花如绣,棋盘画出春田,鱼美粮丰,人间佳境也。

地灵人杰,先生生于斯,亦归葬于斯,宜也。

先生长眠于此二百三十余年矣。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当年之名流显贵,殁后迅速为人遗忘者,亦云众矣。

唯有先生如笔下之兰,久而弥香,崇拜者、追随者、讴歌者、研究者日益众多,何也?盖先生之艺,自树旗帜,独领风骚;先生之德,为官重清,治民以仁,待友推诚,故片纸只字,至今视为珍宝;嘉言懿行,种种媒体广为传颂,历久不衰。

华夏多文化巨星,晋为渊明,唐有李杜,宋有东坡,至于清代,则有板桥。

此论洵不为过。

古今智者,多如星斗,但智者以仁,智者重德,最为可贵。

管阮之庄,五水争汇,春水溶溶,秋水澹澹,夏日莲荷飘香,冬日寒冰瑞雪,古语云‘上善若水’,淙淙流水,岂先生昭示后人之意象耶?
(作者为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馆长)
责任编辑:高胤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