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早熟高产栽培与密植技术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第 7 期(下半月)
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150科研◎技术推广
玉米早熟高产栽培与密植技术探析
冯占武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适时
收割可使玉米充分成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一般公顷增产 400 ~ 500kg 。

本文就玉米早熟高产栽培与密植技术,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 选用高产耐密品种
经过近几年来生产实践经验,东单5号、利民 33、郑单958,宁玉309 、 辽单565。

这些产品抗倒状、耐高温、耐涝,耐瘠薄,抗逆性强、抗大斑病、较抗茎腐病、灰斑病、丝黑穗病。

平均产量750--950kg/667m ,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该品种一般密度在4000株--5000株/亩,大喇叭口期,应重注意防治玉米螟,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对持续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2 精细整地、轮作
玉米播种前,精细整地可以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一般要求土壤松碎,且无大土块,耕层上要求土质松散适度,土壤供肥保肥能力强,具有耕层深厚的土壤。

在翻、耙、耢整地一般深度25cm ~30cm ,翻后掩埋残茬。

轮作有利于不同养分合理使用,特别是可以合理调节土壤肥力,有助于减轻田间杂草的危害。

3 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
“高光效”和“4:2 空”的玉米种植模式可以提高改善透光和透风条件,有效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情况下可使玉米增产15%左右;而“4:2空”便于机械打药和机械收获,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

“4:2 空”种植模式可以保证玉米每亩的苗数不变。

4 科学施肥
想要提高玉米产量,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

施用化肥时,要用好种肥,根据实际情况用根外追肥。

科学掌握不同生育时期的施肥量,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是米需肥量最多的时期。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利于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要。

氮肥底肥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15%左右。

施用适磷、钾化肥应占用施用总量的70—75%,但是要避免烧面现象的出现。

播种时应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肥为主,施口肥一定要施到种子侧下方3~5cm 处。

玉米进入拔节期以后,营养体对营养物质要求日渐增加,拔节肥是决定果穗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此刻的追肥量占50%,只有一次集中追施穗肥,对增加提高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5 科学的玉米田间管理
5.1 拔节期孕穗期田间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追肥、去蘖除弱。

5.1.1 去除丫子
玉米丫子不会形成果穗,为此必须将丫子及早除去,目的是为了减少养分的无效损耗。

去除丫子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

在去除丫子后,应该加强中耕培土。

大喇叭口期前后,还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弱株。

5.1.2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玉米螟主要害玉米、 高粱、 谷子等禾本科作物。

玉米螟幼虫期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至邻近植株上, 最终使叶片伸出后呈现横排孔状花
叶。

雄穗打苞后则由雄穗向下入茎杆内, 对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玉米螟重点抓好玉米心叶末期颗粒治螟, 同时应尽量选择好具有优良抗虫性玉米品种。

在越冬幼虫化蛹前 10-15 天将白僵菌粉分层撒在寄主秸杆垛内, 每立方米释放赤眼蜂 田间释放赤眼蜂, 也可以在玉米心叶末期前喷洒苏云金杆菌乳剂溶液, 或者是利用灯光或性引诱剂来诱起杀成虫。

到了穗期,向露雄期的玉米雄穗灌注 50%的辛硫磷乳油 800-1000 倍液。

5.2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的管理目标是: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玉米籽粒重。

主要措施包括:排除内涝、隔行去雄、去除空秆和病株。

5.2.1 妥善排除内涝
可以在玉米田地行间垄沟,形成行间垂直的主排渠,设置深沟使田间积水能够快速排出。

在给田间积水排除之后,当不失时机进行中耕以尽快让玉米尽快恢复生长。

5.2.2 去雄授粉
隔行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有效改变养分的运转方向,将更多养分供给雌穗生长需要,并充分提高玉米群体通风状况,从而利于达到提高结实率的目的。

5.3 合理地苗期管理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玉米植株的节数和叶片数是在这个时期决定的。

苗期玉米器官容易和根部争夺养分和水份,导致地上部与在地下部之间所表现的矛盾。

为了达到壮苗必须加强中耕松土,促进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

玉米苗期保全苗是玉米丰产的基础,必须采取以取以密补稀带土移栽。

同时要认真吸取涝灾害减产的严重教训,开好田块的四边排水沟和十字腰沟。

出苗后,田间出现黄苗和死苗现象,究其原因是杂草阻碍了土壤微生物活动,阻碍了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

由此需要结合追肥进行培土,增强玉米抗倒能力。

另外,还要间苗和定苗。

5.4 化学除草
玉米田化学除草的选择性很强,由于受施药技术制约使用不当极易出现药害。

因此,玉米田无法使药液均匀喷施。

所以施药前要将面地整理成均匀的药土层。

出苗前当杂草过多时,可采用在玉米 5 叶一心前在玉米 5 叶 1 心前每公顷用烟嘧磺隆 1000mL 加阿特拉津2000mL 加 2,4D 丁酯 200mL 兑水 600kg 喷施。

或者每公顷使用异丙草莠 1500mL 兑水 750kg 喷施。

在土壤商情较好的情况下,首选玉米播后不但除草效果好,而且还可以增强对玉米的安全性。

杂草 2 叶期前采用土壤潮湿时喷施,有利于提高防效。

玉米行间定向除草应尽量避开玉米植株,才能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目前每亩用90%乙草胺100~150 毫升加38%莠去津500 毫升,对玉米田鸭跖草等难防杂草防效突出,因为无残留也不影响后茬,施药后无漂移药害。

玉米田除草措施中,播后苗前只要水量足喷布均匀才能起到抑制杂草幼芽出土的效果。

在喷施除草剂时,许多温和制剂可能会对刚出土的玉米苗造成药害。

为此在喷施时对明草比较重的田块先使用百草枯进行除草,再采取常规措施除草以达到恶性杂草的防效。

(作者单位:156104 富锦市头林镇政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