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历史老师培训的心得体会1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已经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培训就让我有这样的感觉。魏老师和全县的同仁就好比是一个又一个的“巨人”,而我有幸聆听这些“巨人”们精彩的发言。收获很多,自己的知识和心灵都受到了莫大的洗礼。

你讲一点阅历,我谈一些收获。经过共同沟通、讨论,甚至争论、质疑之后,越来越多的知识聚拢来,每个人都上升了一个层次。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这正体现了团队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也让我更充分的体会到了县教育局领导组织这次培训的意义和价值。直到今天,我才从思想上转变过来:从前几天的满腹牢骚,到今天的信息聆听,乐观参加,也许这样的变化是每个老师都要经历的吧。

今天我们历史学科的培训形式发生了新变化,采纳现场抽签,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原来魏老师的意图是抽查年轻老师对教材理解和把握,却变成了老老师们展示才能的舞台。这也充分暴漏了年轻老师在业务素质上的欠缺。对此,我深有感触,面对一个问

题,总觉得很难从整体上、多角度的去分析。所以只好望洋兴叹。同时自己也暗暗宣誓: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纵观当今的教育形势,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才是制胜的法宝。

历史老师培训的心得体会2

为期半个月的历史老师暑期培训已落下帷幕,

仔细回首,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感动,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和反思。

感悟之一: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面对

面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让我们零距离的看到很多优秀老师的教学展示及聆听他们优

秀的点评。我敬佩台上每一位老师精湛的发言,一个个鲜活的理念,一句句深化浅出的教材解读,独到的见解,鲜活的事例让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这次培训让不仅我梳理了教材内容,对课标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梳理了繁乱的思绪,总结了过去所做的诸多的工作,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让我今后更好的前行。

感悟之二: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应该做一个会

反思的智慧型学习型的老师,让学习天天陪伴着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大胆实践中探索,努力创新。

感悟之三:教研员魏老师精湛的学术,独到的见解,对我们人文的关怀,让我们们感动。我培训期间魏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维,灵动的活力,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引领着我们整个培训展示活动。对工作的仔细态度、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对培训的全心投入都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感悟之四:感动我们这些老师默默无闻、辛勤耕耘。虽然很多老师对这次培训意见很大,然而培训一开始,广大老师依然还坚持着教学时的那份执着、那份仔细,投入到培训之中。学校中的培训,老师们仔细总结、细心分析,县里的集中培训,老师们更是踊跃参加、乐观发言。我想这就应该是老师们学无止境、甘于奉献精神的真实体现吧。

感悟之五:历史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历史知识。不错,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这无疑是陷入了误区。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进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进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育学生[ ]的人文素养,提高学

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我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老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老师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老师的可怜。我们到底应怎么做?

不足及建议:

1、展示流于形式,为展示而展示。有的成果还没有经听者用大脑分析、思考,新的理论又来了,我们真是应接不暇。如果把展示当成了“显摆”,那大可不必了。

2、缺乏在教学过程更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指导(在具体环节中体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培训要更有针对性,分班级段培训。

4、培训材料网络化,做到资源共享,仅凭听一

遍,收获有局限性。

5、集中学习要精而少,要更人性化。

总之,十几天紧张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研技艺上的增长,感谢这次培训,让我有时间、有空间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对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工作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历史老师培训的心得体会3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点:

一、新课标下,要求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育全面进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育制造型学生。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纳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

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进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讨论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三、在教学中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学生的历史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育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对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进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培育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开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和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四、历史新课程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

和选择性的设计原则,重建历史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和社会进步、科技进展、学生阅历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有机地结

合起来。

但是,仍然有几点顾虑,需要得到同行的帮助:

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内容繁多,想说爱它确实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