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一、选择题
1.组成生物体的细胞虽然多种多样,但具有统一性。

下列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的传递都符合中心法则
B.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C.细胞中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都存在着细胞代谢
答案 C
2.有关下列五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冠病毒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蓝细菌⑤烟草
A.①只能在⑤中进行大量增殖
B.③④都是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⑤都是异养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五种生物遗传物质的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答案 D
解析①(新冠病毒)为动物病毒,其寄主为动物细胞,A错误;③(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⑤(烟草)是高等植物,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①的遗传物质是RNA,其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其余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

3.椰酵假单胞菌污染食品后,会产生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C28H38O7),米酵菌酸会抑制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引发中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椰酵假单胞菌与人体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B.椰酵假单胞菌与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的组成单位相同
C.米酵菌酸不是分泌蛋白,但需要高尔基体将其分泌到胞外
D.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后,人体细胞中的无氧呼吸可能会增强
答案 C
4.(2022·辽宁葫芦岛市高三月考)蓝细菌细胞能通过其产生的一组特殊蛋白质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固定CO2的关键酶)周围。

2021年5月,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对蓝细菌这一CO2浓缩机制的研究中又有新发现。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Rubisco酶是在蓝细菌细胞内核糖体上合成的
B.Rubisco酶存在于蓝细菌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
C.蓝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D.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有利于其适应低CO2浓度环境
答案 B
解析Rubisco酶的作用是将CO2浓缩,即该酶作用于CO2的固定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应该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但蓝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

5.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
答案 B
解析细菌、支原体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错误;细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以后得到的碱基是A、T、G、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是A、U、G、C,所以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B正确;细菌和支原体的蛋白质都在自身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支原体、病毒没有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D错误。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④为四种细胞模式图,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只有细胞①,细胞③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③和④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
C.①②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③④细胞只含有核糖体
D.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只存在于③和④细胞中
答案 C
解析①所示植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有④(蓝细菌),细胞③具有细胞壁,也能发生类似质壁分离的情况,A错误;③和④所示细胞的拟核中无染色体,其遗传信息直接存在于拟核中的DNA上,B错误;①②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③④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正确;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①②细胞质基因也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错误。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所含的光合色素不完全相同
B.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唾液腺细胞内质网发达
D.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答案 B
解析蓝细菌细胞内所含色素为叶绿素和藻蓝素,绿藻细胞内所含色素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A正确;部分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杆菌,B错误;唾液腺细胞能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因此唾液腺细胞内质网发达,C正确;溶酶体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当其消化完成时,会与细胞膜融合,将产生的废物通过胞吐排出细胞;高尔基体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加工时,会用囊泡将分泌蛋白包裹住并与细胞膜融合,因此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伴随着膜组分的更新,D正确。

8.(2022·青岛二中分校高三期中)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体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体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李斯特氏菌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 A
解析李斯特氏菌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A错误。

9.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致病细菌。

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

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3CO2,来作为受试者是否感染Hp的依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的遗传物质是RNA
B.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答案 B
解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C错误;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依据证据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原始真核生物吞噬了原始的蓝细菌(蓝藻),有些未被消化的蓝细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演变过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细菌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的细胞膜最终演化为________。

(2)进一步推测,线粒体的形成过程是原始真核生物吞噬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其内外两层膜的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有关病毒与细胞出现先后关系的观点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病毒出现晚于细胞,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胞吞叶绿体内膜(2)需氧型细菌需氧型细菌的细胞膜和原始真核生物的细胞膜(3)所有病毒都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离开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