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之列强的侵略》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活动一、探寻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必然。

由于英国最先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建立了与近代化因素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

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由于机器大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大量的工业产品需要倾销,而本国原料也难以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因此,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英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②中英贸易: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讲到的“中英贸易”,以及双方在贸易中所居的地位。

从而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做好铺垫。

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可以打开中国巨大的市场。

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棉花和毛织品,中国则输出茶丝瓷器等。

中国的商品在英国很受欢迎,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

(问;你知道原因吗?——中国的闭关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的。

)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力的——鸦片。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来了解: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

问: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危害?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鸦片俗称大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内乳汁制成,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

早在七八世纪,阿拉伯商人已经将它带入中国,但只为药用,不知吸食。

后葡萄牙人曾向中国贩卖过鸦片,但数量有限。

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吸食者达200多万人、十数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

);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20年间流失1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1/5),造成政府统治危机。

鸦片流毒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但并为引起朝廷重视。

后林则徐又上书道光帝,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问:为什么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禁烟请求?)
3、林则徐虎门销烟:
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

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

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

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被史学界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问: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措施有力: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

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

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②虎门销烟:
引导学生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通过讲述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做出正确的评价。

时间:1939年6月3—26日(共23天);地点:虎门海滩;鸦片量:110多万公斤;过程:15丈方池、盐卤、石灰、涵洞;
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导入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活动二、感受鸦片战争的过程
1、观看影片《鸦片战争》的片段。

2、说出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①起因: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对于原因可以说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保护鸦片贸易。

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英国人发现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②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本课四目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是英勇不屈的,从而培养爱国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专题问题设计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3、通过“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4、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
5、如何正确评价左宗棠?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常规资源:北师版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PPT课件,投影仪,音响。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经历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
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

让学生认识英法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

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的。

另外,让学生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⑴战争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线索,沿两条时间线索展开:
①1856年,联军炮轰广州,战争正式开始。

——1858年,联军北上天津,清政府与其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闯入大沽口,被清军击退。

②1860年联军借换约受阻出兵,攻占大沽、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⑵火烧圆明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这段惨痛的历史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外一方面结合小字部分,让学生认清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所以,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目的学习。

问题:①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清代皇家园林,历经康熙到咸丰六代皇帝的修建。

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以中国宫殿建筑为主,并仿江南四大名园和欧式建筑,园内收藏甚巨,被称为“万园之园”。


②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学生通过小字了解。


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

圆明园内藏有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


④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清朝统治者又如何对待?(咸丰帝逃到承德,奕忻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⑤通过“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先让学生读书了解史实过程,然后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看法给予正确评价。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

强调:《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2、沙俄趁火打劫:
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

对此: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历史上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以此来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提供历史依据。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广大领土都是中国的。

其次,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既要面对英法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而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对中国西北和东北的领土进行了大肆的蚕食。

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沙俄通过什么办法蚕食中国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通过威胁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约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对照《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来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割占领土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

相当于中国现有面积的5/32;相当于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进一步体会国家软弱的危害性。

面对着深重的劫难,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抗争。

活动二、感受抗争——太平天国起义和左宗棠收复新疆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面对着外来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败,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农民起义肩负着反封建和反侵略双重任务。

起义军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国,号太平军。

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勾结洋人组成了“洋枪队”。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

总结:地点——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仓,浙江慈溪;战果——缴获了大量武器,破敌营30多座,活捉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⑴背景: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

相反,侵略者的野心进一步大增,开始纷纷将魔爪深入中国边疆地区。

对此:
首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边疆危机,特别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当时的新疆地区面临哪些危机?。

地区危机
东南边疆:日美侵略台湾;
西南地区:英国非法入侵西藏;
西北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新疆。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新疆重要的历史地位。

思考:①新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蕴藏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160多万平方千米;有煤、石油、天然气)②为什么侵略者会将侵略的矛头对准新疆地区?(侵占中国的土地,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


最后,读书了解清政府对此的态度——举棋不定。

左宗棠主张坚决收复新疆。

让学生找出左宗棠此举的理由:新疆乃中国西北大门,若失则塞外无险可守,塞内险象环生。

⑵经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通过两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史实。

第一步:军事上,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大部分。

对此,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败了阿古柏?(“缓进急战”)②收复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军备战,准备进军伊犁。

)第二步:以军事为后盾,通过曾纪泽的外交谈判收回伊犁,从而完成整个新疆的收复。

对此,通过也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谈判伊始,俄国的态度怎样?(态度蛮横)②为什么后来俄国转变了态度,归还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复伊犁——“抬棺出征”)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④后来清政府有采纳了左宗棠的什么建
师:(1)刚才的片段发生在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中?谁给我们的印象最深?他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邓世昌常对人说“人谁无死,但愿死得其所”黄海一战,他指挥致远舰冲锋在前,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 邓世昌殉国后,有人写了这样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体现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致远舰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

山东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更流传着“惊天动地致远舰,铸我巍巍中华魂”的歌谣。

(3) “致远号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士兵扔给他救生圈,他断然拒绝。

”假如你是邓世昌是否也会这样做,为什么?
第一种考虑:宁为玉碎毋瓦全,誓与士卒共生死。

好处:体现了邓世昌爱兵、爱国之情,和作为一名管带的风范。

大大鼓舞了清军的斗志,他高大的形象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第二种考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处:保存实力,东山再起,为国为民做更大的贡献。

师:这两种考虑现在看来都有道理,可那时的邓世昌为什么视死如归呢?
那是因为他把致远号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战舰已融入他的血液中。

邓世昌年轻的生命已和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茫茫黄海,见证了北洋水师官兵的英勇和无畏;“宁做溺死鬼,不做亡国奴”响彻云霄。

黄海的浪涛淹没了不知名的躯体,淘不尽的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铁骨,长空皆为忠魂舞的民族气节。

可是三万万北洋水师没能换来战争的胜利,对此,李鸿章是这样解释的:倭人近十年来,专师西法,购置船械。

中国限于财力,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师:事实真是李鸿章所说的那样吗?
活动二、解读史料,分析原因
(我们拿到历史资料,要学会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材料一: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陆、海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补充造船费用。

材料二: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原因:(1)日本精心策划,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2)清朝统治阶级的极端腐败(根本原因);
(3)两国政府不同的治国态度。

100年前,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同时打开了两个东方国家的大门。

两国先后发起了旨在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日方积极进取,赢得主动;中方安于享乐,落后挨打。

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则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国际背景下,两国命运竟如此不同。

其实,治国如此,做人也是一样。

不同的态度可能决定不同的人生作为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更要求我们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只有爱拼才会赢。

过渡:两国政府不同的治国态度已经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作为清政府的特命全权大臣便东渡日本。

战败后的清政府只能任人宰割。

于是就发生了春帆楼上的一幕。

(四)下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表演春帆楼谈判。

下面有请三位同学,再现春帆楼谈判。

其他同学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师:1. 这段课本剧涉及哪些历史人物?谈判产生了什么结果?
2.双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历史上还签订过很多条约,请对比《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不同?
活动三、角色扮演,体验屈辱
下文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请三个同学分角色带感情朗读:
旁白:1895年4月10日,李鸿章一行再次登上春帆楼。

伊藤:停战很多天了,期限很紧,议和条款应赶快签订,我已经准备好修改的粗略条款。

中堂你看一看,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句话。

李:难道不允许分辩吗?
伊藤:只管辩论,但是条款不能减少。

李:贵国既然知道我国为难的情形,那你们的要求应该衡量我们能否达到。

伊藤:日期太紧,所以把我要做的事毫无隐瞒的告诉你,免得引起辩论。

李:“核计贵国的开销数目,远不到二万万两。

我国负担这样的巨款,必定要借洋人的钱。

洋人的借款利息很重,中国实在没有偿还这种债务的能力。


伊藤:“借债还款,那是中国的责任。


李:“赔款还希望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割让呀。


伊藤:“如果这样,立即派兵到台湾。


李:“事情头绪太多了,要两个月时间才宽裕,办事才稳妥,贵国何必着急,反正台湾已是你们的口中之物。


伊:“还没有咽下去,饿的厉害。


旁白:春帆楼外,冷雨萧萧。

这次谈判时间长达五个小时,李鸿章说得口干舌燥,但日方丝毫不肯让步。

晚上七点半谈判结束,李鸿章走出春帆楼时,已是一个无边的黑夜。

千古骂名,岂能得脱?
首先感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这种敢于走进历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表演最精彩?刚才这段对话摘自《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三位同学展示了他们所理解的春帆楼谈判的景象,请根据这一场景回答问题。

本课我们学习了《马关条约》,先来看《马关条约》的内容
问:《马关条约》规定的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与今天中国招商引资下的外资在中国办厂是否一样?为什么?
①前者被动开放,后者主动开放。

②前者破坏中国主权,后者维护主权且促进经济发展。

所以,二者间有本质的区别。

过渡:《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
刺激了日本侵略的野心。

所以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
间秘密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清末的阶级矛盾)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民族矛盾的激化)④它为什么要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被清政府利用。

)⑤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在当时情况下的“义和团运动”。

(它是一支比较松散、落后的团体,可以一时抵抗侵略,但最终要失败;但是,它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


活动二、了解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对于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从两个阶段来掌握。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

侵略军人数:2000多人,西摩尔(英);进攻路线:大沽——天津——廊坊;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败回天津。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

侵略军人数:2万人;进攻路线:天津——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原因:侵略军准备充分,在京各国使馆卫兵和传教士积极配合。

中国人民的抗击:义和团和清军围困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由于此部分为小字,所以,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为主。

但需要学生掌握三方面:
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达了对义和团的斩杀令,希望以此换取与侵略军的和谈。

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问:还有哪一次农民运动的命运和它相似?——太平天国运动;)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对此教师首先指出: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在中南海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

然后指导学生在读书后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


活动三、体会屈辱的《辛丑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