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与解决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学业困难大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构成。由于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合理、个人的性格和意志薄弱,以及其他一些家庭与生活的原因,他们除了学业成绩未能达到学校的要求之外,往往还有着强烈的心理冲突、对自我怀疑和否定以及强烈的疏离感等心理特征。要解决大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可以采取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方法,学业指导教师的介入以及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调整也是重要的干预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9-0141-02
高等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目标。学生的学业成绩目前仍是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评优、升学、招考等人生关键节点的必备条件。虽然当前学业困难学生只占大学生总数中的极少比例,但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学业困难意味着重修、补考、降级乃至退学,对学业困难学生个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挫折,这使得他们成了大学校园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一学业困难的表现与成因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业困难的定义来说,大学生的学业困难不仅仅指学生的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长期滞后,而且还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所及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相对的定义,其中包含着学生的性格、动机、成就、态度等个体因素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学习困难不仅仅指学业或成绩的严重不足,还包括知识与能力掌控的低效率,焦虑、压抑等负性心理特征,不良的人际与群体关系,以及较差的自我控制与执行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延长修业年限、劝退、无学位授予等严重后果。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当前的教育体制、现行的教风学风等外在客观因素,学生的个体原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导致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不足。成就动机是个体乐于从事自己所认为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使之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许多学习困难学生是出于父母的要求或是学校的专业调剂而选择了当前的专业,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内在的,或是出于老师的要求,或是来自父母的意愿。正是由于缺乏由内而外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动机,这些学生所表现出的是得过且过乃至厌倦与逃避的心理,考试不求分数太高只求通过,对于优良成绩没有强烈的自我要求,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学业困难。还有些学习困难学生,他
们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成绩是优秀的,但进入大学之后,原先考上大学的学习目标没有在进入新环境之后得以进一步
调整和升华,而是满足于现状,只求放松和享乐,懈怠心理严重。这就产生了考上大学前后学习动机的落差,并由此导致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影响了自身学习能力的发挥,由此造成了学业不良。
学习方法与知识基础欠缺。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阶段是迥然不同的,中学时候的学习目标是围绕着高考进行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而大学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新生们刚入学时很容易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适后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但也有少数学生始终未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最终导致学业不良的结果。同时由于经济基础与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差距会很大。一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虽然学习异常刻苦,但由于基础较薄弱,付出巨大努力却进步不明显,这在英语和数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体现尤甚。
个体性格与意志薄弱。由于个人性格和意志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自制力,耗费大量时间沉迷于网络与游戏,旷课逃学现象严重,最终耽误了学业。此外,家庭因素与生活事件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如父母婚姻的变故、亲人的亡故、男女生的恋爱与交往等。如果
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沉溺于个人的世界或是无法走出困境,就会导致学业的荒废。
二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剖析
1.强烈的心理冲突
由于自身的期望与现实的成绩之间存在巨大冲突,学业困难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强烈的心理矛盾。一方面,在社会、家庭和自身的期望下,他们有着强烈的上进心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但另一方面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他们又无法实现这种意愿,这使得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外界的刺激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失衡,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2.产生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
自我意识是个体能够了解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并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个体能够意识到为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和这么做的结果,从而自觉调控行为。因此,健康的个体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能够客观地认同自我、接受自我、调整自我。但由于长期的不良成绩以及消极评价带来的负性心理暗示,学业困难学生极易对自我产生怀疑与否定甚至自卑,无法正确地看待与接受自己,使得个体陷入认同危机而无法自拔。
3.强烈的疏离感
虽然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大学生们对于学习在人生中的定位已不如中学时期重要,但学业困难学生总是会在无意中
受到同学或老师的冷遇,在评奖评优、升学、提干等活动中被排斥,集体意识自然而然变得淡漠。这种情形使他们防备与自我保护心理强烈,对外界与他人持警惕的态度,疏离感尤为强烈。特别是当学习困难学生遭遇了生活事件或其他突发问题的时候,因为缺乏一定的社会支持,极易引发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对策
为了克服和预防大学生学业困难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1.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介入
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工老师,班级心理监察员等帮扶机构与角色应该联合开展工作,及时排查、发现、解决问题,劝导学业困难的学生或将其推荐至咨询中心,在专职咨询老师的帮助下找寻学业困难的根源并及时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我,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应对方式,从而改变学业不良的状况。 2.团体心理辅导的施行
针对有着同类型问题的学业困难学生,开展特定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活动中,以改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目标,提升其内在的动力;增进学生的集体与校园归属感;拓展人际与群体关系;采取同伴支持、教师引导和团队监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