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药店内部对质量事故的处理。
3.责任。
质量管理人员。
4.内容:
4.1因质量问题造成药品报废、混药,威胁人身安全及其他不良影响的均为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4.2重大事故范围:
4.2.1由于保管不善,使药品发生虫蛀、霉变、变质、污染、破损、失效、造成经济损失达____元以上者。
4.2.2药品发生混药或其他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性质恶劣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4.2.3对已确认的不合格药品,未按规定采取措施而造成不良影响的。
4.2.4、擅自购进、销售、假劣药品或其他违法的药品。
4.3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立即停止销售,就地封存。
并按规定及时上报药监部门,三天内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原因、经过、造成损失情况、处理意见、教训和今后改进措施。
4.4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应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4.5在质量事故中,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
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6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者,要追查当事者及主管领导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扣发奖金或纪律处分。
3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2)是指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药品质量事故时,相关机构或企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管理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减少对患者和社会的危害。
下面是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的一般要求和程序:
1. 药品质量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药品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等级。
2. 事故报告:发生药品质量事故后,相关机构或企业应立即启动事故报告程序,将事故情况快速、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向公众公开通报。
3. 事故调查: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影响范围等,并及时通知相关机构或企业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4. 事故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包括召回、停止生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5. 事故报告和记录:事故处理完毕后,相关机构或企业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处理情况,并将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用于事故的追责和后期的总结和改进。
6. 事故预防和管理:相关机构或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同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也是相关机构和企业落实质量责任、提高竞争力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