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的现状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的现状与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让我们深思: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
“好习惯,好人生”,引导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气息,会让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
1情境再现
情境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听到,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再回答时,就听见下面一片叫嚷声:“我会我会,我来说!”课堂上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旦教师叫中某位学生,其他没叫到的学生有的叹气,有的埋怨,遗憾自己没被叫到。
至于回答的同学说什么,他们没听清楚,也无心从中学习。
情境二:课堂上,一位学生正在回答问题,刚说错一点知识,其他同学就不愿再听下去,而是急不可耐地大声说:“错了,错了,不是这样的,老师,我来……”
2问题分析
由以上情境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现今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较强。
但是存在相当部分的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并没礼貌地插嘴抢白,急于表现自我……。
②听的方法没有掌握。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散”,听的精神不集中,思想涣散;“乱”,听不出讲话人的语脉和要点,条理混乱;“忘”,不会边听边记,遗忘率高;“死”,不会边听边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联系,思维不灵活。
③教师的误导。
有些教师会把这种学生争抢回答的现象错误认为是课堂气氛的热烈,只关注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这样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3引发的思考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3.1有“和”,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有所乐。
“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和”即“中和”,诞生于中国文化的教育所推崇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和”!所谓“和”,就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来组织多样的或相反的东西,并把这些多样的或相反的东西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表现就是“和”。
师生彼此间的聆听与对话,以“和”的形式来真正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共振,使课堂成
为师生共同构筑的精神家园。
此时,倾听是一种内心的认同与接纳。
3.1.1给予关爱,鼓励学生乐于倾听。
首先,教师从态度上应引起重视,以身示范,做到认真倾听,因为作为示范者,教师的倾听态度,欣赏角度,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模仿和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课堂上,教师应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让他们乐于倾听。
3.1.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实践证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是不可能的。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精心创设课堂情境,激励学生乐于倾听。
例如学习《清平乐·村居》一课,我引导学生图文对照,配上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再加以声情并茂地描述:太阳刚刚升起,乡野的空气十分清新。
茅草盖的小屋虽然又低又小,但在阳光下却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闪着动人的光泽。
屋外是一片干净、温暖、被绿色覆盖的土地,池塘里的荷花笑嘻嘻地迎接日出日落,荷叶快活地与风共舞。
蓬着头的小儿子趴在溪边,伸手摘了个莲蓬,翘起了小脚,剥起莲蓬吃起来……此时此刻,学生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美丽的画面,倾听着我的描述,完全进入到了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
语文味就如同插上了双翼,飞进了学生的心田。
3.2有“方”,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有所获。
倾听是一种能力,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虚心求教、与人合作的心态。
所以,对学生不仅要在倾听的外显行为上予以指导,更要对倾听的内涵底蕴上加以培养。
在讨论中学生往往都很激动,不太注意听别人说什么,只顾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学会倾听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3.2.1耐心听。
心理学家指出,人说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180个字,而思维的速度却是它的4~5倍。
因此,讨论中说话者往往话未说完,学生也许有的早理解了,就会出现心不在焉的现象。
老师要提醒学生精神集中,思考别人意见的对与错,以便轮到自己发言时修正和补充。
3.2.2虚心听。
在语文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些思维反应快,学习理解能力优秀的学生常常“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自己的观点而不愿听别的成员的意见或者根本不让别人说。
要让他们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引导思维快的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综合别人的意见思考问题。
3.2.3会心听。
鼓励学生在倾听时,不只被动接受,还应主动反馈。
当别人意见与你相同时,要学会赞许;当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学会倾听,听有所获。
3.3有“评”,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有所悟。
新课改之前,我们对于学生的倾听评价是比较忽视的。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一律说好;一是学生课堂倾听表现出色,老师评价的语言或形式单一,只用“太好了”、“真不错”评价学生,再就是当场发小红花之类的评价介质。
开始孩子们还感到新鲜,时间一长,这种评价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滋味,成了一种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我们对倾听的评价思路也一步步清晰起来。
笔者认为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面对每一个孩子在倾听中的新变化,我们的评价不应该再是一个标准、一种形式,而是要具体化、准确化。
例如:在课堂上,我会用“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等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
对于听得还不太准确的孩子,我会说“你有个地方听得还不够准确,想不想请你的好朋友帮帮忙?”“看,这次就听明白了”……像这样的关于倾听的课堂口头即时评价有针对性,能促进学生进步。
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改变单一地由老师评价学生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激励是评价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在优化学生倾听评价的策略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励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尝到倾听带来的成功喜悦。
3.3.1学生评。
在倾听学习过程的汇报中,鼓励学生要正确地评价组员,不但要指出同伴的不足,更要清楚他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3.2老师评。
结合汇报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诚心诚意地、实事求是的表扬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
”老师要以经常地、激励性的评价来唤起学生倾听的热情,让学生更爱倾听。
在对于倾听评价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还应充分关注学生在倾听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他们看作是每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注重评价的随机性,力争做到及时准确的评价,使评价能促进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4有“延”,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有所进。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生在倾听之后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甚至是疑问。
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听后质疑,这是认真倾听后学习的延续。
当然,这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倾听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倾听后延续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倾听后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交流彼此的收获,分享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完《郑和远航》一课之后,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郑和远航》的专题学习BBS。
同学们的BBS精彩极了,精选如下:“通过课堂的倾听,同学们一定更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的航海英雄,请大家为郑和远航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吧”。
学生们的跟帖也很精彩:①郑和之航。
因为这是率船队的远航,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②实力之航。
这七次航行,实实在在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实力。
③友谊之航。
郑和的出使,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④促进之航。
郑和的航行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⑤开阔之航。
郑和的航行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⑥奇迹之航。
因为在那个时候,科技并不发达,郑和竟能去过三十多个国家,创下了航海史上的奇迹。
⑦
伟大的七次之航。
郑和的七次远航在当时是伟大的,他去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总航程约7万海里以上,相当于环绕地球3周多,在当时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是一种壮举。
⑧空前的航行。
郑和的航行不能说是绝后的,但是当时确实是空前的。
⑨光荣之航。
这七次航行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这样的课堂倾听之后的延伸,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延续得更生动、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倾听是真诚的心灵沟通的开始,失败性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是学生还没有真正“倾听”,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促发学生对倾听的再介入。
“曲有曲韵,文有文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才能达到彼此心灵的交汇,才能真正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学会倾听,是小学生应有的学习姿态;学会倾听,是学一生有用的东西;学会倾听,是赢得优秀的人生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