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学案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1.经济大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即生产相对过剩。

(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抛售导致市场崩溃。

(3)特点

①范围广: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②持续时间长: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1929年至1933年。

③破坏力极大:工业、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

(4)表现: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大批银行破产,工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失业工人大量增加,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

(5)影响

①国内局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其他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②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内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2)结果:以失败告终,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32年,胡佛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内容

(1)经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恢复了经济。

(2)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3)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图示明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名师点睛](1)“范围广”说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客观上也扩大了其影响范围。

(2)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走向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为转嫁经济危机,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材补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前期:大幅度提高关税,大打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投资。

[问题情境]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二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苏联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思考运用:两段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

提示:材料一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数字解史]罗斯福新政

新史学最新视野

经济危机的启示

回顾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后,韩毅在《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中提出了四点思考与结论。第一,当今时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已经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较大的经济危机来临时,不论是哪个民族和地区,不论是哪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共同的威胁与挑战。因此,经济危机已经不仅仅是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和发达国家的事情,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商讨对策,应对经济危机。第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仍然是引起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由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仍然是缓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手段。第三,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质疑与争议,仍然是人们探究经济危机原因时应关注的焦点。第四,股票和房地产背离价格规律的急剧升值,由此而形成的“泡沫经济”,仍将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主题一“世界末日来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自由放任

“自由放任”政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政府对于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护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训练]

1932年,一位观察家报道:“从南、北卡罗来纳起,一直伸展到新墨西哥,地里的棉花没人采摘,葡萄园里还有未摘的葡萄,橄榄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果实。”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美国企业中劳动力的缺乏

C.各国普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国家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引发经济大危机,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迟迟得不到化解,故选A项;经济危机造成大批的劳动力失业,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问题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国家对农产品结构

的调整,排除D项。

答案:A

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经济大危机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三、“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辩证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双重影响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迫使政府在进行反危机机制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信号。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启了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阶段。

(2)经济大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强化了家庭意识,使美国向着福利国家迈进。

(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平民大量失业,造成人们的消费、购买能力下降,但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诸如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图书报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获取史料信息】——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史料胡佛在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中声称:“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但他还是在1930年5月批准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

要求:结合上述史料分析,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试答:

答案: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让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节;提高关税,进行关税战。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