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35kV线路故障分析与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2021年第1期
农村电工
一起35kV
1故障线路基本情况
1.1
运行线路现状
35kV 田楼I 线为220kV 党庄站至35kV 田楼站电源进线,架空线路长16.8km ,杆塔156基,导线规格为LGJ-240/30型,地线规格为OPGW-70型,党庄站端出线电缆全长约326m ,规格为YJV22-35kV-3×400型,
2016年10月投运,2019年7月雷电造成电缆击穿。
1.2运行环境
该线途经区域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2019年8月26日该地区气温26—32℃,大风雷雨天气。
2
事故经过
2019年8月26日14时10分,220kV 党庄站发事
故告警信号,35kV 田楼I 线速断跳闸,重合不成功,备自投装置启动备用电源35kV 田楼II 线恢复送电,35kV 田楼变电站单电源运行,存在全站停电风险,运检部门对田楼II 线实行二级防护。
故障发生后,事故调查小组立即组织抢修人员,利用带电检测手段对35kV 田楼I 线、变电站关联设备进行了“拉网式”排查。
14时36分巡检人员在35kV 田楼I 线1号杆地埋电缆处发现,电缆保护盖板被外力破坏,盖板处有放电痕迹,开挖后检查发现电缆三相击穿。
14时54分抢修人员对电缆进行抢修,17时36分检测合格后对35kV 田楼I 线送电,18时10分35kV 田楼II 线二级防护解除,田楼站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3事故原因分析
3.1
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
工程未按照技术规范、工艺标准施工,电缆沟制作
简易、粗糙;管理部门监管不严,自检、互检、交检制度流于形式,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环节形同虚设;工程交接有缝隙,建设、运检部门缺乏沟通,安装、检测、试验不规范,导致电缆“带病”运行;电缆埋设处无安全警示标志、无相应保护等、无记录和整改措施。
3.2
电网规划不细致
工程设计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规定,LGJ-240/30型架空导线,需匹配YJV-35kV-1×500型电缆才能满足线路载流量,现电缆线径直接导致线路“卡脖子”;电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与现有电网结构衔接不紧密,35kV 田楼I 线刚投运2年,LGJ-240/
30型导线载流量已不满足35kV 田楼站负荷需求。
3.3
运检管理水平较低
运检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对电缆制作工艺和运行环境了解不足,在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验收合格;运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第一次事故发生后未采用防护措施,日常运维监管不到位,未及时发现隐患。
3.4
防雷措施不完善
防雷设施、接地装置不良,避雷器布置不合理,无法迅速降低雷电瞬时过电压,引起35kV 田楼I 线电缆绝缘击穿短路;雷电造成该区段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虽做过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试验,但未检查出电缆缺陷。
4防范措施
4.1
加强电缆运维管理
通过工区全体会,通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的管理
性、责任性和本体质量原因,落实责任到人,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巡视制度,提高全员安全风险意识,按照规范落实电缆运维检修措施。
4.2
隐患排查常态化
依托新建线路验收、投运工作,排查输电专业基础资料完备情况及资料与现场是否一致等环节,梳理验收要点及资料整理节点,第一时间上报查出隐患及治理措施,密切跟踪直至完成整改;已运行线路逐基、逐段进行排查,做好文字、照片记录,并组织做好电缆局放试验工作,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开展夜巡、特巡。
4.3
加大技改力度
依托输电专业缺陷管理,排查输电运检一体化模式下的缺陷发现、消除流程,充分利用PMS 缺陷管理模块,梳理薄弱环节并提出改造计划;针对该型号电缆,运检部计划结合大修技改资金,年底前分区段更换原型号电缆。
4.4
工程监管无缝隙
加强物资管理,加大抽检力度,杜绝伪劣产品进入
电力市场;加强对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健全线路、设备及工程档案资料。
4.5
运检工作精益化
对电网所有的瓷质绝缘子涂刷PRTV 防污闪涂料或逐步更换为复合绝缘子;加强对避雷器、避雷线及接地装置的校验工作,更换不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更换不合格接地装置;对于防雷要求较高的重要负荷进行技术改造;雷雨季节编制专项防雷应急预案,增设测雷电装置,完成雷电流观测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防雷措施。
2020-10-20收稿
(274200)国网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
惠所信
主持:朱宁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