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建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学年高一年级十月份学习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诗歌十年,值得注意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主题写作。
主题写作是对19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之后一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
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诗歌写作的碎片化比较严重,中国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1980年代以后又遇到解构主义思潮,一切都被颠覆打碎了,所以,主题写作是一种诗歌的深化和升华。
第二是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
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代,生态诗歌写作,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同时也是展现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途径。
每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都有新的宇宙观出现,载人航天等拓宽了人类视野。
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新的时代对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
新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宇宙,诗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第三是女性写作。
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
度畅销榜名单、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女性作家都逐渐占主导地位。
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因素,女性写作势头上升。
第四是青春写作。
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是青春形象。
学者宋明岸认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李大钊的《青春》《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
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
《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和一种未来。
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
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有删改)
材料二:
自发韧以来,新诗的音乐性就引起闻一多、郭沫若、梁实秋、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学者的关注与论述。
但新诗的音乐性作为一个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夏济安在《白话文与新诗》一文中正式提出。
这里所说的音乐性,主要包括音节、音韵、节奏与(音乐结构)再现等与音乐写作紧密联系的几个方面。
闻一多认为,应为诗歌制定格律。
在他看来,格律/形式是艺术的表征,也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体存在,由此提出格律“三美”论: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以整齐的“音尺”(即西方的“音步”)为中心,既讲求节的匀称
和句的均齐,又要有音尺、平仄、韵脚。
每行相同数目的音尺由不同字数的二字尺或三字尺组成,就会产生字句和音调的整齐。
闻一多从本体立场出发反思新诗文体,及时纠偏,建构了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形成理论、创作和翻译之间的互动互证,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
新诗伊始,侧重的是打破传统而非建设,即使后来的新月派和象征派关注新诗的音乐性,力促新诗美学的回归,但新诗仍被赋予过多的载道属性,影响其音乐性的发展。
对音乐等领域了解不够深入。
各派诗人、评论家为新诗的发韧、发展与繁盛贡献很大,但他们几乎无一精通音乐,这一局限自然会限制他们把音乐元素融入新诗的创作和批评中。
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律与法国象征派诗人的音乐技法融会贯通,写出音乐性极强的《雨巷》,但他本人却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要去了音乐的成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诗歌批评界也鲜有学者具备足够的音乐识见,因而未能及时总结成就、指出不足。
以上这些都限制了新诗音乐性的拓展与深入。
对中国的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
自古以来,音乐和诗歌一直相得益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所谓诗经即是乐经”。
但只有新月派和象征派少数诗作中留有《诗经》音乐性的一点余脉,大多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的音乐性缺乏体认。
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
郭沫若很推崇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采用了长短多变的句式,不依赖音步的重复而是借助节奏单元和字、词、句、行的反复、平衡与变化来获得诗歌的节奏感”。
遗憾的是,此类国外优秀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译介、研究与借鉴。
就诗歌音乐性而言,新诗人对诗歌的节奏感比较重视,对结构感普遍不够敏感,对现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缺乏了解,所以大都是对西方诗歌音乐结构的片面模仿。
总之,新诗的成就值得关注,但新诗人普遍对诗歌的音乐性认知不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制约了新诗的进步与成熟。
业界应在已有基础上,对新诗的音乐性继续做出不懈努力。
(摘编自陈历明《新诗的音乐性:回顾与反思》,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80年代以后,由于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诗歌创作过于个人化、碎片化。
主题写作可以对这一状况予以斧正。
B.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是指诗歌应表现对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以及在新时代对世界、天下、宇宙等的重新认识。
C.中国新诗诞生以来,其音乐性就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只有夏济安把新诗的音乐性作为一个问题正式提出。
D.诗人及诗歌评论家很少有人精通音乐,这限制了音乐元素融入新诗的创作和批评中,阻碍了其音乐性的拓展深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诗歌十年,女性诗人逐渐占据诗坛主导地位,这是以往所
没有的现象。
B.闻一多提出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推动了新诗的发展进程,其作用举足轻重。
C.诗歌的功用性和音乐性是矛盾的,强调前者,会影响后者的发展,反之亦然。
D.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新诗发展的有关问题,前者分析其成就,后者分析其不足。
3.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新时代新诗十年具备新气象”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一行10多位作家、诗人开展脱贫攻坚走基层主题采风活动。
B.中国诗歌网上,一群年轻诗人创建的青春诗社,在各种新旧诗派中脱颖而出。
C.《诗刊》先后推出青年女诗人专辑、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显示了一种趋势。
D.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都传达了关于青春的主题。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写作思路。
(4分)
5.新时代的诗人在新诗的音乐性方面还应做出哪些努力?请从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方面简要概括。
(4分)
二、文学类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合花(茹志娟)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回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
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空气里也带着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歌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
不一会,我已写了三张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娃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
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
”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
我叫他带我去看看。
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
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
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
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
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
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
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
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了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
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
脸,同意了。
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
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
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
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
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
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
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
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
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我想拉开地,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
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一九五八年三月(原载《延河》1958年第3期)
6.下面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讴歌了为
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文中的“百合花被”是全文的情节线索。
C.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结尾写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备参加战斗,较详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
D.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人性,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但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作为背景,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场面。
从人物的选择上,所选的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
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
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
读者联想。
D.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新媳妇从“笑”到“不笑”的神态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心理。
她“笑”是因为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腼腆很可笑,并对“我们”把她喊为“大嫂”觉得好笑;“不笑了”是因为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及借与不借的矛盾。
8.分析“我”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6分)
9.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
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
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
”宪宗深然之。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
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
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七月,除杭州刺史。
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B.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C.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D.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拜,授予官职,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除”、“授”,而“贬”则表示降职。
C.“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要停职守制。
D.卒,对死亡的讳称,古代皇帝及其后妃之死曰崩,大夫曰卒,士
曰不禄,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才华横溢。
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之后,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
B.白居易文风富贵艳丽。
他非常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都非常欣赏他所创作的诗歌。
C.白居易直言进谏。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宪宗认为很正确。
D.白居易刚正不阿。
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4.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
(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原早秋①(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
这年夏季作
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
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众芳歇”是说光阴逝去,花草凋零,但“大火流”却表明天气依然炎热。
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
C.颈联从前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D.前人评价本诗“健举之至,行气如虹”,说明作者虽然心绪不高,但此诗格调自高,带有边塞诗的雄健之气。
16.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五、默写填空(12分)
17.情景默写。
(每孔1分,共6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达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2)《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到“ ,。
”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插秧歌》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表现雨中劳作的诗句是: ,。
18.文学常识。
(每孔1分,共6分)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又称为:、长短句、曲词、曲子词等。
词的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按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三类:、、。
六、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极简主义风格为更多年轻人所接受。
以“淘旧物”为特征的循环青年,也有着类似的行为:在城市的犄角旮旯捡回掉漆的桌椅板凳、斑驳的旧沙发,在精心修饰后变为兼备颜值和①的个人独有物件——用有限的成本去换取不被经济负担所限的快乐。
循环青年对二手物件的②,是他们选择循环的重要原因。
“买二手物并不是买它的今生,而是在买它的前世。
”有人这样说道。
一条剪标的二手领带讲述着一段从意大利到中国漂洋过海的故事,一台过时的数码相机还保存着陈旧的旅行记忆,一本泛黄折页的旧书标记着十几年前的读书思绪……每一件旧物都是一则关于历史的记述,蕴含着旧主的前尘往事,承载着新的人生故事,在循环的链条中形成层层代代的人生嵌套,这正是时过境迁、岁月流痕的魅力所在。
在大多数循环青年眼中,破旧耗损的外表和被丢弃闲置的境遇不能定义其美学价值,他们看中的是旧物经改造后所可能拥有的未来。
少了几个抽屉的桌子,经过改造变成复古味浓厚的书柜;早已爬上青苔的青灰色墙砖,被摆放在书桌上,散发出时间的氤氲……( ),在新的场景中获得崭新的生命,循环青年闪烁着智慧的光辉,③着劳动创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