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遗成很大危害。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入侵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泛,文中着重分析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外来物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ABSTRACT
Allen invasive species also bring big problem with riching region species.They threaten entironment,nativ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soci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is becoming very severe in China,with many kinds of foreign species of abroad origin.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damage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in China , and discussing the counter measures as well.KEY WORDS: Alien invasive species;Biological invasions;Controlling counter measures
一、前言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或称非本地的(non-native)、非土著的(non—indigenous)、外地(exotic)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1]。早在l9世纪,达尔文就已经关注外来种入侵现象,英国生态学家Ehon(1859)开创了入侵生态学[2]。
随着全球化、商业和旅游的增长以及对外自由贸易的重视,有意或无意地为物种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据统计:
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因为外来生物入侵导致的的经济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3]。
生物入侵不仅对人类社会造成经济、物质财富损失,还对人类健康甚至人类生命产生严重危害。一些重大人畜疾(疫)病,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威胁与恐慌。时下,“疯牛病”、“口蹄疫”、“西尼罗河脑炎”、“猪霍乱”、“鸡流感”等动物疾病的传播均称为“生物入侵”它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国界限制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染给其它生物。生物入侵已经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严重性仅次于生物栖息地丧失而位居第二。
早在2000年联合国就将“生物多样性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作为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研
究主题,表明生物入侵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采取措施防治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
二、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对策
2.1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防治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呈现出传入数量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人民币[4],据估算,全国每年因生物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0%~15%、棉花产量的15%~20%、水果蔬菜的20%~30%。我国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5]。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
Ⅰ入侵来源广泛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多达4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经有5O余种。近1O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O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其中外来入侵物种的最大来源地为美洲。
Ⅱ入侵类型多样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跨越50个纬度。气候带包括: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拥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能为很多种外来物种提供了适宜生存栖息环境,同样也为它们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Ⅲ入侵范围扩大
外来植物在小范围内入侵成功之后,就会不断向四周扩散[6],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人迹罕至的偏远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都有外来入侵物种。例如以前只在新疆有分布的里野莴苣,在1984年以后扩散至辽宁。而l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的松材线虫,现在已扩展到江苏、安徽、广东、山东和江西的局部地区。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作“远程旅行”入侵范围在不断扩大。
2.2生物入侵成功的主要原因
⑴入侵物种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幅度较广,对环境有较强的忍耐力[7],如耐荫、耐贫瘠土壤、耐污染等特性。
⑵通常成功的外来入侵种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迅速产生大量的后代,外来种与土著种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竞争、抑制作用,同时杂交造成入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导致后者的遗传侵蚀。
例如:微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攀援植物,超繁殖力强,开花部位约占生物总量的40%。在50
厘米X50厘米的范围内,一大丛微甘菊,有花序2035—5039个,小花82140—201188个,产生的种子
数可达10万粒以上。种子千粒重0.1克,种子成熟后借助风力可四处传播。薇甘菊是蔓生茎,可以攀援和缠绕其它植物,将其覆盖后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和缺少水份、养份供应而很快枯死,因此称它为“植物杀手”。
⑶外来种常常失去了其固有的自然控制因素,这是由于外来物种在原生地会受到其它生物的制约,
这种制约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非常稳固。一旦离开原生地,外来物种在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不再受到限制,只要条件适宜,就会扩散蔓延,演变成“入侵者”。
如水葫芦(风信子)在南美洲之所以没造成危害,是因为有200多种天敌昆虫取食水葫芦,在其它地方缺少这些天敌昆虫,所以使水葫芦成为世界性的入侵水生植物。
⑷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退化,本地物种的生命力衰减,给入侵者造
成可乘之机。
如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其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和对其它物种的竞争能力都大大降低,缺少肥水等优厚条件就长不好,不人工或药剂除草就发生草害,不用农药就会因病虫害的危害而减产,这就给入侵的病虫草害造成了优势条件。
2.3生物入侵的途径
生物入侵的途径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造成的生物入侵:
如一些病菌、病毒可以靠空气传播;一些生物物种通过洋流、河道、洪水等途径传播;一些动物的迁移活动也会促成生物入侵。
这种自然传播扩散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小。麝鼠这一物种就是通过自然扩散进入我国,主要是从俄罗斯由我国的新疆和东北地区引入
人为因素造成的生物入侵:有三个主要途径:
①是由于经济贸易往来造成的生物入侵:
一些物种潜伏在轮船、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上,随着货物或人流登陆上岸,经过一段适应和蔓延阶段,最后暴发出现生物入侵。如豚草是从国外进口粮食带进来的;美国白蛾是潜伏在交通工具中进入我国。
②是人与动物的出入境活动造成的生物入侵,有意的引种活动和携带一些物品无意中造成的生物
入侵:
特别是有目的的引种活动造成生物入侵的实例很多,例如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大量引入的水葫芦,逸为野生后疯狂繁殖,不仅堵塞河道、影响通航,更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O0亿元。
③是战争也会造成生物入侵: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研究生化武器将一些老鼠带到太平洋一个小岛上,战后这些遗弃的老鼠泛滥成灾,其中一些变异巨鼠曾经袭击岛上的人,造成伤亡。战争中使用的生化武器也会使一些致命病菌、病毒扩散,成为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