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一至三单元)复习素养养成型评价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一至三单元)复习素养养成型评价试题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高江海 054100

一、积累运用。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近年来,人们在经历了洪水泛滥、冰雪地震、干旱少雨等天灾后,已经开始▲jìngwèi 自然。然而,很多人在一段刻骨铭心

....的记忆之后,又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掠夺式开采资源,似乎已经成为发展的一种普遍性▲zītài。除了对大自然进行直接破坏外,人们也没有

停止过对自然的间接性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

....;“高碳经济”数年来如火如荼;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1)根据加▲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

(2)请给选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刻骨铭心()根深蒂固( )

2.填写下面空白处的句子。

(1)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2)我是大海的叹息,,是田野的微笑。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鲁迅先生盛赞藤野先生之后,感慨地说:“我忽又良心发现,”

3.写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人类不应当用科技君临天下和主宰一切,更不应把科技当作“神”来供奉。

B人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会转移到人与自然及人的生存状态上来。

C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D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往往是不堪一击的。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消失了,盲目自大滋生了。

修改意见:

(2)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很渺小的,犹如九牛一毛。

修改意见:

5.依照下面例句,仿写一句。

例句:人,栖居在大地上,来自泥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

6.班级组织开展“敬畏自然”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写标语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要成为具体行动的愿望和冲动。请同学们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写两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2)谈事实

人类只顾着发展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最终将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请你写出三件大自然惩罚人类的事例。

①②③

(3)填成语

下面是有关“大自然”的成语,请你填写完整。

风雨雷鸣月明山青

骤雨山地桃李不雨

(4)写句子

仿照下面的句子格式,再写两句。

例句:茫茫宇宙,孕育了世间纷繁万物。

仿写:①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敬畏自然(节选)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大意。

8.阅读选段,说说大自然“窃笑”人的理由是什么?

9.选文中“沾沾自喜”一词该怎么理解?

10.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赏析:

11.选段在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点?(写出两点)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有些文明崩溃而有些幸存下来

郭久亦

①著名的生物和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最近研究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历史上有些文明(如复活节岛、玛雅帝国和格陵兰岛北欧)崩溃,而有些文明(如冰岛和日本)却延续至今?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令我们现存的社会避免重蹈覆辙。

②戴蒙德举了复活节岛作为失败文明的例子。4 0 年前,探险家Thor Heyerd ahl 曾在他的著作《远征KonTiki》提到复活节岛,他从南美洲乘筏到达该岛,以此来证明波利尼西亚的岛民来自于南美洲。复活节岛约66平方英里,大约在公元1500年有人居住,居民大约在6000人左右,最高时达到30000人左右。复活节岛于1722年4月5日被荷兰探险家雅各布(Roggeveen)发现。所有的欧洲探险者都对散落在岛上沿海的400座石像感到震惊和困惑。这些人类石像都是长耳无腿的男性躯干,大多15至20英尺高,最大的有70英尺高,

“体重”从10吨到220吨不等。这些石像看起来是先在岛屿顶部的火山口雕刻出来,然后装在大型的木轮上,再由绳索拖曳到海边竖立起来——这简直是人类能力和组织的奇迹!

③社会都是由人类构成的,毫不奇怪,这些已经崩溃的古代文明同样拥有人类所有的冲突性格,如侵略、残暴、奸诈以及同情、慷慨、爱心等。首先,人类对于自然的攻击始于森林砍伐,以便提供住处和获得耕地。随着人口的增长,更多的森林被清除,无可避免地造成土壤侵蚀。同时,在这种社会中,难免有执政精英消耗着不成比例的资源,其余人只能是贫民。精英对于财富和声望的攀比,使得复活节岛长耳石雕这样的古迹被不断地建造起来。人性本质使他们注重短期目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致整个社会走上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对不断减少的资源的争夺导致了战争和内乱,最终使文明毁于一旦。

④复活节岛基本上遵循了上述的自我毁灭之路。最突出的特点是森林彻底毁灭,鸟类物种也跟着灭绝,直接后果就是原材料消失、树种灭绝和作物产量的减少。饥饿导致了贫民与拥有长耳雕像和大厦的富人之间的战争。很多证据表明,岛上发生过人吃人的事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富人可能会建立起类似洞穴的庇护所而免于被吃掉。

⑤最终,衡量文明的进展和最终命运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些社会是否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关照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答案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文明必将重蹈复活节岛的覆辙。

⑥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复活节岛远离其他土地或岛屿。这意味着当地居民无处逃生、没有移民涌入、没有食物输入,也不会有来自外面的帮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星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就像复活节岛一样。换句话说,全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没有其他星球可以逃生。既然已经知道了复活节岛的命运,那我们为什么不采取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来善待森林和其他资源呢?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01日12.作者说:“复活节岛基本上遵循了上述的自我毁灭之路。”请你阅读选文第④段,概括

一下复活节岛覆亡突出的原因。

13.文章第⑥段写到了“衡量文明的进展和最终命运的只有一个标准”,请你用自己的话

来阐释这个标准时什么?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各代表什么?

(1)这.简直是人类能力和组织的奇迹!

(2)精英

..对于财富和声望的攀比,使得复活节岛长耳石雕这样的古迹被不断地建造

起来。

1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作者要阐述的观点。

16.拓展延伸。

链接:

敬畏自然(节选)

清淡

在远古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界的生灵充满了敬畏,河流、山岳、星空乃至动物都曾经是我们敬畏的对象,不敢稍有冒犯。工业革命以来,人俨然成了主宰自然的主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代替了对生灵的原始敬畏,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财富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大量废气、废水、废热、噪声等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