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一、常见病害的防治
1、金叶女贞叶斑病
症状:真菌类病害,危害叶片、枝条。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散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

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枝叶接触传播,从伤口、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潜育期10至20天,病菌生长适温26℃,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

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

由于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高温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使病害大发生。

华北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上年发病较重的区域,下年一般发病也较重。

连作、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②适当进行修剪,剪除过长枝、徒长枝和嫩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要增强内膛的通风透光;③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④栽植时降低密度,每平方米栽植6~8棵为宜,不要追求当年绿化效果,为后期留出生长空间。

⑤化学防治:80%大生可湿性粉剂有很好的防效作用。

也可喷施1%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的代森锌500倍液等进行防治。

2、金叶女贞煤污病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以扩展到枝条上。

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以后逐渐增多,形成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严重时形成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

在金叶女贞山西品粉蚧大量发生后,以其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大量繁殖。

高温、高湿、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如果金叶女贞上面有国槐木虱、合欢木虱、蚜虫等时,其分泌物也诱发此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①及时修除病虫枝,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度。

②发现有山西品粉蚧为害时,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发生严重时,也可两者混合后进行防治。

③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二、常见虫害的防治
1、山西品粉蚧
山西品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

危害方式: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和枝条等处危害,诱发金叶女贞煤污病,引起提早落叶,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发生规律: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

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鳞芽间做蜡囊越冬。

第一代卵孵化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为害若虫盛期在6月上旬。

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下旬。

第二代卵孵化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若虫孵化后从卵囊中下口爬出,在叶片背面叶脉两侧或枝条上固定取食并越夏,秋季落叶前转移到枝干隐蔽处越冬。

防治方法:①金叶女贞栽植密度要合理,为后期生长留出较充足的空间,不能只图眼前效果。

建议双排绿篱栽植密度可每米6株;色块栽植每平方米6~8棵,可以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

②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少氮肥,多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

③合理修剪,通风透光。

金叶女贞生长较快,年生长量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因此,在修剪色块
时尽可能降低修剪高度,以便改善透光条件。

④药物防治:在若虫盛发期至成虫盛发期,可以用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
1000倍液喷雾防治,若虫发生严重时,可用速扑杀加吡虫啉或速扑杀加氧化乐果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视防治效果可连续喷施2~3次。

2、褐带卷叶蛾
褐带卷叶蛾,又称苹褐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害虫。

除了危害金叶女贞外,还危害大叶黄杨、秋葵、碧桃、三叶草和紫叶李等园林植物。

危害特点:幼虫食害幼嫩的芽、叶、花蕾,常吐丝连缀2片至3片叶片或纵卷1叶,潜藏在卷叶内危害,受害严重时不能展叶,严重的使整个叶片残缺不全,影响观赏价值。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至3代,以幼龄幼虫在树干粗皮缝、剪锯口裂缝、死皮缝隙和疤痕等处做白色薄茧越冬。

树木开始萌芽时,越冬幼虫出蛰,取食幼嫩的芽、叶和花蕾,受害叶表面被咬成箩底状,仅剩叶脉。

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卷叶危害。

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开始化蛹,蛹期为8天至10天。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成虫有趋化性和弱趋光性,白天隐藏在叶背或草丛灌木中,夜间交尾产卵。

卵期7天至8天,多产在叶面上,每雌虫可产卵100粒至140粒。

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取食叶肉,危害时间较短,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

第三代幼虫9月下旬孵化,于10月中上旬寻找越冬场所。

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上,幼虫长大后分散活动,如遇惊动即吐丝下落或迅速逃逸。

触动后有倒退或弹跳习性。

成虫对糖醋具有趋性。

防治方法:应在6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虫,以控制羽化成虫数量,降低第二代危害。

①人工捕捉:在幼虫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包裹着幼虫或蛹的受害叶片。

②灯光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结合防治其他园林害虫,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③化学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至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至2500倍液,喷雾防治。

④无公害防治方法:每毫升含100亿活孢子的Bt生物制剂的800倍液,20%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或含量为20%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液。

3、霜天蛾
霜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昆虫,别名泡桐灰天蛾。

在中国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

在华北矿区除危害金叶女贞外,同时也危害白蜡、泡桐、丁香、悬铃木、柳、梧桐等多种园林植物。

危害方式: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使受害叶片出现缺刻、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成虫6、7月间出现,白天隐藏于树丛、枝叶、杂草、房屋等暗处,黄昏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在夜间进行。

成虫的飞翔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卵多散产于叶背面,卵期10天。

幼虫孵出后,多在清晨取食,白天潜伏在阴处,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以6~7月间危害严重,地面和叶片可见大量虫粪。

10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①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

②杀虫灯诱杀成虫。

③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幼虫。

④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灭幼脲2000至2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防治效果较好。

⑤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4、六星黑点豹蠹蛾
六星黑点豹蠹蛾属鳞翅目豹蠹蛾科。

危害特点:受害植物的树冠常出现大量枯枝,破坏园林景观。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越冬。

翌年春天,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危害,5月中旬陆续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时将一半蛹壳留于羽化孔中。

成虫有趋光性,日伏夜间交尾和产卵。

卵一般产在树皮缝及枝条分叉处,卵期约20天。

幼虫活跃,有转移枝条为害习性。

幼虫先绕枝条环食木质部,然后在木质部蛀食孔道。

由于虫道长,往往有几个通气孔。

危害时排出大量颗粒状木屑,不同的寄主往往木屑的颜色有所不同。

10月份老熟幼虫蛀入二年生枝条内越冬。

防治方法:①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②及时剪除有虫害的枝条,并烧毁;③幼虫孵化蛀入期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④保护和利用天敌。

5、褶翅尺蛾
桑褶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别名桑褶翅尺蛾、桑刺尺蛾、褶翅尺蠖。

除危害金叶女贞外,也危害金叶女贞旁边的紫叶小檗,主要危害桑、国槐、刺槐、白蜡、栾树、苹果、梨、海棠、核桃、枣、杨、金银木等多种园林植物。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和宁夏等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危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主脉将树叶吃光,从而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褶翅尺蛾3至4龄食量最大,新叶、老叶、嫩枝一概都食,常将金叶女贞的顶部吃成光秃。

虫体保护性很强,观察叶面不易发现,但排粪量很多,检查地面较易发现。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一年l代,以蛹在土中或树根颈部作茧化蛹越冬。

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成虫白天潜伏,傍晚活动,成虫羽化产卵多产在光滑枝条上,沿枝条排列成长块,堆生,排列松散,很少散产,每个卵块有300至800粒,初产卵时为红褐色,后变灰绿色。

每雌产卵600~1000粒。

卵期20天左右,4月初孵化。

幼虫共4龄,颜色多变,1龄虫为黑色,2龄虫为红褐色,3龄虫为绿色。

1至2龄虫一般昼伏夜出,3至4龄虫昼夜危害,幼虫在小枝上停落时常头部向腹面卷缩至第5腹节下,以腹足和臀足抱握枝上,受惊后吐丝下垂。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爬到距基部6~9厘米土中或根颈部,贴树皮吐丝结茧化蛹越夏和越冬。

发生期和发生量都较为集中,为害具有突发性和灾害性,但也比较容易防治。

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

①挖越冬蛹。

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人工消灭卵块,结合修剪,剪除带卵块枝条并烧毁。

④人工捕杀幼虫。

⑤无公害农药防治:含量为16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洒;⑥化学农药防治:此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特别敏感,故防效优异。

可采用2.5%溴氰菊酯3000~35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每次间隔4~5天,可迅速见效。

6、大灰象甲
大灰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别名象鼻虫、土拉驴等。

除危害金叶女贞外,还危害大叶黄杨、苹果等多种园林植物。

危害特点:成虫取食金叶女贞的嫩尖和叶片,轻者把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重者把大叶黄杨吃成光秆,造成植株死亡。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2年一代,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以成虫越冬。

成虫不能飞,主要靠爬行转移,动作迟缓,有假死性。

翌年3月份开始出土活动,吃食大叶黄杨的新芽、嫩叶。

白天多栖息于土缝或叶背,清晨、傍晚和夜间活跃。

4月中下旬从土内钻出,群集于叶片取食。

5月下旬开始产卵,成块产于叶片,6月下旬陆续孵化。

幼虫期生活于土内,取食腐殖质和须根,但对植物危害不大。

随温度下降,幼虫下移,9月下旬达60~100厘米土深处,筑土室越冬。

翌春越冬幼虫上升表土层继续取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在原地越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