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成长的背后,是常人难以体味和承受的酸甜苦辣,他们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某种天赋和素养,这是他们长大成人后重要的精神力量,。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
一、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
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
二、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老师讲课,他用心听。
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
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
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三、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
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
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珍惜财富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
记得小时候父辈们曾教育我们说:惜衣有衣穿,惜钱有钱用。
所以节约是美德,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五个名人家庭教育故事
一、梦想
阿姆斯特朗与母亲的对话
孩子:“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
妈妈:“好呀,但是,别忘记回来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时与母亲的一段对话。
二、包容
妈妈,我把咱们家烧了
“孩子,别害怕!为了科学研究,你就是把咱房屋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毁了,我也决不埋怨你。
”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时候一次做实验把自家楼火不慎烧毁,十几岁的他怕父母责罚躲到效外,父母找到他后第一句就是这么说的。
三、接纳
你只是想得比较快而已
“你有点口吃,正说明了你聪明爱动脑,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
”
——儿子从小就口吃,可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还表扬他。
她要求儿子一切从自信开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个口吃的男孩就是杰克.韦尔其,他长大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世界第一经理人。
四、坚信
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教授
“我的孩子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
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
——母亲带小男孩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独这个小男孩一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
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他母亲的身边,认为男孩神经有毛病,赶快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
母亲这样回答亲友的疑问。
这个男孩就是爱因斯坦,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五、发现
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
“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
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
”
——一个小男孩上小学时,对许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飞上天的同学来吃。
不幸的是,吃了发酵粉的同学疼得在地上打滚。
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母亲知道后常非气愤表示学校不懂教育。
并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鼓励他搞实验。
这个男孩就是爱迪生,一生发明的项目,高达1628项。
名人教育子女小故事三则
1.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
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
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3.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
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
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
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
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
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
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