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 1 . (题文)“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体现了
A.孔子“仁”的主张B.孟子“仁政”思想
C.墨子“兼爱”思想D.老子“无为”思想
(★) 2 . 战国时期,有一思想家认为“冷了想穿衣,饿了想吃饭”、“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

在天性的作用下,人会违法乱纪。

他反对单纯的只讲关爱、教化,主张对未能教化成功的人严
加惩戒。

该思想家可能是
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王守仁
(★★) 3 .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郑人买履”和“守株
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4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最可能出自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 5 .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
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
(★) 6 . 贾谊的《过秦论》中总结秦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一认识与西汉
的哪一个政策相互呼应
A.世卿世禄B.与民休息C.独尊儒术D.北击匈奴
(★★) 7 . (题文)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

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

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

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
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 8 . 自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花园中秋天便来临了。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竞相争荣斗艳的百花纷纷凋零,只有儒学一颗硕果沉重地挂在枝头。

这段材料旨在
A.怀念春秋战国思想活跃的局面B.说明理学开始取得了正统地位
C.论证实行政治大一统的合理性D.强调文化专制不利于思想繁荣
(★★) 9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 10 .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
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 11 . (题文)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 12 . (题文)“王阳明的心学将朱熹外在化的‘理’内在化为个体心灵的道德律令,把对外在权威的服从、外在教条的格守内在化为主体的自觉。

”这说明心学思想
A.彻底否定了朱熹理学B.反映了个性解放要求
C.强化了道德自觉意识D.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 13 . 某学者认为:“若其心正、正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

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用之不善,反增罪恶耳”。

根据材料,此学者认同的是
A.墨家学派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D.经世致用思想
(★★★★) 14 . 明朝后期,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

下列主张属于他的是
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 .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通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下列选项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B.“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
C.“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D.“生民在勤,所宝惟谷”
(★) 16 . 某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严复
(★) 17 . (题文)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这一主张
A. 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 B. 反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的思想
C. C. 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 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二、材料分析题
(★★) 18 .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辨证的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