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勾践灭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践灭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一)学习目标
1.同学们首先要熟读《勾践灭吴》,达到流利诵读的程度。
2.在诵读和对照注释看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语活用等文言知识。
3.思考勾践亡国和复国的原因,领悟人生成败的规律。
(二)关于本课的一些相关知识
1.《国语》
《国语》是春秋时期的国别史,我国最早分国纪事的史书。
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现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期的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21卷。
其中《晋语》最详,周、鲁、楚三国语次之,齐、郑、吴、越四国语又次之。
它和《左传》一样,纪事截止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454年)止。
《国语》叙事少而记言多,《左传》则以叙事为主,很像《左传》的姊妹篇,可相互参证,因而有《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之称。
它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
《国语》文字朴实、简括,文学成就一般不及《左传》,但也不乏较为生动的文字。
如《勾践灭吴》,在塑造人物方面颇可圈点。
2.关于“勾践灭吴”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
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
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
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的故事。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勾践忍辱负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报仇雪恨;而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课文内容分析
1.列出“勾践灭吴”故事中吴越两国人物对应表
解读,研讨。
(1)国君:
越国——勾践
吴国——夫差
(2)大臣谋士:
越国——大夫种(文种)
吴国——伍子胥、太宰嚭
(3)大臣谋士的进言:
越国
大夫种——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解读:
一番类比,是对君王没有准备而应战的批评。
一句“无乃后乎”既尖锐又坦率,也足见勾践的为人。
大臣可以直接责备,反问的语气让听者汗颜,这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坦然接受的,但大臣居然敢这样说,从侧面勾勒出了勾践厚道与胸怀。
吴国
伍子胥——不可!夫吴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解读:
伍子胥的话更重在对形势的分析,极有见地。
占据了天时地利,才有可能保住事业,发展事业。
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极佳战机,遗失可惜。
大臣可谓有谋。
当然从侧面也可见吴王的混沌。
太宰嚭——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解读:
为一己之私利,不顾国家的利益。
美其名曰古人如何,其实不过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由头。
可怜这样的大臣,国家败也败他们的身上。
(3)国君的行为
越国勾践:
接受谋臣的批评,执手与之谋,文章后面描画的所有行为,应该都是大夫种的建议,勾践在一件一件地实施着。
吴王夫差:
一句“与之成而去之”,足见他的短视,称霸美梦也就是二十年而已,带来的是亡国灭
种和自身成为千古笑柄。
2.对勾践的人物分析
①从勾践的六次说话的语气、内容,描画出其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历程。
(注意勾践说话的不同语气)
第一次:“乃号令于三军曰”
解读:业已“栖”于一个山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一个“号令”,狂妄之形跃然纸上,号令惯了,扭转不了战局,还以为“共知越国之政”是个多大的诱饵,此时的勾践还似贵族的公子哥,败局必是铁定。
第二次:“曰”
解读:大夫种的一番抢白,狠狠打击了勾践,他也开始学着放下了国君的架子,倾听下属的意见。
当然,“何后之有”多少有一点矫情和在乎面子,但是“执其手而与之谋”已可窥视公子哥的转变。
第三次:“说于国人曰”
解读:承认自己“不知其力之不足”,有愧于“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坦然地以果断的判断——“此则寡人之罪也”而承担责任;读者们看到一个君王在失败中开始成熟。
其实,此时,还有谁会怀疑二十年后勾践的逆转呢?
第四次:“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解读:没有多余的话,此时百姓更相信行动。
勾践的“誓”,给了百姓希望和信心——我无能,那咱们从头做起。
给百姓以休养生息,这才是最大的政治。
第五次:“辞曰”
解读:再也不是年少轻狂,再也不是不可一世。
知耻,让人冷静而谦逊,面对群情激昂,勾践勇于承担责任,也屏弃了轻率。
巨大的转变折射了近二十年的磨练,一个男人成熟了。
第六次:“乃致其众而誓之”
解读:这次的“誓之”是满怀豪情,满怀必胜的信念,此时的勾践已经懂得了如何做一个贤君,什么才是制敌致胜的法宝。
志行高远,知耻后勇,赏罚分明。
胜利就在囊中。
②总结勾践复国的措施,每一项概括不超过6个字。
第一,优生优育
第二,困难补助
第三,礼贤下士
第四,躬耕自足
③除了勾践制定并实行的复国措施,你还发现了勾践必胜的哪些因素?
勾践除却实行一系列的复国措施,还关心百姓疾苦,访贫问苦;为了麻痹夫差,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并“亲为夫差前马”,拿得起,放得下;此外勾践能够听从建议,能够承认自身的错误都是他最终必胜的因素。
二、能力训练检测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贾人夏则资皮 gǔ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pùC.去民之所恶èD.仇雠敌战之国也 chóu
2.下列对加红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管理)
②吊有忧,贺有喜 (慰问)
③贾人夏则资皮 (积蓄,储备)
④遂使之行成于吴 (达成协议,讲和)
⑤乃致其父母(招致,召集)
⑥公与之饩(发放、赠送的粮食)
⑦今越国亦节矣(气节)
⑧请姑无庸战 (害怕)
⑨欲其旅进旅退 (俱,共同)
A.①⑧④⑦ B.②⑤⑥⑧
C.①②⑤⑨ D.⑧④⑥⑦
3.下列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寡人请更 (改变)
B.进不用命 (使用)
C.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鼓励)
D.果行,国人皆劝 (果决)
4.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②南至于句无
③令壮者无取老妇取
④将免者以告
⑤三年释其政
⑥而摩厉之于义
⑦无不餔也
⑧无不歠也
⑨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5.下列句中加红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B.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C.丈夫二十不取 D.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6.下列“则”字的解释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贾人夏则资皮
B.此则寡人之罪也
C.非其身之所种则不事
D.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7.下列“其”字的解释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B.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C.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D.纳宦其子
8.下列加红的“之”字的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何后之有
B.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C.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D.执其手而与之谋
E.仇雠敌战之国也
9.下列加红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虽无四方之忧 B.然后乃求谋臣
虽悔之,必无及已乃致其众而誓之
C.执其手而与之谋 D.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子而思报君之仇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10.请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做解释
(1)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2)必庙礼之
11.下列句子使用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B.遂使之行成于吴
C.十年不收于国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附参考答案:
1.C. wù
2.C
⑦今越国亦节矣 (克制)
⑧请姑无庸战 (用)
3.B.(服从,奉行)
4.
①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率领
②南至于句无——勾
③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④将免者以告——“娩”,生育,临产。
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⑤三年释其政——征,征税
⑥而摩厉之于义——磨砺,切磋
⑦无不餔也——哺,给人东西吃
⑧无不歠也——啜,给人水喝
⑨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
5.B“匹夫”古今均指一般百姓,或有勇无谋的人。
(A“中原”:古“原野”,今“中原地区”。
C“丈夫”:古“男子”,今“妻子的配偶”。
D爪牙:古“比喻武臣,重臣”,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
6.B是(其他均为“就”)
7.A副词,表示诘问(其他为物主代词“他们的”)。
8.C D是代词,代人(A,助词,表示宾语前置;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E,助词,的)。
9.A
10.(1)洁、美、饱:使动用法
(2)庙:名词作状语
11.D宾语前置(其他均为状语后置)
作文推荐
树欲静而风不止
高一(3) 曹梦醒
每每看到在风中狂舞的树,我心头便会掠起一丝愁绪。
且不说它是否“欲静”,而在风的迫使下摇摆终究是有些无奈的。
想想看,这事不遂心的无奈与挣扎也是众多文人才子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浮云吧。
吟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是否在借花倾诉自己的无奈呢?在盛唐的众多才子诗人中,孟浩然是惟一一位没有仕途的大诗人。
他一生隐逸,诗恬淡空灵、直白朴素,仿佛与忧国忧民的杜甫,恃才傲物的李白非同一时代的人物。
连“凤歌笑孔丘”的太白都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云松。
”
有人说,孟浩然的隐逸是七分天性,三分天意。
他也在仕途与田园间挣扎过,甚至临终前还给张九龄寄了一封“自荐信”。
何况与王维交好的他还亲自受到李隆基的面试。
此时他归隐的心已被动摇,极力想展示自己的才华。
不知是发挥的太不正常,亦或是太正常了,纵有百首清新恬淡的词,竟吟出了一首“不才明主弃”的牢骚诗。
龙颜大怒,再无官缘。
怎能不说,这个“红颜弃轩冕”的归隐者,不是活在无奈与挣扎中呢?一句无意中的“不才明主弃”早已泄露了他的天机。
纵然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才情,“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智慧,“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胸襟,苏子一生难逃贬谪的命运。
这其中的挣扎与无奈,可想而知。
想为主尽忠,却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贬离京师;想为民谋福,在杭州筑起苏堤,却难以久留;想归隐山林,闲云野鹤一番,却又被召回从政。
临终前,他不禁道出“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无奈、痛苦的心绪。
他的才情智慧、胸襟胆略,仍藏不住他如“风中树”,“水中舟”的无奈与挣扎。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又岂是树的“专利”,自然万物,谁又能逃开风霜雨雪的洗礼和砺练?但也是在风中,人看到了树的生命力;在风中,历史记住了孟浩然、苏东坡。
[评语]
读诗读人读出了一点味道,对历史人物的点评,来自熟悉或热爱。
小作者由自然之风想到了历史上许多文人的人生际遇,拎出两个,便挥洒成一篇文字。
孟浩然与苏轼都是我们颇为熟悉的诗人,也多次出现在我们的作文中,写点什么好呢?就写他们共同具有的“无奈与挣扎”吧,不落窠臼,就是成功的一半。
看来选取恰切的写作角度确是我们应当关注的。
不仅使用史实,也佐以诗人的诗作,巧作搭配,感慨真实,这样才写出了真实的孟浩然和真实的苏轼。
他们的小小心思,他们的人生曲折,他们的追求与无奈,不那么神圣,不那么崇高伟岸。
也正是如此真实,才使得他们永驻后世人的心中。
感谢小作者让我们重新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