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技术的本质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技术的本质和价值
提起技术的本质,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
自然科学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经常被连起来使用,简称“科技”。
但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虽然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和科学是有区别的。
科学和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该篇主要阐述技术的本质、价值,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的产业化等内容,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然而,在西方哲学中,恐怕没有哪个人像海德格尔这样对技术作过如此深刻的反思。
当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凭借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原生态的环境却遭受极大破坏。
从技术产生的这两重效果来看,科技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有时也充当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凶手。
科技的这种负面作用引起了海德格尔的深思。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技术的批判。
海德格尔似乎一开始就察觉了技术的“双刃”。
技术作为一种中性物,它在人对世界的改造中显示出自己的手段和功用,由于我们运用技术,才使技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复杂关系,不外乎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因此,技术是“起揭示作用的”:它一方面满足了我们“感到自己对于世界是本质性的”这一需要,另一方面又确证了人的有限性,确切地说,是人理性的有限性。
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讲,“技术(Techne)”这个词源于希腊语,希腊人最初用此词称呼技艺和艺术。
准确地说,“技术(Techne)”是“知道(Wissen)”的一种方式。
“知道”是“已经看到(Gesehenhaben)”之意,按照希腊人对“知道”的认识来看,“知道”的本质在于Aletheia,即存在者之解蔽。
它承担和引导一切对存在者的行为。
Techne作为希腊人所经验的“知道”就是存在者之生产。
Techne从来不是指制作活动。
Techne是一种Aletheuein解蔽方式。
因而,Techne之决定性的东西绝不在于制作和操作,绝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上面所述的解蔽。
作为这种解蔽,而非作为制作,Techne才是一种产出。
在海德格尔看来,Techne本原的含义不是使用的工具性意义,而是揭去遮蔽,让
存在者显现出来,深入真理之中。
Aletheia即真理。
“技术乃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Aletheia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
”技术的本质也就是以解蔽的方式来现身,让存在者及其身旁的世界显现出来。
同时海德格尔还认为:“技术在其本质中乃是沦于被遗忘状态的存在之真理的一种存在历史性的天命。
这就是说,技术不仅在名称上可回溯到希腊人的Techne,而且在本质历史上也源出于作为一种Aletheuein——亦即使存在者敞开出来——方式的Techne。
”
技术的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课题(技术)与主体(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属性在与主题发生关系中的体现。
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者具有负面的价值。
技术的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技术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
技术的价值是二重的,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技术品的效用性、技术原理的科学性、技术的规范性、技术存在的客观物质性以及技术后果的两重性等特性。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虽然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不同,但它们在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另一方面,技术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受社会影响)、经济型(技术活动要符合高效率、低成本等原则)、革命性(技术在社会变革中起作用)、历史性(技术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民族性(技术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等特性,因而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技术背景。
同时,技术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技术是由物质、能力和知识构成的动态系
统,技术是一个过程。
即“技术是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是软件与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是经验、知识、能力、与物质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
技术是由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再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
作为原理形态的技术仍然属于知识的范畴,包含着内在的真价值,反映的仍然是客观因果性,但却是合目的的因果性,目的正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只不过这种价值是潜在的。
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是技术形态的一次飞跃,完成了从观念技术到现实技术,从无形技术到有形技术的转变。
作为显示技术的最初表现形态的技术发明不是单纯的手段,而是合目的的手段,手段承载了人的目的,因此也就承载了人的价值,但体现在技术手段中的人的价值也是潜在的,是没有成为现实的价值,因此技术发明不仅体现了内在的真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潜在的外在的社会价值。
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是技术形态又一次转化,从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是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即是技术原理与技术发明中所承载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也就是技术价值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
所以,技术是有价值的,技术在过程中实现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多年来,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一直较突出,农药中毒事件常有报道。
究其原因,一是农户不按规定的用药量、次数、方法或安全间隔期施药,或施用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二是现在标准施行的农药残留测定需要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净化和用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无法对廉价的蔬菜进行随时随地或快速的检测而形成的监管不到位。
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指导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所使用的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在我国农药中,70%为有机磷农药,而在我国生产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中,70%为剧毒、高毒类,而且较多是禁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采用速测卡法快速检定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这是一项技术,它可以满足我们对无农残蔬菜的需求,使其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限制,甚至普通消费者也能够操作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高残留农药蔬菜
的摄入,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保障消费者食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