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马鞍市培正学校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安徽省马鞍市培正学校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徘徊.(huí)惧惮.(dàn)褶.皱(zhě)怒不可遏.(è)
B.寒噤.(jìn)晦.暗(huì)亢.奋(kāng)气喘吁.吁(xū)
C.俯瞰.(kàn)瞭.望(1iáo)拾.级(shè)纷至沓.来(tà)
D.冗.杂(rǒng)雾霭.(ǎi)连翘.(qiáo)诸.如此类(zhū)
2.(2分)对下列一组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样本分析法一直有较大的漏洞
②人们还是一直使用——清点这种野蛮的方法
③虽然后来证实他能够得出正确的数据仅仅是因为运气好
④因此无论是进行人口普查
⑤但在当时他的方法大受欢迎
⑥还是其他大数据类的任务
A.①⑤②③⑥④B.③⑤④⑥②①
C.⑥③⑤①④②D.③⑤①④⑥②
3.(2分)结合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项()
A.这部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分为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
B.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后来他的哥哥将他送去参加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他因此无法再上前线,随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工作之中。
C.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被病魔禁锢到床上,但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从没有想到过自杀,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的痛苦,坚持写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D.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教学的误区不可。
B.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好水的开源节流工作是西部开发成功的
关键。
C.作为主要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的集大成者,该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扭转我因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D.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
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撼雄辨虔诚络绎不绝
B.撩动浮躁凋零销声匿迹
C.心弦绚丽羁绊相辅相承
D.帷幕伫立缄墨风雪载途
6.(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①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②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③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④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②所以③但是④就
B.①由于②因此③虽然④却
C.①不但②而且③不论④都
D.①不仅②并且③然而④却
7.(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际上是公开的掠夺,“宫使”,即为皇宫的使者。
“南山”指的是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B.诗歌的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生活。
先写“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艰苦劳动过程。
次写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可见其生活之艰辛,“两鬓苍苍十指黑”则可见其苍老。
最后写到“牛困人饥日以
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更是写出了老翁精疲力尽的情态,也可以看出卖炭路途的遥远和难行。
C.诗的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翩翩”原意是轻快洒脱的样子,而这里则是为了写出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
“而卖炭翁悲惨的结局也在诗的最后写了出来,用数量极少,对于老翁根本没有用的红绡和纱换走了老翁全部的生活的依托。
D.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宿紫阁山北村》中所说“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与本诗的“手把文书口称敕”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写出了宦官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作者表达的都是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2分)(题文)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季来临,为了避免学生溺水的事情不再发生,学校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
B.成都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最烦闷、最让人觉得漫长难熬的季节。
C.通过每天下午的体能强化训练,使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D.青城山那葱茏的美景让我深深地沉醉,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9、(4分)结合下面的语境和括号里提示的内容,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1)泰山之巅的景色令人____________(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逐渐_____________(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这个艺术家是个___________(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的人,难得见他剃须理发。
10、填空。
(8分)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
(2)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____。
(《老子》)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5)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
(柳永《蝶恋花》)
(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请你写出描写夏季景色的两句诗(必须为连续的两句,且其中一句带“夏”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
①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
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
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
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
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
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吗?
⑤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
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
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⑥30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
虽然时间还很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星的主要特征。
2.为什么说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①段是如何说明木星的?
4.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中“很可能”的表达效果。
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门前那棵桂花树
①一棵新来的桂花树,刚到时一身盛装,不久便繁华褪尽,静静地站在天空下,睡着了一般。
②再不久,嫩绿的叶子,一小丛一小丛地从树干上钻出来,有点兴奋,还有点儿害羞的样子,从树下往树上排列,像五线谱,有音符的韵律。
我觉得它的每片树叶都是眼睛,甚至能感觉到它的性别和气息。
③在它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茂密如林,透着灵气;在它收敛了一身盛装,落尽繁华,让自己变得非常不好看的时候,透着神秘。
有一天晚上,大约9点钟,我来到树下,也许是因我的脚步声,突然树上哗啦啦骚动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看到密不透风的树冠像一个大摇篮,在空中晃动,有鸟在树枝上逗闹。
方知惊了它们的好梦,我悄悄地不敢出声。
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棵桂花树,实在是鸟儿的天堂。
④俗话说,人往高处走。
鸟站高枝,这是因为站在高处的鸟,更有安全感的缘故,这个道理,不经历,是不会理解鸟类的生存之道的。
⑤大约一个月后,树上繁茂的叶子渐渐脱落,再过了一个月,下面的全掉光了,树梢上的叶子所剩无几。
站在阳
台上往下看,没有掉落的叶子呈灰褐色,干枯而硬邦。
这时再看树身,觉得挺拔而清冷,心里受了伤似的,仿佛杵在冬日里的一把大扫帚。
⑥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
它是在经历化蛹为蝶的蜕变,是凤凰涅槃。
重生是痛苦的,我应该对它充满信心,看着它受苦的样子,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丝丝怜悯和不忍,能对它做的,只能是浇水再浇水,使它喝饱喝足后积攒力量。
我常常看着它,感受它的呼吸和气息。
我对它说,你知道我在乎你,你一定会焕发生机,要加油!
⑦人站在一棵高大的树前,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
但它能感受到我强大的心愿,我的力量来自灵魂深处,来自于我对它生命的尊重和呼唤。
⑧先前我对朋友说,你看这棵树的造型多么美,两尺多的主干之上,走出三大分支,三大分支又长出十枝亭亭玉立的枝干,在空中收拢得有模有样,没有旁逸斜出,团团地向外扩散,像莲花般好看。
朋友煞有介事地、头一点一点地查着数:“[0-9]{1,}.(9分)[0-9]{1,}.(9分)[0-9]{1,}.(9分)
⑨生命的奇迹,有时候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我天天盼着它长出新芽,它却缓慢地不肯露头。
有一段时间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它的身上,不再去观察它,它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这个时候我确认它已经适应了环境,可以尽情地生长了,心中充满欢喜。
但是内行的人说,第一年活不算活,因为它还没有真正扎住根呢。
它在迁移的时候,植树的人们削去了大部分根系,树梢也被剪去,它是受到重创之后来到这里的。
⑩其实在你夸它、欣赏它的时候,它是忍着巨大的痛苦的。
这里的水土服不服,这里的养料跟上跟不上,对它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
重生的磨难,我们哪能体谅得到呢?
⑪桂花树是高贵的植物,它的生命灵气是绝对存在的。
⑫端午节的那天傍晚,我在纯净的桂花树下冥想,我的内心仿佛被过滤了一般,清澈明净。
之后我透过树隙向天空望去,我惊奇地发现,那晚的月牙是金色的,弯弯细细的金色月牙镶嵌在低空,离月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也是金色的,宛如一幅充满故事的水墨山水画。
⑬它是在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它一定会告诉月亮:到了八月,我也是金色的!
⑭我几乎忘了,这棵桂花树是金桂,开金色的花。
我要做的是,一定给你一个心灵的家。
1.第②段中桂花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自选角度,对第⑤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3.通读全文,请简析作者对桂花树的情感变化。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中描写月牙、星星的作用。
5.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中写鸟儿的内容能否删除?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3、(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在早晨冒汗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计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果你仔细观察森林,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梁、玉米等系本农作物,西红柿、抹机等蔬
菜,夏士莲、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
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
植物们“都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第四滴,滴满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凝集在地面观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
而那些植物叶子上留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
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覆益子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
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
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
大量水分就通过气孔蒸发掉,所以人们的肉眼看不到它的“汗珠”。
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
..”,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
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
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
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
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
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
对于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叨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
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
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上;而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伤……
⑦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
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
2.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打烊”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现由。
4.第⑥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写作。
(5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萨克雷
读了以上的材料后,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把它分享出来。
要求:①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D
【解题分析】
A.有误,应为徘徊.(huái);
B.有误,应为亢.奋(kàng);
C.有误,应为瞭.望(liào)。
故选D。
2、D
【解题分析】
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找到总起句和总结句。
很显然,全段围绕“样本分析法”来写,而③句“虽然”与⑤句中“但”是一组关联词语,并引出样本分析法的缺陷,因此①句应该在③⑤句之后,④句中“因此”做总结,而且该句中“无论是”与⑥句中“还是”是一组关联词语,所以④⑥句承接①句,②句是结尾句,这样对应的选项自然就是D了。
3、C
【解题分析】
C.表述不准确。
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很快又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选C。
4、C
【解题分析】
A.把“不可”去掉;
B.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
C.正确;
D.“不管”应为“尽管”;
故选C。
【题目点拨】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5、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A项“雄辨”应为“雄辩”。
C项“相辅相承”应为“相辅相成”。
D项“缄墨”应为“缄默”。
6、C
【解题分析】
句子“①研究学术不可缺少,②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里是递进关系。
句意是,前面的情况不仅出现,即“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后面的情况,即“应付世界环境”也要做到。
强调“不但……而且”的递进关系。
句子“③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④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是条件关系。
句意是。
只要前面的情况出现。
即“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个人行动上”,那么后面的行为,即“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要做到。
强调“不论……都"的条件关系。
故选C。
7、B
【解题分析】
B.有误。
“两鬓苍苍”可见其苍老,“十指黑”可见其生活艰辛。
故选B。
8、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没有语病。
A否定不当,“再发生”需要“避免”,删掉“不”。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语意重复,“停下脚步”与“驻足”重复。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9、(1)叹为观止(2)销声匿迹(3)不修边幅
【解题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对阅读时遇到的词语要利用工具书解决并进行归类整理。
这样,作答时就能得心应手。
“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不可作“消声匿迹”。
“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10、(1)青青子衿(2)自胜者强(3)心忧炭贱愿天寒(4)落日故人情(5)为伊消得人憔悴(6)寂寞沙洲冷(7)示例: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重点字:“衿”“炭”“憔悴”“洲”带“夏”的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①体积和质量大;②能犮光,有自己的能源;③由液态氢构成,无坚硬外壳;④主要通过对流形式释放能量。
2.①木星十分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②木星释放能量的方式与太阳一样;③木星的能量越来越大,热度越来越高。
3.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木星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中的“巨无霸”这个特点。
4.“很可能”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是
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需要通读全文,找出相关语句,摘抄即可。
根据第一段“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可见木星体积和质量特别大;“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可知木星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根据第三段“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
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提取概括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五段内容“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
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据此即可提取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
把木星比作“巨无霸”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木星的体积和质量和地球的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320倍”“318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说明语言文语言的准确性。
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
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很可能”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1.①嫩绿;②羞涩;③富有生命力(或富有活力、生气);④排列有韵律
2.符合题意即可
3.①既对桂花树充满信心又怜悯桂花树重生的痛苦。
②敬重桂花树强大的生命力。
③欣喜桂花树长出新芽。
④赞美桂花树的高贵。
4.①采用衬托手法,以天空中的金色的月牙和星星来衬托桂花树。
②表现了桂花树的高贵、美丽、灵气与追求。
5.示例一:不能删除。
①鸟儿的逗闹与写作对象“桂花树”密切相关。
②表达了适应环境的“生存之道”,与全文主旨一致。
示例二:能删除。
①鸟儿的逗闹与桂花树的重生关联不大。
②删除后文章内容更集中,主题更突出。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从“嫩绿的叶子”“有点兴奋,还有点儿害羞的样子”“像五线谱,有音符的韵律”可以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景物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结合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
“仿佛杵在冬日里的一把大扫帚”把树身比作“一把大扫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掉光了树叶的树,干干巴巴、硬硬邦邦的情状,结合“觉得挺拔而清冷,心里受了伤似的”理解,表达了作者的怜悯和不忍。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从“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可以看出,“我”相信桂花树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的;从“看着它受苦的样子,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丝丝怜悯和不忍”可以看出“我”对它的心疼;从“桂花树是高贵的植物,它的生命灵气是绝对存在的”可以看出“我”对它的喜爱和敬重。
4.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这里描写月牙、星星是为了衬托桂花树的形象,突出桂花树高贵、富有生命灵气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作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如:不同意删去。
因为桂花树是鸟儿的天堂,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同时,这部分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凸显了文章主旨。
13、1.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需要排出体外。
白天通过叶面上的气孔蒸发。
晚上,气孔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过剩的水分从叶尖叶缘上的水口流出。
2.“打烊”原指商店停止营业(一般在晚上),用在此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一到晚上就关闭气孔,不再蒸发水分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不能。
第4段写植物在早晨冒汗的原因,承接第3段结尾的问句;第5段写植物生理学上“吐水”(或冒汗)的作用,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不能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