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岗位职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岗位职责
预防接种岗位职责篇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一、收集掌握本辖区人口资料,包括总人口数,15岁以下人口数,0-7岁各年龄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流动的适龄儿童数。

二、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册、接种证。

三、按时对适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四、统计接种资料,按时上报规定报表。

五、正确掌握各种疫苗免疫程序及接种技术、接种部位、接种剂量和接种禁忌症。

六、制定和上报疫苗需用计划。

七、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制度和冷链设备建档、建账工作。

进行接种率常规报告、接种率调查和免疫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处理和应急接种。

八、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械。

九、做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

十、按照《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指南》对预防接种副
反应进行监测,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处理和上报,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十一、组织开展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十二、向上级报告免疫预防工作,并提出建议。

十三、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免疫预防宣传。

新生儿预防接种制度
产房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预防接种工作,为保证些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对医院产房提出以下要求:
一、每月25日前报下月用卡介苗、乙肝疫苗计划,5日左右由市疾控中心运输送到医院。

二、
产房建立乙肝疫苗和注射器材,领取登记制度,乙肝疫苗有损耗也必须登记清楚,损耗数只能控制在100支少于5支。

三、产房接生后承担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同时填疫苗转诊单上下两联,一联留产房随后领取疫苗,一联转诊单给病人交所有管辖内的医院办接种本,打以后免疫接种。

四、乙肝疫苗接种器材一律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

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时,应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使用包装破坏或已超过有效期产品。

完成接种后,不必把针头帽套回针头,应直接将使用过的自毁型注射器放入安全盒内集中处理。

五、产房使用过的自毁型注射器应登记清回收数,然后进行无
害化处理。

六、禁忌证:新生儿有免疫缺陷、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者禁忌接种。

七、新生儿有严重畸形、新生儿窒息、体重低于2500g,暂缓接种。

稍大月分到接种门诊进行补种,产房需在转诊单上注明不接种的原因。

八、注意事项:乙肝疫苗使用前充分摇匀,如发现安瓶破裂、变质、容量不足、有摇不散的凝块,不得使用。

乙肝疫苗在2-8℃的冰箱冷藏,不得冷冻。

严禁使用冻结后的乙肝疫苗。

九、乙肝疫苗可与卡介苗同时接种,采取分左右上臂三角肌注射,乙肝疫苗注射部位固定期右上臂三角肌,卡介苗注射部位固定在左上臂三角肌,同时对母亲表面抗原性的新生儿注射10ug乙肝的同时在其它部位联合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200u。

十、产房对领取的乙肝疫苗、自毁型注射器应设专人认真登记,建立专用登记账本,严禁儿童计划免疫用乙肝疫苗和接种器材用于非目标人群的接种,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

预防接种岗位职责篇二:接种室工作人员职责
接种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服务热情,工作认真,操作规范,查对细致。

二、接种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帽、口罩,佩戴上岗证卡。

三、保持接种室干净卫生,接种前应清洁接种台面,下班前开启消毒紫外线消毒
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

四、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检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五、严格执行安全接种制度和疫苗接种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消毒液。

六、认真做好冷藏设施清洁监测工作,每天上、下午监测一次,每天对设备清洁一次。

七、严格做好疫苗管理工作,每天核对疫苗使用情况,做到帐苗相当符,存放柜
里无过期疫苗,认真填写好接种卡,及各种登记表。

八、做好药物的维护保管工作,做到不过期,器械每三天检查一次,熟悉预防接种的抢救与处理。

预防接种室制度
一、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理,要即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
接受接种者外,不得在室内逗留。

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应查对有效期,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放在固定位置,各种疫苗分
开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三、严格执行疫苗技术操作,进入接种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

四、浸泡液每天更换一次,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五、已用过注射用具必须就地消毒毁形,集中送医废处置中心处理。

六、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七、准备抢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了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接种反应等意外,应及
时进行处理。

九、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安全注射制度
一、疫苗必须是国家卫生部或国家管理局有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研究所(或药厂)正式生产出品,并按规定渠道供应的产品。

二、疫苗的贮存,运输,接种必须冷链规定操作进行。

三、过期、变色、出现沉淀,有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瓶有裂纹的,一律不得使用。

四、严格按照说明书掌握各种制品的禁忌症,接种前必须询问被接种者的病史,过敏史。

五、按照接种证,接种卡核对被接种者应种制品,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接种后立即上证,上卡登记。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但必须是正规厂
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七、含有吸附剂的疫苗(DPT)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接种疫苗禁忌症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2、对出生后体重低于0.25KG新生儿原则上不予注射乙肝疫苗,若母体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属强烈要求要注射者,应在告之书上签好字。

预防接种须知
预防接种查对制度
预防接种实行“三查七对”、“再询问一”制度
三查:
1、接种前检查
2、接种时检查
3、接种后复查
七对:
1、核对接种对象姓名
2、核对疫苗名称
3、核对疫苗颜色
4、核对接种剂量
6、核对接种部位
7、核对接种方法
再询问:
1、询问病史
2、询问过敏史
一:
注意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预防接种证门诊消毒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职员必须规范穿着工作衣帽,勤剪指甲。

工作前须用肥皂、活动水洗
手,戴好口罩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接种间隙也要勤洗手。

二、保持接种室环境整洁卫生,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每天须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内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新装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70UW/cm2,70UW/cm2的灯管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按每M3空间≥1.5瓦安装,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洁净,每1周用酒精擦拭1次。

三、皮肤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液须每周更换2次。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皮肤消毒时可用无菌棉签浸润用75%酒精擦拭2遍,干燥后方可注射;消毒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

局部消毒后留意不得触碰污染。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疫苗接种务必一人一针一管。

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必须就地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0%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60分钟)毁形,放进专用容器集中处理,严禁出售或随意丢弃。

针头分开放进有消毒液的防刺安全盒或回收桶集中处理。

五、保持工作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的洁净,每个工作日前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消毒。

六、地面采取湿式清扫,每天两次拖地。

预防接种岗位职责篇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预防接种服务工作职责
一、收集掌握本辖区人口资料,包括总人口数,15岁以下人口数,0-7岁各年龄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流动的适龄儿童数。

二、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册、接种证。

三、按时对适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四、统计接种资料,按时上报规定报表。

五、正确掌握各种疫苗免疫程序及接种技术、接种部位、接种剂量和接种禁忌症。

六、制定和上报疫苗需用计划。

七、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制度和冷链设备建档、建账工作。

进行接种率常规报告、接种率调查和免疫预防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处理和应急接种。

八、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械。

九、做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

十、按照《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指南》对预防接种副反应进行监测,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处理和上报,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十一、组织开展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十二、向上级报告免疫预防工作,并提出建议。

十三、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免疫预防宣传。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2、做到有专室、专人、分台操作。

3、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持证上岗。

4、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作一消毒”。

5、操作前一天作好一切用物的消毒及准备工作。

6、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毁形和焚毁。

7、每天操作完后必须进行清洁、消毒。

8、按照免疫程序,完善各类登记、统计、上报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