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5月模拟卷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顾城有这样一首诗:“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请问这首诗的题目是(3分)( B )
A. 一种灵魂在歌唱
B. 弧线
C. 世界中的主人公
D. 向往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B )
A. 对于很多的德国评论家来说,格拉斯的作品实属是他自视清高、禁欲苦修和传统大男子主义的产物,在八十年代中期后,他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B. 华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有关部门接到投诉或申请后应当受理并告知办理的时限、程序。

C. 他是真正地从一个艺术家和亲历者的角度重新审视那段耻辱的历史,所以他能够用艺术的构思来创作这张震撼性、史诗性的作品,是一般画家所不能达到的。

D. “行者精进,忍者不悔”是高仓健的座右铭,高洁的人品固然让他誉满天下,而高超的演技更是让合作者和朋友们对他念念难忘的原因所在。

A项“实属”与“是”重复。

C项“震撼性”和“作品”不搭配,应为“具有震撼性的”,“是”的前面应该加上“这”。

D项“高洁的人品”和“高超的演技”调换
3. 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B )
A.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

”(吴青峰《小情歌》)
B.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宋冬野《董小姐》)
C. “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

”(卢庚戌《风花树》)
D. “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

”(高晓松《模范情书》) 比喻,其他为比拟
4. 请为姜夔绝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选出正确的句子,并进行排序。

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①西窗一雨无人见② 细草穿沙雪半销③ 秋来东阁凉如水④ 吴宫烟冷水迢迢⑤ 一夜吹香过石桥⑥ 梅花竹里无人见
A. ②⑤①④
B. ④⑤①②
C. ③⑤⑥②
D. ②④⑥⑤
5. 下列实用文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 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台边拾到一个黑色皮包,里面有人民币180元。

(《招领启事》)
B. 本人昨天骑车不小心丢失皮包一只,内有钱物若干,拾到者重金感谢。

(《寻物启事》)
C. 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品位”和“文化茶座”等栏目的文章。

(《征稿启事》)
D.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中心。

(《招聘启事》) A、B详细度颠倒:
D将“足下”改为“您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赏析
作者对灭亡的明朝怀有感情,在清朝不做官。

康熙年间(1662—1722)被强迫入京参加科考,又有一些无聊文人为了巴结当权者,邀他为相国写寿文。

这封书信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并处处结合归老田园的心愿,表现了清高不阿的节操。

与赵韫退大参书①
[清]王弘撰②
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诸先生之命,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且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

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

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皆有所不可。

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昨天承蒙您屈尊相访,以贵乡各位先生之命,嘱托我为冯相国写一篇贺寿文章,还说这是依照相国的意思,又说冯相国曾经称赞我写文章不违背古代为文之法。

这虽然让我慌乱恐惧不敢承受,可是理解我的情谊,却让我深藏心中而不会忘记。

我应该马上欣然提笔作文,竭尽所有才力,直接写出相国高尚品德和宏大抱负以及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的谋略,来
获得相国的欢心。

可是我审视自己,揣度世事,觉得都不可行。

所以恭敬地陈述愚见,望您能详细审察。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

借居昊天寺僧舍,僵卧一榻。

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

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

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幸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我是一个衰老有病的人,承蒙错爱推荐,我曾经写信告诉各位本省抚军,征求吏部的意见,不被允许;接着又被奉旨紧紧催逼,不得已,勉强尽力来到京城;又写信叫小儿上呈吏部,又不被允许。

我借居在昊天寺僧舍,伏处不出。

两个月以来,未曾出寺门一步。

如果有大人先生屈尊来看望我的,我都不能回拜,特地叫小儿手持名篇一张,到门表达谢意罢了。

须发花白,牙齿松动,两眼昏花,不能写楷书,想要到时候再诉说衷情,侥幸有一线希望,蒙受天子的怜悯,而放我回到乡下。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

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焉。

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

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无论学疏才短、不能揄扬相国之德,即朝廷宽厚之恩,亦未必以此为罪。

而揆.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

甚至使不知者,以.弘
撰与相国素不识面,今一旦为此文,疑为夤缘
..相国之门,希图录用,欺世盗名,将必有指摘之及。

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为相国贺寿,不是一件小事情。

各位先生有的在翰苑,有的在台省,有的在部司,声望都一向著名,个个都是人们耳目专注之人。

公开地为相国写寿屏,那么文章一定会在京城传看,不可能用布巾包好私下藏在箱箧中。

我进不能响应天子的诏令,却退而写为相国贺寿的文章,不要说自己学疏才短,不能宣扬相国的美德,就是朝廷也将会以宽厚之恩待我,也未必因我写不出而加罪于我。

而用法则来衡量,既有所不合,用内心来测度,也有所不安。

甚至使得那些不知情的人,认为我与相国素不相识,现在一旦写下这篇寿文,就会被怀疑为攀附相国之门,图求被任用,做出欺骗世人盗取名声之事,一定会遭到指摘。

不只是文章不值得被相国看重,反而更加牵累到相国,这就是我迟疑不决不敢承受此任的原因。

如果您替我
考虑这件事情,也难道不像我这样为难吗!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为.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谒门下者,
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
..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

并乞上告相国:倘邀惠于相国,得归老华山,为击壤之民③,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午夜一夜,晓窗万字,其不能忘相国之德,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必有在矣。

燕山易水,共闻斯语。

唯执事图之。

(选自王文濡编《续古文观止》) 其实不这样的,那些掌管天下文章的权力,为天子教育人才的天下的读书人,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仰望相国,拜伏在地而通姓名,都想以能够求见相国一次为荣。

这其中负有盛名并擅长写华丽文章的人,本来就有很多,可是相国着意于我,我身非木石,哪里是没有心思懂得这个意思的,却推委而不做,有这样不通人情的吗?因此我直陈心事,希望您裁断此事并体谅我。

并且请求您上告相国,如果能得到相国的恩惠,能够回归在华山终老,做一个农夫,来实现耕田种地的愿望,夜晚点灯,读书写文,一定不会忘记相国的恩德,将会记录下来并以诗歌颂扬的作品,一定是有的。

[注]① 大参:对参政官的尊称。

② 王弘撰:陕西人,明末诸生。

入清后,隐于华山。

康熙十八上被推荐应博学鸿儒科考试,召至京师,托病拒不应试,后放归乡里。

③ 击壤之民:太平盛世的百姓。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 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戾:违背
B. 揆.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揆:揣度,衡量
C. 疑为夤缘
..相国之门夤缘:攀附权贵,拉拢关系
D. 而相国独属意
..于贱子属意:嘱咐,托请
(属意:意向专注于……)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B )
A. 以.求得相国之欢以.弘撰与相国素不识面
B. 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
C. 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为.天子教育人才
D. 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A①连词,来;②介词,因。

B结构助词,与后面的成分构成“所字结构” (名词性短语)。

C①动词,写;②介词,替。

D①连词,顺承;②连词,转折。

)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4分) 不仅文章不足以为相国增光添彩,而且还会进一步给相国带来拖累(麻烦),这就是我犹豫徘徊不敢承受相国厚爱的缘由啊。

(2) 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

(4分)
因此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怀,希望赵大人能裁断并体谅我的苦衷。

9. 请简述作者没有应赵韫退之请为冯相国撰写祝寿文章的原由。

(4分)
①没能应天子之诏却退而作贺寿之文,于法不合,于心不安。

②与相国素无交往却写作此文,容易引发议论,连累相国。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咄咄:《世说新语·黜免》中记载,殷浩被废后,“终日恒书空作字”,有人偷偷观察,发现写的是“咄咄怪事”四字。

(1) 本词上阕是如何写景的?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内外近远的层次,触觉视觉的结合,拟人手法,融情入景。

(2)本词下阕抒怀顿挫有致,试梳理作者的情感层次。

(4分)
先是愤愤不平,
而后暂且以纵情山水消解愁闷(自宽自解),
最后则有“烈士暮年”力不从心的怨艾(纵有自然美景也无力欣赏的无奈,含壮心不已之意)。

【注释】
①鹅湖:在江西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②蕈:竹席。

③咄咄(duō):叹词,表示惊诧。

据《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免职后,虽口无怨言,却终日里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

休休:唐司空图晚号“耐辱居士”,隐居虞乡王官谷,建“休休亭”。

《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退休后,隐居条山,筑“休休亭”,表示对仕途失望,甘心退隐。

【翻译】
躺在竹席上,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将它们渐渐敛收。

红艳艳的莲花互相倚靠,科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个独个儿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怒气,人邓小平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连上楼都无心无力。

【讲解】
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岁至53岁)的作品,由题目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后,曾患过一场疾病,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

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

“断云”句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

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

“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

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

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

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于
抑郁为旷达。

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

“书咄咄”句用殷浩事。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中富贵,罢官后终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意为“哎哎,这真是怪事!”)。

“且休休”用司空图事。

《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按司空图的解释,“休”字有二义,一为闲退,一为安适。

“休休”即闲适之意。

)“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

《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何必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闲居的清福罢,隐居山林那也很高雅。

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

看起来词人好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

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

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

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满江红》)的悲愤。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

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

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

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同名词有两首,另一首词的原文如下(选自《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教授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零年版。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3)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李白《蜀道难》)
(4)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杜牧《阿房宫赋》)
(5)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
(6)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7)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
(8)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五、现代文阅读(一)(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张炜
一想到“纸”这个字眼,就让人有一种温煦、一种富足的感觉。

拥有许多纸,也就应有尽有了。

薄薄的,匀细光润,各种颜色,简直非人力所能为。

有人将发明纸的那个人当成神仙,这原是对的。

我囤积纸的癖性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不可救药。

我用不了这么多纸,也无法传之后世,唯痛惜这些纸在身后的不测命运。

当然,我会未雨绸缪,想想办法。

十几岁之前,纸是极珍贵的东西。

那时的人吃物匮乏,连青草都吞了,树皮悉数剥下,哪里还有纸。

有人吃一种棕色的土,黏而细,有香味,捏成长条,从一端吃下。

这时没有纸。

小学生的课本是黑粗纸印的,字与纸的颜色几乎相混。

但我就在这时对纸着了魔。

我那个粗鲁的继父把纸藏在了床下,翻开他的军大衣和褥子就能看到一叠花花绿绿的纸,极薄,香气四溢,是用来卷烟的。

我小心地抽出三两张,这是第一次偷。

那时一般人家简直没有一点儿纸头,进门后四下张望半天就是找不到纸的痕迹。

这是真正的贫穷。

而继父竟然把一叠叠纸压在身子底下睡觉。

大概他也知道这有多么奢侈,故而藏得严密,且与之相伴同眠。

后来吃物多了,粮食有了,纸也就不再罕见。

最先看到成捆的白纸是在海港路代销店:柜台上有酒坛和醋坛,还有一捆纸。

它要五分钱一张,贵极了。

我买了一张,妈妈也买了一张。

继父脸色很坏,他当然嫉恨。

我把所有的纸写上字之前,先抚摸它。

它微笑着,好像说:来吧,给我写上吧。

关于纸,我三十多岁算是见了大世面。

那是进城后的事,那天由人引领,我来到了一个印刷车间,于是看到了堆成一人多高的纸岭。

我的心立刻乱跳起来,两耳嗡嗡响。

这些纸垒得像巨石,或卷成了碾砣一样,浑身闪烁着兰花瓣的光泽,嗅一嗅有千层菊的香味。

我见四下无人,就伸手抚摸了这成堆成岭的纸。

粉白色的纸体温与人相同,约三十六度。

黑纸凉一些。

有一种橘
红色的纸有些烫,像发着低烧。

也就是那不久,有人送给一叠印了方格的纸,美如画幅,我小心地收起。

看许多人怎样使用:每一格填上一个字,有趣而神秘。

这让我想起了种地:先修好畦垄,然后再播种。

一天半夜,我梦见那一叠簇新的纸打上了雨点,头上急出了汗珠。

我醒来一遍遍抚摸完好的纸页,再也没有睡意。

那时我认识了一个姑娘。

这是我三十多年里的一个突出记忆。

她微胖,有刘海,脸上一层细小的绒毛闪闪烁烁,大眼像猫一样。

我对她的到来只有感激。

尽管三个月了,我们之间手都没有碰一下,也没有说什么表明心迹的话。

渴望结束单身生活。

我比她大许多。

她第一次来到这寒碜的住处,直笑:你这里什么也没有。

我让她看了纸,一共几叠,其中一些是十几年前的积存了。

我送她二十张浅红色的纸,她收下了。

我一直记得她转身的样子,那条粗粗的发辫垂在背上。

多么好,这座城市有这样的姑娘。

我还想送她一叠方格纸。

可是她没有再来。

(选自张炜小说《远河远山》,有删改)
12. 请概括“我”囤积纸的原因。

(5分)
①纸本身的轻薄匀净、光泽温润、颜色各异,本身具有美的质感
②因为童年时物质极度匮乏,所以纸在我心中是极珍贵的东西
③“我”因痛惜纸在身后不测的命运,所以未雨绸缪
13. 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分)
(1) 我把所有的纸写上字之前,先抚摸它。

(2分)
表达了作者在方格中写字时的小心郑重。

珍惜
(2) 我醒来一遍遍抚摸完好的纸页,再也没有睡意。

(2分)
表达了作者噩梦之后惊魂未定:仍担心心爱的纸被损坏。

珍惜
1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色。

(6分)
15.①色彩渲染:作者用“粉白色”“黑色”“橘红色”凸显纸在颜色上的区别,呈现纸的多样(2分)
16.②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作者通过触摸纸的温度、嗅闻纸的气温的不同动作去感受
纸的区别,通过“垒”“卷”展现纸的不同形态,通过“心的乱跳”“耳朵嗡嗡响”展现自己见到纸岭的欣喜与激动。

(2分)
17.③比喻,将纸比作巨石、碾砣展现纸岭的高大厚重。

(2分)
拟人
三点特色符1分,有具体解释1分。

表达效果提到纸的特点(多样、厚重)1分,作者的欣喜激动1分。

(任选6点6分)
15. 探究本文的最后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①“我”给姑娘送纸侧面衬托了“我”对纸的喜爱,对纸的珍视。

②姑娘和我对纸的不同态度形成了对比,表现了“我”不被理解的失落情绪。

③结构上“我”送出的方格纸正是有人送“我”的,形成照应。

④风格上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高建平
①自然欣赏的关键,是从自然中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环境;艺术欣赏的关键,是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欣赏者太远。

太远了,与人无关,就无法欣赏。

于是,不失去距离,又不能太远,就成了一门关于距离的学问。

②对此,布洛提出“距离的二律背反”。

有两种力出现在审美经验中,一种将人拉向对象,一种将人拉离对象。

只有两种力量维持了一种平衡,审美欣赏才有可能。

③将人们吸引向对象的一股力量,就是生活的趣味。

对自然的爱好,是从中看见生活、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生活的向往。

对艺术的爱好,是从中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感、真实的情感和对情感的向往。

④但是将人们从对象拉开的那一股力量,则比较难理解。

有一种理解,认为过度生活化是危险的。

孔夫子提出,君子不党;英国绅士们警告:保持你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过于挤在一起,就激发了低级趣味,滑入到危险的关系之中。

还有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艺术就是要与生活不一样。

纵观文学艺术的历史,有着大量非现实主义——即不是“按照
生活的本来样式”来写作的作品。

从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影视动漫作品,用魔幻手法写作的文学和艺术,都在有意偏离生活。

这时,艺术的力量不是像绳子一样拉着欣赏者,不让欣赏者滑向危险的生活,而是有一种魔力,将欣赏者带入到奇幻世界中。

像《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样的神奇故事,所具有的不是否定性距离,而是具有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所造成的特有的美。

⑤距离由此取得了新的含义,有了肯定性的力量。

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复。

特别是在艺术这个充满创造性的领域,制造距离又打破距离,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利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手段。

⑥当然,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

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

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

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

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

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⑦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

这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

艺术家通过风景的描绘,增强了人们对风景欣赏的能力。

艺术家也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推动着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⑧在美学界,朱光潜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海边农夫当别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美时,常会羞涩地转过身来指着屋后的菜园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屋后这园菜却还不差。

”有人以此批评朱光潜鄙视劳动人民,是剥削阶级意识。

真的是对朱光潜先生莫大的误解。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6.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第一层(①):从自然欣赏和艺术欣赏谈到审美中的“中文”问题;
第二层(②—⑤)由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来谈“距离”的新内涵(新特征);
第三层(⑥)审美视角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第四层(⑦—⑧)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论证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第三层和第四层可以合并为一层。

)
17. 结合文意,说明第⑤段中“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身”'的含义。

(6分)
①距离不仅不会妨害审美,还具有肯定性的力量(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