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文化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禅文化的历史
导语: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
有好茶自然不乏品茗人,石门的茶文化遂与饮茶的历史同步而生。
虽说其年代已无从考稽,但在中华茶文化史上,偏居一隅的石门却写下了骄人的篇章。
拂开岁月的积尘,我们不难发现,被誉为茶饮文化最高境界的“茶禅一味”,便源于石门夹山。
一、南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1.南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为茶禅文化的衍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地处幕阜山一衡阳一都庞岭复式背斜中的浏阳一南岳衡山隆起带,盘亘绵延八百余里。
群峰突起,最高峰主峰祝融峰1292米,最低海拔为80米,相对高差1200余米,南北走向的七十二峰穿境而过,有43峰座落境内。
四周为丘陵、盆地,是一座耸立于湘江之滨的孤山。
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达2.6万个/cm3,古云“神仙窟宅”之地,今有“天然氧吧”之称。
其山水沃饶,人文早蔚,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中心。
据南岳史书记载,南岳历史文化曾经经历过几个重要时期:一是南岳佛教开山鼻祖慧思大师创建“大般若禅林”(今福严寺)时期;二是被道教奉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夫人潜心《黄庭经》时期,开创了我国女道士修行先例;三是唐朝着名宰相李泌隐士时期等等。
更加难得的是每个时期都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弥足珍贵。
特别是南岳作为中国较早的“茶禅一味”文化发祥之地,其历史地位更不容忽视。
南岳风景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
南岳特产“云雾茶”,其中以高山云雾茶享誉国内外,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初唐时期就被列为贡茶。
它是传统的石禀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发展下来的,它传承了南岳近二千年来的茶叶文化和禅宗文化。
陆羽的《茶经》云:“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山谷”。
唐代诗人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禀茶》诗中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白云凌烟露,采缀青山芽,硅壁相叠压,积芳莫能如……”《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图》等许多着作和全国高等院校茶叶教科书均有记载。
好茶还需好水泡。
在南岳烟霞峰下有个远近闻名的虎跑泉,是泡茶难得的优质泉水,“香茗佳泉”,相得益彰。
虎跑泉甘甜清冽,历干秋万代,至今依然碧泉涌流,令人叹为观止。
南岳古寺,远追唐宋,现有佛教寺庙18处,道教官观5处。
置身于南岳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门僧侣,得天独厚,于阵阵佛乐声中,尽享袅袅茶香,修心
养性,品友敬客,普施甘霖……无论是山上、山下寺庙,30在雅静、清寂的禅堂里,实现了茶与禅的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哲学理念和人文美学精神。
2.南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南岳大庙历史悠久,是南岳之神享祀的主庙。
所建庙宇气势恢宏,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亦有江南故宫之称。
庙中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佛、道两教及儒家文化并存于此,是文化史上一大奇观,也是世界宗教史上一朵奇葩。
南岳大庙先后经历了宋、元、明、清6次大火和16次重修补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后,整体构制布局迄今未变。
南岳大庙占地12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官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
南岳大庙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重要场所,民间祭祀活动也十分兴盛,历千年不衰,万年传承。
每年有几百万人拜庙进香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其场景蔚为壮观。
南岳作为源远流长的佛教圣地,文史资料及历代县志上均有记载,寺院现存碑铭颇丰,也是重要的佐证。
游南岳、览古寺、品禅茶,已成为历代僧人、文人的雅事,如唐朝诗人李白有诗句:“衡山苍苍人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禀茶》诗中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白云凌烟露,采缀青山芽,硅壁相叠压,积芳莫能如……”元代王旭《题三教煎茶图》诗云:“异端千载益纵横,半是文人羽翼成。
方丈茶香真饵物,钓来何止一书生?”寺院方丈的茶香钓来的不止是一介书生,而实际上成就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两大学说:“茶禅论”与“诗禅论”。
这些弥漫着禅机茶香的诗句,表现了南岳作为茶禅源头的神姿天韵。
而作为南岳茶禅文化的杰出代表者,理应首推慧思大师。
慧思(515 - 577年),南北朝僧,俗家姓李,北魏南豫州武泽(今河南上蔡县)人。
15岁出家,从天台宗初祖慧文为弟子,得其衣钵,天台宗尊他为二祖。
陈光大二年,慧思率徒40余人来南岳传法,他建大般若禅林(今福严寺)于掷钵峰下,广集徒众,弘法讲道;后又在祥光峰下建小般若禅林(今藏经殿)。
慧思生平着有《诸法无净三味法门》、《次第禅要》等书,他被尊为南岳佛教开山祖师。
他在南岳首倡茶禅境味之说,因南岳寺院禅多,众僧念经,容易疲乏,于是他想到以茶解困,茶饮习俗首先在寺院兴起。
有民间传说,“慧思禅师在和徒僧喝茶时,自已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递给徒僧。
徒僧正欲接碗,慧思陡问:‘这一碗是什么?’徒僧一时语塞。
”后人认为这便是“茶禅一味”最初的史迹。
慧思禅师对徒僧指问“这一碗是什么”,问得徒僧难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好很难。
谁都答得出,谁也说不清,引得多少茶人禅者,文人学士,咀嚼寻味,冥思探求,作出了诸多妙义无尽永远也说不清、答不完的答案。
南岳作为茶禅文化发源地。
茶与禅宗的结合,主要有两个机缘巧合:一是寺院禅,因为茶与酒本质上不同,酒能醉人,而茶能醒人。
众僧念经,容易疲惫困乏,于是以茶解困。
茶饮习俗首先在寺院兴起;二是居士禅,唐代文人士大夫与寺院僧侣关系密切,追求风流儒雅的生活方式与理想完美人格,常在寺院参禅论诗,僧侣以茶待客,以文人骚客为友,茶成为文人与僧侣交往的传播媒介。
3.南岳“茶禅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广大文人墨客、政要、学者的关注和认同。
南岳茶禅文化历史悠久。
追本溯源与神农尝百草得茶解之有很深的渊源,已有可考证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唐代南岳九仙观道人中有司马承祯等几任国师,南岳茶就成为贡品享誉京城,宋代理学家朱熹、张轼同游南岳时就在上峰寺品茶写下赞美的诗篇,明代王夫之留下了衡岳采茶十章的佳话,清代着名诗僧八指头陀写有留恋烟霞的南岳茶诗,近代的^***、周恩来、陶铸、^***等都留下与南岳茶禅的不解之缘。
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过:中国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
这充分说明了南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地位。
他多次来南岳对寺院的修复建设和南岳茶禅文化的发掘弘扬极为关切,曾先后为南岳“大庙”、“寺禅院”多处题词,阐茶禅一味之真谛,以对南岳作为茶禅文化源头历史地位的崇重。
此外,不少当代国内外茶文化、禅文化专家学者,同样对南岳茶禅文化进行了大量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
二、南岳茶禅文化对历代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慧思大师为代表的南岳茶禅文化,在其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我国茶禅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一,开创了茶禅学说的伟大构建。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到南岳曾高度评价和赞赏“慧思是个了不起的禅师和尚,是中国佛教佛学天才”。
后人尊称慧师禅师为南岳佛教的开山祖师。
其二,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茶禅境界。
茶禅走进文学艺术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的茶禅诗词歌舞、书画曲文,留下不少旷世佳作。
比如茶禅入诗,开辟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片新天地。
“茶禅一味”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像我国茶文化专家林治先生指出的那样:“茶味是诗词的神韵。
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中国茶道》)。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
禅渗透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渗透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渗透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渗透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
茶、诗、禅浑然一体而臻于极境。
其三,茶禅天地造就了历代以来大批文人墨客。
在余悦先生主编的《茶理玄思》中指出:“‘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
”茶禅新天地造就了大批英才,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在这里需要作补充说明的是:
1.茶禅境界有助于人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锤炼。
“茶禅一味”中所追求的“和、敬、廉、清、怡、静……”等高远境界,对塑造人才精英的伟大人格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茶禅的叛逆精神。
中国禅宗的基本命题是“人人皆可成佛”,禅门从这种强调自性成佛、自尊自立的精神出发,以致敢于离经叛道,“呵佛骂祖”,一扫儒学沉闷迂腐之气,给当时文人学者以强烈刺激,大大促发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之,中国有了茶禅文化,有了“茶禅一味”这团心灵智慧之光,上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便增添了许许多多耀眼的光辉。
茶禅文化不仅是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实深广远。
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就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