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教材适用202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修辞与句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修辞与句式
任务组研练真题明晰考向
1.(2021·全国甲卷节选)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
答案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画波浪线句中“吃好喝好长得好”本来是用于形容人吃健康的食物喝健康的水才能茁壮成长,此处拟作“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把棉花进行拟人化处理,赋予棉花人类的行为状态,让原本无情感的自然之棉花显得亲切可感,从而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棉花细心呵护的情感。
②在句式表达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是自然学科的术语,表达不够生动活泼。
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原本无性格的棉花拟作有性格的人类,作者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读者眼前就会出现棉花茁壮成长的画面,从而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形象。
2.(2021·新高考Ⅰ卷节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
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答:
答案①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
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
行分析。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中“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且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都是传统节目,对仗非常工整。
“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对“传播”,都是动词,名词“城乡”对应“时代”,名词“风物”对应“精神”,“城乡风物”“时代精神”都是偏正式结构,意思相近,且对仗非常工整。
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内容上相关,构成一组对偶句。
②“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运用对偶(对仗)的形式,长短句结合,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剪纸灯谜”“秧歌花鼓”均选择了典型的节日活动,由点带面,凝练集中地概括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内容各具特色、缤纷多彩、花样繁多的特点,“描绘城乡风物”“传播时代精神”形容传统节日的价值和作用。
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3.(2021·新高考Ⅱ卷节选)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答:
答案山涧内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
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内(偏正短语),潺潺清泉不断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
也可表达为:山涧内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主谓句子),等等。
据此组合答案即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考点。
或考查修辞的概念(即判断修辞类型),或考查修辞的效果(即作用),或考查修辞的使用。
考查时,主要以主观题为主,兼有客观题出现,分值3~6分不等。
另外,这一考点在诗歌、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及作文中也常常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代汉语表情达意有丰富的句式可供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其效果肯定会有所区别。
2021年全国乙卷中出现变换句式的考查,意味着高考对“句式表达”这一基本的语言技能的重视。
任务组微案设计各个击破
微案一修辞手法
微案突破一修辞手法的判定
常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考查,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判断语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题的具体方法为“比对法”,就是将文段中所用修辞手法,与题干选项中所列举的修辞手法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答案。
答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细读细析。
细读文段,明了语境,根据语境,仔细分析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列举出语段中使用的所有修辞手法。
第二步:比对选定。
将列举的修辞手法与各选项的内容逐一比对,排除错误项,选定答案。
例1 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
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有的什么也不像,黑乎乎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年月久,传说多,登封台让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况,一个光秃秃的地方会有一块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处”。
有的山池叫作洗头盆,据说玉女往常在这里洗过头发;有的山洞叫作白云洞,传说过去往外冒白云,如今不冒白云了,白云在山里依然游来游去。
A.比喻排比夸张
B.比喻排比比拟
C.比喻夸张借代
D.比喻比拟借代
剖析第一步:细读文段,明了语境。
文段从两个方面描述泰山:①石头的形状;②年月久,传说多。
据此分析语段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列举出来:比喻、排比(“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比拟(“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白云在山里依然游来游去”)、对偶(“年月久,传说多”)。
第二步:将列举出的修辞手法与选项逐一比对,选定答案B。
答案 B
1.下面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
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
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
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
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
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
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
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
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
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
A.排比、拟人、比喻
B.排比、比喻、夸张
C.对偶、拟人、排比
D.比喻、借代、排比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首段末句“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这是排比;首段“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这是拟人;第二段首句“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这是比喻。
2.下面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羊,在我的记忆里,它们是温顺又有性情的生灵,它们被一个桀骜不驯的头羊领着,夏天黄昏时伴着滚滚灰尘归来,冬天踏着冰雪低头寻觅绿色。
那只是一片近似戈壁的荒滩,偶尔会有几个沙丘,沙丘上面伴着些红柳,年轻红柳绿绿的,倔强地向四处伸张抢占地盘,年老的红柳没有那么绿只是粗壮些,沉默稳重地盘在沙丘之上。
这些沙丘并不大,像瘦弱手臂上暴露的青筋。
这些沙丘长在戈壁之上,让戈壁有了色彩和节奏。
我看着羊群找到了一片草地之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羊们能吃饱,放羊的任务就完成了。
我会找一块舒服的地方,静静地享受着一个人独处的美好时光。
有时我会带上书,在空旷的戈壁荒滩上阅读,方圆数公里内只有我一个人和一群羊,我或是倚靠在荒滩上低矮的胡杨树旁,或是躺在软软的沙丘上,或是卧在流着水的毛渠边,或是就地坐在碎小的石子上,望着蓝天上的流云,任性地胡思乱想,与自己对话,编着各种故事,哼着正流行的小调。
放羊也要把握住时间,羊吃到七分饱时就该回家了,要注意观察大多数羊的状态。
出门时,羊肚子都是空瘪的,吃到七分饱就是肚子微圆而不能太圆,要留有喝水的空间。
等大多数羊吃饱了,我就该赶它们回家了,回家时,依然是头羊在前,这群羊紧随其后,我在最后。
回家的路上都是喜悦的、急切的,我和羊是一样的。
A.夸张、比喻、比拟
B.比喻、借代、排比
C.排比、比拟、比喻
D.比拟、比喻、夸张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像瘦弱手臂上暴露的青筋”是比喻,“我或是倚靠在荒滩上低矮的胡杨树旁,或是躺在软软的沙丘上,或是卧在流着水的毛渠边,或是就地坐在碎小的石子上”是排比,“倔强地向四处伸张抢占地盘”是比拟。
微案突破二修辞手法的分析
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为:结合语境、句子结构与含意,从特征入手,按要求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解答此类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了解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
第二步:根据语境,推敲句子的结构与意义,准确把握句子的含意。
第三步:按照要求,根据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类型、特点、作用等,联系句子的含意和语境组织语言作答。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娘子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她都不心甘。
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有分割两界的习惯性功能。
一个混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
有趣的是,这两者的转化又极为便利。
白娘子做妖魔做神仙都非常容易,麻烦的是,她偏偏看到在天府与地狱之间,还有一块平实的大地;在妖魔和神仙之间,还有一种寻常的动物:人。
她的全部灾难,便由此而生。
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并揭示其相似性。
答:
剖析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了解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白娘子的全部灾难,都是因为她要做人而产生的。
第二步:推敲画线句子的结构与意义,准确把握句子的含意。
画线部分有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中国传统思想有分割两界的功能”,第二个句子是一个多重关系的复句,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分割两界”的形象化解说。
第三步:题干要求写出“本体”和“喻体”,并揭示其相似性。
根据语境、句子结构与含意,可以发现,这个比喻实际上为:中国传统思想分割两界就像利刃一划。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本体:中国传统思想。
喻体:利刃。
相似性:中国传统思想有分割功能,利刃亦有分割功能。
∥本体:中国传统思想分割两界。
喻体:利刃一划。
相似性:中国传统思想分割两界后,界线分明(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利刃一划之后亦界线分明。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亮已挂在东山了,光亮如玉,似可触摸。
田畈里做事的大人们小鱼上水似的陆续来到了稻场。
不知是谁家开始了喝粥,稻场上就响起了一片咝咝的喝粥声。
喝完粥,收拾锅盘碗盏自然是妇女们的事。
男人们,此时摇开了蒲扇,话着庄稼农活,天南海北。
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和各式各样的如斗鸡的游戏,欢笑声叫喊声荡漾着,月亮似乎也感动了,贴近了自己光亮的笑脸。
比拟重在“拟”,即“当作、仿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拟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把月亮当作人来写:“感动了”赋予月亮人的情绪,“贴近了……笑脸”赋予月亮人的动作。
月亮被稻场上荡漾着的欢笑声叫喊声感动了、吸引了,带着光亮的笑脸靠拢过来、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追逐、游戏、欢笑叫喊。
解析抓住“拟”的特点,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句中所用“拟人”的手法进行分析,即分析月亮人格化的情形和表达的具体内容。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岸边,除了柳树风光无限,芦苇和水草也呈现了强劲的势头。
别看芦苇表面枯萎,但你往它的根部看,已经有小生命在萌动,隐约有纤纤玉指粗的芦笋崭露头角。
西北的长堤上有一丛竹子,也有几株桃树,却不见桃花,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让我有些失落。
但堤上的蒌蒿葱郁,得意地拔出地面,有鹤立鸡群的味道,又让我欣喜。
蒌蒿在冬季就依偎在枯草里顽强地生长,一到春天,一些草芽不声不响地顶破泥土,呈现出锐不可当的韧劲和气势。
春风一亲吻,小草就长一截;春雨一滋润,又长一截。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状况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绿草如茵。
反复即为有意重复,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反复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词语“一”“长一截”的重复,音韵上有回环之美;②句式“一……长一截”的重复,强调“春风春雨使小草快速生长”。
解析句中的反复有两个层面,一为词语,一为句式,都要联系语境分析,不能偏废。
分析作用时,可从形式和情感上思考。
形式上,构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情感上,增强语气、语势,表达强烈情感。
微案二变换句式
微案突破一长短句变换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字数多、容量大的句子,其特点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面语。
科技文、政论文,以及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物和心理活动的内容较多采用长句。
短句是指结构简单、字数少、容量小的句子,其特点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灵活,容易上口入耳,便于表达叙述性的内容。
表现紧张的气氛、激动的情绪、坚定的语气时常用短句。
第一步:找准主干句。
主干句是指提取或概括出的中心句,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
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
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
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句变短句的三分之一。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
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完整的短句。
并列型的修饰语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
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的序号、标点迷惑。
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分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第一步:确定长句的主干。
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将其确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
第二步:组合附加成分。
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
第三步:复查验证语序。
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例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
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答:
剖析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按时间顺序来分析。
按照“比赛失误→教练分析→‘我’的认识→‘我’的保证”的顺序,以短句形式表述,注意句间的连贯衔接。
答案(示例)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例2 将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二十四史是纪传体史书。
④对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
剖析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先要确定一个句子作为中心主干句,然后将其他短句变成修饰成分,增删个别词语,调整句子内部结构,使其连贯、通畅。
对于本题,可先从句子中找到中心主语“二十四史”、中心谓语“是”、中心宾语“纪传体史书”,然后将其他短句变成修饰成分,如“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为编撰目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等,最后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答案(示例)二十四史是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为编撰目的(或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作了比较系统的记录,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担负着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电力保障这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答:
答案(示例)国家电网公司是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担负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电力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阅读长句可知,长句的主语是“国家电网公司”,谓语动词是“是”,宾语是“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多重定语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担负着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电力保障这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作答时,考生可把多重定语添加到主语后,增删词语变成句子。
本题中,第一个短句应是长句的主干:国家电网公司是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第二个短句的主语还是“国家电网公司”,谓语是“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
第三个短句是:国家电网公司(主语)担负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第四个短句是:国家电网公司(主语)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电力保障。
这几个句子的主语相同,后三个短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
2.把下面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曾提出过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答:
答案(示例)曾经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的能力。
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即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然后添加修饰限制成分,即①②④句;最后核查改写后的句子是否是单句。
变换句式,考生可以在不改变句意的基础上添加或删除个别词语。
微案突破二句子重组
所谓“重组”是指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某种特殊要求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
因而要特别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
①弄清原句的句间关系(因果、递进、并列等)、句式特点、句子的结构特点等。
②分析开头的词语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明确原句结构的调整方向。
④适当增删字词,衔接语意。
①解答这类题时,往往是改变原句中语句的位置,或提前,或置后,有的也需要重新排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