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病程较长,恢复较慢,患者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应给与耐心的开导,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神经修复的机制,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接受和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多食鱼类、瘦肉类、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多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薏米、燕麦、豆类等。

3、局部护理
(1)精心保护皮肤,预防压伤、冻伤、烫伤及下肢溃疡发生。

(2)预防关节挛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4、并发症观察
(1)浮肿:由于神经损伤后循环障碍所致,应抬高患肢,松解绑带;向心性按摩与被动活动;热敷、理疗。

(2)挛缩:由于疼痛、浮肿、脱位、受累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等因素所致。

病情允许应坚持关节功能的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

(3)继发性损伤:由于损伤神经分布的皮肤、关节的感觉丧失,无力对抗外力易受外伤。

一旦损伤创口难以愈合,治疗较难,应警惕冻、挤、压伤。

①应用手套、袜子保护。

②创口可用超短波、微波、激素等方法治疗。

③热疗时防止烫伤。

④冬季注意保暖。

5、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1)神经断裂与缺损――神经吻合修复术,恢复其连续性。

(2)神经断端间如缺损严重――神经移植术,以恢复连续性。

(3)神经连续性存在的损伤――首先考虑行神经松解术。

如术中发现断端间为纤维瘢痕组织,行神经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

1、早期(术后1周)
(1)正确体位:患肢制动,外周固定于神经断端的减张位(松弛位)。

(2)神经探查、神经修复术,创面较大的予沙袋压迫24小时止血。

(3)术后48小时即可做健康肢体和患肢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及被固定关节周围肌肉静力收缩练习。

(4)术后第一天开始可予激光对伤口进行局部照射,每天2次,每次20分钟,连续用2周。

(5)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不同锻炼方法,神经移位术的康复锻炼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促进移植的神经再生,二是训练运动中枢建立新的模式。

附:
①对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指导患者深吸气练习。

嘱患者自然下垂患肩,深吸气同时将健侧手掌托着患肢前臂,将肘关节上举屈曲至110度;接着练习呼气时保持屈肘,吸气时保持伸肘,最后随意呼吸时做主动的屈和伸,每日2次,每次20下,
以后逐渐增多,达到每天数千次。

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膈神经对肌皮神经的支配,锻炼肱二头肌随呼吸屈肘动作,逐渐过度到自主屈肘。

一般需要6—9个月。

②对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患者:耸肩练习,指导患者站立双肩自然下垂,双眼正视前方,做双侧耸肩、肩外展动作。

其目的是通过兴奋下运动神经元以促进神经再生,使副神经桥接移位后所支配的冈上肌能恢复并完成肩外展动作。

③对健侧颈神经移位的患者:指导患者做健侧肢体的各种活动,每天训练3—4遍,每遍500次。

其目的是通过健侧肢体的活动,兴奋下运动神经元,促进神经生长,使健侧颈神经桥接移位所支配的肌肉功能恢复。

2、中期(术后2~6周)
(1)术后2周开始,“传递冲动”练习:指在肌肉主动收缩尚未出现时,反复多次的做主动运动,也就是使相应的皮质运动中枢及脊髓前角细胞兴奋,发放运动冲动,使之沿神经轴突传导直至再生部位。

其目的有可能加速轴索流的输出及传导,发挥神经营养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2)电刺激:使用神经损伤的治疗仪,延缓神经变性和肌肉萎缩,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过程,促进神经再生。

(3)电体操疗法:选用动态干扰电疗仪,放置电极时使两组电流于病灶交叉通电后,肌肉会发生节律性收缩,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扩张血管,减轻肿胀。

(4)其它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照射、石蜡疗法、频电流等。

(5)术后4周吻合的神经初步愈合,可暂时取下固定物,做被固定关节的小范围关节屈伸运动。

但注意动作轻柔,幅度增加应缓慢,避免牵拉缝合的神经。

3、后期(6周后)
(1)术后6周,去除固定物,继续做关节活动度练习。

必要时做关节牵引,要求锻炼循序渐进同时增加“传递冲动”练习,以根据肌力恢复情况进行助力运动、主动运动以及抗阻运动。

(2)当肌肉重新神经支配,有了收缩,开始练习肌力,可结合职业训练,提高患者的兴趣和帮助病人早日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有利于增强病人的信心。

如操作电脑、织毛衣、写字、捏橡皮等。

(3)感觉功能训练,包括触觉、痛觉、冷热觉以及定位觉和辨别觉的训练。

训练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病人睁眼看着刺激物刺激患侧皮肤,同时刺激健侧的皮肤相应区域比较体验感觉。

第二步,先睁眼看着刺激物刺激患侧皮肤,然后闭眼,继续刺激皮肤,同样将两种感觉进行比较体验,或闭眼进行刺激,然后睁眼继续同样刺激,回忆比较两种感觉。

第三步,闭眼同时刺激患侧和健侧皮肤,比较两种感觉。

如此反复训练,一日数次,感觉有进步时,刺激强度逐渐减弱。

定位觉训练,从近端到远端,力量由重到轻。

辨别觉训练,先辨别粗细差别大的物体表面(如方、圆、粗、细、硬、软、冷、热及针尖等),逐渐过度到辨别差别比较小的物体。

(4)神经再生后,常有敏感或过敏节段,是由于再生的神经末
梢及感觉终末器官尚未成熟的缘故。

其支配区呈敏感或过敏的状态,病人因害怕过敏疼痛而不愿意用敏感区触摸物品或进行感觉训练。

过敏是神经再生的自然现象,随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减弱,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去掉敏感现象,可以通过下列具体程序进行锻炼去敏。

①将过敏区置于低速的漩涡水中,15—3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漩涡的速度,以病人忍受为限。

②按摩过敏区,每次10分钟,每日数次。

③触摸不同的物品,以去除过敏,如对不同的纤维织物、皮毛、毛毯、丝织品、沙粒、泡沫塑料、冰块等反复触摸,触摸品从精到粗,逐渐适应,去除过敏。

(5)术后复查:术后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以后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肌电图,术后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试患肢的感觉运动情况),以及时了解神经恢复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