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狱中上母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简介
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爱国英雄,其父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也都 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爱国志士。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十四岁就跟随 父亲起兵太湖,参加抗清活动。父亲牺牲后又随老师继续与清兵作战, 在1647年7月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在狱中他写了三篇遗 书:《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和《土室余论》,以此来表达壮志 未酬,英雄遗恨的爱国情感。此文是临刑前写给生母和嫡母的信。信中 回顾了两年来起兵抗清的坎坷经历,抒发了国难家仇集于一身、死不瞑 目的英雄遗恨,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文章吞声泣血、悲壮淋漓,这就义前的慷慨悲歌是一篇千古不朽的爱国 主义杰作。
么道理?这两者 之间是否截然分 明?
抒发念母之情,陈说“死不负于双慈”的理由; 但作者并非一味明理或单纯抒发情感,而是寓理 于真诚、炽烈的念母之情。
研习课文
学生反复诵读第三、四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对“立后”问题的安排,如生男孩,“家门有幸”,这幸一方 面是香火有续,家门有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父志有人继承,值得
研习课文
学生反复诵读第五至七段,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说自己写这封遗书是“语无伦次”,从内容上可以看 出来吗?这表明作者在写信时怎样的感情状态?
内容各段之间有反复:表达对慈母的愧疚、牵挂;交代同一 后事也重复提及。表达出作者激动、强烈的情感。
课堂小结
主题归纳
本文感人肺腑,首先在于作者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抗清志士,
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把骨肉情和民族恨融汇在一起,
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正义感,体现了作者视死如归,死而不已的战 斗意志。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风格,具有一种回肠荡气、撼动人心的艺 术力量。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比较两者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齑(jī)粉 殛(jí )
菽(shū) 嚚(yín)
溘(kè)然
门祚(zuò ) 诟(gòu )笑
馁(něi)
结缡(lí)
整体感知
理解词义 见背:婉词,指长辈去世。 恤死荣生:使死者得到抚恤,使生者得到荣耀。 钟虐先朝:把灾祸集中于先朝。钟,聚集;先朝,明朝。
自分:自己预料。
斤斤:这里指“徒然”,“白白地”的意思。 菽水之养:谦称对父母微薄的奉养。 门祚衰薄:家运衰败。门祚,指家门的福分。
羁押在南京时写的诀别信。作者虽然行将牺牲,却依然视死如归,全
然不惧,体现了以身许国的英雄本色。在抒写国破家亡之恨的同时, 也反复表达了不能报效母亲养育之恩的遗憾和对妻子、对外甥的惦念 关怀,但大义当先,决无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伤感。
课堂练习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本文在语言上用词委婉、感情真挚。四字句居多数, 骈散并用。
研习课文 学生反复诵读第一、二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此时作者处在怎
来自百度文库
样的境地?他选
择怎样的方式来 报答母亲的养育 之恩?
忠孝难以两全、即将身赴国难的境地。
以继承父亲的报国之志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淳之身父之所遗,……死亦何负于双慈?”
研习课文 学生反复诵读第一、二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本段抒发了什么
情感?陈说了什
为什么作者
要坚决反对 立后?
庆幸。
坚决反对立后,原因有二:一是在当时沧海横流的情况下,象 作者父子那样坚持民族气节的人极少,如立后之人气节有亏,反而
会辱没夏氏父子。第二,从国家与夏家利害一致性上考察,把家族
命运与国家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时从民族前途考察。在立 后问题上,作者明确表现出以气节为重、以国事为先的立场。
第一单元 · 第三课
《 狱中上母书》
新课导入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 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 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 隐,又号灵首,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明末诗 人、抗清志士。他聪明早慧,七八岁能诗文,十二 岁博极群书,知军国大事。清兵南下,他积极参加 抗清斗争,随父亲夏允彝入松江吴志葵军。不久兵 败父死,他同老师陈子龙、岳父钱栴重组义军,上 书南明鲁王,得遥授中书舍人,投太湖吴昜军继续 斗争。失败后只身流离,潜回故乡,以图再举。后 为清兵所捕,慷慨就义,年仅十七岁。有《夏节愍 集》。
作者认为,国将不国,何以家为?因而不怕历尽艰辛,以图“复见天
日”,虽然事败入狱、行将牺牲,依然视死如归,全然不惧,体现了 以身许国的英雄本色。在抒写国破家亡之恨的同时,作者也反复表达 了不能报效母亲养育之恩的遗憾和对妻子、对外甥的惦念关怀,但大 义当先,决无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伤感。
课堂小结
特色归纳
整体感知
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回顾起兵以来的坎坷经历,叙述国与家的种种不幸,抒发 大仇未报,大恩未酬的满腔遗恨。 第三、四自然段,作者交代后事,再次抒发对母亲的深情,并表达自己以国
为先、以气节为重的志向。
第五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表明作者对生死的态度,面对死亡,表现了坚贞 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大仇未报的遗恨。
(1)情理相融的语言特点。 民族恨与骨肉情两相依托映照。 (2)充沛的气势(浩然正气)与复杂丰富的感情(沉痛、负疚、慷 慨、关切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风格,具有一种回肠
荡气、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课堂练习
本文是夏完淳在什么背景下写就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本文是作者追随父亲夏允彝、师父陈子龙参加抗清斗争被捕入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