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4 2.1 2.2
3
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5
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随着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会不断产生新的监测方法及产品。为 了有效、正确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秸秆禁烧监测,对全国各级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科研 人员、 监测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迫切需要制定 《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 。 该规范通过对秸秆焚烧遥感监测方法、产品制作及产品验证技术进行统一规定,确保监测产 品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从而为保质保量地完成秸秆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各类业务 部门进行监测提供技术参考。因此,为满足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建设与管理的需 要,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实用的《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十分必要。
3
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3.1 标准编制的依据
1.2
工作过程
2011 年,任务下达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迅速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制定了相 关工作计划,明确了项目成员的分工。 根据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标准编制组认真的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前期调研工作。 内容包括: 收集整理有关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相关技术规范的国内外文献;调研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的现有 数据源、监测方法、验证方法;此外,编制组还积极开展了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的深 入研究及实验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编制组确定了本标准编制的原则、技术路线 和要求,完成了《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的开题报告和标准文本初稿。 2012 年 4 月 13 日, 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开题论证会。 论证委员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 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有关专家组 成。论证委员会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关于标准开题论证报告的主要技术内容、编制技术路线 和标准初稿内容介绍,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标准的编制对于规范和指导秸秆焚烧卫星遥感 监测工作,防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前期调研充分,开题报告 和标准初稿材料齐全,结构合理,内容较为详实、完整;标准开题报告提出的编制原则科学、 合理,技术路线可行。论证委员会一致通过本标准的开题,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和建议:加 强相关标准规范的调研,注重与其他标准的衔接;注重标准用语,加强公式、专业术语的规 范化。 根据论证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 编制单位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 形成了标准文本征 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初稿。之后,编制组将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初稿发给环境保 护部标准研究所进行审查,根据反馈意见又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最 终形成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 3
《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一四年四月
1
项目名称: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 项目统一编号:2011-29 项目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厉青、王中挺、王子峰、张丽娟、毛慧琴、周春艳、 陈辉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李晓倩、朱静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应蓉蓉
15表2黑龙江省火点详表省份省份市市县县经度经度纬度纬度信度信度县火点县火点个数个数市火点市火点个数个数省火点省火点个数个数黑龙江哈尔滨市尚志市12787544986601626双城市12628454098051263924527175126411452728412644345357781264454534690黑河市嫩江县1249144903392231259684896391五大连池市12602949029901鸡西市虎林市1328484609687221328274609665佳木斯市桦南县130306462677811七台河市勃利县1301814606380221301684605479齐齐哈尔市富裕县1246714783265221246884783367双鸭山市集贤县1314564682294291313344697378友谊县131809467198971318394672376131637467097513172467777613149467339013150246756761320414671589绥化市兰西县126277464116411表3吉林省火点详表省份省份市市县县经度经度纬度纬度信度信度县火点县火点个数个数市火点市火点个数个数省火点省火点个数个数吉林表4内蒙古自治区火点详表长春市德惠市1256824470278111省份省份市市县县经度经度纬度纬度信度信度县火点县火点个数个数市火点市火点个数个数省火点省火点个数个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246474960276222124666496048716附录b资料性附录卫星秸秆监测数据源表表1terraaquamodis热异常点监测谱段及主要用途热异常点监测谱段及主要用途通道序号通道序号谱段范围谱段范围m主要用途主要用途1062067太阳耀斑水体边缘影响去除云检测2084088高反射地表太阳耀斑水体边缘影响去除云检测21393399高响应范围火点探测与火点特性反演22393399低响应范围火点探测与火点特性反演3110751125火点探测云检测3211751225云检测表表2noaaavhrr热异常点监测谱段范围及其典型用途热异常点监测谱段范围及其典型用途通道序号通道序号123a3b45谱段范围谱段范围m05506807251001581643553931030113011501250典型用途典型用途白天的云及地表观测成图水陆源自2目 1录
项目背景 .................................................................................................................................. 4 1.1 1.2 任务来源 .......................................................................................................................... 4 工作过程 .......................................................................................................................... 4 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 4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5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21
参考文献 ........................................................................................................................................ 21
3
《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秸秆焚烧会对大气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和火灾防护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有效 的对秸秆焚烧进行管理和监测,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 《关于开展 2011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 (环办函〔2011〕312 号) ,将《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 范》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 2011-29,项目承担单位为环境保护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2
2.1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由于观念、技术和体制等方面的综合原因,我国每年有大量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焚烧。秸 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 CO2、CO、氮氧化合物、苯以及环芳烃等有害气体,不仅危害人体 健康,而且给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和火灾防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早在 1999 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发布了《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一些省市 的环保局也出台了相应的焚烧管理办法。 1999 年-2005 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使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国大部分地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 有效控制。但近几年来,有些地方的秸秆焚烧现象出现了严重反弹,由于秸秆焚烧火点分布 在县、乡,不易查证,难以统计,再加上人力、物力的限制,禁烧的管理、监测难度增大, 因此对秸秆焚烧的治理往往无的放失,难以奏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强化污染物减排治理,加强
4
环境监管能力。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以 及要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的要求。 新的环境形势要求环境监管要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当前,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已经成为 环境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秸秆焚烧监管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增加执法的准确性和 效率。卫星遥感技术恰恰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时效性强、分辨率高、 资料获取快捷和费用低廉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一方面可以动态、大范围地监测秸秆焚 烧状况,获取秸秆焚烧火点位置、数目等信息,大大提高秸秆焚烧监管的工作效率并确保监 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还可为国家掌握秸秆焚烧信息,制定大气污染防控措施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还无专门针对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相关的技术规范, 因此急需制定《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规范》 。
3.1 标准编制的依据 ....................................................................................................................... 5 3.2 标准编制的原则 ....................................................................................................................... 5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标准适用范围................................................................................................................... 5 标准结构框架................................................................................................................... 6 术语和定义 ...................................................................................................................... 6 监测原理 .......................................................................................................................... 7 监测手段的选择............................................................................................................... 7 监测方法的确定............................................................................................................... 7 监测结果的验证手段的选择......................................................................................... 20 监测产品的制作手段..................................................................................................... 20 质量控制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