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发表时间:2018-07-31T12:47:18.25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作者:刘艳丽

[导读] 现场管理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系统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技术准备、材料和设备管理以及施工阶段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湖州正辉建设有限公司 313000

摘要:现场管理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系统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技术准备、材料和设备管理以及施工阶段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筑项目;现场管理

1施工前准备技术交底

(1)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到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2)做好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各方面突发情况准备好处理方案,以按时保质地完成每道工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3)建立健全质检制度。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确定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材料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较多,且需要量大,如水泥、钢筋、钢绞线、锚夹具、外加剂及各类预制品等,并且经常有许多新材料、新规范应用的问题,同时市政道路工程的材料供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外购材料必须三证齐全(即出厂证、检验证、合格证),自采材料由监理工程师旁站取样,送至业主指定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试验报告及开工报告一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备料。针对材料方面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材料供应。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确定所需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在拿到设计图纸及制定施工方案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工料分析,精确测算所需各类材料的数量及进货时间,以便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组织材料进场,确保现场材料供应。

(2)材料采购。面对材料采购单,必须尽早进行市场调查,按工料分析提供的材料数量(含损耗)、型号、规格、产地等一一进行,尽早定货,并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工程项目在进场后,应及时组织对施工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调查、摸底,择优选定供货方并签订意向性合同,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并防止工程大规模开展时材料价格上涨现象。

(3)材料分类堆放。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所需材料品种多,用量大,应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进场材料及时进行验收,同时按要求向业主、监理单位报检,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检验,将不合格的材料清退出场,并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按要求将材料堆放于不同场地,并作好相应标识。

(4)材料发放。为了做好成本控制,对进场材料,均应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对已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对于易燃、易爆品的采购、保管及发放应按相关法规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及防范措施。

3机械设备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繁多,如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土方施工机械,弯铁机、切割机、电焊机、搅拌站、振动棒、张拉设备等钢筋及混凝土施工设备,钻机、打桩机、吊机、架桥机、挂篮等桥梁施工机械,机械设备的管理一直是重点工作。采用何种措施保证设备的良好使用状态,并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现场管理的一门学问。

3.1 建立健全机械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需投入机械设备较多的情况,应合理调度内部机械,充分挖掘其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加大维修、保养力度,做到设备随坏随修,决不带病作业,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利用工程间隙时间对设备实行有计划的保修,实行旬保制度,有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作。

应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及配件购置使用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保证机械设备进场后有工程可干,避免设备闲置,减少浪费,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3.2 加强对外租赁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有时由于工期紧,需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而自有设备不足,或某些特殊机械本单位没有,而需向外租赁部分机械设备。此时,需在租赁前充分调查设备租赁市场情况,多方询价,作好性价比等方面的比较,并根据租赁机械的工作性质,确定租赁方式,签定租赁合同。使用过程中,由部门负责人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签认,并不定期进行抽检,以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堵塞管理漏洞。

4 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

一个市政道路工程工程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执行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对质量的监控,对进度的调整。

(1)进度方面,原则上按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市政道路工程工程项目而言,不论是路基、桥梁、涵洞等构筑物,均为露天作业,且点多线长,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同时各种不可遇见因素极多,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政策处理等,均会对现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种千变万化的情况,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合理安排。业主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会议,解决或协调影响工程进展的问题。跟踪检查施工单位的人、材、机是否按计划进场。如遇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定期发布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