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9高一下·通州期中)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

”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

有网友指出冈村宁次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

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

一时议论纷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影像资料多数经艺术加工,不定为信
B . 影像资料不同于影像史料,真伪并存
C . 回忆录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客观真实
D . 政府记录也厲于文献史料,准确全面
2. (2分)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2分)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
A .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 .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 .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 .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4. (2分)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5. (2分)(2020·合肥模拟) 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

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B . “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
C . 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
D . 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6. (2分)(2019·朝阳模拟) 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A . 废分封、行郡县
B . 废三省、置通判
C . 收精兵、削实权
D . 废丞相、设内阁
7.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海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A . 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 . 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 . 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 . 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8. (2分)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抑商和海禁政策③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④小农经济的顽强存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9. (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中)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 .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 . 《马可·波罗游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 .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10. (2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期中) 麦考莱的《英国史》称1688年光荣革命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A . 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 .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 . 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 . 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11. (2分)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内阁总理②总统③上议院④下议院
A . 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
12. (2分) (2015高一上·兴宁期中)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君主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13. (2分) 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

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A . 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
B . 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 . 鲁尔危机、《洛伽诺公约》
D . 《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
14. (2分) (2018高二下·台州开学考) 某巴黎和会英国代表团成员,在1919年曾撰文,“他的言辞传到欧洲各国人民的耳中,甚至盖过了其本国政治家的声音。

敌国的人民相信他会履行与其签订的契约,盟友国家的人民不仅把他视为一个胜利者,还几乎把他视为预言家。

……美国陆军处于历史的顶点。

……在金融领域美国更是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欧洲欠美国的债务不仅已经超出了其支付能力,而且只有给它进一步的大规模援助才能把欧洲从饥饿和破产中拯救出来。

他从西方走来,……为我们奠定未来的基础。

”该文旨在()
A . 说明英国已经无法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 . 强调英国应将领导世界的责任交给美国
C . 揭示美国的声望和威尔逊总统的影响力
D . 希翼美国应当领导世界并主动有所作为
15. (2分) (2016高三上·枣庄期末) 曾被列宁评价为“当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
A . 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 . 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 .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 .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16. (2分) (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利关系呈现出“由平衡到集权化”的演进趋势。

“集权化”趋势的起点位于下表中的()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在文明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为什么野蛮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能够猖獗一时?原因包括
①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③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④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8. (2分)德、意、日法西斯能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
A . 反苏联和反共产国际的需要
B . 对付英、法、美的需要
C . 法西斯相同的本质和共同利益的需要
D . 进攻西班牙的需要
19. (2分)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0. (2分) (2015高二上·慈溪期中)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

图中三只
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 . 美国、英国、法国
B . 英国、法国、苏联
C . 美国、英国、苏联
D . 美国、法国、苏联
二、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
21. (11分)考诸历史,政府机构的演变是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1603—1688年),依托于枢密院而设立的“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

由于会议地点在王宫密室之中,而所议国务又颇为隐秘,故“外交委员会”又被时人称为“密室会议”、“内阁会议”或“内阁”。

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即1689—1714年间的威廉三世与安妮女王统治时代,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着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三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
——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内阁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清代前、后期中央机构两类不同性质的改革,评价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央机构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央机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三、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 (2016九上·蚌埠期中)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两个)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
23. (15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际联盟无疑是他努力一生的一座纪念碑。

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

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但他能否征服美国呢?”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

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国际联盟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国联在美国的命运说明了美国政治的哪些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依据,指出此后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二、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考点:
解析:
三、填空题 (共1题;共4分)答案:22-1、
考点:
解析:
四、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