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御用风水师,指点香港地标建筑,曾一句话收李嘉诚2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富豪御用风水师,指点香港地标建筑,曾一句话收李嘉诚
200万
18年来的一个普通夏日,一代历法专家去世,享年96岁。
有人可能会认为,不管他生前有多少辉煌,历史书上只剩下一页甚至几行字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
蔡先生的事迹可能会被遗忘,但他所继承的中国文化将永垂不朽
蔡先生1922年出生于广东顺德。
他是中国香港著名的堪舆大师。
蔡先生的祖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历法学家。
他开启的广东珍步堂天文历已有120年历史
在他出生后,他的祖父计算出蔡先生注定是第三代。
然而,人并非生来就有成就。
在成长的过程中,质疑、反抗和理解的过程不能少蔡先生从六岁起就一直在广州西式学校学习。
在接触科学之后,他认为风水是不可信的,并且非常抗拒跟随长辈学习天文学和算法。
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在战争年代,我们很难保护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们谈论学习真正的知识
父亲再次建议他:最好向我学习这些东西。
也许它们将来也可以用来谋生。
年轻的蔡伯理这次选择了妥协。
从那时起,他跟随父亲学习风水,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面对记者的采访,蔡伯力先生承认,在实践过程中,他逐渐发现风水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改变了过去对风水的态度,真正开始认真研究风水
因此,蔡先生接过了家族传承的重任,致力于中国风水的研究,致力于天文算法的研究。
他著有《广经堂通圣年鉴》和《齐正经纬年鉴》,丰富和发展了“天、星、五行、日月拱”的理论。
一个曾经抵制冯水、信仰科学的少年长大了,作为一位中国历法专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自蔡先生成名以来,他一直是香港富人的皇家风水大师。
许多名人请他给风水方面的建议。
他不仅选择了政协主席霍英东的风水陵园,而且还选择了吉祥的日子,在香港设立和开办了许多地标。
此外,蔡先生也为香港的许多地标提出了建议,以促进香港的命运。
例如,青马大桥的通车,大屿山昂坪的《心经剑林》堆积如山,甚至中环汇丰银行总行门前的一对铜狮子,蔡伯里和李嘉诚都以高昂的价格谋取民生。
有一个关于蔡先生的著名故事。
他曾与李嘉诚交换过200万元的捐款。
它起源于2006年的盗墓案。
陵墓的主人是李嘉诚已故的妻子庄月明。
她早在90年前就被埋葬了。
在她去世10多年后,她被四名土匪偷走,仍然无法安息
李嘉诚对此深感悲痛。
他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堪舆大师蔡伯里,希望能埋葬死去的妻子。
蔡伯理出价200万英镑,天价。
虽然李嘉诚是一位著名的富商,但他也非常震惊。
蔡伯礼慢慢地轻声说道:“你死去的妻子死得很惨。
”正是这短短的六个字在李嘉诚心中荡漾。
1990年元旦,他儿时的表妹庄月明和陪伴他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妻子去世,享年58岁。
尽管她的家人指出她死于心脏病发作,但她的死因已在民众中广泛传播。
不管为什么,这家公司是真的。
李嘉诚支付了200万美元,让他死去的妻子在死后安睡。
为什么不呢
后来蔡伯力也向他解释说,200万美元的价格不仅仅是因为选址项目多,手续复杂。
他想设立一个慈善基金来帮助家乡穷人的另一个原因
李嘉诚一听便不再迟疑,爽快投资200万。
由此,2007年6月顺龙仁泽基金在香港正式成立。
惜家乡故景,仁园初成
蔡先生的故乡在顺德龙江镇,然而自六岁去广州西式学堂求学后,常年奔波于广州与香港之间,唯有在新春佳节时候得以回故乡与乡亲团聚。
伴随香港回归在即,蔡先生决定修复龙江的祖屋。
其一是为了与家人回乡时能有一个栖身之地。
其二,看着曾经随处可见,如今渐渐破败镬耳屋建筑,蔡先生难免为之痛心。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名居的代表,注重与当地山水气象相宜,凝结了当地百姓千年来的劳动与智慧。
蔡先生便委托掌握即将失传的
最古老手艺的工匠去修复家乡的建筑工艺。
之后不仅同族兄弟出售镬耳屋给他,附近乡邻也纷纷出手,蔡先生把这些连着祖屋一起修复,以“仁园”二字命名。
“仁”字的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从古至今士人君子追求的至高境界。
从这单单一字可见蔡先生对自身的要求与期望,便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去传承故乡已然延续千年的广府民居。
斯人已逝,传承不止
自九十年代开始,蔡先生开始培养大女儿蔡兴华学习天文历法,由她来接过真步堂第四任传人的位置,维护“通胜世家”的美誉。
修复祖屋的事宜则交由二儿子蔡尔雅负责。
蔡先生逐渐退居二线,像个普通老人一样,除了工作时间之外,看电视听新闻,从电视中学习八段锦来锻炼身体,每日喝两杯蜜糖水养生。
但他却并非是没有烦恼,他曾对记者坦言对于风水行业,他是一位悲观主义者。
风水学是一门需要钻研的学科,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失去了钻研的恒心。
再加上,风水并不像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琢磨。
尽管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物欲膨胀,我们不能忘记前人的智慧,无论是风水行业、传统民居或是其他。
国家民族若要取得长足发展,历史与未来同样不可或缺。
我想蔡先生想要表达的或许是这个意思。
2018年7月26日,蔡先生离世,属于他的一生圆满落幕。
他有过少年意气,敢与家庭做抗争,经历过迷茫探寻后,他走向了自己的人生路,开启了风水界别样辉煌。
与富商为友,成就一字千金的传说。
投身慈善事业,为香港与家乡的建设尽心尽力。
最后交棒长女,安度晚年。
这般造诣的历法专家辞世,无疑是中国文化界的重大损失。
央视纪录片《京剧》中曾有一言“当国粹载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风水行业也是如此,蔡伯励先生所为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而作为“局中人”的我们又当如何继承,值得深思。